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批准利用人類受精卵進行基因編輯研究

2021-01-09 生物谷

2016年5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日本政府的生物倫理機構日前批准了利用受精後的人類卵細胞進行基因修飾的基礎研究。

這一政策上周(4月22日)剛剛頒布,不過,目前他們仍反對利用基因修飾技術進行臨床學研究。主要是基於該技術對人類可能具有未知的危害。

基因修飾基礎的臨床試驗,包括在卵細胞水平矯正遺傳缺陷並將其送回子宮,這一過程中包含有眾多的風險以及對後代潛在的危害,因此目前經過基因修飾的卵子還不允許直接送回子宮用於生育。

生物倫理委員會同意研究者們利用該技術對受精後的人類卵子進行研究,從而找到對早期生長發育有關的基因。這對於開發治療先天性疾病的療法以及提高生育能力都有一定的好處。

委員會同時指出,目前針對具體研究領域還需要制定詳細的授權規則,如果不是必須使用人類受精卵進行研究的課題,委員會並不予批准。

需要注意的是,專家們普遍認為,目前利用人類卵子進行研究以及利用基因修飾技術進行非醫療領域的研究(比如單純改變眼睛的顏色或者增強肌肉的力量等)仍存在一定的倫理問題。

日本並不是第一個批准基因編輯的國家,事實上,人類基因編輯方面的研究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

去年4月份,中國科學家們利用人類的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的文章震驚了全世界,僅僅幾周以前,中國科學家們稱他們再次進行了相同的研究,具體是將HIV抗性基因植入胚胎中。

英國可能會是下一個批准該方面研究的國家,一個來自倫敦的研究組首次得到了政府對他們利用人類胚胎進行基因修飾研究的批准。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相關文章發表在《Futurism》雜誌上。(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生物谷推薦英文原文報導:Japan has approved gene editing using a fertilised human egg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三屆)基因編輯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6.06.25-2016.06.26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geneediting/

相關焦點

  • 日本團隊:僅激活8個基因,小鼠幹細胞直接轉為可受精細胞
    只要激活8個基因來產生基因控制蛋白,就足以將小鼠幹細胞直接轉化為類卵細胞,這些細胞成熟後甚至可以像卵細胞一樣受精。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來自日本九州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等團隊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以上發現。研究團隊稱,這些發現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卵子發育的理解,還可能對生殖醫學產生影響。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回顧 簡單來說就是有一位叫賀建奎的中國生物學家修飾了一個受精卵的基因,也就是刪除了某個基因序列,為什麼要刪除呢?因為此前的研究發現地球上有些人天生就缺少這個基因序列,而這些人能夠對愛滋病免疫。這個受精卵最後發育成了一對雙胞胎,已經順利出生了。
  • 基因編輯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基於CRISPR的DNA編輯技術能通過對任何人類基因進行精確剔除來研究其功能,從而就能徹底改變科學家們對人類基因組的研究,但目前研究人員仍然面臨眾多挑戰,比如如何在相同細胞中同時移除多個基因或基因片段,這種類型的基因組「手術」對於科學家們而言,了解基因組不同部分在正常生理和疾病狀況下是如何協同發揮作用的似乎更為重要。
  • 轉基因技術的基因編輯是魔盒還是神燈?若無敬畏之心便無智慧可言
    先對其家族作基因庫的分析,然後找到這個突變的基因,將精子卵子提取出來之後,在體外受精,當受精卵發育到一定階段之後取出部分細胞進行檢測,然後挑選不含有基因突變的受精卵再移植到母體孕育。因為遺傳的隨機性總有一個是正常的,說白了這個方法就是碰運氣。但是有了基因編輯,就不是如此了,在2017年美韓就合作實現了修復修改引起心臟病的突變基因。
  • 其實早在受精卵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
    在人類的生殖細胞中,一共存在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是常染色體,另外兩條被稱作性染色體,是決定性別的關鍵所在。女性的身體裡只有一種染色體——X染色體,而男性則有X和Y兩種染色體。如果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體和女性卵子中的X染色體結合,則這個受精卵將來會發育成女性(XX);如果男性精子中的Y染色體和女性卵子中的X染色體結合,則會發育成男性(XY)。
  • FDA首次批准基因編輯豬上市,可食用也可醫用
    1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經批准Revivicor醫療公司研發的基因編輯豬可用於轉基因豬用於生產藥品,提供移植組織和器官,還可以出產對肉類過敏者來說能安全食用的肉類產品。FDA局長史蒂芬·哈恩(Stephen M.
  • 人類是如何「操縱」基因,獲得自己想要的藥物的?
    一起研究出了遺傳信息DNA的分結構模型發現這個DNA是一個雙螺旋結構這個結構的發現給「生物體的遺傳信息如何進行傳遞」提供了合理的說明這個學說的發表標誌著人類已經進入到了分子生物學階段人類利用細菌載體對基因進行轉基因重組除了為人類量產了很多治療藥物還可以對一些天生的免疫的基因缺陷的疾病進行基因修復的方式是可以進行治療的例如色盲,鐮狀細胞病、血友病和肌肉萎縮症等等
  • 日本批覆基因編輯番茄上市,什麼是基因編輯和氨基丁酸?
    12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含有更多營養成分γ-氨基丁酸,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上市銷售。那麼,什麼是基因編輯和γ-氨基丁酸?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是什麼關係?
  • 馬伊琍:「卵子的使命不是一定要成為受精卵」 凍卵,讓你成就自己
    新一期《女人30+》,馬伊琍表示:「自己曾經認為懷孕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但之後明白,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只是一個卵子。」現場坦率且細膩的表達自己的性別感受,不但備受鼓舞,也收穫思考。 「可以不這麼做,但必須能這麼做」。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
  • 基因編輯的西紅柿,消費者會接受嗎
    閱讀提示與轉基因不同,基因編輯只改變作物原來的部分基因,而不導入外源基因。儘管研發團隊和日本厚生勞動省都認為這種西紅柿「不存在安全性問題」,且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都有明顯好處,但爭論和分歧實際上並沒完全消除。
  • 人的意識是從受精卵開始從無到有的,還是一直存在於宇宙中的?
    我覺得基因指揮腦細胞能分裂複製幾千億個,就不再複製,這麼多神經元在氧,蛋白刺激下產生激活,便能產生刺激信號與認知,身體不同部位神經元傳來的信號,大腦單元會產生不同形態,形成記憶。 記憶多了便會產生意識,主觀,個人感官。
  • 日本研究:除蟲寄生蜂有望實現批量人工繁殖
    原標題:日本研究:除蟲寄生蜂有望實現批量人工繁殖 某些寄生在農業害蟲體內的生物可用於專門消滅這類害蟲,但用人工手段讓這些滅蟲生物大量繁殖很困難。日本東京農工大學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員發現了有望促使一種寄生蜂多生「孩子」的基因線索,為破解相關繁殖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 Nat Biotechnol:開發出能同時對多個基因組位點進行編輯的超強基因...
    2020年4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技術能同時對基因組中多個位點進行編輯,從而就有望幫助研究不同DNA的組合與人類健康和疾病的關聯。
  • 日本農業打開「潘多拉魔盒」?允許基因編輯番茄銷售,接下來是……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對基因食品非常嚴格的國家。但最近,日本政府的態度卻發生了巨大變化。據《日經新聞》報導,12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了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據了解,日本的研究人員正在加速把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在穀物和魚類等方面,基因編輯技術實用化的動向似乎正在不斷擴大。
  • 日本為什麼要進行「人獸雜交胚胎」的實驗?
    但日本科學家卻在去年發布了一個令全世界驚訝的實驗計劃——批准進行人獸雜交胚胎相關的實驗,並與去年末進行了在動物體內培育移植人體臟器的研究。雖實驗目的是為了人體臟器治療提供新的方向,但還是有相當基數的人群認為,這項實驗有些罔顧人倫。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實驗?
  • 人類相信基因編輯可以幫助「優生優育」,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自大
    數百年來,提升人類遺傳基因質量都不是一個生物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如何說服或者強迫人們步入婚姻殿堂?面對這個問題,專家學者最喜歡用農業和畜牧業的例子進行類比分析。在柏拉圖的《理想國》(Republic)中,蘇格拉底稱國家只應該允許最優秀的公民結婚生子。如此一來,人口質量便能像人類飼養的狗和雞一般得到提高。
  • 基因故事系列動畫⑩基因編輯:人類戰勝頑疾的「終極武器」?
    什麼是基因編輯?它又將為人類疾病治癒、動植物研究等帶來哪些巨大影響?   2015年6月,英國倫敦一名患白血病的1歲大女嬰的生命進入最後幾個月的倒計時。面對傳統療法已經失效的情況,醫生們嘗試將基因編輯過的血液細胞注入她體內,沒想到竟然成功消滅了癌魔,創造了世界首例嬰兒白血病的治療奇蹟。這次突破令人對基因編輯這一快速發展的新興領域更加充滿期待。
  • 研究揭示單卵雙胞胎生殖系基因組之間的差異
    研究揭示單卵雙胞胎生殖系基因組之間的差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25:32 冰島大學Kari Stefansson、Daniel F.
  • 全球基因編輯食品相繼獲批上市,院士解答:咋來的?能吃嗎?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2月14日批准將基因編輯豬用於食品和醫療產品。由Revivicor醫療公司開發的經過基因編輯後使體內缺乏α-gal糖的GalSafe豬可用於生產藥物,提供器官和組織進行移植以及生產對肉類過敏者來說可以安全食用的肉類。因為大多數人體內不含有α-gal糖分子,豬體內的α-gal糖分子可能會引發人體的過敏反應,這成為了人們利用豬進行肝素生產或器官移植過程中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