本期為大家分享的是《福特銳際和大眾探嶽哪個好?內行人:對比底盤就知道天差地別!》
福特和大眾這兩個品牌都是國際一流的大廠,而且都採用了最新現代化的平臺技術,那麼大家比較關心的兩臺SUV福特銳際和大眾探嶽哪個好?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關注SUV的朋友或許對一汽-大眾探嶽多少有一些了解了2019年裡可以說它像一匹"黑馬"般衝到了SUV銷量前十名(月銷超2萬輛),作為這樣一款德系"新標杆",遇到福特的銳界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目前上市的銳際只有三款車型,指導價為18.98-21.88萬,全系標配2.0T發動機+8擋自動變速箱和適時四驅系統。這樣一來,可以說現款翼虎2.0T車型競爭力便大大降低了,而1.5T版本翼虎還有一定的市場空間。那麼它在底盤方面與探嶽有什麼不同呢?
將兩臺車的底盤舉升起來發現,探嶽和銳際在車底都安裝了比較全面的護板,更平整的車底會帶來更低的風阻係數,同時底漆也被很好地保護了起來,減少了磕碰掉漆而易生鏽的情況。拆下來兩車的護板,我們對比看一下兩者的材料,探嶽的護板為樹脂材質,機艙底部的護板非常厚,而且在發動機側設置了兩個通風口,能對發動機艙內起到一部分降溫作用。銳際車底的前部、中部都採用了玻璃纖維材質路面上飛起的石子敲擊上去的聲音會更讓人舒服一些。
探嶽的前副車架是比較傳統的"元寶梁"結構,鋼材質打造,尺寸相對比較緊湊,而且為追求輕量化,進行了鏤空處理。銳際的前副車架在"元寶梁"的基礎上向前延伸了一部分,通過焊接和螺栓連接的方式組成了"全框式"的結構,這比探嶽的前副車架更複雜一些。
探嶽的底盤結構有著明顯的"MQB"風格,前麥弗遜式懸架在控制臂造型、防傾杆設計以及零部件用料等方面,與大眾MQB平臺的很多車型都類似。銳際和現款翼虎一樣採用麥弗遜式前懸架,但下控制臂的鉸接方式和材質都有變化,也說明了新平臺下的銳際對懸進行了重新設計。
探嶽和銳際代表了各自最新的平臺技術,或許是「英雄所見略同」,探嶽和銳際的前懸架控制臂樹套設計方向一致,而且轉向拉杆的布局也很類似。
後懸架部分,探嶽的導向結構由三根橫向控制臂+ー根縱向控制臂組成,減振器和彈簧單獨布置,整體看上去很規整。車輪架為鋁合金材質,其餘結構基本都為鋼材質。
銳際同樣採用"三橫一縱"的控制臂設計,大致結構與探嶽並沒差太多,剩下只是一些細節差異,比如材料。銳際的後懸架中下控制臂明顯為鋁合金材質。
探嶽和銳際都採用了類似的四驅結構,中央差速器均為多片離合器式,雖然它的四驅性能很難和專業越野的四驅車相比,但優勢是扭矩分配更靈活切換到兩驅模式下更省油。與車底的護板一樣,探嶽輪拱艙內的護板使用了樹脂材料,而銳際則選用NVH性能更好的玻璃纖維材料。在遇到碎石路時銳際輪拱艙被砂石敲擊上去的聲音要更舒服一些。
探嶽和銳際的剎車配置是類似的,前輪都採用單活塞浮動卡鉗+通風剎車盤,後輪都為單活塞浮動卡鉗+實心剎車盤,兩車全系也都標配了電子駐車功能。
實際開起來,在麋鹿測試中,老司機把兩臺車都開到了極限,探嶽的通過速度為73km/h,而銳際的通過速度更高一些,達到了75km/h左右因此,讓兩臺車的底盤風格更明顯地展示了出來。對比結果很明顯,探嶽的底盤更偏舒適,轉向手感更輕盈車輛左側懸架被壓縮,能感受到隨著壓縮行程,懸架有」從軟到硬'的變化。
銳際的操穩性更強,因此駕駛員對麋鹿測試也更有信心這種信心部分來自於更精準和沉穩一些的轉向手感,在躲避樁桶的時候,駕駛員對車輪的轉向角度更有把握。銳際的方向盤虛位更小,轉向響應速度快,營造了很好的循跡性。如果銳際不是搭載的偏舒適和靜音性的輪胎,換上一套運動化輪胎,相信他能做出更高的麋鹿測試極限。
結語:通過以上對比,兩臺車在城市道路上,探嶽的底盤讓駕乘人員都會更舒適一些在經過減速帶、井蓋的時候,懸架的濾振更好,而且底盤傳進車內的噪音也更小。操穩性與舒適性往往是矛盾的天平,銳際的底盤濾振性不如探嶽,因為它保留了福特的運動化風格,路面的振動會更直接地傳遞到車內。兩款車的底盤功底都非常高,用料和設計差別之處上面已經和大家說的很詳細了,主要看車主更關注的是哪方面。說得通俗一些就是探嶽更舒適,銳際更運動。對此車友更看好誰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