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晶圓廠產能 機構預測全球車用晶片產值明年呈雙位數增長

2020-12-14 第一財經

智能化、網聯化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汽車電子市場的持續爆發。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隨著全球消費市場需求逐漸回溫,預估2020年全球車用晶片產值可達186.7億美元,而明年全球汽車出貨量可望達8350萬輛,產值為210億美元,年成長為12.5%。

「車載通信系統、ADAS、自駕車與電動車已是汽車產業不可逆的發展趨勢,也是驅動車用半導體成長的重要關鍵。」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全球汽車市場依然臨嚴峻挑戰,但各大車用半導體廠商仍在積極開發並拓展車用晶片市場。

姚嘉洋對記者表示,新開發的車用晶片的驗證時間較長,一些廠商已提前開始布局。如恩智浦(NXP)已與臺積電(TSMC)針對5nm車用處理器進行合作,雙方預計將在2021年向恩智浦的主要客戶交付首批5nm器件樣品。而意法半導體(ST)與博世(BOSCH)也在合作開發車用微控制器。英飛凌(Infineon)在完成對塞普拉斯(Cypress)的收購後,塞普拉斯在車用NOR Flash與微控制器(MCU)也強化了英飛凌在車用相關方案的完整度。

「車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對整個產業鏈是一個革新。」TE Connectivity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銷售和市場總經理茅雄偉對記者表示,主機廠需要投入新的電氣架構,供應商層面包括TE在內也在做支持這些電氣架構方面的全新布局。

「數據採集領域,包括傳感器領域,包括在溫度、溼度、位移以及在電池包裡面一些新的傳感器,都是為了布局將來智能網聯。而數據傳輸領域裡面,我們需要大幅度傳輸這種高容量的大數據(的產品),以保證數據傳輸時候不會出現數據滯後。」茅雄偉對記者說。

但由於晶圓廠產能供應短缺,車用半導體的生產也在受到一定影響。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資深副總裁彭進在近日的一場峰會上表示,「去年我們打算在8吋產能增加2.5萬片/月以上,12吋增加3萬片/月以上。實際上完成了8吋3萬片/月擴充,12吋2萬片/月擴充。」彭進稱,「本以為擴充後,產能不會那麼缺乏,實際上比去年更緊張了,依舊無法滿足需求。」

「產能的建設遠遠跟不上需求。」他提到,一輛整車需要超過20顆模擬電源管理晶片,超過10顆的CIS晶片,這也意味著對上遊產能的需求比以往增加了。

東吳證券指出,受產能影響,汽車電子領域的部分MCU產品價格漲幅在20%-30%,英飛凌32位MCU的貨期在15-24周,ST的MCU交期則為24-35周並且均有延長趨勢。

據了解,MCU為微控制單元,對於汽車行業而言,此輪短缺的晶片主要是應用於ESP(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和ECU(電子控制模塊)中的8位功能MCU。而目前MCU市場主要份額被英飛凌、ST、NXP等IDM廠商佔據,受制於歐洲疫情,IDM廠商的復工率和產能利用率恢復不及預期。東吳證券表示,ST的產能利用率僅約70%,而MCU主要在8寸晶圓廠投片,在8寸晶圓代工廣產能同樣緊缺的情況下MCU產能供應不足。

「明年車市逐步復甦,IDM內部的晶圓廠應該也會優先以車用電子產品為主,但從產能角度來看,依然會較為短缺。」姚嘉洋對記者表示,擁有自有晶圓廠的IDM廠商在車用市場將具備較大的競爭優勢。

相關焦點

  • 機構:預計明年全球車用晶片產值達210億美元 同比增長12.5%
    今年第四季度各大車廠及其一級供應商開始進行庫存回補,進而帶動車用半導體需求上揚。預估2020年全球車用晶片產值可達186.7億美元;2021年將上看2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5%。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表示,整體而言,車載資通訊、ADAS、自駕車與電動車已是汽車產業不可逆的發展趨勢,也是驅動車用半導體成長的重要關鍵,未來能否在市場上勝出將取決於先進位程的導入速度與對車用功率半導體的產能掌握度。  姚嘉洋提出,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受限於晶圓廠產能供應短缺,短期內缺貨問題仍無法解決,預計車用領域也會面臨類似情況。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11月30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一席話也點出了晶圓產能緊張的現狀。 事實上,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今年10月中旬,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就在微博上發文披露,一個晶片設計公司的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 在電子行情上漲的趨勢下,全球晶片代工訂單在近幾個月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 全球車用絲龍頭,公司越南產能明年投產,分析師給出翻倍目標價
    海利得:佔據滌綸氣囊絲60%市場份額,越南產能明年投產將大幅推升公司業績,分析師給出翻倍目標價海利得是全球車用絲龍頭,主要用於汽車氣囊絲、安全帶絲、帘子布等領域,保持很高的市佔率,公司深耕車用絲細分領域近十載
  • 晶圓代工產能奇缺!臺積電也已到極限?下遊晶片持續缺貨漲價
    除了受下半年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市場需求強勢反彈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8吋晶圓廠產能本身就有限,且上遊晶圓廠投資少。此外華為大量囤貨、日本旭化成(Asahi Kasei)一座半導體工廠發生火災、東南亞因為疫情封城、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爆發罷工等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今年的8吋晶圓缺貨問題尤為嚴重。
  • 晶圓產能緊張難緩解 MCU晶片價格「上漲有理」?背後國產廠商或迎...
    國元證券今年11月1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20H1 受到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在線教育推動電腦、平板類產品需求增長,對應面板驅動 IC、電源管理 IC 及功率元件需求增長,疊加晶片供應商提高安全庫存,8 寸晶圓產能處於爆滿狀態。20H2 疫情有效遏制,消費類、汽車和家電終端市場景氣度回暖,功率 MOS、PMIC、傳感器 IC 等產品需求接力,維持產能滿載。
  • 晶圓產能緊張難緩解 MCU晶片價格「上漲有理」?背後國產廠商或迎機遇
    國元證券今年11月1日發布的研報中指出,20H1 受到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在線教育推動電腦、平板類產品需求增長,對應面板驅動 IC、電源管理 IC 及功率元件需求增長,疊加晶片供應商提高安全庫存,8 寸晶圓產能處於爆滿狀態。
  • 晶圓代工產能奇缺!臺積電(TSM.US)也已到極限?下遊晶片持續缺貨漲價
    除了受下半年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市場需求強勢反彈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8吋晶圓廠產能本身就有限,且上遊晶圓廠投資少。此外華為大量囤貨、日本旭化成(Asahi Kasei)一座半導體工廠發生火災、東南亞因為公共衛生事件封城、意法半導體(STM.US)爆發罷工等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近日,日本一家電子元件供應商透露,Wi-Fi、藍牙晶片已陷入短缺,預估的延遲時間已超過10 周之久。
  • 查產銷量預測數據、產能、產值數據,上蓋亞系統(GAIA)
    而是交付輕量化、智能化的一鍵查產銷量產能預測數據系統,可以按需選擇和自動生成視圖及詳細數據表。 以及預測數據的產銷量累計、同期對比視圖;產量產能分布地圖、排行榜、產值計算等,數據清晰直觀,簡單明了。
  • 臺積電晶片代工今年產值預計同比增長30% 8英寸晶圓廠滿負荷運營中
    據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今年的業績普遍向好,臺積電今年前 10 個月的營收同比均有明顯上漲,12 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 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晶片代工企業業績普遍向好,晶片企業今年的產值也會有明顯增加,在最新的報導中預計,全球晶片代工企業今年的產值將同比增長超過 20%。在報導中表示,晶片代工企業今年的產值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晶片需求的增加。在報導中特別提到,5G 和疫情加快了向數位化轉型,推動了晶片需求,進而也推升了晶片代工企業的產出。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一般來說,(往年這個時候)我們都在爭取更多的晶片訂單,但這一次,即使客戶願意加大訂單量,我們也無法提供額外的產能支持。」實際上,聯華電子的產能排期已排至2021年第二季度,可能要等到明年年底,才能騰出空餘產能。而聯華電子並不是唯一一家產能滿載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商。全球晶圓代工玩家中,臺積電、三星、格羅方德、中芯國際……均傳出8英寸產能吃緊的消息。
  • 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劉啟東強調,目前正在局部復電、供電中,現在產能滿載一定會有些微影響,但因為只是部分廠區幾個小時的停電,造成生產停擺幾個小時,後續會做一些趕單的動作。但他也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全數恢復供電要多久,相關人員針對跳電細節也在調查當中。據悉此次掉電會影響到13萬片8吋晶圓。
  • 國內首顆LCOS晶片量產 *ST晨鑫「救星」登場?
    「從市場總量來看,智能投影年出貨量超過了600萬臺,新型單片LCD投影年出貨量預測超過1500萬臺,目前我國投影生態鏈企業已經有1.42萬家。」慧新辰總經理李鯤告訴記者,在可見光顯示領域,有一個新興市場正在爆發——智能投影。
  • ICCAD 2020:晶片缺貨的原因,當真只是晶圓產能不足嗎?
    日前晶片代工廠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邏輯、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據《電子工程專輯》姊妹媒體《國際電子商情》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代工廠四季度訂單滿載。
  • 分析汽車晶片缺貨的危與機
    前言:伴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車用晶片的單車價值持續提升,推動全球車用晶片的需求將快於整車銷量增速,這也直接造成了晶片的供需失衡。作者 | 方文導致晶片供應短缺背後的原因①近年來,全球晶片行業產能投資相對保守,供需不平衡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經有所表現。②在5G技術發展推動之下,2020年消費電子領域對晶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晶片產能遇到挑戰,搶佔了部分汽車晶片的產能。
  • 陝西重點項目觀摩活動:三星西安快閃記憶體晶片產能佔比將超40%
    近期,陝西省啟動2020年重點項目觀摩活動,而在11月19日走進西安站中,觀摩團隊觀摩了三星12英寸快閃記憶體晶片二期項目、西安奕斯偉矽產業基地一期項目等多個半導體產業項目。
  • 都在說8寸晶圓產能緊張,這次有何不同?漲價持續多久?
    本輪8寸晶圓景氣度驅動因素:①快充市場的快速增長,產品功率從5W增長到45W等,所需功率IC和功率器件會從1顆增長到2-3顆,且整個晶片面積加大,對8英寸的需求明顯上升;②5G基站密度大於4G,且單個基站功耗是4G基站的3-5倍,今年5G鋪設進入高峰期,對功率器件的需求增大
  • 「芯觀點」8英寸產能吃緊,曾被邊緣化的NOR Flash再次成為香餑餑
    集微網報導,「8英寸晶圓產能短缺」已成為近期半導體圈的熱點話題,業內人士預測稱該狀況或將持續到2021年,並且代工價格可能持續上漲。此次產能緊張主要是受需求的推動,相關效應已從MCU、電源管理IC、電源驅動IC、MOSFET等擴散至NOR Flash。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邏輯、DRAM市場都會缺貨到無法想像的地步。」晶片代工商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近日的一席話也點出了晶圓產能緊張的現狀。事實上,黃崇仁的話並非危言聳聽。今年10月中旬,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就在微博上發文披露,一個晶片設計公司的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