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的王牌軍第35軍,先後4任軍長,他們都是誰?結局如何

2020-12-15 小春說歷史

傅作義的王牌軍第35軍,先後4任軍長,他們都是誰?結局如何

第35軍是傅作義起家的部隊,屬於傅系軍隊的「王牌」,成名之戰在中原大戰中,傅作義以一個旅堅守涿州,整整一個月,對抗張作霖的10萬大軍,後來以該旅為班底創建了第35軍。

傅作義對這支軍隊的感情很深,從1931年起,到1944年止,整整13年的時間,傅作義一直擔任或兼任第35軍的軍長,期間編制不斷擴大,最後定型101師、新編31師、新編32師三個師的編制。在傅作義之後,第35軍又先後3任軍長,他們都是誰,結局又如何呢?

第二任軍長董其武

董其武,早年曾報考閻錫山在太原創辦的斌業學校,在全省7500名考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兩年多的軍事學習,成績一直遙遙領先。但在臨近畢業時,他為了替挨打的同學出氣,得罪了閻錫山督軍府的人。本性剛直的他不肯寫悔過書,毅然離開學校,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1927年,他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先遣縱隊支隊長。

1928年投效傅作義,歷任參謀、團長、旅長、師長、軍長。

"九一八"事變後積極抗日,率部參加長城抗戰、綏遠抗戰,被譽為"抗日民族英雄"。全面抗戰開始後,董其武率部轉戰平綏一線,其後與八路軍緊密配合,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忻口會戰」。

在「忻囗會戰」中,他被日軍炮彈炸傷了臂部,為了不影響軍心,他不許聲張,只作簡單包紮仍堅持在火線指揮。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後,已任綏遠省政府主席職務的董其武審時度勢,毅然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岀的以和平方式解放綏遠問題的主張。在傅作義的幫助下,衝破重重阻力,於1949年9月19日,率綏遠軍政人員通電起義,首創當時著名的「綏遠方式」。

1951年率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三兵團司令員,赴朝後順利地完成了機場修築和後勤警戒任務。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三任軍長魯英麟

這個人比較特殊,他不僅是傅作義最親信的大將,還是當年在保定軍校五期讀書時的老同學、抗日戰爭時期傅作義的參謀長,二人交情很深。

然而,在淶水之戰之戰中,魯英麟險些將35軍全部報銷,他自知負不起這個責任,雖然衝出了包圍,卻嚇得精神失常,成天只說一句話:「三十五軍,總司令起家的三十五軍,斷送在我魯英麟之手了!」

兩天後,當周圍的部下對他看守較松時,魯英麟舉槍自殺了。當傅作義得知魯英麟的死訊時,痛哭了好幾次。

第四任軍長郭景雲

郭景雲,是傅作義部下首屈一指的將領,作為第35軍的第四任軍長,前三任是清一色的山西鄉黨,而他則是陝西人,可見他受器重的程度。

他雖然出身貧寒,沒讀過幾天書,但由於作戰勇敢,有股不怕死的勁頭,所以仕途一帆風順。就任第35軍第101師的團長不久,又當了該師師長。

1948年1月,淶水戰役中魯英麟戰敗自殺,郭景雲就接任了該軍軍長。

魯的自殺對其震動很深,他在「就職演說」中說:「35軍是常勝軍,常勝軍的軍長就那麼好當麼?你們這些師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都不是好幹的差使。前任軍長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樣子。如果你們給我丟了人,我也自殺。」

這話真讓郭景雲說著了。新保安一戰,35軍真的丟了人,他也真的自裁,也算未食前言。

當時,華北第3兵團包圍張家口時,孫蘭峰的告急電打到北平,傅作義首先想到的就是郭景雲,親自召見了他,讓他馳援張家口。35軍被圍新保安後,郭景雲把心一橫選擇死守,即使勸降書送到他手上,也被撕得粉碎。

156門大炮齊聲咆哮,炮彈雨點般落向35軍陣地,東門、西門先後被破,華北2兵團多路人馬矛頭直指郭景雲軍部,突圍無望,死守不成,援軍無期,郭景雲徹底絕望了,舉槍自裁。

至此,號稱傅作義「王牌」主力的35軍,連同張家口隨軍東進的國民黨黨政人員,共2萬餘人,在新保安全部被殲滅了。

相關焦點

  • 平津戰役唯一喪命的國軍軍長是誰?死前發電給傅作義:你見死不救
    1948年11月,東北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幾乎遭到我軍東北野戰軍全殲,兩個月內損兵47萬人(包含有兩大王牌軍的廖耀湘第9兵團),徹底丟掉東北。傅作義的第二步方案,最終坑死了他的嫡系王牌軍長郭景雲,此人也是平津戰役期間國民黨軍唯一一位陣亡的軍長級高官。原本第35軍作為傅系部隊的絕對核心和精銳,並未放在傅作義計劃中的西線戰場,而是用來鞏固華北剿總所在地北平城。35軍是傅作義自己掌控的第一支王牌軍,可以說後期的察綏軍隊都是由35軍慢慢演變而來,大量軍事將領、部隊骨幹也是從35軍鍛鍊起來的。
  • 蔣介石賴以起家的8個軍,軍長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蔣介石賴以起家的8個軍,軍長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1925年7月1日,國民政府成立,為將地方軍閥部隊統一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之下,成立了以蔣介石為主席的軍事委員會,並將各地方軍名目一律取消,統稱為「國民革命軍」,先後組編了八個軍,以蔣介石為總司令,國民革命軍共約十萬人。這八支蔣介石賴以起家的軍隊,他們的軍長都是誰,後來又結局如何呢?
  • 東北抗日聯軍11個軍的首任軍長都是誰?結局如何?
    東北三省淪陷後,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遊擊隊、農民武裝和義勇軍等抗日武裝組成了東北抗日聯軍,共轄11個軍3萬餘人。東北抗日聯軍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日偽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牽制了大量日軍,消滅了十多萬敵人。那麼你知道東北抗聯11個軍的首任軍長都是誰嗎?他們的最終結局又是什麼樣的呢?
  • 他是國軍王牌74軍的最後一任軍長,卻是結局最好的,安享了晚年
    國民革命軍第74軍是蔣介石的心頭肉,一度作為蔣介石本人的御林軍。這支軍隊的戰鬥力也確實強悍,它在抗日戰爭中立功無數,獲得了抗日鐵軍和虎賁軍的榮譽稱號。在這樣的軍隊裡,軍長自然是非凡之人。
  • 我國三大王牌軍,都是出自哪個野戰軍!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鍛造出一批能徵善戰之將,同時也打造了一支鐵馬雄師,它們都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說到王牌軍,如第43軍、38軍、13軍、1軍、27軍、47軍、20軍、39軍、42軍、54軍,第12軍,第14軍,第31軍等部隊,都是屬於我國的王牌部隊。
  • 直屬二野司令部有兩個軍,軍長政委都是誰?後結局如何?
    上回說過,第二野戰軍轄有第三兵團、第四兵團、第五兵團,後又加了一個第十八兵團,除這四個兵團之外,還有二野司令部的2個軍,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這2個軍的軍長政委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孔慶德(1911年—2010年),山東曲阜人,他儘管出自中華名門的孔家,但並不是每個孔姓家人都是大富大貴,所以他在16歲就投軍,國民黨陳調元部第46師當兵。1931年隨營長參加安徽六安兵變成為鄂豫皖蘇區紅軍中央教導第2師的一員。此後,在紅軍的隊伍裡從排長一直升任到紅4軍獨立師師長。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是哪4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遼瀋戰役中打廖兵團,殲敵1.7 萬餘人,生俘新編第1軍中將軍長文小山。後改編為四野第42軍。1950 年2月,調東北從事生產,已有了全軍轉業的趨勢。二、4個先頭入朝軍軍長都有什麼「來頭」,年齡多大4個先頭入朝參戰的軍長都很年輕,「來頭」都不小:38軍軍長梁興初,1912年出生於江西吉安。1950年38歲。
  • 被譽為國軍第六大主力的第52軍,首任與末任軍長,都是王牌悍將
    其實在國軍集團中,除了被大家熟知的五大主力以外,還有一支王牌軍,被稱之為國軍第六大主力,他就是國民革命軍第52軍。說到第52軍,就不得不提他的首任軍長關麟徵將軍。他畢業於黃埔一期,是國軍中一位悍將,在沒有擔任第52軍長之前,他是第25師師長。
  • 參與北伐的八個軍,各軍軍長都有誰?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許崇智任軍事部長,廖仲愷任財政部長,蔣介石任廣州衛戍司令。北伐戰爭打響後,蔣介石升任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下轄八個軍,先後打垮了北洋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今天咱們就聊聊當年的「八大軍長」都分別有誰。    第三軍:朱培德,上將軍銜,雲南楚雄人,北伐戰爭期間,朱培德隨李烈鈞進軍江西,擔任中路軍前敵總指揮,先後在戰場上擊敗了陳光遠、周蔭人等部,後遇陳炯明叛亂,李烈鈞、朱培德隨即奉命回師平叛。
  • 北平起義,中央軍不聽傅作義指揮,只有2位軍長籤字,結局如何?
    49年1月東北野戰軍及華北我軍集中百萬兵力及近2000門各型火炮,將傅作義華北剿總約25萬官兵圍困北平,如傅作義再不發動起義,國軍被殲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種背景下,傅作義終於向北平國軍所有師級以上高級將領宣布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協議,率部起義接受改編。
  • 四野13兵團的第38軍,在成立之初,各師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
    第38軍的成名之戰是「四戰四平」;進攻天津戰鬥是它的第二場揚名之仗,他們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殲滅國民黨軍2.7萬,並活捉了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第三場揚名之仗是在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第38軍將士們共殲敵1.1萬餘人,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餘門,汽車300餘輛,此役一舉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第38軍也從此揚名天下,被人稱為「萬歲軍」。
  • 他是74軍最後一任軍長,結局卻最好,雖被俘虜,但被任命為教員
    他是國軍王牌74軍的最後一任軍長,卻是結局最好的,安享了晚年蔣介石有5大王牌部隊,就是第五軍、第十八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新六軍,而第74軍更是王牌軍中的王牌,也被稱為是蔣介石的「御林軍」。第74軍的名氣大,還是因為它的戰鬥力很強,在抗日戰爭中,74軍的戰績最好,王耀武打出了七十四軍抗日鐵軍的稱號,還被稱為是「虎賁軍」,獲得了很多榮譽。能領導74軍的人,都不一般人,共有5個人做過74軍軍長,前4任軍長包括王耀武、張靈甫、俞濟時、施中誠,都比較有名,最後一任是誰呢?他就是邱維達。
  • 梁興初調任38軍軍長後,是誰接替他任47軍軍長的?後授了啥軍銜?
    大家都知道,梁興初是被譽為「萬歲軍」的38軍軍長,開國中將,但他在任38軍軍長之前是第47軍軍長。1949年5月,梁興初調任第38軍軍長,那麼是誰接替他擔任第47軍軍長的?後來授了啥軍銜?接替梁興初擔任第47軍軍長的,是原38軍的副軍長:曹裡懷。曹裡懷是湖南資興人,1909年出生。他雖出身農家,但他的父母一想要讓他讀書,高小畢業就送他縣城裡上中學。在中學讀書期間,他接受到了進步新思想的薰陶,於是經常參加進步組織活動。
  • 御林軍第74軍,在誰的領導下名震天下,又是在誰的手中走向滅亡
    而且麾下還有被世人譽為國軍五大王牌軍,這五支部隊可以說是國軍中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王牌軍。請注意了,它們不是被蔣介石寵出來的,而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打出來聲譽。如第18軍在抗戰時期,血戰淞滬打出中國軍人的血性。第五軍在崑崙關戰役一戰成名,擊斃日寇少將。新一軍與新六軍在異國戰場揚我國威。而第74軍在抗戰時期,屬於是年年月月與日軍作戰,因此也贏得了抗日鐵軍的稱號。
  •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志願軍6個軍參戰,軍長都是誰?授什麼軍銜
    10月25日至11月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打響,「聯合國軍」在第一線擔任進攻的部隊共10個師又1個旅和1個團,總兵力13萬餘人。志願軍有6個軍參戰,總兵力約29萬餘人。那麼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志願軍6個軍參戰,軍長都是誰?開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
  • 十五軍軍長是秦基偉,而下轄三個主力師,又是誰任師長
    如果講到第15軍,相信大家都會想到軍長秦基偉的大名。沒錯,秦基偉是第十五軍首任軍長,15軍自成立以來,在軍長秦基偉的帶領下,可謂是屢立戰功,之後又參加了渡江戰役,大軍渡過長江後,第15軍在秦基偉的帶領下向浙贛進軍,先後解放了大批縣城,如橫峰、上饒、葛源、廣豐、建陽、水吉、建甌、豐樂、南平等地,而這些地方都是第15軍全體將士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的縣城。
  • 十五軍軍長秦基偉的大名是眾所周知,而下轄三個主力師,是誰任師長
    如果講到第15軍,相信大家都會想到軍長秦基偉的大名。沒錯,秦基偉是第十五軍首任軍長,15軍自成立以來,在軍長秦基偉的帶領下,可謂是屢立戰功,之後又參加了渡江戰役,大軍渡過長江後,第15軍在秦基偉的帶領下向浙贛進軍,先後解放了大批縣城,如橫峰、上饒、葛源、廣豐、建陽、水吉、建甌、豐樂、南平等地,而這些地方都是第15軍全體將士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的縣城。
  • 抗戰初,山東三李先後升為軍長,後都名震疆場
    在正面戰場,國軍也湧現了一批抗日勇將、名將,其中有三位出自山東的李姓將軍,都出自黃埔一期,且在抗戰初期先後升為軍長,在抗日戰場上也都取得了戰功赫赫,因此並稱為山東三李,這三位將軍分別為李延年、李仙洲及李玉堂(按升任軍長時間排序)。
  • 抗日名將唐淮源的軍隊歷任軍長都是誰?其中一位朱總司令親自接見
    ,從昆明出發,一路凱歌打到廣州,這支部隊後來稱為駐粵滇軍,1917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掀起「護法運動」,駐粵滇軍成為最可依賴的重要力量,那是一個軍閥林立的年代,駐粵滇軍先後由李烈鈞,李根源領導。 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朱培德成為十六名國民政府委員的第十四位,地位顯赫,8月4日,朱所領導的部隊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朱培德為軍長,下轄三個師,分別是第七師(師長王均,雲南呈貢人),第八師(師長朱世貴),第九師(師長朱培德)。至此,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正式成立。
  • 第15軍從建立到改制,軍長都有誰,是何軍銜?誰任職最長?
    在長期革命歷史中,我軍湧現出來了很多英雄部隊, 比如抗戰時期的386旅,比如在抗美援朝中,打出威名的第38軍,也就是被我們稱之為萬歲軍的部隊,其實在抗美援朝中,不僅湧現出來萬歲軍,還有一個千歲軍,所謂的千歲軍就是第15軍,他們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了我軍的軍威,讓美軍為之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