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化為什麼如此的流行?包括遊戲和影視

2020-12-17 東方早行

三國文化的流行是一個奇蹟,儘管短暫卻依然阻擋不了人們對這段歷史的熱愛。這是一段誰都可以談論的津津有味的歷史,誰都可以自稱是三國史專家,任何人都有看法卻未必真正懂得歷史。

1.象牙塔

我所謂的象牙塔是指那些個專門坐在桌椅旁,或者大學甚至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們對這段歷史的解讀。就像易中天這樣的專門研究三國歷史的學者。他們對三國這段歷史的研究影響了三國在學術領域的價值與比重。百家講壇上易中天品三國的播出同樣對三國歷史的推廣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我們在浮躁之外更需要一方安靜之地,以供我們判別是與非。如果不是學者們的反覆對比研究,多數時候,我們或許被一些表象的事實所蒙蔽。所以,我認為了解三國歷史的更加正確的方式還是需要閱讀專家學者們的相關研究文獻資料,只是我們大多時候寧可相信自己的判斷。

2.文學渲染

大量的有關三國題材的文學作品的傳世以及被反覆吟誦是三國歷史傳播如此之快,如此之廣的另外一個原因。

(1)本身文學作品推薦

《後漢書》和《三國志》是兩本對三國歷史記載較為權威的著作,比後來的《華陽國志》以及宋朝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更加具有說服力。

三國當中同樣本身就有大量的文學作品產生,主要有兩條主線,第一是以曹操為首的建安文學代表,幾乎所有的上過初中的人肯定接觸過曹操的兩首詩《龜雖壽》,《觀滄海》,《短歌行》等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至今讀起來依然朗朗上口,令人拍案叫絕。還有曹植的那篇《洛神賦》以及傳唱千百年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曹丕也有《典論》傳世,夫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以孔融,劉楨,徐幹,陳琳,王璨,阮瑀,應瑒為代表的建安七子文學作品的流傳。第二是以劉備孫權兩大集團為中心的文學作品,比較著名的就是蜀漢政權的以諸葛亮為首的《出師表》,《誡子書》等等,還有李密的《陳情表》等至今依然廣為傳頌。這些璀璨奪目的文學作品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傳播作用。

(2)後來之人根據三國歷史寫的作品

我們知道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杜牧等都寫過以三國歷史為題材的偉大詩篇。尤其以杜甫的詩最為突出,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宋朝的大詞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流傳甚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更是手書《出師表》以示忠心。

明朝人羅貫中根據《三國志評話》等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寫出了小說《三國演義》,立地將三國歷史推向了高峰,很多人了解三國基本是從這本小說開始的。後來毛宗崗父子又加入了自己的評註。使得三國歷史一再地受到民眾的喜愛。

3.市井流傳

記得10幾年前,當你走在大街小巷時總會聽見有些人相互之間討論三國歷史,有時候那些個遠遠望去爭得面紅耳赤的也多半是因為在討論三國,而且有人會問你讀過幾遍《三國演義》,如果少於5遍則沒有發言權。

這是三國文化傳播中不花錢的廣告,因為人們都願意去了解這段歷史,自打我記事起,我就聽父母講三國歷史人物故事,就這樣一代代流傳了下來,哪怕講上多少遍聽了無數遍總感覺依然很新鮮。

我想沒有一個朝代有三國這樣吸引人,也沒有一個朝代如此的被廣大群眾所認可,儘管沒有多少知識,或許很多人並不識字,但是什麼也無法撼動三國這段歷史在所有人心中的地位。許多人提起三國的英雄謀士好像如數家珍,而且對有些歷史事件的描述的完全跟自己參加了一樣,所以,我認為三國是所有人的三國。

4.江湖結義

關羽的出現給這個時代增加了人情味,義薄雲天的關羽是忠義的化身,一生行走江湖,始終不忘與劉備張飛當初結義時的誓言,這恰好是我們每一個人所需要的精神品質,即就是孟子所謂的大丈夫本色,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千百年來,或許能夠達到這種高度的只有關羽一人而已。

義結金蘭,本來不同姓的人結為弟兄,是中華名族幾千年來一直都有的事情,但是從詩聖杜甫的一首詩裡我們就可以知道關羽的這種忠義的品質有多重要,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還有一首對聯這樣說,寧決桃園三結義,莫學瓦崗一爐香,同樣讚嘆了義的重要性。了解唐朝歷史的人都知道,瓦崗寨同樣舉行了結義儀式,可是後來結果如何呢?多少人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仇人。

我認為結拜時,對關羽的祭拜,在呼喚忠義的存在,也渴望至死不渝的誓言,這就是江湖呼喚的道義人心。反過來卻刺激了三國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5.神話傳說

但凡一個偉大的時代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詭異的神話傳說,三國同樣也不例外。加之於其上的傳說數不勝數。這或許也是激發人們了解三國的一方面原因。

6.影視衝擊

有關三國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多如牛毛,不勝枚舉。40年來隨著影視業的興起,有關三國題材的影視劇同樣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幾乎是從83年邵氏出品的電影《神通術與小霸王》開始,30多年來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85版《諸葛亮》堪稱比較經典,尤其是對諸葛亮的刻畫可以用入木三分形容!87年由李連杰老婆利智主演的《貂蟬》,88年潘迎紫飾演的《貂蟬》,89年的《三國志關公》,89年專門講述華佗與曹操兩個人之間的恩怨《華佗與曹操》,90年《關公》,這版《關公》當時播放很廣,但是到94年《三國演義》播出之後就被淡化了,94年唐國強版的電視劇《三國演義》,最經典傳神《三國演義》無需多言!幾乎絕大多數人看過這版的三國。96年《三國英雄傳之關公》臺灣版三國,裡面有很多明星,比如關詠荷飾演孫尚香,賈靜雯飾演文丑的女兒文秀。

96年電影《諸葛孔明》,99年《一代梟雄曹操》,2001年《呂布與貂蟬》這部電視劇是由陳凱歌指導,陳紅繼《三國演義》之後再次出演貂蟬,2002年《曹操與蔡文姬》,2002年張敏版《貂蟬》,2004年《武聖關公》,2008年由劉德華主演的《見龍卸甲》這部《見龍卸甲》,2009年《赤壁》這部《赤壁》場面宏大,明星陣容更是強大!2010年《新三國》,2012年周潤發,劉亦菲版的《銅雀臺》,這部《銅雀臺》確實可圈可點,讓我眼前一亮!2012年甄子丹版《關雲長》,2013年《回到三國》這雖然是一部穿越劇,但就其中的人物造型而言,我認為已經超越大部分的三國「正統劇」了!2013年三國宮鬥劇《新洛神》,2015年《英雄曹操》,2016年《武神趙子龍》,2017年《軍師聯盟》這部《軍師聯盟》好評如潮,咱就不多說了!2018年《三國機密》,2018年《神鬼八陣圖》等等。

所以,影視對三國文化的衝擊作用也是加速三國歷史傳播的關鍵所在。畢竟,視頻是這個時代的寵兒,比純文字更形象更具體。

7.遊戲帶動

三國這個經久不衰的題材同樣滲入到了遊戲行業。近兩年隨著騰訊手遊的火熱加持,王者榮耀這款遊戲更是加入了更多的三國人物,從7歲小孩到成年人,很多人沉迷於這款遊戲,或許絕大多數人不知道三國歷史,但是他卻知道劉備,關羽等英雄人物誰的回血快,誰的大招厲害,誰的皮膚是什麼樣的。

此外還有一些前些年流行的關於三國題材遊戲,同樣令許多人瘋狂的程度。由日本公司研發的《三國志》,《三國群英傳》,《全面戰爭:三國》,《傲世三國》,《真三國無雙》,可惜的是多數是由外國公司研發。

所以,我認為遊戲帶動了三國文化的廣泛傳播,同時三國歷史也催生了這些遊戲的研發與推廣。

相關焦點

  • 日本遊戲為什麼特別喜歡加入武士文化?
    武士可以說是日本近代文化輸出最為成功的一種形象,和忍者一樣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一種標誌符號,由於和西方的騎士文化性質類似,所以也經常被拿來對比。之後隨著電子遊戲的盛行,武士形象和文化也逐漸搬到了遊戲上面。
  • 「三國」文化資源裡的傳承與發展
    近幾十年,三國故事進入影視領域,新世紀以來進一步向動漫、電子遊戲、網絡文學等新興領域邁進,熱點作品層出不窮。繼電視劇《諸葛亮》後,1994年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問世。陣容強大、製作精良,一經播映便轟動全國,繼而在諸多國家和地區產生巨大影響,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文化名片。
  • 為什麼三國遊戲國外做得如火如荼,而中國自己卻做不好呢?
    然而說來慚愧的是,這些享譽全球的三國遊戲竟然都不是中國這個《三國演義》的傳承者研發的,去年那個引發全球玩家討論的《全面戰爭·三國》,也不是中國的遊戲公司研發的。中國關於三國類的遊戲,也就是《三國殺》和《夢三國》好一點,其餘的都沒啥出色的。為什麼中國作為《三國演義》的主人,卻反倒做不出出色的三國遊戲呢?
  • 從《三國志》到《全面戰爭:三國》 遊戲圈到底有多喜歡三國
    一、聯動日本「交警」的三國遊戲  提起「遊戲圈」和「三國」,自然繞不開最早開掘這一寶庫的日本光榮株式會社與《三國志》系列。1985年,《三國志》初代一經上市便引爆市場,拿下了當年日本BHS大賞第一名及最受讀者歡迎產品獎。
  • 我們是如何失去三國文化的
    他瞪著眼睛,大聲喊道:「《三國志》為什麼是個日本遊戲?!」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自己一統三國的霸業不香了。是啊,《三國志》怎麼是個日本遊戲?早些年還有一些《三國群英傳》、《傲世三國》之類的優秀國產三國題材作品,現在,國內的三國題材遊戲大多停留在頁遊和手遊之中,停留在各種除了名字完全看不出和三國有什麼聯繫的氪金通道裡。遊戲設計者的核心想法已經是如何把三國美女們的衣服設計的更加簡約了。
  • 拓展創意空間 打造精品力作 以"三國"文化為例
    近幾十年,三國故事進入影視領域,新世紀以來進一步向動漫、電子遊戲、網絡文學等新興領域邁進,熱點作品層出不窮。繼電視劇《諸葛亮》後,1994年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問世。陣容強大、製作精良,一經播映便轟動全國,繼而在諸多國家和地區產生巨大影響,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文化名片。其後,《呂布與貂蟬》《三國》《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等電視連續劇相繼問世,成為不同時期的文藝熱點。
  • 騰訊旗下手遊《鴻圖之下》攜手武侯祠博物館 共同打造三國文化符號
    騰訊全國首個功能型總部——新文創總部落戶成都,並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在遊戲、動漫、影視、文學等多個方面探索科技、文化與城市實體經濟的跨界融合,向世界展示成都形象,傳播川蜀文化。基於成都與騰訊的長線戰略合作,為進一步豐富雙方在新文創領域實踐與共創,騰訊旗下首個三國題材沙盤戰略手遊《鴻圖之下》攜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通過數位化內容和創新型宣傳,從學術研究、文化主題活動、新文創合作升級等方面進行布局,共同傳承弘揚和創新發展三國文化,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
  • 日本人到底多喜歡三國文化 三國題材遊戲頻出 高達都在蹭他熱度
    當然有《三國志》這種忠於原著的作品,也會有改編甚至「魔改」的三國作品。2000年,將三國的名將、名人,化身美少女。以三國美少女在校園間的鬥爭為主線的作品《一騎當千》,在日本大火。作者以美少女和三國為噱頭,給日本二次元的心頭來了一記重錘!
  • 鴻圖之下聯動中國紀錄片 跨越千年的三國對話
    與之相對,文創領域三國文化的發展卻有些裹足不前。囿於題材之宏大,兩部電視連續劇相隔超過10年,遊戲行業的本土化演繹進展更是不甚理想,以戲說、誇張基調為主。反觀同樣對三國文化熱衷的日本,除卻學術層面因保有中國已經失傳的版本和資料,遊戲層面也有大量人氣產品問世,乃至衍生出自有IP,反向輸出國內市場。
  • 為何北歐神話如此受流行文化青睞
    當然,對遊戲迷來說,看到《戰神》中奎託斯的兒子還有另一個名字時的驚愕,已經足以讓他們對北歐神話產生極大的興趣。如果將視野稍微放大些,就會發現北歐諸神的影子在流行文化中無處不在。1994年上映的《變相怪傑》是一部標準的金·凱瑞式的癲狂喜劇,主人公戴上神秘面具,就被賦予惡作劇能量,遊戲人間。這副面具屬於洛基。
  • 遊卡桌遊副總裁杜彬:「十二年打造全平臺遊戲IP-三國殺」
    杜彬表示,遊卡桌遊對於IP生態的布局,會從常規遊戲IP矩陣出發,向小說、動漫、遊戲、周邊衍生、影視等邊界不斷發展,通過賽事、跨界合作等方式不斷出圈,探索多層次文化融合,進一步打造國民現象級IP。
  • 三國文化在日本很受歡迎,柯南和fate系列是典型代表
    這段時間我看到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是,真三國無雙的電影版要上映了,這個真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個消息,因為我實在沒有想到,這個遊戲竟然要出電影版了。這部電影版的陣容看起來挺豪華的,有古天樂,王凱,韓庚這些人。這個是改編自同名的遊戲,這個遊戲,是以中國的古代三國為題材,在三國的人物上稍加改動,新城的一個遊戲。
  • 三國遊戲買量素材演變史
    三國題材遊戲,在同一個經典IP下,衍生出不同的故事和解讀,獲得不同年齡層次用戶群體的追捧,是三國類遊戲廣告買量的重要打法。縱覽國內的手遊市場,三國題材遊戲一直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基於三國這個經典IP,三國遊戲可以根據原本的人物、劇情等內容衍生出各種素材內容,甚至可以在人物設定、經典劇情上做一些再創造,或者通過被大眾忽略的情節的認知解讀,在廣告買量上突出獨特的三國世界觀和三國文化解讀,走差異化打法,以此來獲取更多用戶,從以往買量表現來看,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最近大火的C4D,為什麼遊戲影視建模不用它?
    最近很多小夥伴都在各種平臺問我們一個問題:現在大火的3D軟體C4D,許多專業的設計師和大牛都在叫好,但為什麼很多課程卻不教呢?怎麼沒見到有遊戲公司在使用這個軟體製作模型呢?它究竟能不能全面代替3Dmax呢?
  • 三國的宇宙·在成都,滿足你對三國文化的所有想像
    * 在這個「三國宇宙」裡,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人對三國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詮釋,但始終都指向了天府文化內涵的包容與開放,昭示著天府文化的核心精神對現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浸潤和影響。
  • 桌遊UNO和三國殺的完美結合締造出《三國閃》
    《三國閃》是一款依託東漢末年雄並起紛爭不斷的歷史時期為遊戲背景,採用UNO的遊戲規則,同時增加一些自創規則,而形成的真實且獨有的桌遊遊戲。同時具備了UNO的樂趣性和融合了武將技能的策略、計謀、合作等熱門要素,讓玩家在遊戲的同時,不僅可以體會遊戲帶來的樂趣,還可以從牌中了解些許三國知識,寓教於樂集於一身。
  • 動漫遊戲界之謎,三國題材為何比日本自家的戰國動漫和遊戲更火?
    三國題材是漢末魏蜀吳之間的博弈為基礎的,大家也知道漢末的三國是一個軍閥群雄割據的局面,是謀士縱橫捭闔的時代,是一個大變革、大動蕩以及階層變革最為劇烈的一個時代之一。在這個時代裡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軍人的軍事爭鋒博弈,謀士的算無遺策都吸引著粉絲,三國題材不僅有爆發的荷爾蒙,更有令人興奮的多巴胺,這也是三國題材在日本大火題材吸引的一個原因。
  • 遊卡桌遊副總裁杜彬:走過12年的三國殺IP為什麼還處於「青年期」?
    隨後遊卡開始了《三國殺》橫向的衍生,包括遊戲賽事、文化產品的衍生、以及橫向的IP、新的線上遊戲。從2018年至今,遊卡一直在做產品的迭代和IP線上的梳理。 為什麼杜彬會稱《三國殺》這個IP還處於「青年期」呢?
  • 日本的《三國志》臺灣的《三國群英傳》,為何大陸無精品三國遊戲
    訪談之前,對方問了一個令我措手不及的問題:「三國是中國的歷史,但為什麼成為經典的遊戲卻是日本出的《三國志》和臺灣出的《三國群英傳》,而大陸卻一款三國經典都沒有呢?」因為這不是當天的訪談內容,我也還沒有開始錄音,所以當時這個問題的完整回答已無法還原,但我大致記得我從這幾個方面回答了他:中國臺灣出的《三國群英傳》系列就足以證明中國歷史和文化對我們中國的深遠影響;日本光榮株式會社將《三國志》改編成遊戲,並成為經典,一方面說明中國文化傳播的成功,另一方面說明日本是推崇中國文化的;大陸之所以至今還沒有非常經典的三國遊戲
  • 打造爆款遊戲《三國殺》,遊卡桌遊有哪些秘訣?
    《三國殺》這款遊戲的名字即使說不上家喻戶曉,但在年輕人中間也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08年,《三國殺》初版推出市場,至今已超過十年時間。一款桌遊能夠如此經久不衰,離不開其出品方的推陳出新。「天黑請閉眼」系列《三國殺》遊戲以三國歷史為背景,是一款集歷史、文學、美術等元素於一身的卡牌遊戲。集遊戲娛樂與歷史文化於一體,《三國殺》的熱銷幾乎是必然。但能夠10年保持熱度、持續熱銷,離不開產品的更新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