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本心的光芒。@王陽明心學智慧
01陽明改報,武宗駕崩
荒唐皇帝周厚照在南京上演了一出鬧劇,除了上演了一出"捉放寧王"的鬧劇之外,就是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只管逍遙快活。
可是他哪裡知道,身邊的將官江彬狼子野心,想乘皇帝在南京之際發動兵變,篡位奪權。多虧王陽明審時度勢,練兵備戰,震懾了江彬的圖謀,他沒敢輕舉妄動。
可是已經一年過去了,周厚照御駕親徵還沒結束,他仍逗留在南京,一日不離開,江彬兵變的威脅就一日不能解除。
轉眼間到了七月,張忠許泰等奸臣密謀,陷害王陽明的計劃多次失敗,朱宸濠雖然被抓,張忠許泰本想把平叛的功勞據為己有。
但張永正直,讓王陽明押解俘虜,離開南昌,玉山進入浙江,到錢塘把俘虜當眾交給他,眾多百姓親眼目睹,這個事實無法改變,就是人家王陽明抓住的朱宸濠。
無奈,皇帝朱厚照決定讓王陽明重新上捷報。王陽明於正德十五年七月十五日,修改了去年的捷音疏,把擒獲朱宸濠的領導功勞,歸功於皇帝的英明領導,把具體功勞歸於張忠等人。
這下朱厚照和張忠等人都滿意了,於是啟程回北京,九月份時,到達淮安清江浦。朱厚照來了雅興,搞起了么蛾子,非要學捕魚。這一玩不要緊,撒網時,用力過猛,把自己也扔進了水裡。雖然隨從人等趕緊把他撈了起來,但是連嚇帶著涼,周厚照得了大病。
這時,江彬還在對皇帝說別馬上回京,可以到宣府家裡去,在那裡處死朱宸濠,宣府是朱厚照的老家,他也想回去看看,但是身體不好了,他只能抓緊時間回到北京。
十二月初十,回到京城,舉行凱旋儀式後才進入紫禁城。可是在不久的正德十六年三月,荒唐皇帝武宗周厚照駕崩。死時只有31歲,結束了荒誕的一生。
02新帝登基,誣陷未停
第二月,周厚照的堂弟朱厚驄即位,年號嘉靖。嘉靖皇帝比武宗開明,朝廷中的正氣得到了一些恢復,劉瑾、江彬等奸臣人被抓處死,忠臣重新得到重用。
王陽明也接到聖旨,讓他進京面聖面聖,毫無疑問,這就是表明皇帝要重用他了。王陽明遵照旨意離開南昌,趕往京城,心中充滿了憧憬,多年的辛苦勞累,不求得到回報,只要能除掉奸臣的陷害就心滿意足了。
王陽明這樣想並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他只想自己清白了,會更容易教化弟子,也會影響更多的人。這樣,聖學的恢復大業就會更順利。
可是,又出問題了,王陽明在半路又接到聖旨,讓他不必進京面聖了。有人會問,皇帝金口玉言,怎麼會這樣出爾反爾呢?其實不是皇帝的事,是因為王陽明再次成了高層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明朝文官集團權勢極大,甚至凌駕於皇帝之上,所以王陽明再次接到聖旨,他心裡明白,還是有人在朝中的誣陷他,當然,朝中仍然有人相信這樣的流言蜚語,認為他是濫冒軍功,嘉靖皇帝也沒辦法,只好重新下旨了。
03依照本心,一切看淡
雖然皇帝反覆無常,剛看到的希望瞬間就破滅了,但這些對於王陽明來說都不太在意,在他眼裡榮華富貴都是浮雲。
此時的王陽明越來越相信本心,在他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從本心流出,這就是正義。至於嘉獎和功績都不重要,只要依照本心,就是聖人之道,就是義之所為。他只相信按本心去做事,這樣就使自己有一個光明的世界。只是對家人的思念一直在心中,因為他是個極重孝道的人,此時更加希望能回到家鄉。
離家已經整整五年了,期間王陽明曾四次上書要回家探親,但沒有得到允許。上次到杭州時,離紹興不過幾十裡,由於當時情勢危急,他沒能回家看看。
於是王陽明第五次上書,希望回家探親。這次上疏獲得了嘉靖的批准,他回到了紹興。
五年間,祖母已經去世了。王陽明是在祖母祖父撫養下長大的,他非常悲痛。父親王華也已經老了,王陽明非常感慨,先到餘姚祭奠先祖。
這一年十二月,朝廷又又下旨,說王陽明他平定寧王叛亂有功,加封為新建伯。詔書送來時,恰好是父親王華的生日,大家正在給王華祝壽,紛紛道賀,為生日增喜慶。
但是王華對王陽明說,在江西,當朱宸濠謀反時,我就認為你死定了,帶著一群烏合之眾面對寧王十萬精兵,肯定贏不了。當各種流言蜚語傳來時,我也覺得你只能任人宰割,難以自保,沒想到結果是封官加爵,但是極則反。所以,現在雖然得慶幸,但也是畏懼的事。
王陽明聽過這番話,牢記在心。要知道這個封爵絕不意味著各種誣陷得到澄清,僅僅是朝廷迫於壓力不得不做出的姿態。戰爭結束後,與陽明一起平叛的官員除了一人得到升遷,其他人或被拷問或被貶。
王陽明看到朝廷對他平叛的定性沒有改變,正義沒得到伸張,所以他請求辭去伯的封號,朝廷說為了"以昭公義"沒有批准。王陽明就再次辭去封爵,結果王陽明的上疏被下面擱置不報,不予理睬了。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王陽明依照本心,慷慨激昂之氣。他為了伸張正義,早已把個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但是還是無法感化朝廷,沒能阻止對小人對他的誣陷。
嘉靖元年時,御史兼江西巡按程啟充,上書說王陽明是朱宸濠的同謀,要求朝廷剝奪王陽明的封爵。
從程啟充的上書就可以看出,朝中仍然有這種勢力,一直要打壓排擠王陽明,甚至有人要求把陽明心學列為偽學,禁止宣講傳播。做聖人太難了!
後記
這些誣陷激起強烈反響,王陽明的弟子們打抱不平。可是王陽明卻始終鎮定自若,看淡一切,沒有任何辯解。他認為真的是不必去爭吵的,只要信本心,認為對的就行了,天下公道在天下。
王陽明沒有任何辯解,他只顧每天講學,在講學中他感到了無比的幸福和喜悅,依照本心,外物都隨風飄落,各得其所。
經歷了這次磨練,王陽明向"此心光明"又前進了一大步,做聖人其實也簡單。
備註:圖自網絡侵刪
作者:向金-kimi 曾經是武警老兵,今天在鬧市修行,和你一起修心,傳播正能量。更多內容請關注:@王陽明心學智慧
如果喜歡,請點讚或轉發,分享給其他的朋友,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