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標誌長辮子有多髒?看了傳教士的日記,實在令人作嘔

2020-12-12 張月亮侃歷史

清朝的大辮子太髒了,從外國傳教士的日記中就能發現,實在是很髒

我們都知道古代人的造型可和我們現在人大不相同,經常能看到很多人蓄著長頭髮,但是又都明白,他們古人頭髮特別長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所以他們一輩子都不去剪頭髮。

在清朝的時候,因為這個朝代和我們現在比較接近,所以我們更能知道,這個朝代的男人都是留著長辮子的。雖然我們可以在各種電視劇裡面看到,但是究竟是隔著電視劇螢屏。那麼,真正的清朝男人的長辮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清朝前,對於特定的髮型並無限制,可披可扎,還有造型好看的發冠或者布包。但是到了清朝,所有人都必須去弄那個長辮子,不弄就要砍頭。雖然這種強制統一的髮型好像是要涼快一點,而且辮子長了也能直接盤起來。

但是其實早期的人們生活質量水平並不高,所以頭髮很少去洗,而且有的人窮的飯都吃不起,別說什麼還要打理辮子了,根本就顧不上。就算確實洗了,但是清潔也沒現在到位,總是洗不乾淨,油呼啦的。除了一大堆那種頭皮屑,還有很多髒東西在頭髮裡面,所以味兒其實就很大。

大家都能聞到自己的頭油味,但是心照不宣選擇閉口不談。除了那種要每日上朝的大臣被迫要十天洗一次澡,其他的平民們可就沒這種好待遇了。本來當時平民間有一種自製的簡易的洗頭用的「洗髮露」但是清潔效果可想而知,其實很差勁。

這個除了洗髮用品很難提煉,所以就變得很貴,一般人也買不起,有的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還發明了別的簡易的洗髮露,但是可想而知,那效果並不怎麼樣。後來大家基本都不洗頭了,用水衝好擦一擦就完事兒了。所以大家都接受了頭油很大,味道也很大的現象,並且習以為常。

他們前面裸露的這半個大頭皮,還經常因為太陽暴曬或者其他的原因,慢慢有了皮膚病,而且還會傳染。

除了像這樣我們本來就知道的情況外,那麼在外國人的眼中是個什麼狀況呢?

英國傳教士在來到中國傳教期間,把很多所見所聞都寫了下來,這就是關於清朝的普通老百姓的髮型問題。其中他就是剛好看到街上有個男人在洗頭,他就十分好奇到底是在什麼樣子,於是就走進前去觀察,結果立馬就被那種頭油味兒給燻到了,太臭了,又酸又臭,讓他無法呼吸。

而且氣味兒太衝了,這傳教士差點沒吐了。但是這樣的情況都不常見,所以他就是想要蹲點看看,中國人難道洗頭都這個樣子?於是那個男的頭髮跟枯草似的又粗糙又黃,我們都知道頭髮枯黃就是營養不良,但是頭髮中間還有各種蝨子,除了這些,長時間不洗頭,頭油已經遍頭都是了。

看看這個情況,真的太令人作嘔了,對於電視劇中的清朝人的幻想立馬破滅了。

相關焦點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外國傳教士書中記載,讓人作嘔
    清朝人的辮子究竟有多髒?外國傳教士記載:那天我吐了一地!,秦朝人三天洗一次頭,到了漢朝之後就是5天洗一次,但是隨著朝代的不斷推移,到了清朝之後,人們越來越不願意洗頭洗澡了,尤其是南北朝時期那些男人們都把灑脫作為一種樂趣,所以當時的男性幾乎不洗頭不洗澡,這也就是說當時的很多文人墨客,其實都是髒髒的大叔。
  • 清朝人的「大辮子」究竟有多髒?外國傳教士的日記如何記載的?
    在我們看的古裝劇中,那些清朝的王爺、大臣尤其是男主角,都特別帥氣,用有文化一點的詞就是風流倜儻、英俊瀟灑。而且穿著打扮也特別華麗,男人古裝和現代的最大區別就是長頭髮和衣服,尤其清朝,都是長辮子。整潔又不失氣質,簡直可以迷倒一大片。其實大家都是看表面才會覺得他們完美,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些辮子散開後的味道,還有其中的髒汙情況。
  • 清朝男人髮辮到底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照曝光,畫面令人作嘔!
    清朝的男子多久洗一次辮子?這個問題我們可能從來沒想過,當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能看到清朝的男子和那些達官貴人都留著長長的辮子,很是清秀乾淨。其中專門描寫了女性的小腳和男性的髮辮,他自己也留起了長頭髮,讓人給自己編了個小短辮子,感受下有辮子的生活。最後結論是,這玩意太難受了!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看看英國傳教士的反應就知道了
    譬如說,後世人們經常在史料中見到的一些如「沐浴」、「齋戒」等詞語,從這裡看出,在一些重大場合上,古人還是很有儀式感的。由此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令人極為好奇,那就是古人蓄髮一輩子,尤其是清朝人梳成「辮子」之後,到底多久洗一次頭髮?那麼,清朝人的「辮子」髒不髒呢?
  • 清朝人的「髮辮」有多髒?美國女傳教士:氣味臭氣燻天,令人作嘔
    清朝中前期的髮型就是沿髮際線四周都要剃光,只留著中間的頭髮,等頭髮變長,編起辮子。意味著滿人削平四夷,定鼎中原。清軍攻下南京、蘇州、杭州後,認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髮令,強制剃髮,《江陰城守紀》就記載,清軍在佔領地區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
  • 清朝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氣味讓人嘔吐,夏天不敢靠近
    清軍入關前,古代男子也有長長的髮髻,但是不會像清朝人一樣,編成辮子垂在腦後。清軍入關的時候曾頒布「剃髮令」,強制境內官民剃掉頭頂的頭髮,將腦後的頭髮編成辮子垂下去。古代人對身體髮膚的重視程度不亞於自己的性命,因為他們認為身體髮膚都是來源於父母。私自毀傷是極其不孝的行為,剃頭更是對父母的一種詛咒。所以,清軍入關時有不少人反抗「剃髮令」。
  • 晚清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氣味讓人嘔吐,夏天根本不能靠近
    但是到清朝不僅必須留長髮,還必須要編起來。事實上,清朝所有的人民都會受到《剃髮令》的約束而留長辮,清政府為的就是要奴化中國其它民族的百姓,但誰也不曾想到清朝滿足政權卻在奴化漢族的過程中漸漸被漢化了。不過留長辮這樣的規定還是一直保持著,一直持續到了辛亥革命之後。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外國傳教士當場吐了一地,毫不誇張
    漢朝還專門有條法律規定,在朝官員每隔五天會休息一天,專門用來沐浴,這樣看來,漢朝人的講衛生程度也不亞於秦朝人。 《紅樓夢》中對清朝人的洗頭周期做了記載,平民大概是一個月洗一次頭,洗頭的時候還要加入雞蛋,香皂等,普通百姓哪能花得起這種錢:所以能這樣洗頭的都是中上階層的人。
  • 清朝男子的辮子多久洗一次?英國傳教士留下照片,網友:不敢相信
    歡迎來到百家後小帆品歷史,今天我講述的是:清朝男子的辮子多久洗一次?英國傳教士留下照片,網友:不敢相信。在我國,離我們現在最近的封建王朝就是清朝。清朝時候,不管男性還是女性裝扮都非常有特點,尤其是在髮型方面,女子有「旗頭」,男子留長辮子。
  • 清朝影視劇中辮子留法很多都是錯的,它經歷了鼠尾巴豬尾巴牛尾巴
    中國漢族成年男人自古以來都是束髮的(這個古指的是周朝以後,從出土發掘的商朝玉俑看,商朝男人也是辮髮的),束髮,不僅是成年的標誌,也是華夏民族文化的象徵。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頭留辮,成為一個時代最突出的歷史影像,所以,我們把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視劇都稱作「辮子戲」。
  • 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而那時候,亦有許多人都不願意剃頭,多少人就這樣死在了清軍的刀下。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而金錢鼠尾辮是早期女真族還在密林中時的發行,由金兀朮最先打造,到後金時期才稍有改變。
  • 路易十四一生沒洗澡,到底有多臭?10開外臭氣燻天,令人作嘔
    說到康熙皇帝想必很多人還是相當熟悉的,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然而康熙之所以讓人記憶深刻,正是因為他的長壽。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從1662年繼位,一直到1722年,共計61年。在法國和康熙同一時期,也有一位長壽的皇帝,正是路易十四,在位時間長達72年。
  • 清朝男人梳辮子,傳教士寫文章嘲笑,一到夏天臭氣燻天
    ▲清朝中後期的髮型前言清朝剛入關的時候,留的頭髮和大家現在所看的清宮劇中的髮型,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作為遊牧民族為了方便騎射,其實清朝人在入關之前的頭髮都是只有後腦勺的一小搓頭髮,到了清朝的中晚期之後,頭髮才慢慢多了起來,有了類似現在清宮劇中的造型。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尤其男主俊灑閒逸的背影,拖著長長的粗辮,顯得玉樹臨風,毫無違和感,甚至還會感覺清朝的髮型很帥。然而真實的清朝男子髮辮並非如此,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一、印象中的清朝辮 我們都知道清朝男子留髮辮,這也是滿清男子的主要特點,尤其看了近些年來的電視劇,清朝辮的印象在我們的腦海口已經是「根深蒂固」。
  • 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相信留過長頭髮的人都知道,長頭髮打理起來是非常麻煩的,再加上缺乏古人洗髮露以及護髮素的滋潤,因此很多人的頭髮是又黃又枯的,但是即便如此,古人也不會輕易的去剪頭髮,甚至於動頭髮的人還會遭受非議。 那麼,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 清朝百姓的衛生狀況有多糟糕,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
    光緒年間,有英國傳教士名叫麥羅德者自天津出發遊歷直隸、山東、河南等地,將其所見寫於紙上,回到英國後,麥羅德將其所見所寫並附上一組照片印成明信片出售,這些文字一經傳出,洋人十分驚訝
  • 清朝的辮子,真的是電視劇裡那樣嗎?一開始的樣子很難看
    所以說古代男子都留長頭髮,鬍子也不刮。直到滿清入關,強制推行辮子頭,才讓天下人換了髮型。至於那些不願意換的,都被殺死了。不過清朝初代的辮子,和我們印象中電視劇裡的還是有些不同的。最初的清朝髮型,真的就只是一條辮子。我們熟悉的那種半頭式,直到清朝中葉才流行起來。接下來就讓我們聊聊,清朝的辮子是如何發展的。
  • 清朝的服飾和辮子,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對此你了解多少
    說到距今最近的一個封建朝代,就必須要說一下當時的服飾和辮子。服飾上來說,從古至今,從古代服飾上就能看出中國在文化上的發展歷程,每個朝代都有對審美的不同見解,可以說服飾變化就是歷史變化的縮影。清朝的服飾和辮子,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對此你了解多少?
  • 清朝老照片:圖一是男子在比賽吸菸,圖四的士兵老大爺實在太陽光了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清朝時期的兩位男子正在吸菸的情景,看著煙槍跟其他老照片中的有些不一樣,不知是否屬於鴉片。而旁邊幾位男子都坐在椅子上看熱鬧,似乎有點在看他們比賽的意思。
  • 是什麼原因讓清朝統治者那麼害怕西方傳教士?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清朝統治者不是害怕傳教士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勢力以及他背後的支持者。且天主教比較重要的一項使命就是在全世界宣揚傳播天主教,法國在他自己的殖民地都有天主教傳播機構和團體,晚清時期的中國自然也是它重要的宣傳場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