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不爭不是無為也不是不爭。沒有奮鬥的動力屬於焦慮,知與行,智與慧的不相適應,你在乎的只是一個結果。
學習的結果是學歷,還是通過考試,可惜你會錯意,以為學《老子》可以解脫。可以通過掌握客觀規律更好的學習。
實際上一開始你就不應該學南懷瑾先生的《老子》衍生產品,以為那是人家讀後感,是結合人家文化屬性和教育背景的解讀,不是你的。
道家和道學和道家是三回事,老子貫穿始終。你要明白核心要義是規律,真理、以及智慧如來,不可思議。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所有修道的人哪一個什麼都不做,根本就沒有成就,獲得,這個東西看悟性和慧根的,不是你想看懂就看懂。不經歷風雨和人生,很難理解其中生智慧。
況且老子這本書本來就有編年體,和彙編性質,你要溯本求源,從河圖洛書,八卦五行,九宮,奇門遁甲研究。
而為要事與道,不拘泥課本、經驗和教條。
說到底你的專業課成績,學歷,甚至證書的含金量僅僅是就業的敲門磚。更多的是你這個人,能夠給別人帶來什麼價值,你迷茫的不是你課程成績不好,而是投鼠忌器,那樣你都幹不好,沒有成就感。
你入了第一個坑。也是相,感覺無所爭,以為自己看透紅塵和世事滄桑變化。實際上你自欺欺人的能力超過你所想。沒有人吃齋念佛這句佛的,沒有在終南山無所事事頓悟的,需要必要的知識儲備和人生經歷,還需要自己的思維和格局。以及踐行能力和判斷力。
世俗生活中給你賦予太多使命和價值觀的東西,大腦被各種主義和假說包裹著走向遠方,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的精氣神,真善美。
你所追求的生活是別人給你塑造出來的生活,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好好讀書,不要修道學道,你個人境界和認知理解不了這些東西,拿上畢業證找個好工作,不行就去考公務員,給父母一個交代,娶妻生子也是一輩子。
不要強迫自己幹自己不喜歡的事,自己看不清楚的道,況且修道是想不清楚了,你分辨不出來是邏輯的理性思維還是文字遊戲,算了吧,不必難為自己。
言歸正傳,書接上回,正兒八經回答一下。
首先就是哲學三連問:
我是誰,哪裡來,哪裡去。
我如何生存,如何實現我的生命價值。
如果你有自信和扎克伯格和賈伯斯那樣,就輟學去紅塵歷練,修道不在心中,在紅塵中,在各種利益中,修行未必在深山,紅塵亦是大道場。
不要管父母要你城為什麼樣的人,問問自己,能幹什麼,想幹什麼,清楚一點,能幹什麼和想幹什麼以及能幹成什麼,不是一回事。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你的道就在於你自己,能不能生二,生三,是你生命價值決定的,可以像世俗生活一樣,結婚生子養家餬口,這是普遍意義上的生萬物,有人有一切,第二,生命不僅繁衍,還有永生,可以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
《道德經》本身毫無屬性,有屬性有分別心的是人,你要有自己的判斷力、執行力、創造力和想像力,你必須清楚一點,書籍在好也好付諸實踐,實際上要修心,修不昧因果,心無掛礙,要赤子之心,要劍膽琴心。無論如何不要喪失做人的原則和底線。一定要學會不擇手段,學會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生存哲學。學著去爭,爭屬於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然後學的不爭,學的掌握如何爭,什麼時候爭,和怎麼爭。
無為是相對爭的概念說的,什麼時候為,什麼時候不為,什麼時候看起來是為但無為,什麼時候看起來是無為,實際是為。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學會經營風險和控制和管理期望。學會增加自己變現能力和變現渠道。
你才是創造自己的本,勞動力、技術、知識變現、無形資產,都是你下轄的資源,資源整合,把優勢凝成一張王牌打出去,在市場裡,在名利場裡有自己一席之地。
每個行業和領域都有規矩、規則和規律,你必須知道規則和潛規則,以及約定俗成的傳統文化觀念和道德觀念,不要被別人影響,以及設計和割韭菜。
過好日子是人的本能,傲慢和偏見亦是,嫉妒和自私也是,貪婪和欲望也是,你需要見自己,見他人,見眾生。
不要把自己當成高人,當成本科生,當成精英階層,你什麼都不是,甚至你連自己都不是自己的,一定要虛懷若谷,海納百川,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自己看不清楚,請你一定要站在巨人的肩膀,和智者同行,和覺者問道,和天問,和地問,和人問。
幹什麼是都講實事求是,不要講愛憎,不要站立場,辯是非,通曲直,世俗社會說不清楚,利益糾葛,要學會讓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只有大家都賺到錢了,你才能賺到錢,大河流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幹。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的能力和野心應該協調發展,不要焦慮,焦慮是野心和能力不相適應的結果,一定要修德,做人做事要有章法,講原則,講道理,懂規矩。
要學會利用遊戲bug儘可能多賺錢,沒有錢,世俗社會是不認可你的,而你的存在感就是依賴別人價值認定的,這是參照物,也是你自己心安的一個寄託。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道德經》你研究通或不通,它都在哪裡,你的人生應該由你自己做主,如果你的價值只能讓你窮困潦倒,那麼窮困潦倒就是你的價值。
任何學說,語言、文字、謊言,都是架構我們觀念中的世界,用才有用,不用一點意義都沒有,讀書看劇要能進去也要能出來,進去的意思是「共情」和角色和作者對話,和時代對話。出來的意思就是要能把自己獨立「物外」。文學這種東西,最害怕角色和人傻傻分不清楚,類似莊周夢蝶一樣,不知道莊周是蝴蝶,還是蝴蝶是莊周。
境界這種東西很奇妙,非自悟別人不能給也,所以才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造孽亦是,業力流轉,人被無形的力量約束著,同樣被制度和法律以及道德觀念環繞著,道德在上,法律在下,人在中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走捷徑是不可取的,人生沒有境界,只有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做事,無論在何種地方佔得便宜,一定在天道這裡吃上虧。因為能量守恆,因果是不漏的,因果律貫穿始終,因緣合和。冥冥中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