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十月初一,俗語「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今年冬天冷嗎?

2020-12-12 騰訊網

今天是今年農曆九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九月廿九。過完今天就到了農曆十月初一了,農曆十月開始的第一天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是除了清明節、七月十四之後的又一個「鬼節」。這一天人們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就會在這一天去祭祀,紀念逝去的親人。這個時候的祭祀人們通常稱之為「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也叫寒衣節。

在進入農曆十月初一以後,我國各地天氣開始迅速降溫。其中北方多地氣溫已經下降到零下,十月初一的到來也預示著寒冬的到來。在農村人們也開始把收穫回來的各種農作物放入地窖保存,糧食也放在了即乾燥又通風的環境中。隨著十月的到來,我國北方寒流逐漸南下,漸漸的到了小雪節氣的時候,北方很多地區已經下雪。

而在寒衣節這一天也是天氣變化的一個重要節點。因此農村的人們經過了長期的日常勞作和觀察,人們人總結出了「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的冬季會不會太冷?

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這裡就是指的是如果在農曆十月初一天氣比較晴朗,而且晴空萬裡,太陽曬得人們暖烘烘的,絲毫沒有感覺到冬天的到來。那麼這個冬季將不會那麼寒冷,可以說是一個暖冬。這時候人們就不用穿那麼厚的棉襖外出了,而只需要穿一件短袖即可出門。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誇張的說法,冬季即便不算寒冷,但是也不至於穿短袖出門。這裡其實是用誇張的說法來比喻一個特別的暖冬。其實今年人們更多的是傾向於天氣更加寒冷一說。由於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響,我國冬季將受到來自太平洋海水降溫導致的寒流影響。

十月初一陰,柴碳貴如金。這裡所描述的確實跟「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恰恰相反。到了十月進入冬季的季節裡,天氣將逐漸寒冷,青蛙、蛇類都也已經冬眠。萬物收藏,同時各地也開始了晝短夜長的時期。而對此十月初一,人們又認為如果在十月初一天氣比較陰的話,那麼這個冬季將會比較寒冷。

天氣的異常寒冷,山上都覆蓋了凱凱的白雪。人們上山尋找乾柴都比較困難,但是在以前農村基本上寒冬都是依靠燒柴火過冬的。但是乾柴難找了,這個冬天的柴和木炭將更加稀缺(貴如金)。這也跟人們所說的「十一陰,十個牛欄九個空」相似的道理。

明日十月初一,俗語「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現在已經進入冬季,天氣一天天的變冷,那麼今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對此你有何看法?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難道今年冬天不冷嗎
    除了作為傳統節日,關於這十月一日這一年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十月初一晴,單衣過寒冬」,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俗話說「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意思就是說如果立冬這一天沒有雨,那麼這個冬天就基本以晴天為主,但是到底是不是這樣,還要到農曆十月一日這一天再看看,因為這一天看,會更加準確一些。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麼?
    如果不是今天早晨這寒冷的天氣,筆者可能還不知道這東北的冬天還能這麼冷,筆者的老家在東北最北邊的一個小村子,早晨起來看了下天氣預報,-27°C赫然出現在了手機上,這個溫度一般只有在三九天才會出現,今年出現這麼早,不得不讓筆者聯想起今年這「拉尼娜」現象,雖然很多專家都說今年不會太冷,但今天這個氣溫誰能解釋下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這裡我們還要明白陰曆2020年因為閏四月,所以有十三個月,按照打小月之分分別是:正月小,二月大,三月大,四月小,閏四大,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冬月小,臘月大,所以我們說冬月只有29天,而臘月是大月,今年有年三十除夕。
  • 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天是十一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今年春節冷嗎?農曆十一月叫冬月,與這個月時間天氣寒冷是分不開的,在冬月裡會有冬至節氣,還有小寒節氣,大雪節氣也粘上邊了,所以農曆十一月是已經很冷了,是真正冬天特徵了。今天冬月初一,讓我想起一個我們當地農民常說的俗語,說的是「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
  • 今天是冬月初一,「冬月初一晴,春節地泥濘」,今年過年會冷嗎?
    冬月之後,就是臘月了,臘月過完,就是春節。春節,是我們國家全國歡慶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渴望著春節親友歡聚一堂,熱熱鬧鬧過新年。在春節期間,因為會相互之間走動串門聚會,所以幾乎很多人都希望在春節期間,天氣晴朗。可能,對於那些冬季也不冷的南方來說,他們體會不到我們冬季的冷,也自然就體會不到我們對晴朗天氣的喜歡。
  • 農曆九月到,俗語「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啥意思?
    而農曆九月到來,農村有關於很多九月的氣候諺語,其中「九月初一霜害人,重陽無雨一冬晴」,這是什麼意思?九月初一和重陽天氣對後期農業有何影響? 而南方目前很多地方正在加緊著最後一季的水稻收割,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水稻收割也更加的及時了。而比如農作物方面,現在紅薯在正在採挖,紅薯最好要在霜降來臨前採挖完畢。
  • 十一月初一到,「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春節期間不冷嗎
    導讀:十一月初一到,「冬月初一雨淋頭,除夕暖烘烘」,春節期間不冷嗎「早上出門還好好的,現在就開始下雨了」我爸媽拿著鋤頭回家了,本來是早上出了沒有下雨,就去油菜地裡鋤草,這不到11點多下起了細雨,今天溫暖好像升高了一些
  • 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月初一寒衣節:民間祭祀講究及禁忌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亦是道教五臘日之民歲臘,是我國傳統地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 今日大雪,「大雪見大霧,單衣過寒冬」,冬季會偏暖?有道理嗎
    導讀:今日大雪,「大雪見大霧,單衣過寒冬」,冬季會偏暖?有道理嗎?昨天晚上一家人還圍坐在節能柴火灶邊,其實溫度並不是很低,但是人還是喜歡趕「熱鬧」,因為冷天坐著也冷,站著也冷,農村人就喜歡燒柴火取暖。在我們當地有句俗語說「大雪見大霧,單衣過寒冬」,這句話說明大雪節氣當天起大霧,這個冬季氣溫偏暖,人們脫掉棉襖,單衣過寒冬。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人們常說「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任數九」,到了逢任日或者冬至當天開始,我們的數九就要開始了。數九就是人們對於冬至以後天氣變化的總結。民間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到了三九四九階段天氣達到了最寒冷的時節。
  • 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
    導讀:俗語「冬月逢一晴,來年穀滿倉」,啥意思?明年是豐收年嗎?明年馬上就要來了,因為今天已經到12月16號了,陽曆新年只剩下半個月時間了,2021年要全新開啟了。就以今天的時間為例,今天是12月16號,但是農曆時間也是十一月初二,陽曆和農曆相差一個多月時間,所以,農曆新年也要比陽曆新年晚一個半月的時間,而農民眼中的新的一年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也就是除夕晚辭舊迎新正月初一,這才是農曆的2021年的開年第一天。依此來算,農曆的2021年正月初一是在陽曆2021年的2月12號。
  • 農村俗語「冬月三一晴,穀米一般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又值冬月初一,一大早是被明媚的太陽叫醒,剛睜開眼,就聽見隔壁大爺吆喝著「冬月三一晴,穀米一般平」,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啊。一會說「不怕冬月三一陰」,這會對著晴天又吆喝「明年是個豐收年」,到底是晴天好,還是陰天好呢?把我也給弄迷糊了。這些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今年冬天冷不冷?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今天已經是一九的第三天。進入到數九寒冬後,天氣會越來越冷,我們也更渴望春季的到來。在我們的認知中,立春節氣便是春季的開始,在立春後氣溫會慢慢回升,天氣也會變的越來越暖和。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農村中關於立春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不會冷呢?立春中的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著溫暖,所以立春節氣有溫暖天氣開始的意思。
  • 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在農村,你還是會聽到一些看似迷信的俗語。比如「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男孩最好不要初一出生,女孩最好不要十五出生。如今看來,這就有點好笑了,但也不是全不可信!古代人,做什麼事都講究挑選黃道吉日,在現代,無論是結婚、開門做生意、還是搬家,都要挑選一個好的日子。
  • 今年是寒冬嗎
    今年是寒冬嗎?今天是陽曆的10月21號,過了明天就到23號,這一天是今年的霜降節氣,俗話說「氣肅而凝,露結為霜」,霜降節氣來臨,天氣就要開始下霜了。今年霜降節氣來臨冷不冷呢?今年的霜降節氣具體來臨時間是在10月23號06:59分來臨,農曆的九月初七,今年之所以在農曆九月初就來臨,是因為今年閏了一個四月,這樣四月之後的月份都推遲了一個月,也因此今年的農曆有13個月,農曆一年有384天。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你知道嗎,春節本該叫元旦,古人曾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過春節
    《詩經豳風七月》就記載了人們在十月收穫後慶祝的活動場景:「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曰殺羔羊,…萬壽無疆。」夏朝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商代以十二月為正月,周代以十一月為正月。秦代以十月為正月。正月的初一,就是「歲首」,一年的開始。春節是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
  • 新年將至,農村俗語「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啥意思?
    在農村裡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說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在以前的時候,你農民耕種都是依靠天氣來判斷未來的天氣如何,有的時候俗語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農民在對天氣的判斷上進行了甄別,這樣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還有的俗語是關於人物的描述,比如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說人的,「好男有毛怕初一,好女有膘怕十五」這句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明日大雪,了解一下冬月冷知識
    明日0時9分,大雪將如期而至。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量。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冰戲圖》 (金廷標 清) 為何說大雪是十一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