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研讀高瓴資本張磊的新書 《價值》,收穫非常大,這是第一本近距離了解高瓴資本的投資書籍。這本書和我平常閱讀的講解價值投資的書籍不太一樣,不是講具體的投資技術,需要對價值投資有一定認知的基礎,屬於投資時間越長收穫越大的書籍。這本書包括 9章,主要邏輯包括三部分,下面是我的分析和理解。
作者:海榕君
來源:雪球
一 . 張磊和高瓴資本的成長曆程
第1章到第3章 主要是講解張磊和高瓴資本的成長曆程,主要講解兩個邏輯:
①張磊怎麼從一個駐馬店普通的少年成長為 中國人民大學和耶魯大學學霸的成長曆程。
② 在2002年中國加入WTO以後,中國進入「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三化合一的大時代,張磊回國創業成立了高瓴資本,他的成長和學習經歷決定了高瓴資本要做常青基金。張磊還講解了 高瓴資本和其他機構資金不一樣的地方:高瓴資本通過深度研究,不拘泥具體的投資形式,包括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不拘泥股權,債權,風險投資等各種形式。
讀完第一章和第二章 我必須承認張磊是真學霸,高二由於閱讀一些學術書籍引起興趣,出於「好奇心」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些書籍。張磊高二開始努力學習,通過兩年努力高考直接考了河南省文科狀元 ,在五礦工作的時候,出於對國外的「好奇心」考取了 耶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各種「好奇心」也驅動 張磊後期對商業本質的追尋。好奇心是投資人最寶貴的品質之一,商業世界是複雜的,沒有誰什麼都了解,只有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才能驅動不斷的學習和進步。大家對孩子的教育也可以重點考慮這一點 ,多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 「興趣點」 ,興趣 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
第三章我認為 最重要的一句話:對一名投資人而言,理解潛藏在巨大勢能的關鍵行業和企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張磊說的巨大勢能就是經濟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推動的相關行業的增長,張磊在2003年中國加入WTO的時候 就知道屬於中國的時代到來了, 現在大家對中國的發展可能都比較有信心,但是 站在2003年那個時間點 ,唱空 中國的太多了,這就是 優秀投資人的一個巨大的能力 ,透過事物的本質看未來,不是後視鏡。
投資看準大方向長期邏輯是最難的,高瓴資本的一些投資背後透漏的長期邏輯是最值得投資者關注的,這是建立在對行業的深度思考之上。
1.包括 高瓴資本重倉投資京東 ,也是張磊 深入研究美國亞馬遜的成長史和商業本質 以後做的深度決策。
2.包括 高瓴資本在2014年開始 重倉 國內的創新藥PD1四大龍頭公司,也是高瓴資本在深度研究美股創新藥PD1以後,就已經知道PD1是一個超級大單品,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
3.包括 高瓴資本後期投資的CRO賽道的幾個公司,隨著港交所,科創板 包括創業板都允許虧損的生物醫藥公司 上市,國內的創新藥公司進入 黃金髮展期,CRO賽道的幾個公司是賣鏟子的,符合歷史大趨勢。
4.包括高瓴投資的雲計算公司 廣聯達,有贊,這都是站在未來20年產業網際網路的起始點上,美股的雲計算公司Salesforce市值超過oracle. 高瓴資本投資的SAAS公司 zoom市值接近思科。
5.光伏龍頭隆基股份的市值已經超過中國神華H, 儘管神華的利潤是隆基的7,8倍,雖然中國神華H的股息率已經達到9%,但是這是估值陷阱,屬於光伏行業的大時代到來了。
6.包括高瓴資本投資的醫療器械的幾個公司,長期邏輯是中國有工程師紅利和國內巨大的市場加上國際化,國內龍頭醫療器械企業的滲透率必定提升,加上老年化必然受益。
二 . 高瓴資本具體怎麼做價值投資的。第3章到第7章是本書的乾貨部分
1.張磊是文科出身,他對醫藥,TMT網際網路,企業服務SAAS 這些理科技術都不了解,但是他和特斯拉的馬斯克一樣喜歡從事物的「第一性原理」來思考問題,不墨守成規。高瓴資本的投研方法和其他機構一樣,也是分析商業模式,分析競爭格局 ,關注成長空間 ,關注進入門檻,關注管理層有沒有大的格局 。 高瓴資本通過對消費者訪談,與創業者交流,對資深從業者的進行深度諮詢,通過 研究全球的商業進化史,通過對世界各地 尋找先進的商業軌跡,對不同地區,不同生態的「物種演化」進行加工,達到研究深的目的。
2. 價值投資分為三個階段:①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是價值投資1.0, 只適合進入經濟通縮周期的大蕭條時期 。② 巴菲特喜歡購買高護城河的消費成長股,但是在更成熟的市場效率,價值投資者很難找到被極度低估的投資標。③ 高瓴資本的價值投資包括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比傳統私募資產多了一層諮詢公司的角色,通過對被投公司提供 人才,上下遊產業鏈資源,資本,IT, 科技等各種資源賦能,全面提高被投公司的價值。
高瓴資本「創造價值」這一點被不少投資者不認同,一方面認為高瓴資本沒有這個能力,一方面 認為高瓴資本作為機構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不平等 。雪球有位 資深 投資者 拿 高瓴資本私有化百麗做舉例,認為 高瓴資本不能改變百麗沒有產品驅動的基因,所謂的「幫助企業去創造價值」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因為百麗私有化暫時沒有上市,我暫時無從評判百麗的實際情況是否變得更好, 但我認同高瓴資本講的「啞鈴理論」,一端連接著傳統經濟,一端連接著現代網際網路技術,雲計算技術,資料庫技術,這個方向就是未來20年的大趨勢,國內很多傳統行業需要通過產業網際網路升級。
包括高瓴資本重倉持有的格力電器,也是高瓴資本認為格力電器未來能通過「啞鈴理論」改革提升價值。高瓴資本張磊在 中國製造業升級已經超出價值投資的範疇,更像一位創業者企業家,不管能不能真正成功,中國也需要這樣的企業家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高瓴資本的併購和私有化投資我很少寫,我也是認為不一定適合普通投資者,但你要看懂背後的投資邏輯對你的投資思維也會有很大幫助。
3. 優秀投資人有「識人」 的能力 ,與偉大格局者同行
投資股票投資的是公司,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天花板,行業增速,競爭格局都是「天生註定」的,誰都知道 貴州茅臺和白酒的商業模式是全球最好的,國內市場從15年到20年 已經完成了白酒行業估值中樞的修復 ,以後投資白酒很難有超額收益,市場更多的是二流,三流的生意,二流,三流的生意也能 孕育出偉大的企業,例如美團 ,美團是從死人堆裡跑出來的企業,高瓴資本在美團未上市之前就投資入了美團,張磊在第6章《與偉大格局者同行》詳細講解了哪些素質和能力的管理層有孕育出偉大企業的潛質,這一章看著挺虛, 其實是挺重要的。
三 . 順著產業發展進行投資如順水行舟,關注長期邏輯
第8章的主題是產業變革的價值投資,順著產業發展 進行投資如順水行舟, 我舉兩個例子:
1.2008年 iphone的橫空出世直接把消費者帶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率不斷提升,過去10年 Apple 產業鏈 的蓬勃發展帶動美股,港股,A股市場多個大牛股,這就是產業變革的力量。
2. 國內在2014年開始進入進入 創新藥時代,無數藥企向創新藥方向轉型,還有不少海歸直接創新 新型的創新藥公司,CRO 藥物研發外包 行業必定高速發展, 這個行業 孕育出 多個牛股,這就是產業變革的力量。
一家公司的走勢 一般分為短期受估值,宏觀,情緒影響,中期受業績影響,長期受產業格局發展影響,高瓴資本因為是長期投資,他最看重的是長期邏輯,大方向一般不會錯,只要長期邏輯不變,短期殺業績和殺估值的公司是投資買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