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極大促進了信息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虛擬互動顯著增加,成功降低了人與人之間遙遠距離的感知,新興的信息處理技術層出不窮,開創了數字生活的新紀元。為不同地區的國家帶來了更多的商業和投資機會。
例如我們常說的某某區域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那麼也就意味著該區域的移動網際網路滲透率以及人均持有的智能終端設備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但卻保持著穩定和快速的增長,吸引著大量的外部投資,這也成為如今很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出海時會額外注意的一個方面,畢竟,產品做的再好,沒有相對應的設備來支撐,也只是在做無用功。
基礎設施對網際網路的影響
對於一些國家而言,人力資本,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大指標的評分高低並不一定能代表該國的網際網路技術狀態。新加坡憑藉在該區域內領先的基礎設施,良好的受教育人口和人均收入推動了該國的數字設備的持有量和網際網路普及率。
而其他國家還沒有進入這一階段,因為面對自然地理以及國內互聯互通的影響,這三個國家在東南亞地區的電信基礎設施水平普遍較低,但是在印尼,越南仍然有著了不少活躍的網際網路公司並不斷地湧現出具有競爭力的獨角獸企業。
雖然在雅加達等特大城市和其他人口稠密地區對於網際網路服務體驗並沒有明顯的差距感,但仍大約有5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網際網路領域的戰場仍集中於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並未完全滲入到農村地區。
當然隨著各個國家持續加大在電信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他們仍具有足夠的增長空間來達到接近新加坡所展現出來的水平。
電信巨頭的壟斷
從某種程度來上說,一些東南亞國家在電信服務質量欠佳也可以看作是缺少競爭的結果。換句話說,在缺乏明確規則來有效監管市場時,少數本地巨頭壟斷市場會拖累整個行業發展。開放程度較低的國家意味著對投資者存在種種障礙,這體現在過高的關稅,創新企業生存困難,複雜的政策程序,官僚腐敗等方面。
儘管在過去10年中這種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之前的遺留種種弊端導致市場很難出現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例如,印尼的國有電信公司Telkom Indonesia佔據該國電信市場的一半以上份額。同行業的其他玩家發現自己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價格上都處於劣勢的地位。
Telkom Indonesia 旗下app my Telkomsel 裡提供的流量套餐
雖然這降低了消費者的接入網際網路的成本,從長遠來看,這對市場的健康和消費者的體驗都無濟於事。此外,國家的一些電信壟斷者對於潛在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障礙。例如越南在16年前就向私營公司開放了電信市場,並迅速提高了其基礎設施和服務覆蓋率。但是直到今天Vittel和Mobifone這樣的公司目前仍以寡頭壟斷的形式牢牢統治著越南市場。
數字設備普及率的快速提升
自從以蘋果和安卓兩大陣營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出現以來,數字設備以驚人的速度激增。到2019年,所有六個國家/地區的智慧型手機的家庭普及率已超過60%,超過了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等設備的普及率。
由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量的指數級增長,對於地理破碎的東南亞而言反倒是一個利好。對外可以極大加強地區內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對內則可以更加有效整合市場,人力等社會資源。
個人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在新加坡的普及率超過了智慧型手機,但印尼的個人電腦普及率為21%,而筆記本電腦的普及率僅為15%,但是憑藉著人口規模和62%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依然誕生了諸如Gojek,OVO等獨角獸企業,得以讓印尼在各項指標普通不如其它東南亞國家的同時卻能在網際網路創投這一領域處於一個優勢的地位。
邁向數字時代的絆腳石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以及網際網路的繁榮看起來似乎每個國家都已經做好邁向下一個數字消費時代,但是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本方面仍會給這一進程帶來不少障礙。
由於各國的基礎設施和工資水平普遍較低,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獲取商品和服務的數量和質量,人力資本的匱乏也是其邁向數位化時代的障礙之一。人力資本的發展與智慧型手機快速的普及不一樣,其發展往往與其教育政策,社會文化息息相關,是一項更為複雜且長期的任務。
從固定寬帶到移動網際網路,從計算機到智慧型手機時代,都需要培養人足夠的力資本來適應數字時代背景下的生活場景和勞動力需求。同時不斷加強了城市與農村地區人口之間的聯繫,促進市場資源的整合,為擁抱數字時代所帶來的變化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