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成都購房者完成從剛需到改善的蛻變 2021關鍵詞「分化」

2020-12-16 封面房產

從年初的黑天鵝事件讓全民更嚮往健康智慧生活,到年末的龍頭房企提前完成年度任務,2020年,房地產業因各方面原因,邁入了更廣闊而複雜的戰場,這是房地產進入「新周期」的關鍵之年。

12月17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舉辦的第18屆「榜樣中國·封面-華西房產TOP50」城市發展論壇將雲上啟幕。

在樓市歲末大考進入倒計時之際,我們按下暫停鍵,以「CITY COVER丨致城勢 智未來」為主題,邀五湖四海的同心同行者們,相聚雲端,聚焦樓市發展,智聯城市未來。

從2002年首屆論壇開始,「榜樣中國·華西房產TOP50」翹首四川樓市18載,凝聚行業共識、樹立行業標準。

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幹多支、限價限售等多方政策背景下,2020年的四川房地產市場有何看點?該如何總結?2021年樓市又將呈何走勢?

我們專訪了四川中原地產研究院院長、四川中原策略中心總經理吳江先生。

The 18th TOP50

01

聚焦2020

亦行險灘 亦明遠山

量價齊升 全面進入改善時代

2020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停擺,整個一季度成都GDP同比下降3%,樓市也一度被按下「暫停鍵」,與此同時,「房住不炒」基調下樓市政策不斷加碼。

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成都2020年住宅銷量備案面積達到2188.38萬㎡,達到2019年全年水平的97%。其中主城銷量超過去年全年銷量約22萬㎡,且售價全面上浮,部分高端改善項目開盤快銷。「量價齊升的背後是成都客戶購買力的驗證,也是成都這座城市的魅力和潛力所在。」

在吳江看來,成都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城市,佔據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同時近幾年的發展也有目共睹,領先新一線城市的同類城市,對外吸附力強勁。從城市氛圍來看,成都極具包容性和開放性,使得成都近幾年來外來人口不斷增加,文創、文體、科技等產業也得以蓬勃發展,成都城勢勢不可擋。

「具體而言,2020年的成都樓市可以從三個緯度來認識」,吳江表示。

在吳江看來,無論是需求面積還是總價承受力,成都購房者已完成了從剛需到改善的蛻變。

圖源Pixabay,by:adrian x擊

圖源Pixabay,by:adrian x擊

02

研判2021

「雙城」城勢 勢不可擋

市場三端分化 新湖居板塊受追捧

2020年的川渝大事,繞不過「雙城記」的提出與發力。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指出:今後五年,是四川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的關鍵時期。

針對這樣的時代機遇,有企業已在成渝間做出了相關戰略部署。

如川派房企方面,萬華、新希望、合能、城投、朗基等均加快了進入重慶的步伐。渝派房企陣營,除早年便布局蓉城的龍湖、金科,旭輝、協信、東原近兩年發力也很明顯。

整體來看,川渝房企多將雙城貫通為大本營,未來持續深耕繼續落子的目標強烈,且涉及住宅、商業、產業等,業態豐富。

吳江指出,成渝兩個城市的樓市特徵較為明顯,但成都的產品水平、營銷水平更靠近沿海一線城市,他提醒未來若要進入成都市場,房企需考慮超越自身已有的產品體系,根據區域和客戶情況因地制宜。此外成都的樓市政策也是除深圳以外最嚴格的,所以,在產品打造、精裝配置、預售等各個環節都要充分考慮並適應本地特徵。

具體到2021年成都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趨勢,吳江預判,將出現一個關鍵詞——分化。

他指出,首先是市場埠出現分化:主城區提檔升級,逐步深度改善化;二圈層承接主城,開啟全面改善化;三圈層剛需主力,首改將被迫外溢。

其次,受限購影響,客戶端也將出現有資格及無資格的分化。「目前成都無房剛需資格客戶可優先選房,有置業預算的改善客戶或會因為沒有房票寸步難行。第三個分化是開發商,從土地端來看,未來國企央企將扛大旗,品牌開發商會更加注重調整。

同時,吳江指出,隨著成都城市發展,新興的湖區板塊如興隆湖、麓湖、錦城湖,在未來將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

如麓湖,一直是成都樓市名片及天府新區內優先呈現的生態示範區,高端項目眾多,未來價值不言而喻。又如興隆湖,佔據高戰略地位且周邊普通商品房少,湖區價值「想買不好買」。

對於怡心湖、東安湖等發展相對更晚的湖區,吳江認為,受於區域內政策紅利板塊配套會逐步落地,後期成長性也值得期待。

成都青龍湖溼地公園落日景色,圖源:@Stars_高小昊

成都青龍湖溼地公園落日景色,圖源:@Stars_高小昊

榜樣中國,幸福華西,魅力成都,共襄盛舉。更多樓市動態,敬請關注第18屆「榜樣中國·封面-華西房產TOP50」城市發展論壇,12月17日,與你雲端相聚。

封面新聞記者 毛茂沙

相關焦點

  • 北京二手房市場分化:剛需走俏 改善型房源滯銷
    (原標題:剛需走俏 改善型房源滯銷 北京二手房市場分化明顯)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實地走訪發現,北京地區二手房市場價格出現較明顯分化,剛需二手房價格小幅上漲
  • 7大關鍵詞,帶你回顧2020年的成都樓市!
    除此之外,也會給出很多2020年的「關鍵詞」。今天嘞,我們也例舉出了幾個跟樓市有關係的「關鍵詞」,準備跟大家一起來看看LPR利率轉換LPR利率轉換,是指將房貸利率的基準從央行基準利率轉換成LPR利率,從而使得借款人每月所還的房貸利息隨著LPR利率的浮動而波動。
  • 成都第一順位購房者12月神盤唾手可得
    成都第一順位購房者12月神盤唾手可得,自從成都購房搖號政策推出後,很多外地人剛需人群在成都買不到房子,有的小夥伴到領導留言板留言:自己搖號3年都一直無法買房,是多大的傷痛。搖號讓買房變得公平了,但是房源畢竟緊缺,再加上炒房的人,成都很多剛需小夥伴也一直無法買到房子。近日,剛需第一順位,第二順位,第三順位購房資格的推出,讓很多剛需的小夥伴看到了機會。
  • 成都二手房成交量7月同比下滑近半 「南北」區域分化明顯
    來源:中國經營報成都二手房成交量7月同比下滑近半 「南北」區域分化明顯本報記者/陳雪波/盧志坤/成都報導近期,成都一批老舊小區改造將陸續開工,但即將改善的老舊小區環境並沒有引來更多的二手房客戶,成都二手房成交量反而有下降趨勢。
  • 購房者只想過過眼癮?
    有趣的是,樓市最近也出現「櫥窗購物」現象:剛剛結束的「金九」時期,看房的人增多,成交量卻沒有相應上漲,難道購房者都只想過過眼癮?購房者國慶節前觀望氣氛濃「9月看房的人不少,但是成交的單子卻沒有前兩個月多。」北京西城區的一位房地產中介至今還在回味7月底之前的那一波購房熱潮。
  • 環京、深圳、成都、鄭州、天津!2021年樓市研判:對立分化殘忍
    前2年,調控之初房價一度2萬元/平米,後來降到了1萬多。而華南的深圳千萬元剛需房遭爭搶:買到就浮盈500萬!對立、分化不止固安、深圳。今天槓桿遊戲這篇文章2021年樓市研判,和往常一樣,我會努力用最簡單的數據,把邏輯講清楚。希望對杆友有點價值。
  • 2021年,樓市七大預測,每一條都是重磅!
    為了應對突發狀況,央媽開閘放水,兩次下調LPR利率,讓中國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而各地從年初放鬆樓市調控,到下半年收緊調控,出現360度反轉......種種表現,用「活久見」來形容都不為過。那麼,如何總結2020年樓市?2021年樓市又將怎麼走?
  • 專題|樓市復甦「幾人喜幾人愁」,分化動因與持續性研判
    4、項目分化:深、杭、寧等高端豪宅盤熱銷,蓉、渝、蘇等高性價比剛需盤大火(部分略)從當前市場表現來看,不僅不同城市間的行情相對獨立,而且城市內部的產品銷售情況也存在顯著差異,大體呈現出以下特徵:第一類城市低檔剛需類項目持續熱銷,中高檔去化相對平平,以成都、重慶、蘇州、福州、北京為典型代表;第二類則剛好相反,高檔和豪宅改善類產品大賣
  • 和剛需比,開封改善客群更脆弱;剛需慎買工程進度慢的特價房
    從大的層面粗略的概括,高層產品通常對應的都是剛需剛改客群,而洋房產品對應的改善客群。在三大街高層產品以6800-7300元/㎡價格體系熱銷的前提下,以8800-9300元/㎡的洋房產品卻遠不及高層產品火熱。
  • 長沙剛需購房套均總價84萬元 三成購房者來自本地,女性買房更多
    根據《報告》,在30座城市中,一線城市北京、深圳和上海「剛需上車基準線」最高,分別是350萬元、345萬元和295萬元。而長沙在30城市中排名倒數第4,僅為84萬元,不足北京的1/4。具體到房屋面積上,長沙剛需購房套均面積為89平方米,排名第四位。 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套均面積不足70平方米,長沙剛需群體的負擔相對不高,購房面積也較大。
  • 前瞻2021•把脈牛年行業關鍵詞:機會、復甦、分化和全球競爭|...
    編者按: 又到歲末總結展望時。 2020 持續整年的新冠疫情令全球經濟蒙陰,但率先控制疫情,穩健復工復產的中國成為全球資本趨之若鶩的避風港。儘管上證指數表現波瀾不驚,但圍繞醫藥、科技、消費三大主線展開的個股行情,卻頻頻出現漲勢堪稱波瀾壯闊的大牛股。
  • 成都購房搖號新政落地順位為王
    本報記者 陳雪波 成都報導歲末年初,成都樓市再起波瀾。2020年底,成都數個「網紅盤」迎來集中開售,這樣的密集程度,在近年成都樓市實屬罕見。華潤二十四城、川發天府上城、萬達華庭、中鐵騎士府邸……《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僅在2020年12月10日至12月21日的11天時間裡,成都就有至少8個存在明顯價格「剪刀差」的熱門樓盤開始接受購房者登記,這一波集中放量也引來剛需購房者前所未有的關注。此次集中開盤的一個背景是,2020年11月24日,成都市發布了「剛需優先」細則,對購房者搖號流程進行了新的限定。
  • 2021年福州樓盤將迎什麼局面?官方回復
    2021年的樓市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局面?對廣大購房者會有什麼影響?讓我們一起看看。 即使在如此艱難的一年中,這個定位也絲毫沒有被放棄的跡象 因此,2021年將不可避免地是繼續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的一年,打擊投機活動、加大住房供給、調整供給結構,「房住不炒」依舊會被貫徹落實,所以向投機取巧的人不要再抱有 幻想了。
  • 好房發布會落幕「2021年買哪裡」記住這幾個關鍵詞
    綠城春來曉園項目人員為現場觀眾帶來講解另外也有購房者就是奔著無需「房票」的商住項目而來,龍湖金地商置都會公館、招商公園1872·上嶼、招商·I-PARK多個優質的「雙鑰匙」項目讓購房者直呼,挑花了眼。
  • 蘇州9萬套二手房,值得剛需買的,竟然不到400套?!
    這些房源大部分都位於崑山或者吳江、相城等區域的鄉鎮板塊,遠離主城且配套不完善,大部分買房人並不會將其納入考慮範圍。對於剛需而言,主要可以選擇的約100-200萬的房源只有約30%。預算選擇建議:100萬-200萬區間,100萬以上才能滿足基本功能需求和品質。
  • 2021年,鄭州房地產市場將何去何從?
    展望2021,鄭州的房地產市場將何去何從?房價是震蕩還是上漲?購房者應持觀望態度還是抓緊上車?筆者結合政策、市場、購房者三個層面,展開逐一分析。 政策:房住不炒,降負債尤為關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對於下一年的經濟發展有著絕對的指導性作用。
  • 重慶樓市,重返剛需為王
    最近,重慶樓市給我的印象,是重返剛需為王的時代了。012017年,被很多人稱作是重慶的改善元年。為什麼叫「改善元年」?因為之前的重慶樓市,是剛需產品主導的樓市。
  • 二套房首付高達70%,剛需改善路被「堵死」,活該當年買小房子?
    貸款買房本身是在利用金融工具為自身加大槓桿,通過向銀行貸款獲得住房產權,所以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其實是在為房子降低槓桿,也是在為購房者減少槓桿,資金充足達到二套房首付門檻,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購買,沒有達到二套房首付門檻的,很明顯就被拒之門外了。
  • 2020樓市關鍵詞|商品房預售金監管來了?房企哭了,購房者笑了!
    2020樓市關鍵詞|商品房預售金監管來了?房企哭了,購房者笑了!目前已有至少25個省市加強了預售資金監管,北京、成都、佛山、唐山、銀川、桂林、福州、銀川、石家莊、長沙、惠州、長春、荊州、汕頭等多城相繼出臺新政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全力確保商品房預售資金用於項目建設,保護購房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