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2020-12-15 騰訊網

清宮劇是近些年來比較熱門的電視劇,其內容都是圍繞清室宮廷展開,要麼寫實、要麼戲說、要麼穿越,總會惹到無數觀眾的眼球關注,甚至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至今被人反覆細品的清宮劇也有很多。

比如寫實一點的《康熙王朝》,戲說一點的《鐵齒銅牙紀曉嵐》,穿越劇《步步驚心》,《甄嬛傳》更是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這些劇中塑造的人物性格鮮明,人物形象也都會給人一種極強的帶入感,讓人回味無窮。

看到劇中的俊男靚女時,很多角色都成為了觀眾的偶像,圈了不少粉。尤其男主俊灑閒逸的背影,拖著長長的粗辮,顯得玉樹臨風,毫無違和感,甚至還會感覺清朝的髮型很帥。然而真實的清朝男子髮辮並非如此,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一、印象中的清朝辮

我們都知道清朝男子留髮辮,這也是滿清男子的主要特點,尤其看了近些年來的電視劇,清朝辮的印象在我們的腦海口已經是「根深蒂固」。

看到所有的清宮劇基本都是以兩耳和頭頂為分界線,前面剃光,後面留髮,在腦後梳成長長的一根辮子,大概是清宮劇看得多了已經成為審美習慣,也或許男主形象塑造過於真實,讓我們感覺清朝男子的髮辮絲毫沒有影響心中的地位,甚至還有一點酷酷的時尚感。

雍正是這兩年演繹版本比較多的清朝皇帝,拿《步步驚心》和《甄嬛傳》來說,吳奇隆相對年輕的形象給人一種冷酷出塵的感覺,他的背影,長長的髮辮繫著發繩,尤其他特殊的怪癖,不讓別人摸他的髮辮,好奇心驅使更加讓人關注他髮辮。

而《甄嬛傳》中陳建斌主演的雍正則是塑造的老成穩重的形象,華麗的龍袍,沉穩的腳步,背後不動的髮辮顯得角色格外的歷練與威嚴,雖然後宮讓他「管理不善」,但人物性格演繹得非常飽滿,更貼近真實的人性。

這些逼真的人物角色把我們一次次帶回到清室皇宮,感受爾虞我詐的同時,對清室的禮節、習俗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這也是我們為何感覺清朝髮型很帥的原因,過於真實和完美的演繹往往會給人一種很強的舒適感。

只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史實」,其實清朝的辮子並不是清宮劇所演繹的那樣美感十足,清朝辮子在歷史上不僅非常醜陋而且還屈辱無比,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下歷史上清朝辮子的真相。

二、清朝的「剃髮令」

清朝是滿族統治者的天下,追本溯源,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後20年時間裡逐漸統一全國。

在多爾袞入關後兩次發布了「剃髮令」,這也是為鞏固滿洲人對全國的統治所頒布的鐵腕政策之一。

《滿清稗史》中記載:越一年,南方大定,乃下發之令,其略曰:『自今布告之後,京城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聞是時檄下各縣,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語,令發匠負擔遊行於市,見蓄髮者執而剃之,稍一抵抗,即殺而懸其頭於擔之竿上,以示眾。」

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兩千年的傳統習俗與思想已經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

而滿族本來是騎馬打天下的少數民族,常年在馬上騎射奔波,為了避免頭髮在騎馬時影響視線,便把四周的頭髮剃光,只留下一小撮頭髮梳在腦後,並且認為髮辮是真魂棲息之所,視為生命之本,在戰場上陣亡的八旗將士,必將髮辮帶回故裡,隆重埋葬,稱「捎小辮」。

不要以為這時的清朝髮辮是影視劇中的形象,歷史的真相是,滿族男子要把大部分頭髮剃掉,只留腦後小手指細的一綹,擰成繩索一樣下垂,以一枚銅錢大小的留髮面積為標準,因此稱為「金錢鼠尾」式。

這就是滿清男子的標準髮型,用現代人眼光來看也是非常醜陋的髮式,在古代更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巨變」,漢人的尊嚴受到了挑戰與侮辱,顧炎武《斷髮》詩中寫道:「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

「剃髮令」一頒布激起民憤,在滿清的強行鎮壓與屠殺下,發生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慘案,其主要原因就是「剃髮令」剃的不僅僅是頭髮,更代表著屈辱,士可殺不可辱,更何況是受之父母的髮膚呢!

只是在滿清的鐵腕壓制下,最終大多數百姓選擇了屈服,對於百姓而言誰當權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活下去,這也是人的本能反應。可以說在清朝初期階段,男人都是「金錢鼠尾」式的髮型,不僅醜還屈辱,但人人敢怒不敢言。

三、清朝髮型的演變

歷史在發展,清朝男子的髮型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或許清室皇族已經感受到了「金錢鼠尾」式髮型顯得不夠莊重,或許是群眾的力量在慢慢影響著統治者,「金錢鼠尾」辮的發量也開始逐漸增加。

到了嘉慶年間,留髮已經增加四到五枚銅錢的面積。1799年,嘉慶四年,中川忠英於長崎在《清俗紀聞》一書的繪畫中,一側背站立的教書先生頭頂蓄髮,編一長辮垂於後背,其長度已達腰部,辮尾有髮帶繫結。

畫中的教書先生的髮辮已經開始蓄髮,大概有四五個銅錢的面積,雖然執行的依舊是剃髮政策,但在發量上已經開始有所增加,由原來的「鼠尾」變成了「豬尾」。

時間再過近百年後,清朝的辮子又發生了變化,發量又在不斷的增加,並且大多數人是把額角兩端,引一直線,依此直線剃去直線以外之發,也就是「半瓢式」,通俗點說就是「陰陽頭」,發量由「豬尾」變成「牛尾」,這個髮型一直到清朝滅亡才結束。

並且在清末時期,男子髮辮還起著一定的保護作用,上陣殺敵時把辮子盤在脖子上避免冷兵器時代的刀砍槍刺,這是意想不到的古人智慧。

小結

通過以上的了解我們可以看到,清朝辮子不公醜還意味著屈辱,不熟悉歷史的朋友想不到清朝辮子還有這樣多的變化與慘案在裡面。只是時代在變遷,人的思想也會產生變化,一些與「美」相違背的事物終歸會回到原點。

知道了清朝辮子的真相,回憶曾經的那些清宮劇,似乎只有聶遠在《如懿傳》中所塑造的乾隆皇帝外形與史實更接近,只留了後腦部分的頭髮,雖然不是「金錢鼠尾」式,但也不是「半瓢式」,巴掌大小的蓄髮與真實歷史有些「超前」,好再說明劇務也是用心了,畢竟在看臉的時代,演員塑造那麼醜的「鼠尾」形象也是不願意的。

就像是恐龍身上有毛一樣,很多時候事物的最終結果還是要尊重史實,影視劇帶給我們的是娛樂與休閒,但不能改變歷史的真相,作為一名知識廣博的觀眾更要理性看待歷史劇,欣賞即可,不能被劇中所塑造的形象所誤導哦!

參考資料:《滿清稗史》《孝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而那時候,亦有許多人都不願意剃頭,多少人就這樣死在了清軍的刀下。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而金錢鼠尾辮是早期女真族還在密林中時的發行,由金兀朮最先打造,到後金時期才稍有改變。
  • 清朝髮型到底如何?別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真正的「陰陽頭」
    陰陽頭最典型的例子是清朝男子的造型,他們會把前部分的頭髮剔除,只留下後半部分,然後綁起來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妝發模樣,與各朝各代的髮型有著明顯的差別。在一些清宮電視劇中,人們經常能夠看到清朝男子的陰陽頭造型,讓人們以為清朝男子的髮型一直都是這樣的,沒有太大的變化,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真正的陰陽頭!
  • 清朝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氣味讓人嘔吐,夏天不敢靠近
    清軍入關前,古代男子也有長長的髮髻,但是不會像清朝人一樣,編成辮子垂在腦後。清軍入關的時候曾頒布「剃髮令」,強制境內官民剃掉頭頂的頭髮,將腦後的頭髮編成辮子垂下去。古代人對身體髮膚的重視程度不亞於自己的性命,因為他們認為身體髮膚都是來源於父母。私自毀傷是極其不孝的行為,剃頭更是對父母的一種詛咒。所以,清軍入關時有不少人反抗「剃髮令」。
  • 清朝的服飾和辮子,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對此你了解多少
    說到距今最近的一個封建朝代,就必須要說一下當時的服飾和辮子。服飾上來說,從古至今,從古代服飾上就能看出中國在文化上的發展歷程,每個朝代都有對審美的不同見解,可以說服飾變化就是歷史變化的縮影。清朝的服飾和辮子,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對此你了解多少?
  • 清朝時女性的髮型是什麼樣的?影視劇上的髮型太假了!
    在清宮影視劇中,男性的髮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從清初到清末,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在原有的髮型上細微調整一些。而女性的髮型就不一樣了,從清朝到清末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的變化呢?另外,清朝女性的髮型是怎樣變遷的呢?
  • 清朝的辮子,真的是電視劇裡那樣嗎?一開始的樣子很難看
    直到滿清入關,強制推行辮子頭,才讓天下人換了髮型。至於那些不願意換的,都被殺死了。不過清朝初代的辮子,和我們印象中電視劇裡的還是有些不同的。最初的清朝髮型,真的就只是一條辮子。我們熟悉的那種半頭式,直到清朝中葉才流行起來。接下來就讓我們聊聊,清朝的辮子是如何發展的。在清朝的初期,辮子真的就只是辮子而已。
  • 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然後再把額頭前面頭髮剃乾淨,這樣的髮式是為了滿人在穿山越嶺的時候,樹枝與藤蔓等不會跟頭髮弄在一起,引起不便。 並且,這樣的髮式也可以在射箭瞄準眼前的時候,避免有沒有整理好的頭髮遮擋住視線,要知道,對於他們來說,頭髮遮擋住視線有時會讓到手的獵物逃脫,甚至還可能讓自己在戰鬥中被敵人抓住機會,進而喪命。
  • 清朝男子的辮子多久洗一次?英國傳教士留下照片,網友:不敢相信
    歡迎來到百家後小帆品歷史,今天我講述的是:清朝男子的辮子多久洗一次?英國傳教士留下照片,網友:不敢相信。在我國,離我們現在最近的封建王朝就是清朝。清朝時候,不管男性還是女性裝扮都非常有特點,尤其是在髮型方面,女子有「旗頭」,男子留長辮子。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我們經常會在清朝的古裝劇中看到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會佩戴各種各樣的旗頭,這是清朝女性特有的一種髮型。從最近幾年的清宮電視劇比如《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等,裡面對於旗頭的設計和樣式也是五花八門的。
  • 清朝男人梳辮子,傳教士寫文章嘲笑,一到夏天臭氣燻天
    ▲清朝中後期的髮型前言清朝剛入關的時候,留的頭髮和大家現在所看的清宮劇中的髮型,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作為遊牧民族為了方便騎射,其實清朝人在入關之前的頭髮都是只有後腦勺的一小搓頭髮,到了清朝的中晚期之後,頭髮才慢慢多了起來,有了類似現在清宮劇中的造型。
  • 清朝的標誌長辮子有多髒?看了傳教士的日記,實在令人作嘔
    清朝的大辮子太髒了,從外國傳教士的日記中就能發現,實在是很髒我們都知道古代人的造型可和我們現在人大不相同,經常能看到很多人蓄著長頭髮,但是又都明白,他們古人頭髮特別長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所以他們一輩子都不去剪頭髮。
  •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老照片:少爺摟著一妻一妾,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因為清宮劇的熱播,很多不明就裡的小朋友甚至想要穿越到清朝生活,其實電視劇中的場景和清朝真實的生活狀況相差甚遠,一百多年前照相技術傳入我國,因此清朝晚期有許多老照片流傳下來,大家如果看到這些照片就知道人們的生活是多麼艱難。
  • 清朝影視劇中辮子留法很多都是錯的,它經歷了鼠尾巴豬尾巴牛尾巴
    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頭留辮,成為一個時代最突出的歷史影像,所以,我們把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視劇都稱作「辮子戲」。但是,那些影視劇裡,清朝男人雖然留辮子,但他們留著「陰陽頭」,只剃光了頭上前半部分,在後面才梳成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如同上圖《少年天子》中鄧超那樣。而在港臺一些影視劇裡,甚至頭皮都不剃光,只是梳一根大辮子。好多觀眾看了,說像港臺影視那樣的留法,那些男人都是死罪。
  • 清朝皇室女子都戴旗頭?假的!你這是被古裝劇給忽悠了!
    但是有人說,近期的清宮戲製作那麼大,服裝布景這些又找了很多清代的文史學家做顧問,看電視劇了解古代的服裝總沒錯吧?那也要分什麼電視劇。不得不說近期的清宮戲《延禧攻略》算得上好學生,對清朝的服飾和配飾的使用佩戴真的研究過。比如一耳三鉗,確實是滿族婦女的著裝習慣。但是前些年大火的《甄嬛傳》就要點名了。
  • 真實的清朝公主到底長什麼樣 犯花痴的都醒醒吧
    對清朝公主樣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趣歷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時下清宮劇異常火爆,這部才剛開播,那部就又上映,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整個電視屏幕幾乎都被清宮劇給霸佔了,也惹得無數人入戲太深,看著劇裡的人物王子格格直犯花痴。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討厭清朝?
    是的,很多人討厭清朝。我也非常討厭它。個人以為,討厭清朝的人可能基於以下幾個原因。1.滿清入關的大屠殺。揚州十日,滿清屠殺了80萬漢人。「保中國不保大清」一句話就暴露滿清統治者的私心,中國是四萬萬人民的,大清是滿人貴族的,清朝統治者首先考慮的是滿人的利益而不是國家人民的利益。慈禧也說過:「量中華物之力,結與國之歡心」。出身滿洲貴族的清宮女作家德齡在其《清宮兩年記》一書中提到,她的父親告訴她,他們不是中國人,但卻是中國人的主人。
  • 清朝的宮廷宴席是什麼樣子?別被徐克電影《滿漢全席》騙了
    縱觀所有有關清朝的正史以及官方記錄,都沒有關於滿漢全席的記載,唯有「滿席」和「漢席」,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就順帶了解一下清朝的宮廷宴席。清朝的宮廷宴席(家宴篇)清代宮廷指的便是北京的紫禁城了,皇帝在這裡除了會用國宴宴請各國使節,以及達官顯貴,還會利用家宴與妃嬪、阿哥(格格)們享受天倫之樂。
  • 清宮劇那麼多,為何很少看見「元朝」的劇?4點原因想拍也難
    這些古裝劇可以是架空歷史的朝代,也可以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朝代,如果按照朝代來進行劃分,清宮劇無疑是前幾年爛大街的題材。 當然,不可否認也有一大批口碑不怎麼好的清宮劇,它們共同讓觀眾產生了「視覺疲勞」。畢竟這些電視劇中隨處可見的辮子,的確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 在清宮劇泛濫的同時,很多人也不禁有這樣一個疑惑:同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為何極少出現以元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看看英國傳教士的反應就知道了
    由此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令人極為好奇,那就是古人蓄髮一輩子,尤其是清朝人梳成「辮子」之後,到底多久洗一次頭髮?那麼,清朝人的「辮子」髒不髒呢?英國傳教士曾經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了這一情形,說當清朝人鞭子解開之後,傳教士聞之已經欲吐。
  • 清朝宮女脖子上的圍巾是什麼?它另有名稱,主要作用是方便皇帝
    而在題材諸多的古裝劇當中,絕對要數古裝劇最吸引人們的視線,而在這些古裝劇當中,又數清宮劇最抓人們的眼球。相信不少女孩子都喜歡看清朝後宮題材的電視劇,在清朝宮鬥劇當中,皇帝美豔的后妃們爭相鬥豔,用盡手段幹掉對手、力圖上位,這樣的劇情十分吸引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