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吃遍這世界。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三種美食的詳細教學,分別是:焗烤生蠔配番茄羅勒莎兒莎,白酒茴香燜貽貝,美式烤春雞,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焗烤生蠔配番茄羅勒莎兒
記得第一次吃生蠔的時候,還有點不敢嘗試,但是嘗過以後就慢慢愛上了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無論生吃的、烤的、焗的都變成了我的最愛。我尤其喜歡法國的Gillardeau生蠔。國內的生蠔大多數是用蒜蓉、辣椒烤的,個人覺得味道較重,影響了生蠔本身的鮮美。
其實國外不光生吃生蠔,有時也會烤著吃,其中醬汁是關鍵。這道焗烤生蠔配番茄羅勒莎兒莎用帶有獨特香味的羅勒和番茄等蔬菜搭配生蠔,既能品嘗到生蠔的鮮美,又有番茄、羅勒的清香,清新多汁,如果你跟我一樣愛吃生蠔,不妨一試。
原料
生蠔若干只、檸檬、白葡萄酒適量。
莎兒莎原料
番茄2隻、洋蔥30克、青甜椒30克、羅勒葉6片、黑胡椒5克、美國辣椒仔5~6滴、海鹽3克、橄欖油150毫升。
製作方法
將番茄去皮、去子,與洋蔥、青甜椒一起切成小粒,加入切碎的羅勒葉、黑胡椒、美國辣椒仔、海鹽醃製5分鐘,再加入橄欖油攪拌均勻,製成番茄羅勒莎兒莎。
將生蠔用檸檬水洗淨。烤箱調成大面積燒烤模式,將生蠔放入烤箱從下往上數第四層,焗烤2~3分鐘後取出,配上番茄羅勒莎兒莎即可。
名師點評
●應挑選外殼顏色黑白分明,去殼之後肉完整豐滿、邊緣烏黑,肉質帶有光澤、有彈性的生蠔。如果生蠔韌帶處泛黃或者發白,則表明生蠔不新鮮。
●新鮮生蠔去殼有一點技術難度,可以在採購的時候讓商家幫忙打開。
●生蠔屬於高蛋白質食品,不宜隔夜食用。
●如果你的烤箱沒有熱風燒烤模式,可以用普通烘烤模式,將生蠔放在烤箱的中上層。
●檸檬水由純淨水加檸檬片調製而成。
白酒茴香燜貽貝
貽貝又名青口,也叫淡菜,在國外餐廳的常見做法是將新鮮貽貝清洗後直接放入鍋中,加入洋蔥、香料、白葡萄酒烹煮。個人覺得煮出來的貽貝會失去原有的鮮美,所以我使用的方法是燜烤。將所需食材混合,放入鑄鐵鍋中包上錫紙,蓋上蓋子,利用烤箱的高溫將貽貝燜烤成熟。隨著溫度的上升貽貝會慢慢打開,白葡萄酒的香味也會在這個密閉的空間內循環,完全滲入貽貝當中,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貽貝原本的鮮嫩。
原料
新鮮貽貝400克、橄欖油30毫升、番茄2個、白洋蔥半隻、新鮮茴香1個、大蒜頭3粒、1隻檸檬的汁、現磨黑胡椒5克、海鹽少許、白葡萄酒20毫升、新鮮百裡香1把。
製作方法
新鮮貽貝洗淨去沙,放入鑄鐵鍋或康寧鍋中,白洋蔥、大蒜、番茄切丁,茴香切片。
鍋內倒入橄欖油,炒香茴香、洋蔥、大蒜後加入百裡香和番茄丁,撒上黑胡椒碎。淋入白葡萄酒、檸檬汁。開小火收濃湯汁,用海鹽和黑胡椒調味。
將調好的湯汁倒入貽貝中,蓋上蓋子。
烤箱調成熱風模式,預熱220℃,放入貽貝燜烤25~30分鐘即可。
名師點評
●建議使用鑄鐵鍋,因為鑄鐵鍋的聚熱性比較強,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使貽貝成熟但不流失食材中的水分。
●貽貝一定要用鮮活的,冰鮮的和活的口感完全不一樣。
美式烤春雞
我相信烤雞對於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記得小時候最幸福的事就是媽媽下班帶一隻熱騰騰的烤雞回來,饞嘴的我總是沒等開飯就先掰一隻雞腿,邊啃邊看電視。其實不光中國人喜歡吃烤雞,西方人對烤雞的熱衷也是絲毫不減。聖誕節、感恩節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烤火雞。西方人喜歡吃烤春雞(springchicken)。春雞就是童子雞,即肉質比較嫩、個頭較小的雞。雖然中式和西式的烤雞都是烤出來的,但是醃製的輔料和調料卻完全不同,口味也各有特色。
原料
童子雞1隻(淨重約800克)、洋蔥半隻、西芹2根、胡蘿蔔1根、檸檬半隻、卡真粉30克、白胡椒3克、橄欖油30毫升、鹽少許。
製作方法
將童子雞洗淨,用廚房紙巾吸乾。將洋蔥、西芹、胡蘿蔔切塊。
將卡真粉、鹽、白胡椒均勻地塗抹在雞的表面和內腔,淋上橄欖油。
將蔬菜塞進雞的內腔,剩餘的可以墊在雞的底部,放在墊好錫紙的烤盤上(烤雞腹部朝上)。
烤箱調到4D熱風模式,預熱到180℃,放在從下往上數第二層烤40分鐘即可。
名師點評
●卡真粉英文叫cajun,是一種複合香料,原產於墨西哥,各大超市和電商有售。
●醃製雞肉的時候可以帶上一次性手套,搓揉雞的表面和內腔約2分鐘,這樣可以讓調料充分醃製到內部。
●家裡的烤箱沒有4D熱風模式的話,可以用普通烘烤模式烤制。
●如果家裡的烤箱有探針,可以把探針插入雞胸,將中心溫度設置到85℃。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歡迎點讚關注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