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為什麼沒有一家的民營企業巨頭,比如騰訊、阿里、百度等?

2020-12-22 未來說社會

上海真的缺網際網路創業的氛圍,而且很缺奮鬥的氛圍,杭州、深圳、北京的阿里園區,夜晚23點依然燈火通明,而在上海,19點已經全部下班,這就是區別;我在北京和深圳做招募,很多年輕人問我們未來要做到什麼樣,願景怎麼樣?在上海,都是問我五險一金和上班地點;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可偏偏核l心技術,晶片卻被美國人卡著,關門倒閉還吹什麼。我大上海的航空母艦,長徵火箭。天宮宇宙飛船。世界最深潛艇,C919大飛機,北鬥導航這些高端精密,世界先進技術產品美國人一樣都卡不住。

每天點點對話框 那一條橫線 和那一個點 不知什麼時候 才能消失

上海是什麼地方?遠的不說,從抗日戰爭爆發開始,上海就是遠東地區地下戰爭的中心之一。歐洲大國也一直認為摧毀上海比摧毀北京重要。為何國人如此不爽上海人,我就是上海人!上海給國家建設貢獻了多少?上海每年交出自己手上80%的錢給國家,還不夠?

實則見錢眼開,外企,大企業是最受歡迎的。再就是排外迫使人才結構不合理!雖然看起來人才最多。土著人明顯的優越感和優越政策限制人才的增長!早就不公平!

舊上海大多數是私營的,解放以後經過公私合營改造,基本上沒有私營企業.但香港很多大老闆都是上海去.深圳是改革開放產業,大力扶持私企,上海沒有這個政策。

上海沒有民企巨頭,這跟上海這座城市現狀有關,上海有實力強大的外企,還有眾多優質的國企,留給民企的空間也就相當有限。世界上沒有萬能的城市,再大的城市,它的容量都是有限的,上海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出爐 為什麼沒有阿里、騰訊和京東?
    來源:華夏時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9月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這份榜單是由5761家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參與調研而得出。這份榜單既是頭部民營企業的「體檢單」,也是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 百度、騰訊、阿里的2020年度關鍵詞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止引發資本市場震蕩,更是衝擊了企業們的既定戰略與各自基本盤。當然,危機之下也讓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比如在線醫療、線上辦公以及線上教育先後走向風口。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見效快,容易帶來規模效應,對於亟需建立末端優勢的公司十分友好,所以數字大會上騰訊主打的合作夥伴大多聚焦於新零售與2G方面的市民服務。這集中體現在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上,主要面向長尾中小微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弊端也很明顯,騰訊所能給產業提供的價值向中遊、上遊企業逐漸衰減,對於那些不需要末端市場的行業並無太大助益,比如原材料、軍工、銀行批發業務等等。
  • 百度、阿里、騰訊、頭條...網際網路巨頭的春節紅包混戰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企業定製紅包上線後,釘釘也推出了企業拜年紅包功能。  2、退出燒錢大戰兩年的微信支付,只給紅包換了個封皮  早在2017年春節,微信便表示不再推出紅包活動,但在今年春節,微信推出了新功能——定製紅包封面。  考慮到微信紅包生態成熟,騰訊將重心放在QQ福袋上。
  • 企業信息查詢市場: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早已入局
    企業信息查詢行業,因為媒體報導經常引用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這三家業內公司的數據,讓不少人誤以為沒有巨頭染指,其實,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早已用不同方式進入這個市場,而且還有還有360、水滴公司入局。
  • 阿里百度之後,騰訊也要「造芯」?
    中國BAT巨頭中,阿里、百度都是自研晶片的先行者,如今騰訊或許也要進軍自研晶片市場了。nGBednc早在2018年7月的第二屆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首次向外界公布了百度自研的AI晶片「崑崙」。
  • 阿里/京東/騰訊/百度首次聯手異議,結果會怎樣?
    阿里、京東、騰訊、百度當下的網際網路天團如果有一家公司註冊的商標是「阿京騰百」將這網際網路F4公司的第一個字全部囊括其中會怎樣?而在2019年2月19日,臨近核准註冊日的半天時間內,阿里、京東、騰訊、百度四家聯手,迅速採取行動,委託代理公司對45件「阿京騰百」商標向商標局提出異議申請。判了!
  • 復盤BAT2019投資版圖:阿里騰訊共同投資21家企業
    復盤BAT2019投資版圖:百度聚焦人工智慧 阿里騰訊共同投資21家企業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創投市場持續降溫,PE/VC機構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而作為投資界的另一股重要力量,曾投出中國新經濟領域半壁江山的CVC是否依舊活躍?他們的投資呈現出哪些新特點?
  • 阿里再度出手網盤行業,多家企業加入戰場,免費網盤又要來了?
    諸多科技大廠在網盤領域折戟沉沙 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國內諸多網際網路大廠都推出過免費網盤業務,叫得出名字的有115、360雲盤、金山快盤、華為Dbank、樂視雲盤、阿里酷盤、騰訊微雲、百度網盤等,它們曾在中文網際網路上,掀起過一場轟轟烈烈的網盤大戰,然而其中的絕大多數最後都折戟沉沙。
  • 阿里、騰訊再交鋒,馬化騰下注千億美金市場
    教育這塊蛋糕,除了騰訊,阿里、百度、網易、字節跳動等大小巨頭均覬覦已久。撰文 |藍洞商業 郭朝飛阿里、騰訊展開新的交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中小學生開學延期,各地「停課不停學」,學生坐在家裡上直播課。阿里旗下協同辦公平臺釘釘意外走紅,小學生們一度給釘釘打出「一星好評」。
  • 一家不值得憐憫的企業: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的百度
    如果只是被阿里和騰訊甩在身後倒也能接受,可問題是,連拼多多,字節跳動這樣後起的公司,居然也走在了百度的前面。很快百度遭到了報應,當年五月,百度股價開盤後大幅下跌,較前一交易日下降15.39美元至178.91美元,降幅達7.92%,一夜市值縮水約合350億元人民幣。而據摩根大通研報,百度2014年總營收中,醫療廣告佔15%-25%,其中30%-50%來自民營醫院。百度對醫療廣告收費比非醫療行業高近10倍。
  • 騰訊百度華為雲上攻堅,阿里雲的好日子要過去了?
    我們從國內來看,阿里較早看準了這個方向,在這麼多年裡,一直是在沒有競爭的環境下發展。但當前騰訊百度都將雲提到戰略高度強勢出擊,阿里雲的未來增速或會蒙上陰影,因為騰訊百度華為它們各家大致上都在大數據、技術與IT基礎設施層面具備相對較強的實力,而國內雲服務市場目前還是處於初始階段,還未到格局落定的時候。
  • 國內三大音樂巨頭的版權之爭,騰訊音樂通過不斷收購一家獨大
    21世紀網際網路行業的高速發展,使得大量的傳統行業轉換了經營模式,凡是沒有重視此次轉型的企業,大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以音樂行業為例,目前國內的音樂平臺有不少,但幾乎沒有一家可以趕超騰訊音樂,就算是深受用戶追捧的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在騰訊音樂面前也不得不「低頭」,因為騰訊音樂是國內音樂平臺當之無愧的No.1。
  • 因為一個商標,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四強聯手
    如果上述「阿京騰百」商標被梅州的公司成功註冊,並在市場上使用,日後將會嚴重影響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和百度這四家公司的品牌形象。 於是,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四大巨頭強強聯手出擊,共同針對45件「阿京騰百」商標向商標局提出了異議申請! 直到2020年8月26日,「阿京騰百」商標的異議結果歷時一年零六個月後終於出來了。
  • 中國四大央企巨頭,資產過萬億,卻沒有一家掌握核心科技
    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當然也有了一些國內企業的崛起,迅速成為世界級的科技巨頭。比如兩「馬」,馬雲帶領的阿里集團和馬化騰帶領的騰訊集團,形成一個龐大的帝國。如果以財富值來看,在大財團面前也只不過是小角色,中國真正的四大財團企業:中信、華潤、光大、招商局。然而,這四大央企,卻沒有一家掌握著核心科技。
  • 科技巨頭造車,百度先「幹」為敬
    [圖片]文/雷科技汽車出行組  來源:羅超頻道(ID:luochaotmt)無論是車企,還是網際網路企業,誰都無法放棄智能汽車這個潛力無限的市場空間。就在今天,百度宣布將進軍汽車行業,將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 從瀛海威到阿里、騰訊,中國網際網路26年沉浮史
    此時的馬化騰已經與五個小夥伴,創辦了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騰訊。在聽張朝陽演講的同時,他心中的社交種子正在萌發。當時,騰訊上線了一款即時通訊軟體OICQ。馬化騰給OICQ制定了一個小目標:3年內應該能積累1萬用戶。沒想到,此後OICQ用戶迅速飆漲,在1999年11月就達到了100萬,遠超預期。 儘管OICQ非常火熱,但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同時還在不斷燒錢。
  • 百度終於承認造車!下一個輪到華為、阿里?
    無論是車企,還是網際網路企業,誰都無法放棄智能汽車這個潛力無限的市場空間。就在今天,百度宣布將進軍汽車行業,將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可能有部分讀者很驚訝,百度不是做搜尋引擎之類的網際網路公司嗎,怎麼突然會跑去造車呢?
  • 中國最大民企誕生:市值4.9萬億,阿里不是對手,阿里輸得有些冤
    我國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離不開全國老百姓的努力工作,自然也離不開那些民營企業的貢獻。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無數傑出的人才投身商界,通過創業展現自己的能力。而這些人成立的公司有的已經成長了世界知名的企業.2020年11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向我們展示了民營企業的實力。
  • 既然網盤生意那麼燒錢,為什麼阿里迅雷還要和百度網盤搶飯碗?
    網盤賽道上,剩下的玩家寥寥無幾 曾經有不少巨頭懷著夢想和熱忱,加入了網盤行業。2008年前後,華為、115等開發出網盤產品,成為國內第一批玩家;隨後,百度、騰訊、360等網際網路巨頭強勢入局。但不久之後,網盤市場經歷了大洗牌。2016年,多家網盤提供商紛紛宣布關閉服務。
  • 2020年ToB投資:阿里、騰訊把「錢」花在了這裡
    01穩步前進的騰訊謹慎的阿里進擊的百度說起網際網路大廠在ToB賽道的投資,騰訊想必讓所有人印象深刻。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布正式向ToB轉型,引起市場轟動。加上這一年騰訊在ToB投資市場出手29次,讓人們意識到,此次絕非是喊喊口號那麼簡單。果不其然,隨後的2019年,騰訊延續著熱情,在ToB投資市場總計出手34次,比「阿里13次+百度6次+京東8次+字節跳動5次+滴滴1次」的ToB市場投資總數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