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鹹魚也有夢想。能忍,別爛掉,總會有翻生的機會。
01 已經活到七十歲的一條鹹魚
說起姜太公,很多人知道他是周朝的開國元勳,是《封神演義》裡手拿打神鞭的天選之人,卻很少人知道他是齊國的開國之君。
姜太公七十歲以前的故事,正史少有提及,野史也著墨不多。很顯然,那時的他混得不怎麼樣,否則一定大書特書。肚子裡有肉,誰還冒充豆沙包啊?!
姜太公的出生地,一說為今河南衛輝,一說為今山東日照。司馬遷在《史記·齊太公世家》裡說「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那就算他是山東人吧。畢竟,司馬遷比我們懂歷史。
閒人馬大姐,在野史裡,是姜太公還沒發達時的老婆。那時他叫姜尚,破落貴族出身,家裡窮,娶不起媳婦,當了馬家的上門女婿。中華風俗男尊女卑,不是混得特別慘,就不會願意倒插門兒。
和馬大姐相愛相殺時的姜太公,要多倒黴有多倒黴。
馬大姐家有幾畝閒田,姜太公和別人一樣拿了種子去播種。飛來一群鳥把播下的種子吃掉一大半。莊稼長出來,東一棵西一片,比禿子的頭髮還少。秋後收了糧食,算一算,還不如播下去的種子多。俺小時也種地,聽了這故事問老人是咋回事兒,答案是:他笨,種子埋得太淺。
種田不成去打漁。姜太公買了船和漁網,從陸地轉戰水上。人家一網下去,拉起來龍蝦帶魚大黃魚,姜太公卻撈起一堆石頭,沒魚就算了,漁網還掛爛了。
打漁沒前途,又去做生意。姜太公挑了擔子賣麵粉。他想在城門口的市場裡剛擺好攤兒,拉開架式喊兩嗓子「來買我的好麵粉」,就有人騎馬路過,快馬收不住腳,把裝麵粉的籮筐踹翻。姜太公手忙腳亂想把麵粉撮回來,不料突起一陣狂風,把麵粉全吹走了。
到處都是坑,幹啥啥不中。姜太公還嘗試過殺豬,當店小二,替人寫文書,三百六十行,沒一行是他能做成的。就這樣混到了七十歲,人老家窮老婆兇,怎麼看都是慘不忍睹。
悲催的人生,沒有最慘,只有更慘。有一天,姜太公不知又搞砸了什麼事,馬大姐忍無可忍,幾十年的破口大罵凝成一句響亮的「給我滾!」 姜太公就成了史書記載的「太公望,齊之逐夫」(《戰國策·秦五》)。
廣東人有個很形象的說法形容一個人沒有前途:一條鹹魚。姜太公就是這麼一條鹹魚,快要風乾的那種。
誰能想到,這條鹹魚居然翻生,又成活蹦亂跳的一尾活龍?
02 直鉤釣魚的行為藝術
彪悍的人生,開始得多晚都彪悍。
八十歲這年,姜太公不知怎麼的,出現在磻溪,也就是現在的陝西寶雞。飛機高鐵到處跑的今天,仍有很多人沒出過這麼遠的門。
人家釣魚,是放條長線,弄個彎鉤,眼盯漁漂,聚精會神,就等漁漂一動,好把大魚拉上來。我們這位姜太公,卻是弄一尺線,掛個直鉤(我就想不明白,鉤怎麼還有直的,不如說是掛一根針更準確),懸在在水面之上三尺高。這還不算,姜太公還要背對水面,不看魚鉤。
這樣鉤魚,魚得多傻才會來咬鉤,又得多聰明才能把自己掛魚鉤上啊?!於是,三鄉五裡就傳開了:磻溪有個傻老頭兒,天天用直鉤在水面三尺之上釣魚,好笑死了,大家快去看啊!
這時正是商朝最後一個天子商紂王當政。紂王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荒淫無道,濫殺無辜,天下民不聊生,諸侯國的國君心驚膽戰,不知哪天得罪了紂王,被喊去朝歌(商朝的都城)砍頭。
磻溪所在的周國,國君是西昌伯姬昌。姬昌愛民如子,重信守義,惜貧憐苦,很得老百姓擁戴。
善惡從來難相處。紂王不喜歡姬昌,一直找他麻煩。姬昌不願坐以待斃,暗暗尋訪天下有才之士,希望能把周國做大做強,不受紂王威脅。
有一天,西昌伯出門打獵,行前算了一卦,得到的卜斷是:「所獲非龍非彲非熊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此次打獵,得到的不是有角的或無角的龍,也不是大個子的或者小個子的熊,而是能助你稱霸天下的輔佐之臣)」。他按照卜得的方向,帶人向西走,就看到了這個奇怪的釣魚老頭兒姜太公。
姬昌看姜太公的魚鉤是直的,問他:魚鉤不應該是彎的嗎?
姜太公回答:我要釣的魚,是自願上鉤的,不必用彎鉤。願意來就來,不願意來就算了。
姬昌一下明白過來,這老頭釣魚是假,釣人是真。之前的種種奇怪招式,不過是引人注意罷了。他試著和姜太公聊天下大事,姜太公回答得洞見深刻,觀點獨到,不是普通謀士可比。姬昌立即倒身下拜,說:「 我家老爺子太公活著時曾說,將要有一個聖人來到周國,我大周要靠這個人興盛。他說的人,應該就是您啊!太公盼望您盼得太久了!請您當我老師吧!」
由此,姜尚得名太公望。姜太公這個稱呼,就由此而來。
傳說,姬昌自己步行,請姜尚坐車回府。車行八百多步到家,姜太公就保周朝延續了八百多年。魯迅說《三國演義》刻畫諸葛亮,美顏濾鏡用過頭了,多智而近妖。比較起來,《封神演義》更魔幻,讓姜太公跨上四不象,手拿杏黃旗和斬妖劍,直接管理眾神了。
03 開了外掛的老年生活
八十歲的姜太公遇上西昌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垂暮之年的人生立即開了外掛,鹹魚翻生化青龍。在他的輔佐之下,周國經濟騰飛,社會和諧,成了其它諸侯國學習的榜樣。
紂王很不高興,找個理由把姬昌騙到朝歌,關在羑裡這個地方。姬昌的大兒子伯邑考來看老爸,被紂王殺掉剁成肉餡做成包子送給姬昌。姬昌知道,如果不吃,就表示他知道包子是用兒子的肉做餡,紂王忌憚他的智慧,一定會立即殺掉他。他就忍著眼淚吃了包子。等周圍沒人了,才一場痛哭,把吃下去的全吐了出來。
聽人回報姬昌吃了包子,紂王覺得他不像傳說的那樣聰明,再加上姜太公和姬昌的兒子姬發送來很多錢財美女,讓他心情大好,就不再為難姬昌,把他放了。姬昌回到周國,厲兵秣馬,誓報殺子之仇和為囚之恥。他活到96歲去世時,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國和周國交好,紂王已經眾叛親離。
姬昌去世,兒子姬發繼位,史稱周武王。武王尊姜太公為「尚父」,意思差不多就是乾爹,繼續富國強兵,完成父親未竟大業。公元前1048年,也就是武王登基的第九年,周國號召天下諸侯討伐紂王,八百多個諸侯前來響應。諸侯對紂王早就不耐煩,都慫恿武王:打他!打他!
周武王這次不是真打,只是做一次壓力測試,看看有多少人聽自己的話。他對諸侯說:時機還不成熟,再看看吧。於是,大家發了個聯合公報《太誓》,表表決心,就各回各家了。
又過了兩年,公元前1046年,商紂王殺了口碑極好的比幹,抓了人緣極佳的箕子。天下諸侯都害怕接下來被殺被抓的是自己。姜太公看時機成熟,建議武王開練。武王一聲號令,天下諸侯響應,集合了300兵車,3000勇士,45000士兵,開赴朝歌討伐紂王。
部隊出發前,武王學習他老爸,先佔一卦,結果不太理想。部隊開出不久,下起瓢沷大雨,武王心裡直打鼓,又想收兵。姜子牙站出來,對武王說:紂王失德,老天說打仗不吉利,也是說對紂王不吉利,怎麼可能是對我方不利呢?此時不打,更待何時?別磨磨嘰嘰了,打!
武王拗不過乾爹,只好帶兵前進。周國的軍隊在牧野和商朝軍隊相遇,姜子牙這老頭兒,已經一百多歲了,親率精兵前面衝,周武王督著大隊人馬緊緊跟上,紂王的軍隊頂不住,死的死降的降,很快就崩潰了。紂王逃回朝歌,躲進平常喝酒的鹿臺之上,眼看周國軍隊四面八方衝過來,自知小命休矣,放了一把火自殺了。
第二天,周武王高立社壇,群臣手捧明水,姜子牙牽來祭祀的牲口(果然當過屠夫),舉行祭神儀式,把紂王的罪行公告天下。另派人給比幹修墓,放箕子出獄,散錢糧給餓了太久的百姓。總而言之,商朝結束,周朝開始。
第二年,周武王把齊地封給姜太公。周朝的政治中心在目前的陝西,齊地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一帶,形勢不穩,有姜太公去那裡坐鎮,就天下太平了。
姜太公去齊國上任,畢竟是一百多歲的人了,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想搞得太累。快到齊國營丘時,正在帳篷裡休息,忽然聽外面有人喝斥:「都說機會難得,可是這群人不急不忙的,哪有一點兒要去建都立國的樣子!」 姜太公連忙招呼大家起身趕路,不敢再怠慢。到了營丘,發現萊國人趕過來搶地盤,再慢一步,營丘就成人家的了。兩國軍隊拉開架勢打了一仗,萊國人被打跑,姜太公的齊國由此建立,定都營丘。
04 覆水難收與老當益壯
姜太公大半輩子不得意,活到八十歲上,才得遇周文王,一朝乘風起,鹹魚變青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改朝換代,開疆立國。這樣的人生,真的很勵志。
姜太公的前妻馬氏,閒人馬大姐,這時還活著,身子骨挺硬朗。聽說姜子牙發達了,她就騎驢去找姜太公破鏡重圓。好巧不巧,兩人在路上遇上。馬大姐上前訴說別離後的思念,然後唱道 :「帶我走吧,現在就出發!」
姜太公讓人取來一盆水,沷在馬前地上,對馬大姐說:麻煩你把這盆水盛起來。
水都滲地下了,哪裡還盛得起來?馬大姐怒道:你這是玩老娘呢?
姜太公說:沷出去的水,盛不起來;消失了的感情,又怎麼能找回來呢?
於是,就有了成語:「覆水難收」。
姜太公輔助周文王周武王兩代國君,把西隅小國建設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國,最後推翻商朝,一統天下。他的軍事智慧,凝聚為一本《六韜》,也稱《姜太公兵法》,是中國第一部軍事理論專著。有人認為這本書是漢代人託名所作。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發掘出的殘簡,說明漢代之前已有本書,增加了姜太公著書的可信性。孫子、鬼谷子、諸葛亮等人都極推崇《六韜》。因此,姜太公被尊為兵家之祖。
姜太公去世時的年齡,有史書記為103歲,亦有記為113歲,更有記為136歲。總之是非常高壽。再聯想96歲才去世的周文王,八百歲的伏羲,六百歲的神農,唉,遠古史就是這樣神奇,誰還能穿越回去查證真偽呢?
常聽人感嘆「老了,幹不動了」,我想問:你老得過八十歲的姜太公?
也有人感嘆「慘啊,人生沒希望」,我想問:你慘得過八十歲前的姜太公?
身處逆境時,心態要好。如果人老家窮老婆兇的姜太公當年心態不好,弄出個抑鬱症來,上吊自殺了,就見不到周文王了。不服老,就不老。
要有個好身體。就算姜太公遇上周文王,如果身體不好,早早的翹了辮子,也就沒有後面輔助武王滅紂、開創齊國等故事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別老玩手機,沒事了出去跑個步!
再就是,天下的姐妹們,不要總是罵你那沒出息的老公。對他好一點,也許他是新一代的姜子牙呢,說不定那天就人生開掛打敗天下了。
一條鹹魚也要有夢想,挺住,別爛掉,就有機會翻生變青龍。
鹹魚都應該有個夢想,何況人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