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繚:秦始皇是吃人的千古暴君,史學家:他是寬容的千古一帝

2020-12-16 騰訊網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以虎視雄哉的氣勢,滅六國、平百越、擊匈奴、築長城,天下為之一統,四海納入大秦。

嬴政翦滅天下群雄後,自認為「功蓋三皇,德超五帝」,遂自號大秦帝國始皇帝,意圖自此傳諸二世、三世,乃至萬萬世。

大秦帝國建立後,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書同文,行同倫,崇水德,尚黑服,以十月為年始,封禪泰山,威赫天下!

而在創立大秦帝國威加海內,一統寰宇的巨大歷史功績中,尉繚無疑是締造秦帝國核心的「精神導師」。

尉繚此人乃鬼谷子學生,秦王趙政十年,尉繚入秦遊說,《史記·秦始皇本紀》載:

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曰:『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也就是說,尉繚來到秦國後,向秦王嬴政提出了「賂其豪臣,以亂其謀」瓦解六國合縱之謀的方針大略,尉繚的奇謀受到了嬴政的高度肯定。

值得注意的是,與秦惠文王時代的張儀破壞合縱之謀的策略相比,尉繚的方法更高明。

張儀破壞六國合縱主要依靠外交欺詐和武力恫嚇,他的這種做法雖然也能收到破壞合縱的奇效,但卻讓秦國在山東六國面前背負起了狡猾多詐的惡名。

秦始皇是個很注重名聲的人。當年他的母后因為穢亂後宮,一氣之下被秦始皇遷徙到了雍城,齊人茅焦就勸說秦始皇「秦王要統一天下,需以孝義為先」。秦始皇採納了茅焦的建議復將趙太后迎回了鹹陽。從這點來看,秦始皇無疑是個很好面子的人。

正是由於尉繚的奇策既不損害秦國的面子,也能使得山東六國內亂迭起,讓秦在統一六國道路上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障礙,尉繚的到來讓秦始皇「撥開雲霧見月明」,因此,秦始皇封尉繚為「國尉」,也就是掌管秦國軍隊的「一把手」,並且以「帝師之禮」傾誠相待。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譯作現代白話是說嬴政不光對尉繚言聽計從,甚至每次見尉繚都謙卑有加,尉繚的衣服和飲食完全與秦王嬴政享受同等級別的待遇。

嬴政這種謙卑下士的做法讓尉繚很是惶恐不安,他明白捧得越高摔得肯定會越慘,更何況,擅長相面的尉繚在見到秦王嬴政後更是震恐不已,他私下裡對愛徒王敖說: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從尉繚對秦王嬴政的評價來看,尉繚認為秦始皇此人沒有發達的時候容易謙卑下士,等到一朝得志了肯定會吃人,如果他得到了天下,那天下人都要做他的奴隸了,他將來肯定是吃人的千古暴君。

那麼,尉繚對秦始皇的這番評價恰當嗎?其實,從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另段文字描述中就可以印證尉繚的看法。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十九年,王翦、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之。

嬴政作為秦莊襄王子楚的兒子,在趙國待了整整八年,八年時間裡,由於秦趙關係不斷惡化,趙姬和小嬴政數次險遭殺身之禍,生活上更是顛沛流離。

在這種環境成長起來的嬴政打小受盡了旁人的冷眼,內心扭曲的嬴政於是在32歲那年滅掉趙國後,凡是與他母親趙姬有仇怨的人一律統統活埋。

從秦始皇復仇的舉動上來看,尉繚對他的評價似乎並無不妥之處,而結合《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司馬遷給他祭出:「刻削毋仁恩和義」的評價來分析,說秦始皇是吃人的千古暴君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暴戾恣睢的秦始皇,是不是代表他就是位心胸狹隘的皇帝呢?

事實上,秦始皇雖然刻薄寡恩不夠仁慈,暴戾之氣橫行,心腸也冷血無情,但真實的秦始皇卻是位極度寬容的千古一帝。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從歷史縱向和橫向方面來作個比對。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憑藉他的赫赫武功,要剷除六國餘孽並非難事,但秦始皇並沒有將六國貴族後裔趕盡殺絕,也沒有採取對六國後裔監視居住,六國後裔可以在秦帝國疆域內自由流動而不受限制。

而反觀劉邦對六國後裔的處置則沒有秦始皇那般寬容了。

根據《漢書》載:「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胡冠,東有六國強族,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安枕而臥也。臣願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傑名家,且實關中。無事,可以備胡;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也」

也就是說,劉邦將六國貴族後裔全部遷徙到了他的眼皮子底下的關中地區進行了嚴密的監視,他絕不會允許六國貴族再出現第二個項羽,因此,僅從這一點來說,秦始皇的政策相較於劉邦更為寬容。

而秦始皇另外的寬容之處,則表現在對待開國功臣的態度上。大秦帝國建立後,秦始皇善待功臣,沒有胡亂殺掉一個功臣,即便對待功高蓋主的王翦,秦始皇也沒有兔死狗烹。

縱向來看,大漢王朝開國後一片腥風血雨。功高震主的韓信慘遭屠戮;劉邦的救命恩人蕭何不得不自汙以求自保;甚至就連劉邦的連襟樊噲也險遭殺身之禍,一曲曲「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的血淋淋大屠殺不斷上演。

因此,從善待功臣這個角度來說,秦始皇嬴政的態度又完勝其它歷朝歷代其它開國之君。

綜合秦始皇對待六國後裔和開國功臣的態度來分析,秦始皇雖然殘暴的近乎吃人,但說他是位寬容的千古一帝絕不過分。

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

在魯迅看來,秦始皇之所以飽受後世詬病,就是因為他太過於寬容,留給了六國後裔不斷詆毀他的話柄,否則,堂堂的千古一帝,死後焉能如此慘遭妖魔化?

而溯本及源,秦始皇不殺功臣,不除六國後裔,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極度自信。他相信憑藉著赫赫武功和業已確立下來的完善制度,只要大秦帝國沿著法家的軌道走下去,大秦萬世一系,子孫繁衍千秋根本不是問題,因此他在泰山石刻中說:「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從這段表述中顯示出了秦始皇過於自信的心理。

也正是由於他的過於自信,秦始皇駕崩後,「祖龍死而地崩析」,天下豪傑並勢而起,大秦帝國二世而亡,留下的只是後人無盡的扼腕太息。

參考資料:《史記》

相關焦點

  • 看史記正義和集解才知道:尉繚眼中的秦始皇,是相貌威武的真英雄
    「很奇怪的是秦始皇明知道尉繚在背後「罵」自己,卻一點都不生氣,反而授予他類似漢朝太尉、大將軍一樣的官職——唐朝開元年間著名學者張守節所著的《史記正義》中說:「(國尉)若漢太尉、大將軍之比也。」秦始皇為什麼挨了罵卻不生氣?
  • 秦始皇長相能復原?史學家通過AI復原其容貌,網友表示:不能看久
    有「千古一帝」之稱的秦始皇絕對算是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的身上有著很多未解的謎團,而宛如一座城池的秦始皇陵也一直是考古界最期待發掘又最怕發掘的皇帝陵墓。據監測秦始皇陵中含有大量水銀,貿然開啟恐怕會破壞墓室的結構,也會對當地環境造成不小的破壞,故而秦始皇如今依舊安穩地沉眠在地宮之中。
  • 秦始皇死因之謎揭開?郭沫若宣稱:非正常死亡,他耳中有鐵釘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終年49歲。秦始皇究竟怎麼死的?即便是醫療水平低下的秦朝,49歲也是壯年,而且秦始皇還享受著最高的醫療條件。關於秦始皇死因,司馬遷在《史記》中惜字如金,只留下了「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的記載。千古一帝死因不明,自然引起後人無盡地猜測。
  • 秦始皇是野蠻人:不要被電視劇的刻意美化所蒙蔽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為秦國攻滅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尉繚,公元前237年初入秦國時,曾這樣描述秦始皇:「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意思是,嬴政的鼻梁塌陷,眼球外突,身材幹癟,聲音嘶啞。這種面相的人,通常寡恩薄情,心腸歹毒,落魄的時候,能夠低三下四,一旦得志,就會目中無人。因此,尉繚當時只想儘快逃離秦國。
  •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何一生都沒有立後?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政,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
  • 中國歷代帝王小傳(一)——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 ,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
  • 川普:美國核彈二戰保衛了日本的安全,日本人怒了,國人笑了
    對於川普的言論,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大動肝火?因為川普的一句「為盟友提供了安全保障」壞的事兒。川普這席言論既出,那就表面我炸你小日本是活該,誰讓你侵略他國,但日本人受不了了,你不打算承認給日本造成的傷害也就算了,居然還將原子彈襲擊日本「妄稱」為「保衛日本安全」,簡直豈有此理,於是,日本人就開始跟川普互撕了。姑且不論美日的新仇舊帳,我們先來川普說的「美國的核力量維護了全球安全,保障了盟友的安全」是否靠譜?美國的原子彈計劃始於愛因斯坦。
  • 被抹黑2000多年了:歷史上,究竟是哪些人在「批判」秦始皇?
    那麼,歷史上,究竟是哪些人在「批判」秦始皇,將他罵為「暴君」呢?我們梳理一下歷史,就知道這些言論背後的原因了。所有評價秦始皇的人,我們基本上可以分為六類:秦始皇「身邊的人」、古代「帝王」、古代「文人」、古代「權臣」、古代「學者」、現代人。
  • 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秦朝那麼短暫?
    原創▏曉曉說歷史雜談,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提到秦始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人說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是暴君。說起秦始皇你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那?是他焚書坑儒、是他修建萬裡長城還是他一統天下,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焚書坑儒,修建阿房宮築萬裡長城,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的一生。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秦朝那麼短暫?今天就讓小編帶您一起去探索!
  • 秦始皇之女,千古一帝公主,1976年墓地被發掘,棺內屍骸不忍直視
    秦始皇嬴政,公認的千古一帝。兩千多年以來,秦始皇的功績早已被人所承認。然而,對於秦始皇的女兒後人知之甚少,至於兒子也只有扶蘇、胡亥被人所熟知。經過史學家的不斷考證,秦始皇一共有23個兒子,10個女兒。前面提到秦始皇有10個女兒,但只有一個他最寵愛的女兒嬴陰嫚見於史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還是兩千年前,一個女孩的名字能見於史書,這足以說明嬴陰嫚是多麼寵愛這個女兒。按理,爭權奪利是皇子之間的事情,可胡亥也沒有放過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們。關於嬴陰嫚的結局,只知道她也是被胡亥殺死的,至於過程就不得而知了,直到上世紀70年代她的墓地被發現。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還是暴君?四連殺!無名英雄給出了答案
    別高興的太早,這時秦始皇又遇到了嫪毐之亂,嫪毐差點把他整死。可怕的還不是這些,而是母親和自己不一條心,秦始皇第一次感到了親情的冷漠。平定嫪毐之亂後,秦始皇長長出了一口氣,以為皇位就此穩固了,別高興的太早了,秦始皇迎來了一生的四連殺,一次比一次兇險,但是最後一次改變了一切,同時給出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還是暴君的答案。有人要殺秦始皇,說明招人恨,恨秦始皇的都是什麼人呢?
  • 探秘—秦始皇的真實長相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一生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同時也是極富有神秘色彩的。這位千古一帝為後世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謎,毫不誇張地說有些謎團讓很多研究者窮極一生都無法破解這其中的奧秘,比如說秦始皇的長相之謎,由於沒有秦始皇的真實畫像留世,關於這個問題,兩千多年來史學界一直是眾說紛紜,不過在不少史料當中還是能找到一些記載的。
  • 秦始皇為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和他所做的這四大貢獻密不可分!
    秦始皇利用十年的時間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分裂的局面,秦始皇的一系列操作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被稱為「千古一帝」。那麼,秦始皇都有哪些豐功偉績呢?01政治方面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君王,在他之前的君主都被稱為「君」或「王」,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覺得這些稱呼都不足以彰顯自己的尊貴
  • 「兵家四聖」中此人排第四 卻能和秦始皇平起平坐 他有何厲害之處
    「兵家四聖」中此人排第四 卻能和秦始皇平起平坐 他有何厲害之處前言: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勢力形成,諸侯間互相兼併,弱亡強存,頻繁而激烈的爭霸戰爭,當時,有所謂「兵家四聖」的說法,公認的是孫武、吳起、孫臏和尉繚四人,對於前三位大家應該相當熟悉了,但是對於尉繚,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他有什麼厲害之處呢?尉繚,何許人也?關於尉繚的背景,《史記·秦始皇本紀》只有一句話:「大梁人尉繚。」
  • [名人歷史百科]千古一帝——秦始皇
    【名人簡歷】秦始皇(前259—前210年),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漢族。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呂不韋及嫪毐掌管。
  • 千古一帝秦始皇:難道真殘暴不仁嗎?史書誤解了我們2000多年
    秦始皇嬴政被譽為千古一帝,他一掃六國,統一海內,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他自稱皇帝,加強中央專制集權,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該制度沿用至今,他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鞏固了全國的統一,加強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對後續有著深遠的影響,他不允許自己的子民受到異族侵擾,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築萬裡長城,抵禦異族,他鑿靈渠建交通
  • 《大秦賦》之秦始皇,生肖屬虎,虎年虎日出生,又在虎年去世
    【引子】現在看來,生日佔卜是一種封建迷信,但丙寅日出生的秦始皇,虎視天下,橫掃六合,文治武功,成就千古一帝,或許是一種巧合吧!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氣吞萬裡如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與虎有不解之緣。公元前259年,周赧王五十六年,秦始皇生於趙國邯鄲,當年是壬寅虎年,天幹壬水、地支屬虎,所以秦始皇的五行生肖為水虎,而且當天是丙寅日,五行為火虎。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並非真的殘暴不仁,看他如何一掃六國,統一海內
    秦始皇嬴政被譽為千古一帝,他一掃六國,統一海內,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對於後來的中國歷史來說,產生了無比深遠的影響。那麼,秦始皇到底為何能夠統一六國,完成這項前無古人的偉業呢?秦始皇時期,秦國的軍事實力最為強大,達到了可以跟六國一較高下的能力。在秦始皇英明神武的領導下,不到幾年時間秦國就一掃六合,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從兵器上看,秦國是一個善於創造的國家,他們不斷地對兵器進行加工改造,煉出鋒利無比的青銅劍,在發現弓箭的弊端之後,他們造出了弩,無論是在射程上,還是威力上,都提升了一個量級。
  • 秦始皇為何讓很多歐洲人懼怕?美國學者:因為長城把他們害慘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國2000多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開創者,關於他,人們歷來褒貶不一,討厭他的人說他冷血無情、焚書坑儒、勞民傷財修建長城;讚賞他的人覺得他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的皇帝,才讓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文化斷層的國家。
  • 關於秦始皇的這些歷史真相也許會令你大吃一驚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很多沒怎麼念過書的人也都這位功勳卓著的千古一帝的赫赫威名。(1)秦始皇經常被描述成一個長得特別兇惡的人,這其實信奉儒家思想的史學家對秦始皇個人相貌的醜化,從遺傳基因的角度來推斷,秦始皇應該是一個英俊漂亮的人,因為他的母親是邯鄲一位絕世美女,男孩的相貌一般比較像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