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的大航海時代:晚了半個世紀,哥倫布的裝備也沒有鄭和強大!

2021-01-09 卿公子一笑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不斷摸索,智慧也在逐漸增長。經歷了認知和農業革命後,人類祖先不斷探索,融合智慧,在科學領域邁出了步伐。談到科技,今天就淺談一下航海時代的測量裝備。

鄭和下西洋

公元1500年的時代,最能引發全球人類好奇心的事情無疑是對大海的探索了。這裡要重點說明,廣為流傳的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創舉!鄭和是我國第一個橫渡印度洋到達非洲東岸的人,1405年至1430七次出航,比1492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1471年葡萄牙人達迦馬沿非洲南岸繞好望角到達印度洋,要早半個世紀以上。然而,這麼多次的遠航,龐大的船隊是靠什麼來導航的呢?明朝時期鄭和率領的船隊在航行中是採用古代的天文定位技術「牽星術」來導航的。

「牽星術」用到牽星板,是測量星體距水平線高度的儀器,其原理相當於當今的六分儀。通過牽星板測量星體高度,可以找到船舶在海上的位置。牽星板共有大小十二塊正方形木板,以一條繩貫穿在木板的中心,觀察者一手持板,手臂向前伸直,另一手持住繩端置於眼前。此時,眼看方板上下邊緣,將下邊緣與水平線取平,上邊緣與被測的星體重合,然後根據所用之板屬於幾指,便得出星辰高度的指數。

1492年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用到的是羅盤磁針指北。早期航海家在大海中沿航線航行時,需要不斷確定航船所處的位置,即船所處的經度和緯度的交叉點。相比鄭和的配置,稍遜色了些。後來1519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導航配置依舊是羅盤磁針指北。

隨著牛頓提出的六分儀理論,後人在1732年製造出了精確的八分儀,至此,航海裝備再次升級。

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航海導航設備是高級的不得了,船隻其他裝備也是樣樣齊全,隨便一艘就可分分鐘秒殺哥倫布整個船隊!現代電子導航裝置可就不得了了,隨著現在的自動控制工程、水聲學科、衛星定位系統的發展,在自動或手動工作狀態下,同時將探測到的目標運動參數和本船運動參數進行綜合處理,並在終端顯示器上顯示船舶安全航行、避碰等方面的多種參數,供船長和舵手決策。

在科技爆發的今天,越來越多高精尖的設備儀器被製作了出來,將人類的智慧展現的淋漓盡致。全球化的今天,大航海時代一直未過去,且現在正在進行時。

本文由卿公子發布,2020年12月27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

相關焦點

  • 大話航海史 當哥倫布遇到鄭和:老兄,你的小船有點大
    自公元1405年鄭和登上寶船揚帆起航,六個多世紀過去,在全世界航海家們的不斷探索下,新航路被開闢,新大陸、新島嶼被發現,藍色海洋逐步串聯起整個世界,開放、溝通與貿易就此讓人類成為無法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每逢航海日,必要追思「老前輩」們:七下西洋的鄭和、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首次環球航行的麥哲倫……試想一下,若是這些「前輩」今日海上相逢,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 哥倫布開始的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崛起,世界的洗禮
    明萬曆年間,明神宗,確是一個神奇的皇帝,在明朝最繁榮的時代,開啟了28年不理朝政的局面。那時的中國是太強盛了,財富差不多佔世界的一半了。還是應了那句古語「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對比整個15-16世紀的世界格局和後續的發展,中國輸給了大航海時代後的歐洲,而歐洲在這時崛起是必然的。我們就攫取其中的一段,看一下歐洲是怎麼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崛起的。
  • 明朝為什麼沒有參與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因為它是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系列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達·伽馬開闢了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麥哲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然而,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國家的海外貿易,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國家對美洲
  • 七下西洋的鄭和:62艘超級艦隊搭載近3萬水軍,實力碾壓哥倫布
    鄭和下西洋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鄭和率領的船隊,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武器配備最先進的船隊,它的戰鬥力也是最強的。鄭和被稱為世界大航海的先驅,也有人稱他為美洲最早的發現者。取勝之後的朱元璋收繳了大量的戰略物資,包括船隻和裝備。從那以後,更加堅定了朱家父子建立水軍的決心。從這一點來看,你就不會對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壯舉感到驚訝了。在巔峰時期,鄭和的航船長44丈,寬18丈,最可怕的是這樣的巨無霸竟然有62艘,能夠運載27000多名船員。
  • 從制度層面看: 明代鄭和航海為什麼沒有地理大發現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旅行。比歐洲國家早了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最直接體現。鄭和的航海之舉比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等人早了將近一個世紀。堪稱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一的東方人,他更早迪亞士57年遠赴非洲。但就是這樣一次巨大規模、航程極遠的航行為什麼就沒有地理大發現呢?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在大航海時代發現新世界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是19世紀美國傳奇作家華盛頓歐文的作品,這本將近六百頁的圖書,一共包含了十三卷,其中包括哥倫布的出身、早年生活、早期的航海經歷、三次航海的經歷以及在美洲諸島嶼上的殖民經歷。作者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旨在以最為客觀的角度為我們展現出哥倫布的真實形象和他的大航海事業。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我會證明我是對的!」
    打開一張世界地圖,國家有哥倫比亞、加拿大有卑詩省,光美國以哥倫布命名的州、城市、鄉鎮達70多處,全世界都能看見哥倫布的名字,他在「推動人類進步的100名人榜」上排行第九,遠遠超越那些帝王將相。在大航海時代興起之時,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改變了世界格局,影響了全人類。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哥倫布是開闢者,還是人品惡劣的騙子呢
    在印象當中,一個叫哥倫布的人有一天突發奇想並付諸行動,而後便開始了三次海上探索之旅,最終發現了新大陸,開闢了大航海時代。可最近卻發現有人說哥倫布就是一個只會說大話的騙子,別說什麼拉開全球化時代的序幕了,就連他去過冰島,也被說為是無稽之談,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哥倫布到底是一個偉大的探索者,還是一個滿口謊言、人品惡劣的騙子呢?
  • 大航海時代,明朝為何沒有發展成為殖民國家?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明成祖命三寶太監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至福州閩江口五虎門內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目前已知最遠曾達東非、紅海和美洲。
  • 古代中國為什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是指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船隊在世界各國的海面上,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和路線,促進經濟的繁榮的時代。在這期間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航海家,如哥倫布、麥哲倫等。正是因為這些航海家們的勇於探索,讓世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將整個世界的各個大陸,都聯繫到了一起。但遺憾的是,在這場探索世界的盛宴當中,中國卻最終缺席了。
  • 人物——鄭和 雖七下西洋,卻與「大航海時代」擦肩而過?
    對於鄭和下西洋的起因有多種說法: 一、燕王朱棣奪得皇位之後,由於沒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所以派鄭和下西洋尋找。 二、朱棣奪位後,有意溝通域外國家,下西洋為了使西洋朝貢體系得以順利建立和鞏固。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提起哥倫布知道的不應只是雞蛋與新大陸
    很多人對於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最初認知,是從那個經典的豎雞蛋故事開始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歸來後,西班牙女王邀請眾達官貴人舉辦宴會為其慶祝。席間有人對哥倫布表示不服氣,認為他能夠發現新大陸無非是運氣好碰上了而已。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開啟航海旅程前的他,為什麼拋棄葡萄牙
    這裡溫柔安逸,海風緩緩,隨處可見慵懶的貓咪們趴在地上休憩,是個令人非常放鬆又開心的地方。直到今天,讀了這本《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我才知道,原來大名鼎鼎的哥倫布就出生在這裡。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通過航海,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發現,讓歐洲人又有了新定居的兩個大陸,也有了能夠改善歐洲經濟的礦藏資源和原材料,更是成就了歐洲人在之後幾個世紀的海上霸業,也讓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 握圖臨宇,從大航海時代海圖繪製看15世紀航海家所承擔的風險
    羅馬等建造了強大的海軍,由此可以發現,早在公元前8世紀以前,航海對人們來說已經並不算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地中海雖然被陸地包圍,但它是屬於內陸海)。,不過相對於到了地理大發現時代,當時人們手中已經有了兩樣比較有把握的工具,一種是航海羅盤,而另外一種則是海圖。
  • 航海日尋訪鄭和故鄉,細數大航海時代東西方實力差距,踏海前行!
    鄭和船隊的醫療系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中國船員成功逃脫「航海病」的兇猛追殺,沒有出現西方航海船隊中因傳染病、壞血病、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而大量減員的醫難。東西方最初航海實力之比較說了這麼多關於東西方大航海時代的趣事,我們現在就來實際對比一下東西方的航海實力1、中國鄭和船隊中國鄭和的船隊據史料記載,有主要船隻(寶船)63艘,輔助船隻達到200艘
  • 寶船再大也沒用!哥倫布和鄭和都向西,為何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雨果 當十四世紀印度洋沿岸的人們看到那像小山一樣高的船舶時,他們一定會驚嘆,如此巨大的船舶必然又是東方中國的使者來了。那麼鄭和的船隻到底有多大呢? 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齎捧詔敕使西洋各番國撫諭遠人」。 這個規模大小的相當於多大的船呢?大概是船長45米、寬12米。相當於鄭和船隊中一艘中等尺度寶船。那麼最大的寶船有多大呢?大概是船長151.18米、寬61.6米,一艘船可容納1000餘人。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幸運總是眷顧那些低頭做事的人
    談起大航海時代,就一定會談起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談起哥倫布,就一定會談起新大陸。為了基建這個發現美洲大陸的歷史第一人,在美國專門設立了哥倫布日,為了紀念他發現新大陸,開闢了新的紀元。在大航海時代,那麼多人選擇了航海,為什麼最成功的是哥倫布,美洲大陸被發現後,到底給新大陸帶來了什麼樣的希望和苦難,幾次航海,哥倫布是怎麼從英雄成為囚犯的?
  • 我們的徵途是大海與新世界:哥倫布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這一切都起源於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的探險者們幫助歐洲認識了世界;而對世界的正確認知,也拉開了世界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融合、對抗與侵略。哥倫布是義大利的探險家,航海家,是大航海時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他在1492年發現了美洲大陸,雖然他一直以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對當地土著民也稱之為「印第安人」。說起哥倫布的航海經歷,不能不提的一個貴人就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
  • 麥哲倫航海時,三分之二人口因壞血病死亡,為何鄭和下西洋卻沒事
    大海中,除了海上有很多未知的危險之外,疾病也是當時航海造成死亡最多的一種意外。其中,壞血病就曾經是無數次遠程航海過程中的殺手。讓人頭疼的壞血病我們現在都知道,壞血病是因為長期無法吃到蔬菜和水果,身體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的一種疾病。不過在15世紀時,人們還不知道這種疾病的存在。
  •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天才,就是別人認為毫無價值的不毛之地,你卻能挖掘出黃金和甘泉來!」-哥倫布哥倫布就如同一位中世紀的商業天才,乘風破浪勇闖入藍海發現商機。《哥倫布與大航海》這本書描述這位創業者發掘新大陸,揭開全球化時代序幕動人心魄的故事。一、作者簡介作者華盛頓·歐文是19世紀美國文學的大作家,著有《紐約外史》《見聞札記》等重要作品,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他的文筆優雅自然,帶著溫和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