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的解脫就是去往極樂世界嗎?師父告訴你真相,太殊勝了!

2020-12-15 佛歌108首

空不是名稱,空的詞性不是名稱,名詞是什麼?名詞後面有一個代表屬性。空是什麼,空是形容詞,形容有的狀態是怎麼樣,有是什麼,是一切無常流動因緣變化名為空。這個空是什麼,不像我們想得那樣永恆存在之有,它是空。是破除我們的執著,破除我們的執著是空。哎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們很多人理解的空是另外,比如說我們剛才說的,如果一切皆空了,那輪迴有沒有?

這個空是不是理解成斷滅了,如果一切都沒有了,那輪迴還有沒有?這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為什麼,它認是空是斷滅的,而空是形容輪迴的屬性。如果,如果如果輪迴是常恆,永恆不變的,那我們修行有沒有意義?那你本來就永恆不變,無法改變的呀,我們修行還有沒有意義。就是因為是無常的因緣變化的,流動的,所以我們可以隨時改變的,可變名為空。

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你認為有之外另一個空,輪迴之外有一個解脫,娑婆世界之外有一個極樂世界,那你的修行就是從此到彼地,然後你就是顧此失彼的,或者說顧彼失此的。那你的修行就是什麼?就是什麼,就是二元分裂的。二元分裂是什麼?是你心在極樂,身在煉獄,你是痛苦的。

這是很多人修行最大痛苦之所在,為什麼?他身心是分離的。心想要時候,無礙的解脫,而身在無所,什麼都不能的,這個,這個汙濁的娑婆世界。這就是我們的痛苦,而怎麼樣才能所謂達到我們所謂的中國人的思想叫的合一,身心才能夠合一!理解到空性,當下是描述生死的狀態。解脫,解脫的是生死,是與生死無礙的解脫 ,是說煩惱再不能讓你煩惱。對戒酒的人來說,對酗酒的人來說,什麼是空性,是酒放在你面前,你笑一笑,不喝。是空性。哎,這就不痛苦的。

看到他就,經常想起我剛出家的時候,多麼美好的青春年華被糟蹋了。因為太懶惰了,所以學業不精進,所以覺得,當年要多點用功,也不至於講課這麼複雜。這個當年是達摩還是哪個,請他說法,從臺上,從臺下走到講臺上,站了一會就下來,問「你怎麼就下來了?」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牛,我什麼時候也嘗試下這一招。哎,修行人就是不一樣呀。

其實佛法不用這樣叨叨叨叨,當下就是解脫,對酗酒的人來講,酒放在這裡,他知道不喝了,酒對他來講是空性,可是據說喝酒的人有蟲,有蟲子在心裡爬,然後不要說有酒放在這裡,就是沒酒的時候也覺得心裡也痒痒,覺得要喝酒,那時候的酒是有。他並不是在,戒酒並不是世上沒有酒,沒有酒就是斷面戒嗎,對吧,戒酒是世上既有酒,於我也無礙。它是這個東西。所以也說不清楚,暫時也只能說到這裡了。

相關焦點

  • 為何一定要生極樂世界?原因之二:眾生殊勝!
    上一次聊到了極樂世界的環境殊勝,今天要說的是極樂世界的眾生殊勝。《佛說阿彌陀經》有云: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這是佛告訴舍利弗,天空飛翔的那些鳥類不是因罪業報應而生的,而是阿彌陀佛為了佛法宣流,而變現出來的。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這裡就講到了極樂世界又一個殊勝的地方,就是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呢?因為在極樂世界,根本沒有造惡的因緣。環境那麼好,什麼苦都沒有,誰還能生起造惡之心呢?
  • 五濁惡世開金蓮,極樂世界生白蓮,為何蓮花在佛教如此殊勝?
    而作為佛門十宗之一的淨土宗,顧名思義就是要讓大家都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也就是極樂世界),這個宗門以「念佛」為最高法門,只要誠心誠意念誦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馬上就會生出一朵白色法蓮出來(梵音芬陀利華),上面也會標上你的名字和影像——換句話說,這等於就是為你打開了通往淨土的一道門縫
  • 抱佛腳的真實含義是什麼,你可以抱佛腳,親感佛的殊勝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佛祖當年在遙遠的靈山道場傳法,可以說是金剛道場、金剛聖地,我等不要執著哪裡的殊勝,實際上靈山與佛就在自己的心裡,莫要向外求。即自己的心就是修行最好的道場,佛菩薩無處不在,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自己的身邊。
  • 分享|小孫子夢見我去了極樂世界
    這個時候,我摟著孩子,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別怕,你不是念佛寶寶嗎,每到睡覺的時候,你就慢慢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你是佛的寶貝,只要念佛,佛光就罩著你,阿彌陀佛就在你的心裡陪著你,他老人家分分秒秒不會離開。不但有阿彌陀佛陪伴,還會有許許多多的佛和菩薩都來陪著你,有諸佛菩薩陪伴,比任何人陪伴都好,都安全,都幸福!所以,你就只管念佛,其他的都不要考慮,自有佛來照顧,比奶奶照顧的好上千萬倍!放心吧孩子!」
  • 哪種人不能去極樂世界?師父告訴你善根多少的區別!太精妙了
    這段文字大家都很熟悉,前面兩句是解釋少善根;後面兩句是解釋多善根就是專修念佛。「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首先是對極樂世界的定位,接著說明少善根為什麼不能往生。因為我們只有了解極樂世界的境界之後,才能知道為什麼少善根不能往生。
  • 佛說修行的境界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你只有知覺而沒有覺知,你要是在你身語意相續的間隙當中,找到那個不變異的,不動的覺察者,你就是菩薩,是品級很高的菩薩,否則你只能在你這個「色身」中流轉。修行,要把所有的外界的形式去掉,你可以不去看經書,不用去拜懺,不用去行禪,初期你就要找到這個「我」。你要知道是誰在修行,修行的目的,修行的方向在哪裡?
  • 初學者看過來:關於西方極樂世界真實存在嗎?
    經云:【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關於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如果你認為現在你在地球上,是個活生生的人,在這裡真實地生活著;那極樂世界就是活生生存在的,在遙遠的西方,比我們地球稍微高一點的地方,真實存在。
  • 了解淨土法門的殊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就是《莊子》講的「拘虛之見」。如果告訴井底之蛙,大海如何浩渺,它是不會相信的。因為它已經習慣了井底那一窪小水、少許土塊的生活環境。它認為這個環境是唯一的,而且是最好的,不相信還有比這井底更大的地方。所以,「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於虛也」。虛 (墟) ,就是井蛙所住的地方。
  • 六祖說:各位想要見西方極樂世界嗎?此地,眼前就能見到!
    西方極樂世界乃是唯心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殊勝美妙,大德說:一人修一人去,萬人修萬人去。因此,學佛人,都嚮往西方極樂淨土。然而,六祖慧能大師卻對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予以形式上的否定,為什麼呢?首先,六祖從其提持禪宗的立場出發。
  • 極樂世界在哪裡?學佛人該怎麼去?
    有人問極樂世界在哪裡?極樂世界有兩種,一種是我們念《阿彌陀經》都知道的,從此往西過十萬億佛土以外,有個極樂世界,這是相上、現象上的。這叫事相的,就像你和我這叫相。從此往西的這個「從此」,就是指我們這個世界。
  • 師父答:既然「凡有所相皆是虛妄」,那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
    呼南,吸無,呼阿,吸彌,呼陀,吸佛,這樣可以嗎?答:不建議,最好不要這樣念佛,這種方法可能會傷身體,比如引起心臟病,因為不知不覺可能在改變或影響呼吸節奏。 比較好的方法是,按一個相對固定的、穩定的、稍慢一點的節奏念佛,但不要和呼吸掛鈎,不去管怎麼呼吸。把注意力放在佛號上,這就是一心念佛。
  • 佛教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從佛教的角度去說一說——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三聖向西約過十萬億佛國淨土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十萬億表示無限遠的意思),極樂世界為何在西方呢?西方是太陽和月亮沉沒,一切事物回歸的地方,表示我們最後回歸的地方就在西方。
  • 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嗎?
    那麼,西方極樂世界真的存在嗎?很多人往往理所當然的認為,佛門之中說有極樂世界,只是佛為了給予眾生精神上的寄託與安慰才故意虛構的概念,殊不知,這樣的認識,其實是一種非常錯誤認識。因為佛在《無量壽經》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他說:「有世界名曰極樂」,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真實不虛,至少佛認為真的存在,我們之所以不信,是因為還沒有證到跟佛一樣的境界,換句話說,我們認為西方極樂世界不存在,不過是以世間的邏輯與認識來度量罷了,並非正確。
  • 為什麼佛說六道眾生裡面人身最可貴?可貴在哪裡?
    六道裡面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最可貴的就是聞佛法,六道裡面,人道聞佛法的機緣最殊勝。為什麼?天人他太幸福,太快樂了,他說我已經這麼快樂,我去學佛幹什麼?這就叫「富貴學道難」,他不願意學習。三惡道裡面太苦了,如果生活很困苦,三餐飯都沒有著落,他哪有心情聽講經說法?這也不行。所以人道在六道裡面好比是小康之家,也不太富,日子也能過得去,有些閒功夫來聽佛講經說法,人道之可貴處就在此地。
  •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移居?
    「移居」的概念,就是「借力」,借阿彌陀佛的德能,借極樂世界的環境……「暫時」屏蔽煩惱習氣積極修持,修出自性的本自光明體,修出本自具足的德能,極力的「顯正」而避「無名」之害,這是屬於「正受修」。如果「人緣」殊勝,來生就會投胎成「大善知識」,如果「菩薩緣」殊勝,來生就會投胎到極樂世界或彌勒內院,如果「天界緣」,來生就會投胎成天人……(想了解更多妙善師實證實修方法,請關注公眾《往生心法》查找聯繫方式請法)淨土念佛法門不是五眼六通的「自作用」,末法時代淨土成就,正法時代靠「四禪八定
  • 佛教:倘若你覺得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去享樂的,那你就大錯特錯!
    《西遊記》當中有一段,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了的時候,這紅孩兒就坐在蓮臺上面,其實那就是花開見佛的隱喻。花開見佛,不僅僅是花開見佛,還上有樓閣。上有樓閣是什麼意思?是佛在上面說法。所謂在蓮池當中長養聖胎的過程,是集聚善根和福德因緣的過程。
  • 金剛經第十二:真正的極樂世界並不在遙遠的西方,而在您的心中
    須菩提就回答說,沒有,您並沒有獲得什麼法門——授記就是表示你的修為和境界已經到了,自然而然就能成佛,並不是要教授你什麼法門。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這裡世尊又發問了,須菩提,你覺得菩薩會有一座莊嚴的佛土嗎?佛土也即是佛國,凡是大乘菩薩在發心的時候都是要度眾生的,否則就是小乘先求自度了,而要度眾生這個菩提心,其實就會化作莊嚴佛國。
  • 仙境、天堂,比起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仙就是「遷」,乃遷入山林之意。他們活在天道之下,又遠離煩擾的人道。他們當初修道的動機,也是厭煩世事無常,想求解脫,但是得不到正理,像一群盲人摸象後一種無知的確認。因此盲目修習,雖然成就仙道,但是將來報盡,還是會死亡而重墮輪迴。依《楞嚴經》所說,仙有十種,即地行仙、飛行仙、遊行仙、空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
  • 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
    1.淨空法師:無量劫來遇到一次,你要珍惜,太可貴了!我們要知道,遇到這個機會,這個機會諸佛讚嘆,甚至於告訴我們,「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彭際清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你遇到了,無量劫,不止五千劫。
  • 佛法修學的三個果位,阿羅漢.菩薩.佛
    這就是佛陀成佛的最初宣言,佛陀開悟後建立他的教學綱領,四十九年所有的講經說法,都依他最初證悟的宣言而展開。這也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下手處。凡夫和佛最本質的區別,佛陀一開悟就告訴我們了。無非是佛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而凡夫沒有放下。正是這三大煩惱障礙我們覺悟成佛,才在六道輪迴裡頭出頭沒。苦不堪言,求出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