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誤會最深的魚,十幾塊錢一斤沒人買,農村拿它當雞飼料,可惜

2020-12-16 飲食欣風

在我們生活中,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美食,特別是淡水魚。從古自今我們都會有人建造池塘來養魚,而我們常見的一些魚基本上就是草魚、鱅魚、鰱魚、鯉魚等等,在眾多種類的魚中,有一種魚承受了它不應該承受的誤會,十多塊錢一斤沒人買,農村直接拿它當雞飼料餵雞,可惜了。

這種魚就是泥鰍。因為它適應能力極強,常年生活在淤泥裡面,所以人們就覺得它是一種比較髒的魚,導致別的魚都被人搶著要的時候,它卻是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其實這只是一種誤會,它雖然生活在淤泥裡面,但是卻並不代表它是一種髒魚。

泥鰍自古以來就有人食用,因為它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各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吃不僅能夠補中益氣,還能為人體增強抗病毒能力,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更有人稱它為「水中人參」,《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說泥鰍對肝炎、跌打損傷有一定的療效

除此之外,民年關於泥鰍的傳聞也是比較多的,小編小時候,爺爺就說過,泥鰍有補腎壯陽的功效。而且它對一些身體比較虛弱的人群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像是一些老人、小孩和產後婦女,多吃泥鰍能夠更快的滋補回來,讓身體更加健康。

泥鰍的吃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還是用來煮湯,將泥鰍搭配各種食材,放入鍋中燉湯,燉出來的湯汁極其鮮美,一點也不輸海鮮。當然,因為泥鰍常年生活在淤泥裡面,所以身體上不免會沾染一些土腥味,但是只要處理得當,這些土腥味也是非常容易去除的。

要去除泥鰍的土腥味,其實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知道土腥味來源於泥鰍的哪個部位就很好弄了。泥鰍的土腥味主要就是來源於它表面的那層黏膜,要去除的話就只需要將那層黏膜去掉就好,方法有兩種,第一就是用鹽搓;第二是焯水

首先將買來的泥鰍放清水裡養一段時間,大概一晚上就足夠了,養好之後泥鰍清洗乾淨,放入一個帶有蓋子的盆中,往盆中撒上一些粗鹽(最好是用粗鹽,如果沒有的話就用食鹽也行),蓋上蓋子稍微搖晃一下。這時候泥鰍就會在裡面打滾,過一段時間泥鰍就安靜下來了,接著就打開蓋子,用手拿著粗鹽往泥鰍身上搓,搓一會兒黏膜就會掉了。

黏膜掉了之後,其實泥鰍表面還是有一層很薄的膜,這層膜用鹽已經沒法去除了,應該用開水焯煮一下。直接燒一鍋開水,水開了就下入泥鰍,焯煮1分鐘左右就撈起,撈起後用清水衝洗,衝洗的時候將泥鰍表面的膜撕掉,這樣泥鰍的土腥味就完全去除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泥鰍也有了新的認識,如果下次看到了,可千萬不要錯過,直接買一些回去,吃起來肉質的鮮嫩程度堪比甲魚。最後不要忘記點讚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這魚,價格曾高過牛羊肉,如今6塊錢一斤無人買,拿它燉湯特滋補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此魚6塊錢一斤,遇到我從不錯過,用它燜一鍋湯,肉質肥美鮮味足。夏季是吃魚的季節,各種海鮮河鮮都能讓你大飽口福,可是在諸多的魚中,有一種卻總是不被待見,如今6塊錢一斤,比四大家魚都要便宜很多,可仍然沒人要,我如果遇到從不錯過,暑天拿它燉一鍋湯,肉質肥美,鮮味十足。這個魚就是鯉魚。早在明代的《嘉靖太倉州志》就有記載:「鯽,至冬味肥美,故吳俗有冬鯽夏鯉之諺,此蓋小鮮之佳者」。
  • 農村養殖土雞,很多人吃著沒有原來的味道,是正宗的土雞嗎?
    正宗的農家土雞餵養,不同於圈養雞,雞的活動量大、少食、餵養的時間長、雞野性十足等等幾大特點,自然味道也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現在農村裡,有很多人餵養的雞
  • 被大家誤會最深的1種魚,一斤只要5元卻無人理睬,營養比黑魚高
    被大家誤會最深的1種魚,一斤只要5元卻無人理睬,營養比鯽魚高!魚肉相比其他的肉類價格很便宜,營養價值卻要更加高,尤其是那些肉質軟嫩刺少肉多的魚價格就格外的高,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魚中的特殊存在,它就是鯉魚,很多人因為鯉魚腥氣重,而不會去買它,其實鯉魚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肉質也好吃,想要處理掉他的腥味,也非常的簡單,想要知道小編怎麼做的嗎?就一起來看看吧!今天營養師大喬為大家分享的這道紅燒魚大家喜歡嗎?喜歡的朋友就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 被誤解很深的「魚」,全身沒刺,比鱸魚鮮美,16元一斤,越燉越香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被誤解很深的「魚」,全身沒刺,比鱸魚鮮美,16元一斤,越燉越香。先解釋一下,我所提到的魚,雖然名字帶著魚字,卻並非是魚,它屬於水陸兩棲動物。在江西南昌,它是餐桌上的常客,甚至很多的飯店,就專門做這一道「魚」,以此來招攬吃客,目前市場上幾十年的老店都比比皆是,可見人們對它的喜愛。說其被誤解很深,主要是因為它的名字,我講的這個魚,名為甲魚,南昌人叫它「糖餅子」。
  • 街邊小攤,炸雞架骨15塊錢一斤再送半斤,這個到底是什麼肉?
    竟然雞叉骨不出自菜市場雞肉攤,路邊小攤賣的油炸雞叉骨又從何而來? 新鮮雞骨架賣6塊錢一個,這說明雞叉骨比新鮮整雞骨架還要便宜,所以菜市場雞肉攤老闆不會把時間花在剃雞叉骨這件事上。 路邊小攤賣的雞叉骨一般都是去凍貨市場拿貨,一袋凍雞叉骨60塊錢20斤重,算下來每斤拿貨成本就是3塊錢。
  • 鮮肉與凍肉,它不一樣
    鮮肉與凍肉,它不一樣。文/田俊超白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頭,許多年不曾變化的東西,都出了極限,破了想像。先是高粱價格,竟能過2元一斤。玉米價格更是直追水稻,有了1.42元的高價。生豬飆到18元以上一斤,黃豆首次達2.8元。所有的農產品都在漲價,牛羊肉也迎來新的價格。40元一斤,在農村已經是極低的價格了。
  • 離開水能夠爬行數日、會上樹的魚,過去沒人吃,如今15塊錢一斤
    導讀:離開水能夠爬行數日、會上樹的魚,過去沒人吃,現在15塊錢一斤我國淡水魚資源豐富,諸多的淡水魚也豐富著大眾的餐桌。魚類是很受消費者喜歡的食物,民間有句老話叫做: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
  • 幾十塊錢一隻的雞,被小販說成是真正的土雞,能信嗎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人打著「正宗土雞」的旗號,並且還只賣幾十塊錢一隻,來矇混很多的消費者,導致不少想買土雞的人上當受騙。自己從小就在農村裡長大,天天和雞鴨為舞基本上都是常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幾十塊錢一隻的雞,是不是「真正」的土雞。
  • 市場賣10塊錢一斤的龍利魚,魚販子自己都不吃,很多人還傻傻不知
    龍利魚是一種海魚,口感爽滑,味鮮鮮美,營養價值相對較高,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老媽也愛吃龍利魚,經常去超市購買生龍利魚片,還自誇的說:「這魚真便宜,才8塊錢一斤,用來煮粥真不錯」,看到這您各位應該明白,這價格肯定買不到真正的龍利魚,是它的近似魚類,是用巴沙魚冒充的,雖然外形不一致,但宰殺後幾乎分不清
  • 街邊的雞架骨為什麼會那麼便宜?
    雞架骨很便宜的,他們賣的這種雞架骨都是用的速成雞雞架骨,都是正宗的雞肉只不過口感沒有家裡的雞好吃而已,這種雞長的快出欄時間短,我們這裡就有養這種雞的四十天速成,全部是雞飼料崔出來的,白天黑夜都要給雞上料讓他一直吃所以就長的快,這種雞價格也不高,四五塊錢一斤,長成以後三四斤的樣子,是純白色的,很笨拙只供人們宰殺使用。
  • 農村魚塘養魚,在不專門餵飼料的情況下,怎樣才能使魚長得更快
    現在的農村,很多人都挖有魚塘養魚,平時也不專門餵飼料,搞一些青草、菜葉等投放在魚塘裡,一年到頭的魚也養不了多大。其實,合理的管理後是可以養好魚的,養出來的魚品質更好,綠色食品吃的更放心。農村很多養魚的人就是這樣養的,養出來的魚還更好吃,口感更好。不餵飼料養魚肯定比餵飼料的魚長的稍慢些,生態養殖時間稍微長一點,但是魚的品質更好,價格可以比飼料養殖的魚更高,可以產生更好的經濟價值。作為自家吃的魚,更加的健康、綠色安全的魚,吃的更加放心,賣的話呢,價格也可以賣的更高。
  • 10塊錢一斤的「龍利魚」,攤主自己都不吃,很多人還傻傻上當
    超市海鮮店裡,我們都能看到這種魚的存在,十幾塊錢一斤的魚柳,價格便宜,肉質細嫩且無刺,很多人都喜歡買回家做給孩子吃。 但你知道嗎?其實這些價格便宜備受追捧的龍利魚並不是真正的龍利魚,而是用巴沙魚冒充的。
  • 河裡一種小雜魚,20年前太多沒人要,今5元1條很多人撈,快絕跡了
    導讀:河裡一種小雜魚,20年前太多沒人要,今5元1條很多人撈,快絕跡了 文/農夫也瘋狂 如今手機是人手一個,就連農村很多的老人也用上了智慧型手機。通過手機能了解天下事,沒事的時候也會盯著手機看得不亦樂乎。
  • 以前農村河流,七星魚到處都是,如今幾乎絕種,200元一斤買不到
    可是出現意外的發覺了在排水溝裡有幾個如今非常少看到的魚。這類天然的的魚在如今能賣去100-200斤不一,並且十幾年前到處都是,現如今最終難求。它究竟是什麼魚呢?它便是大家沿海地區獨有的魚類,在大家廣西省之前很普遍,可是因為大家過多打撈,如今江河中難以尋找它的蹤跡。
  • 紅眼魚:很像草魚,可以做生魚片,20塊錢一斤,為什麼沒人養?
    我拿回去的時候,周圍上了年紀的老鄰居就說,這是紅眼骨魚啊,非常好吃,但是長不大,最多也就3斤的樣子。我說這不是草魚嗎?得了紅眼病!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老人們說的紅眼魚名叫赤眼鱒,和草魚一樣屬於鯉魚科目,確切來說幾乎和草魚一樣,但是最突出的特點是相比草魚,那雙紅眼睛最突出,所以也是和草魚最大的區別。
  • 號稱見效最快的果樹,鮮果十幾塊錢一斤,市場上卻很少見到有賣的
    導讀:號稱見效最快的果樹,鮮果十幾塊錢一斤,市場上卻很少見到村民依靠種植業發家致富,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尤其是這幾年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以及果樹種植,呈迅速上升的局面。尤其是一些比較新穎的水果,更是憑藉著獨特的外觀以及誘人的口感,頗受消費者的喜愛。
  • 以前一撈十幾斤,農村用它餵鴨子,如今成了高檔菜8元一斤
    在生活中若說哪種食物鮮美又好吃,相信很多人想到海鮮,而尤以貝殼類最受食客喜愛,比如牡蠣、鮑魚、蟶子,花蛤等等,這些食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所有食材裡最富魅力的美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這些野生的美味食材是身邊普通不過的東西,也不會刻意研究有哪些營養方面的價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農村少人問津的黃黝魚,石螺、泥鰍啥的如今在成了稀罕菜,就比如河蜆,以前一撈十幾斤,農村人用它餵鴨子,如今成了稀罕菜8元一斤,人稱「土海鮮」。
  • 土雞本來可以自己養殖,可為何農民都喜歡買「淘汰雞」,是因為啥
    要說為什麼農村有的家庭喜歡買幾隻「淘汰雞」,再用菜葉,麥麩子餵養幾個月甚至一年呢?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它便宜,實惠,第二就是省事兒省力。一隻純正土雞在農村能賣100多塊錢到兩百塊錢,而這種淘汰的蛋雞,100塊錢可以買好幾隻,我最多的時候買過5隻,一隻才20塊錢,可以說是一斤的價格換一隻雞,那這對於收入來源有限的農民來說,是非常便宜實惠的。
  • 為什麼農村有的家庭喜歡買幾隻淘汰雞,餵幾個月甚至一年再吃?
    導讀:「淘汰雞」好餵養,菜葉麥麩當飼糧,以後殺吃味道香。我是筆者,很高興你的問題。歡迎關注我,我們共同探討三農話題。在我的家鄉,近幾年來,農民大都有餵養「淘汰雞」的習慣,很少有買小雞再餵養的,實在搞不明白,請教了鄰居三老頭。老頭告訴了我其中緣由。
  • 象山5元一斤的深海魚,長得醜遊客不買,魚老闆:吃的都是懂行人
    在逛的時候,一種長得特別醜的魚出現在我的眼前,這種魚看起來是灰色的,大大的嘴巴,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想起了癩蛤蟆!長得真的是太醜了!我看到的這家店老闆主要是賣這種魚,別的攤子前面很多遊客都在挑選,但是他的攤子前面遊客都沒有,沒有遊客買這種魚吃,光顧他攤子的基本上都是拎著菜籃子的本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