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從《封神演義》看姜太公如何釣魚

2021-01-12 景點文史匯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早已成為人們的口頭禪,姜太公直鉤垂釣渭水河畔的故事,大多數人也耳熟能詳,其故事來源於明朝許仲琳的《封神演義》。隨著90版《封神演義》電視劇的上映,封神榜的故事更為大家所喜聞樂道。其中的主要人物姜太公原本就是中國歷史中真實存在的重要人物,在扶周滅商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網絡圖片

有關資料對姜子牙作了如下介紹:「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自稱「姜尚」,別人口中除了尊稱「姜丞相」、「尚父」外,都呼其名「姜子牙」,歷代兵書中多稱「太公」,有時也有呼作「呂尚」的,為何簡介中稱「姜姓,呂氏」呢?

原來姜子牙的先祖曾做四嶽之官,因輔佐夏禹治水有功,在舜、禹時被冊封在呂地,便姓呂。後來有的族人又被封在申地,便姓姜。再後來申地姜姓有的淪為平民,姜子牙便是平民一脈的遠代後裔,所以本姓姜,因為其先祖最初被蔭封在呂地,所以又叫作呂尚。

網絡圖片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是周朝開國元勳,兵學奠基人。曾垂釣於渭水河畔,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尊稱太公望,成為首席智囊,輔佐周文王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後,尊為「師尚父」,成為周初軍事統帥,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後來周朝將其冊封在齊地,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的創立者,也是中原齊國文化的創始人。

歷史上的姜子牙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其所著《六韜》(又稱《太公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古往今來很多著名的軍事家如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無不吸收了姜太公《六韜》的精華。所以在諸如《長短經》之類的韜略書籍中常有「太公曰」之類的言語,足見姜子牙對後世的影響。

網絡圖片

在中國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虛構了姜子牙的一些故事,比如說姜子牙32歲上崑崙山學道,72歲時受師傅元始天尊的派遣下山助周滅商,以順天意、民心。

因太公所作《六韜》是戰國時期黃老道家典籍,太公思想也多吸收了先秦黃老道家思想,小說中說姜太公學道於崑崙山也並非空隙來風、純屬虛構,乃有跡可循。

有人說《封神演義》是道家神魔小說,懷疑其作者可能為明朝道士陸西星,觀其主要人物,多為道家修真之士,其內容也隨處可見道家思想,故其懷疑也並非毫無道理。

《封神演義》說,姜子牙三十二歲上崑崙山,在山上隨元始天尊學道四十載,七十二歲時元始天尊說其生來命薄,難成仙道,但能封侯拜相,享人間富貴。時值成湯氣數將盡,周室當興,順天應人,姜子牙當下山扶周滅商。

為何成湯氣數將盡、周室當興?

在中國夏朝末年,夏桀暴虐,成湯寬仁大德,伊尹輔佐商湯,將夏桀流放於南巢,諸侯皆推湯為天子,建立商朝,是謂商湯,亦稱成湯。傳至商紂而亡國,享國六百四十年。俗話說「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成湯初興仁德,傳至後世,逐漸仁德不修,暴虐掠民。商紂王時,已有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反叛,又設炮烙以絕諫臣之口,置蠆盆以震懾後宮,建鹿臺以窮奢極欲,酒池肉林慘絕人寰,遠賢臣而近小人,盡信奸佞媚語,不聽賢臣忠言,致使民怨載道,安能不亡?所以氣數將盡。

而西伯侯姬昌廣修仁德,愛民如子,所轄西岐之國,民安物阜,軍民不爭,重禮修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死囚之人,畫地為牢,也不逃逸。周武王為祈得人民安康,禁食煙火一月,可謂君王賢德,人民友善,怎不周室當興?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天意民心,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意又何嘗不是民心?

網絡圖片

話說姜子牙尊師傅之命下得山來,因既無父母叔伯,又無兄弟子侄,便來到自己的結拜義兄宋異人家。這宋異人善於營運,家境頗豐,願養姜尚以頤天年,並為其覓得一門親事,馬員外家尚未出嫁的六十八歲黃花大閨女,嫁與姜子牙後俗稱馬氏。因姜子牙在崑崙山學道四十年,只懂挑水、燒爐、煉丹,不諳世事,無營生之法,屢被馬氏唾罵。宋異人見夫妻二人終日吵鬧,便尋得一些營生讓子牙去做。但姜子牙卻什麼也做不好,編的笊籬一個也賣不出去;賣麵粉又不知價錢斤兩,結果麵粉被馬踢倒被風吹散;到店裡幫忙賣包子,包子也放臭了;去賣豬羊,又被官家沒收,氣得馬氏要與其分道揚鑣。

後來擺卦算命,總算是專業對了口,名聲大噪,卻來了個琵琶精,到商紂王宮裡火燒琵琶精後得到紂王賞識,封了個司天監的下大夫。但卻得罪了蘇妲己,蘇妲己發誓要為妹妹琵琶精報仇,讓姜子牙修建鹿臺。姜子牙不願勞民傷財,於是逃到宋異人莊上,馬氏得知此情後非得讓姜子牙寫休書,要與姜尚擺脫干係。姜子牙本想讓馬氏去西岐,以後過好日子,但馬氏不信,子牙無奈,只得寫了休書,並作詩一首,曰:

青竹蛇兒口,

黃蜂尾上針。

兩般由自可,

最毒婦人心。

這「最毒婦人心」最初的來源是不是這裡,也不甚明了。

後來姜子牙用土遁之術帶了七八百朝歌逃難的民眾來到西岐,自己到渭水河畔(書中稱磻溪,全真教龍門派邱處機也是在磻溪修得正果),以直鉤垂釣來引起他人關注。

網絡圖片

姜子牙下崑崙山後在塵世中摸爬打滾八年,已年高八十,幸而學道修身,身體健朗,又得師傅明示,要扶周滅商,所以來到西岐磻溪等候賢王。但並不是消極的等待,而是以直鉤垂釣讓世人注目,又編來歌曲讓村民宣唱,讓被囚禁羑裡七年而還的周文王知到有個能人在磻溪河畔垂釣。又恰逢周文王夢見飛熊,得知要得賢臣,四處尋覓,所以成就了周文王齋戒三日,恭請姜丞相的美譽。故事與劉關張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有些相似。

話說姜子牙在磻溪閒鉤以待明主,收了在市場上打死人的武吉為徒,讓他相信「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傳授《六韜》與武吉,以便讓他「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姜子牙得以與文王相見,也全耐這武吉。武吉因在市場上打死人,被文王畫地為牢、立杆為卒而關押,與文王早已相識。因去後不返被文王算出死於山崖之下,後來突然又出現在自己眼前,才得知有高人相助,逃過一劫。而這高人,便是自己苦苦求而不得的直鉤垂釣之人。

周文王在磻溪河畔反覆尋覓多次,也未能見得姜子牙一面,後遇樵夫武吉才得知姜尚住所。於是帶領文臣武將回朝,就在大殿齋宿三日、沐浴整衣,抬著鸞輿,帶著聘禮,極其精誠的去聘請姜子牙到西岐,授以丞相之職。姜子牙也治國有方,安民有法,件件有條,行行有款,不負眾望。

姜子牙雖知道自己將來會為周朝建立不世功勳,但並沒有毛遂自薦,而是直鉤垂釣靜待賢主,用其話說,便是「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用諸葛亮的話說,就是「主公有多大膽略,亮便有多少謀略」。只有人主對臣下的充分信任,才能讓臣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關焦點

  • 姜子牙:願者上鉤姜太公歸來,眾神之長,一戰封神
    電影《姜子牙》的上映之路也是歷經了很多的波折,原本期待「大年初一,一戰封神」,一直到「十月一日,太公歸來」,《姜子牙》的上映,歷經了250天時間,果然,等待是值得的,有國漫迷們與電影《姜子牙》的喜愛和期待,終再相遇。還記得去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嗎?
  • 星太奇: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星太奇釣魚「哆啦A夢」上鉤!
    星太奇: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星太奇釣魚「哆啦A夢」上鉤!星太奇去河邊釣魚正好遇到了古老師,古老師看到星太奇的魚餌是銅鑼燒,覺得星太奇真是太幼稚了!就告訴星太奇,要是拿銅鑼燒當誘餌的話可能一整天都會白費的!沒想到星太奇沒過一會就釣上來一隻哆啦A夢!把古老師的三觀都給震驚了!最近奮豆心情鬱悶,幹什麼事情都無精打採的!奮豆就問星太奇自己是不是中邪了?
  • 姜太公釣魚,我們都願意上鉤
    身為中國人,即便說不清楚姜子牙是哪個時代的,那也不會不知道這樣一種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太公釣魚,可以說是自古至今最成功的人設了。一叟、一笠、一桿……是中國傳統繪畫作品津津樂道的一個主題。玉雕匠人自然也沒閒著。以至於當人們看到白鬍子老頭垂釣的畫面,自然就會認定那就是姜太公。
  • 姜子牙(姜太公)為什麼又被稱為「太公望」或者「呂望」?
    《姜子牙》是2020年國慶中秋檔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電影主角姜子牙借鑑了歷史上的姜太公和《封神演義》的姜尚。這種借鑑算是能讓觀眾比較快地進入影院,因為姜太公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有意思的是,姜子牙在各種文獻上擁有好幾個姓名或名稱,比如姜尚、姜子牙、姜太公、齊太公、呂望、太公望等等。別的可以理解,那麼姜子牙(姜太公)為什麼又被稱為「太公望」或者「呂望」呢?首先要說明的是,由於姜太公生活的時代距今時間較遠並且史料缺乏,學界對於姜太公生平很多事跡還存在爭議,姜太公的姓名稱號也是如此。
  • 看一看非神化的「姜太公」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所謂的「封神」傳說的背景是怎樣的?  姜太公到底活了多少歲?  人們為何不遺餘力的「神化」姜太公?  如果想還原真實的姜太公,解答以上問題或許會是一個關鍵,近日,本報記者就採訪了幾位研究先秦歷史和齊國史的專家學者,希望能夠從他們那裡找到一個準確答案。  疑問 史上真有「姜太公」其人?
  • 同人漫畫|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鉤?看哪吒釣龍,太公很羨慕
    不知道大家對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話是否熟悉呢?不管熟不熟悉,反正大家應該聽過無數遍了,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都是時常出現的,而今天姜子牙和哪吒就展示了什麼叫做姜太公釣魚,不過該出一個新詞了叫做「哪吒釣龍」
  • 為什麼會有「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這句話?
    姜子牙只能改變思路,不走尋常路,來個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天天蹲在渭水邊,用直鉤釣魚。正好讓出巡到此的周文王遇到了,很好奇的上前一問,才有了姜尚出山,輔佐文王、武王滅殷商,造就了周朝800多年基業的故事。
  • 一部封神榜,王侯將相仙神妖打群架
    這兩年關於封神榜的人物電影陸續在出,去年的《哪吒之魔童轉世》,今年的《姜子牙》都選用了《封神演義》這本書裡面被大家所熟知的人物,而我們最熟悉的那句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便是出自這裡。封神榜從動畫片到影視劇都看過,而溫碧霞版本的蘇妲己一直是我所喜的。
  • 為什麼姜太公封神後,自己卻不是神仙,太公廟也比較少
    姜太公,姜太公世稱多奇謀,據傳兵書《六韜》、《陰符鈴錄》均其所著。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2年)姜太公卒,葬於鎬京。被尊稱為太公望,中國歷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呂尚曾經窮困,年老時,借釣魚的機會求見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獵之前,佔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
  • 十月一日,姜太公王者歸來。看中國動畫是否能延續輝煌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看看繼哪吒後中國動畫電影是否能延續輝煌!
  • 人老家窮老婆兇,姜太公演繹鹹魚翻生記!
    01 已經活到七十歲的一條鹹魚說起姜太公,很多人知道他是周朝的開國元勳,是《封神演義》裡手拿打神鞭的天選之人,卻很少人知道他是齊國的開國之君。姜太公七十歲以前的故事,正史少有提及,野史也著墨不多。很顯然,那時的他混得不怎麼樣,否則一定大書特書。肚子裡有肉,誰還冒充豆沙包啊?!姜太公的出生地,一說為今河南衛輝,一說為今山東日照。
  • 《姜子牙》的糾結:開局一個申公豹,看懂已是姜太公
    他所知道的都是師尊說的,正義壓倒邪惡,然後戰死者封神,無論正邪,都去天庭幹活。按照封神演義的說法,是兩條線:一條是紂王得罪了女媧,所以女媧要終結商湯的氣數,所以找來了狐狸精、琵琶精,再加上雞精,讓商湯成了一鍋粥。
  • 明朝天啟年間的《封神演義》為何在今天流行?
    明代天啟年間的著名章回小說《封神演義》一直深受民眾歡迎,史實和小說的主題,如人物關係和不朽譜系,已經被反覆改編成動畫、電影和電視劇,甚至香港卡通《封神紀》,日本動畫《封神演義》都是受其影響的再創作產品。
  • 走近道教:民間俗語「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是什麼意思?
    姜太公幫助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二人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由於姜太公運籌帷幄、功勳卓著,在他死後人們將他奉為神明,護佑蒼生,漢代皇帝令各地修建太公廟,並讓開國功臣張良陪祀。後來姜子牙又被帝王敕封為武成王,文廟奉祀孔子,武廟奉祀姜太公。姜太公成為神仙這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中都有記載,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封神演義》,另外在道教典籍劉向所著的《列仙傳》中,也將姜子牙奉為神明。
  • 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主流說法 10.16支付寶螞蟻莊園答案
    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主流說法 10.16支付寶螞蟻莊園答案 2020年10月16日,在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的問題更新了,今天的問題是關於姜子牙的,問題是「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
  • 相比電影「姜子牙」下凡歷劫,這位70歲宅男的釣魚發家史更魔幻
    影片省略了姜子牙冗長的前半生(70歲半生寒微、72歲釣魚出師、80歲興周滅商),而是直接把鏡頭切換至他一戰封神時的榮耀登頂時刻。 可是,封神之路卻一波三折。在當眾斬首九尾狐妖時,狐妖卻透露了一個真相:無辜的蘇妲己還在她體內,如果殺死她,那麼蘇妲己也會枉死。
  • 「大男主」姜太公:被休了的上門女婿,竟成了最有排面的神仙
    歷史上,呂尚是齊國的第一代封君,齊國旁邊就是魯國,古代有很多文獻都有對齊魯的比較,而且往往被賦予預言式的神秘色彩,如《淮南子·齊俗訓》記載說武王伐紂成功之後,周公被封在魯地,姜太公被封在齊地,姜太公問周公打算如何治理魯地,周公說:「親親尊尊」,意為依靠自己的宗族,姜太公曰:「魯國,從此衰矣。」果然,後來魯國政權被親戚宗族「三桓」所把持。
  • 螞蟻莊園10月16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
    螞蟻莊園10月16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時間:2020-10-15 23: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10月16日莊園小課堂答案 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 在民間,姜子牙又被稱為姜太公的原因,比較主流的說法是?
  • 農村屋子上掛的「姜太公在此」牌子,是用來幹什麼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發現一些房屋,會掛上一塊黃銅或者桃木牌子(或者直接用紙張代替),上面用紅字寫著「姜太公在此。」這樣的字眼,有什麼樣的寓意嗎?我們得從姜太公開始說起。姜太公,就是我們熟悉的,《封神榜》裡面的姜子牙。
  • 姜太公在此
    妻子看他這樣無用,一頓責罵,把他趕出家門。呂尚滿心懷著治國平天下的志向,卻只能在冰冷的世界上輾轉漂泊。一蕩就蕩到五十歲,來到都城「朝歌」。呂尚想,這是都城,自己一身本事,總有人賞識。四處投靠,卻是處處碰壁。沒辦法,好在手上還有兩把力氣,就做了屠夫。呂尚一早起來殺豬宰牛,在街上擺一個肉攤子賣肉。呂尚的心思不在賣肉,一刀一刀切著肉,總想著會不會有一天遇著一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