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藍集團有著自己的「根據地」廣西,在這裡的業務佔據了該公司的絕大部分,而此區域之外的業務卻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這也同樣導致了該公司盈利能力日衰一日,被同行遠遠甩在了身後。
困守廣西業務外拓不利
華藍集團主營業務為工程設計、國土空間規劃、工程總承包管理及工程諮詢服務。該公司圍繞建築生命周期,從土地現狀到功能策劃、規劃、建築物設計與建設、甚至未來營運提供前期策劃、空間規劃、工程諮詢、工程設計與工程總承包管理等全過程綜合服務。
表面上看,該公司的營收是有緩慢增長的。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1,084.18萬元、88,120.12萬元、91,202.19萬元和39,641.11萬元,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8.68%和3.50%。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均在98%以上。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華南地區公共設施投資也逐年增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顯著提高。該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報告期內,發行人來自華南地區的收入分別為70,973.22萬元、79,513.19萬元、81,972.60萬元和33,888.67萬元,佔比分別為88.48%、91.02%、90.72%和86.15%。
更確切一點說,這些業務幾乎都集中在廣西。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華藍集團在廣西地區內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均為80%以上。
同時,廣西的佔比還相對佔比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其他地區業務受阻。招股書顯示,華藍集團業務地域集中度升高,主要源自2017年以來福州分公司、昆明分公司、上海分公司、西安分公司等相繼註銷,相應的區外收入減少所致。
因而華藍集團也不得不承認:「發行人在華南地區銷售集中度較高,存在因地區產業政策調整、自然災害等因素導致的經營風險,使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受到較大影響。」
業績增長率大幅低於行業
在行業大踏步前進的時候,華藍集團卻被同行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招股書顯示,2018年行業平均增長率達到了26.48%,而華藍集團僅有8.68%。2019年行業平均增長率尚有14.41%,而華藍集團僅有3.5%,可以說在行業高歌猛進的時候,該公司卻被遠遠落在身後。
該公司把原因歸結於沒有跨出廣西。「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大多位於經濟較發達的江浙地區或珠三角地區,當地基礎建設領域的投資力度較大,相應地工程設計類服務的市場需求量較大」。
也就是說,該公司認為,自己所在的廣西沒有江浙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業務增長量高,才導致了自己的增長率低。但隨後就自相矛盾了。
「2017年、2018年、2019年,各分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780.18萬元、11,961.76萬元、9,217.60萬元,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為2017年以來福州分公司、昆明分公司、上海分公司、西安分公司等相繼註銷,相應的區外收入減少所致。」
請注意,縱然面臨快速增長的市場,華藍集團的上海分公司還是「註銷」了,導致了區外收入減少,可見該公司的增長能力和市場大勢關係不大,較低的業務拓展能力才是被落下的根本原因。
盈利能力下降人均創收遠低於同行
總體上看,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人均效率是偏低的。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毛利率從2017年的36.29%下降至2019年的35.88%,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同時,該公司賴以生存的工程設計的毛利率水平也是偏低的狀態。2020年上半年其毛利率水平僅有35.21%。
華藍集團也承認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發行人毛利率偏低的工程設計業務收入佔比增長與毛利率偏高的工程總承包管理業務毛利率下降雙重因素綜合影響所致。
也就是說,該公司主要盈利的業務都在下降。
不僅如此,該公司其實人均效能也很低。2019年度,該公司的人均創利僅有3.98萬元,遠遠低於行業7.36萬元的均值。該公司的人均產值39.44萬元,也低於行業均值的46.39萬元。
該公司解釋,「在初期發展階段收費較低,也是造成人均產值較低的因素之一」。
「發行人人均創利低於同行業平均值,主要系人均產值相對較低且人均薪酬佔人均產值的比例相對較高所致。」
這段話的意思是,就算是打價格戰,也沒能有所起色吧。
對於上市募集資金的用處,招股書解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的「設計服務網絡建設項目」旨在提升公司總部人才團隊擴容能力,建設廣州、北京、成都三個區域中心。
也就是說,該公司還是希望拓展外部區域市場,從根據地走出來,希望這一切不要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