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的開國之君莫不都是萬裡挑一的人傑,例如劉邦本是沛縣小縣城中的庭長,卻打贏了舉世聞名的西楚霸王,創立了我國存活時間最久(405年)的封建皇朝漢朝;朱元璋的父母兄嫂都在饑荒中餓死,朱元璋不得不外出自己謀生,為了活命又做乞丐又做遊方和尚,最後卻統一了元末諸雄,建立了明朝。
不過很多開國之君都信奉一個理念,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所以都會在穩定之後誅殺功臣,像是劉邦就將韓信等武將全部誅殺,只留下了文官;朱元璋做得更絕,文武都殺,34個開國功臣只剩下了4個。在對待昔日同僚這方面,宋太祖趙匡胤的做法被後人認為最為仁義,趙匡胤登基之後並沒有誅殺擁立自己黃袍加身的義社兄弟,而是用一杯酒就讓他們交出自己的兵權,到朝中謀了安定的職位安享晚年。
那麼和趙匡胤並稱為「唐宗宋祖」的唐太宗李世民又是怎麼對待支持他發動玄武門政變的十位心腹功臣的呢?
首先是十人中最有名的長孫無忌,他的妹妹文德是李世民的嫡妃,因為這層關係,長孫無忌自然是死心塌地跟著李世民做事。在李世民登基之後長孫無忌任職吏部尚書,晚年獲封趙國公,同時長孫無忌也是李世民給李治的託孤大臣。可惜人無千日好,長孫無忌看破了武則天的野心,極力反對李治廢掉王皇后,因為此事長孫無忌成了武則天的絆腳石,659年被武則天羅織罪名,被逼自殺。
然後是大將尉遲恭,尉遲恭在李世民登基之後被封為右大將軍、吳國公、上柱國。李世民稱帝17年之後尉遲恭告老還鄉,兩年之後又被李世民重新啟用,跟隨李世民前往北方徵伐高句麗。658年尉遲恭病逝,享年74歲,因為一身忠肝義膽又武藝高強,尉遲恭被百姓尊崇為門神,人們都相信將尉遲恭的畫像掛在門口能鎮壓邪祟。
除了長孫無忌和尉遲恭之外,有七人也沒有受到李世民的迫害,在李世民稱帝之後依舊為唐朝效力。其中張公謹、公孫武達、李孟嘗、獨孤彥雲四人在之後都前往了唐朝邊境和遊牧民族突厥作戰,可惜獨孤彥雲在作戰途中傷重而亡;另外三人劉師立、杜君綽、鄭仁泰則是在朝中任職,史書中記載三人皆是善終。
最後一任侯君集是所有功臣中唯一一個被李世民所殺之人,不過並不是因為他功高震主,侯君集被殺完全是他罪有應得。侯君集被封為了右衛將軍,跟隨李靖四處徵戰,立下赫赫戰功。徵伐突厥凱旋之後侯君集不再領兵,在朝中先後任職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
643年,太子李承乾發現他的父親有了易李治為儲君的念頭,坐立不安,於是通過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拉攏了老臣侯君集,相約一同謀反。可惜事情敗漏,侯君集所犯之錯本應被誅九族,但是李世民感念他勞苦功高,只處死了侯君集一人,他家人都沒有收到牽連,而且還擁有功臣之後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