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藍工程"搭平臺,各科教師展風採;賽課活動勤練兵,專業水平共提升。本學期安陽市飛翔學校小學部繼續開展「青藍杯」、「新芽杯」賽課活動。音樂組教師們精心設計、充分準備,為大家帶來了一節節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課堂,師生們在和諧的課堂上都獲得了成長。
伴隨著布穀鳥動聽的歌聲,一(4)班的孩子們來到了薛菲老師的音樂課堂上,他們今天要一起幫《小青蛙找家》。
薛菲老師通過聲勢律動、結合生動有趣的課件,激發了孩子們對歌曲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為後續的學習積累了豐富的情感體驗,為課堂創造了良好的氣氛。
薛老師的課堂富有童趣,她用豐富多樣的演唱形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唱歌曲。引導一年級的孩子們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進行伴奏,帶領他們逐句分析小青蛙不同的情緒,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演唱歌曲。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在美麗的大森林裡,住著一隻勇敢的大鹿,有一天......"吳曼老師用富有童話色彩的故事作為導入,勾起了二(8)班孩子們濃烈的興趣,用對答問好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歌曲旋律中的節奏美,為學習歌曲《大鹿》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吳老師的音樂課寓教於樂,教學設計環環相扣。通過讓學生創編舞蹈動作、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根據歌曲內容編排音樂劇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情緒,感受歌曲內容,使學生的聆聽、演唱、欣賞、編創等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噠噠噠......」清脆的馬蹄聲響起,伴隨著輕鬆愉快的音樂,王顯老師帶領三(5)班的孩子們「走進大草原」,開始了《我是草原小牧民》的學習。
在王顯老師的帶領下,三年級的孩子們分組合作,自主選擇樂器為歌曲進行伴奏,他們揮舞著手中的羊鞭,用動聽的歌聲、優美的舞蹈充分表現了蒙古小牧民的天真與活潑。
和煦的海風帶來陣陣浪花,遠處的海鷗傳來高亢的鳴叫。王憶玥老師和四(1)班的孩子們在歡騰的歌曲中,開啟了今天的音樂之旅 。
「小螺號,嘀嘀嘀吹,海鷗聽了展翅飛......",王老師執教的《小螺號》一課以舞導歌,熱烈歡快的課堂氛圍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在熟悉的歌曲旋律中,孩子們手拿沙錘、響板、報紙,隨著音樂盡情歌唱舞動。
清晨是美好一天的開始,劉藝超老師在五(5)班執教的《清晨》一課,通過律動把孩子們帶入了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清晨。
在聆聽環節中,劉老師用畫圖形譜的方式把無形的旋律線變成了高山和花朵,讓孩子以直觀的方式了解歌曲結構。
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樂器演奏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歌曲教學中,劉老師融入了豎笛,邀請孩子們嘗試用豎笛自主學習第一段旋律,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大膽表現自己。
在劉老師的引導和組織下,孩子們發揮想像,自主編創,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
課後,音樂組教師們進行了評課,針對課堂中的精彩環節大家分享感受,虛心學習;面對課堂中的不足之處,大家暢所欲言,發表見解。教師們在課堂上鍛鍊,更在評課中成長。
校長參與課堂教學大賽的全過程,既是評委又是引領者,從課程改革的最新信息,到先進教育理念的落實,再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環節的設計,一次次的細緻點撥和指導,讓老師們醍醐灌頂,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成長,得到了滿滿的收穫!
圖/文:王憶玥 王 顯
編 輯:王 顯
審 校:薛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