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2020-12-25 讀文增益

在多爾袞率清軍入關之前,中國受到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薰陶,國人一直都是遵循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頭髮並不是隨便可剪得。可是在1645年,清軍正式進入江南之後。

攝政王多爾袞便提出了「剃髮易服」的政策,規定在清軍所踏過之處。當地所有男人,不論是官是民,以十日為限,俱都要削髮垂辮,以示臣服。而若是不從者,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而那時候,亦有許多人都不願意剃頭,多少人就這樣死在了清軍的刀下。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

而金錢鼠尾辮是早期女真族還在密林中時的發行,由金兀朮最先打造,到後金時期才稍有改變。而這種造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當年的族人們可以更好的在密林中穿行,也便於在戰場上廝殺。

而這種髮型實則是醜的不行。一直到清朝乾隆後期,滿族的統治者們都接受了儒家文化的薰陶,覺得頭髮多點也不錯。於是銅錢大小的鼠尾巴辮子,就此化為了巴掌大小。

但巴掌大小也醜啊,當時已經有大量的洋人來華。洋人們見到中國人這樣怪異的辮子,於是又將其叫做是「豬尾巴辮子」。並且這時候的蓄髮部位已經在百年的演變中由後腦悄然移動到了頭頂的部位,更像是豬尾了。

一直到嘉慶後期,男子的髮式才逐步演變成將類似於我們在清宮劇中看到的那樣。但是也沒有那麼多,因為他們還是要將頂發剃去,且四周邊緣的頭髮也要剃去寸餘,中間保留長髮,分為三綹辮子編成一條垂在腦後。這是官方將其成為髮辮,但是民間將其稱作為「陰陽頭」。

所以我們在各類清宮劇中看到的,康熙乾隆時期,甚至是皇太極多爾袞時期的陰陽頭。俱都是被騙了,那時候的發行可比後來的陰陽頭要醜多了。也許是拍出來不好看,才會心照不宣的全部按照清朝後期的髮型來設計造型。

而清朝「剃髮易服」的治國之策,在民間長久以來都有抗爭。自遼東地區廣大的漢族人民反抗,一直到清朝建國後無數的民眾反剃髮鬥爭。以至於成千上萬的漢族人民都為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一直到清朝末期,都還有太平軍披頭散髮以示對清朝的反抗。但是在滿清覆滅,民國成立後。遇見民國要剪辮子的要求,大多數人又都守在了家中,不肯剪辮子。

據史料記載,有一位太原的鄉紳因為自己的辮子被政府強制性的剪掉了。就在自己的日記內暗搓搓的發散怨氣:

「上年五月被賊剪髮半截,恨賊為亂難當,莫能寢其皮而食其肉,為此生之大憾。」

也許是因為,陰陽頭扎個辮子看著還行,剪掉就真的不能看了?

現今的清宮劇異常之多,但又大多和事實不符。以至於許多人對清朝的固有印象大多是電視劇中那樣,管中窺豹。想要了解真正的清朝到底是如何,這本《清朝全史》值得閱讀。

《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敘論清朝歷史的學術著作,以時間為經,以清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為緯,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清代歷史發展的基本面貌;所記的史料十分豐富,尤其是對歷史細節的描述,更為他書所罕見;所述文字,精細、形象、生動、絕無拖泥帶水。

相關焦點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真實的清朝辮子是這樣的
    尤其男主俊灑閒逸的背影,拖著長長的粗辮,顯得玉樹臨風,毫無違和感,甚至還會感覺清朝的髮型很帥。然而真實的清朝男子髮辮並非如此,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一、印象中的清朝辮 我們都知道清朝男子留髮辮,這也是滿清男子的主要特點,尤其看了近些年來的電視劇,清朝辮的印象在我們的腦海口已經是「根深蒂固」。
  • 清朝髮型到底如何?別被電視劇騙了,這才是真正的「陰陽頭」
    古人認為萬物都是由陰陽兩個相反相成的對立面構成的,日是陽、月是陰,暑是陽、寒是陰,白是陽、黑是陰。寓意著陰陽的太極八卦圖就是由黑白分割的對抱魚形形成的。因此許多留一半,去一半的東西都被稱為陰陽,而「陰陽頭」指的就是只有一半的頭髮。
  • 清朝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氣味讓人嘔吐,夏天不敢靠近
    剃髮垂辮被清朝統治者視為「臣服」的標誌,所到之處,男子都要改變自己原本的裝束。有一個問題,或許很多人都沒想過,清朝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曾表示:清朝男子髮辮散發出的氣味讓人嘔吐,夏天不敢靠近他們。歷史上真實的清朝男子,留的髮辮叫「金錢鼠尾」,他們會剃光頭頂所有的頭髮,只留下後腦勺一撮比小拇指還細的頭髮,編成的髮辮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是合格的辮子。其實我們在清宮劇裡面看見的男子髮型都是不符合歷史的,那是為了演員們的形象著想。到了清末,電視劇裡面那種頭髮只剃一半的「陰陽頭」造型才慢慢出現。
  • 清朝的標誌長辮子有多髒?看了傳教士的日記,實在令人作嘔
    清朝的大辮子太髒了,從外國傳教士的日記中就能發現,實在是很髒我們都知道古代人的造型可和我們現在人大不相同,經常能看到很多人蓄著長頭髮,但是又都明白,他們古人頭髮特別長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所以他們一輩子都不去剪頭髮。
  • 清朝的服飾和辮子,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對此你了解多少
    看封建社會的服飾小編看來就是在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官員不同的職位不同的服飾,官民之間的服飾上的涇渭分明,都是將這一特徵體現得淋漓盡致,要不怎麼說當時的人都那麼想要考取功名呢,可以說加官進爵在當時是唯一可以使個人在等級上上升的途徑。簡單的聊完了當時的服飾,咱們再來說一下髮型問題。小編原來小時候上學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同學這麼說:「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不能亂。」
  • 清朝影視劇中辮子留法很多都是錯的,它經歷了鼠尾巴豬尾巴牛尾巴
    而到了清朝,男人都剃頭留辮,成為一個時代最突出的歷史影像,所以,我們把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視劇都稱作「辮子戲」。但是,那些影視劇裡,清朝男人雖然留辮子,但他們留著「陰陽頭」,只剃光了頭上前半部分,在後面才梳成一條又粗又長的辮子,如同上圖《少年天子》中鄧超那樣。而在港臺一些影視劇裡,甚至頭皮都不剃光,只是梳一根大辮子。好多觀眾看了,說像港臺影視那樣的留法,那些男人都是死罪。
  • 清朝的辮子,真的是電視劇裡那樣嗎?一開始的樣子很難看
    所以說古代男子都留長頭髮,鬍子也不刮。直到滿清入關,強制推行辮子頭,才讓天下人換了髮型。至於那些不願意換的,都被殺死了。不過清朝初代的辮子,和我們印象中電視劇裡的還是有些不同的。最初的清朝髮型,真的就只是一條辮子。我們熟悉的那種半頭式,直到清朝中葉才流行起來。接下來就讓我們聊聊,清朝的辮子是如何發展的。
  • 清朝男子的辮子多久洗一次?英國傳教士留下照片,網友:不敢相信
    歡迎來到百家後小帆品歷史,今天我講述的是:清朝男子的辮子多久洗一次?英國傳教士留下照片,網友:不敢相信。在我國,離我們現在最近的封建王朝就是清朝。清朝時候,不管男性還是女性裝扮都非常有特點,尤其是在髮型方面,女子有「旗頭」,男子留長辮子。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這些旗頭奇形怪狀,大小不一。如果真的追究起來,可能電視劇中的旗頭很多都不符合歷史。那麼真實的清朝女性所使用的旗頭髮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清朝女性最開始的髮型並不是旗頭,旗頭是在滿族人進入北京以後研究出來的新髮型。最開始的清朝女性,只是簡單地將頭髮編起來在頭頂上盤成一個髻。這樣既簡潔,又舒適。
  • 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相信留過長頭髮的人都知道,長頭髮打理起來是非常麻煩的,再加上缺乏古人洗髮露以及護髮素的滋潤,因此很多人的頭髮是又黃又枯的,但是即便如此,古人也不會輕易的去剪頭髮,甚至於動頭髮的人還會遭受非議。 那麼,清朝滿族人為何都剃頭留辮子?
  • 清朝皇室女子都戴旗頭?假的!你這是被古裝劇給忽悠了!
    我們先來看看清代滿族女性髮型的發展變化吧。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女子亦如是。與漢族女子不同,滿族的女子大多會騎射,所以她們的頭髮也趨向於簡潔便利,不會梳漢族女子那些繁複的髮髻。什麼飛天髻靈蛇髻的,一上馬跑上兩圈,都給你晃散了。入關前,滿族女子多半是把頭髮編成辮子盤起來就完了。未婚女性一般梳雙髻,左右兩邊各梳一個辮子,編起來盤好。
  • 溥儀死後,身體1樣東西,留在博物館中被參觀,遊客:長這個樣子啊
    在封建時代,古人一起留著頭髮,可是到了清朝不一樣,頭髮就沒有了。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針對漢人來說的,這是漢文化。可是滿人沒有這個文化風俗,所以他們不必遵從。 滿人是馬背上的民族,為了騎馬跑得快,他們就把頭髮剃了,只是在後面留了一小撮,像是老鼠尾巴一樣,這是清朝滿人早期的髮型。
  • 清朝時女性的髮型是什麼樣的?影視劇上的髮型太假了!
    在清宮影視劇中,男性的髮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從清初到清末,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在原有的髮型上細微調整一些。而女性的髮型就不一樣了,從清朝到清末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的變化呢?另外,清朝女性的髮型是怎樣變遷的呢?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外國傳教士書中記載,讓人作嘔
    甚至是一天洗一次頭,然而在古代的時候,一方面是條件有限,另一方面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悔之,因此人們的頭髮非常長,清洗一次非常不容易,所以不可能像現在這樣清洗頻繁,而且不同於女人愛美,很多男人就都是非常邋遢的,對於頭就更懶得洗了,那麼他們到底多久清理一次呢?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看看英國傳教士的反應就知道了
    由此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令人極為好奇,那就是古人蓄髮一輩子,尤其是清朝人梳成「辮子」之後,到底多久洗一次頭髮?那麼,清朝人的「辮子」髒不髒呢?英國傳教士曾經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了這一情形,說當清朝人鞭子解開之後,傳教士聞之已經欲吐。
  • 清朝人的「髮辮」有多髒?美國女傳教士:氣味臭氣燻天,令人作嘔
    現代人的頭髮已經成為了除了服飾之外,最能體現自身個性的地方了,各類像爆炸頭、莫西幹頭,還有羅納爾多的「阿福頭」式的新式髮型層出不窮,體現了年輕人的時尚理念。但是在中國古代,髮型卻是禮法的體現,要求非常嚴格。古代男子的髮型分為兩個階段。
  • 清朝男人髮辮到底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照曝光,畫面令人作嘔!
    清朝的男子多久洗一次辮子?這個問題我們可能從來沒想過,當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能看到清朝的男子和那些達官貴人都留著長長的辮子,很是清秀乾淨。可是現實中的清朝,並非大家所想像的那樣美好,並不是人人都特別講究。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清朝人是如何清洗自己的辮子的,英國的某一傳教士也做了相關記錄。
  • 理髮師回憶:毛主席髮型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直到清朝末期,才逐步演變為影視劇之中,前半部分剃光後半部分蓄髮的「陰陽頭」,不過留辮子終歸是清朝時期的一大標誌。因此,出生於清朝末期的毛主席自然也曾有過一段時間蓄髮留辮,然而隨著辛亥革命時期的到來,毛主席迎來了第一次髮型變遷。
  • 清朝人的「大辮子」究竟有多髒?外國傳教士的日記如何記載的?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在我們看的古裝劇中,那些清朝的王爺、大臣尤其是男主角,都特別帥氣,用有文化一點的詞就是風流倜儻、英俊瀟灑。而且穿著打扮也特別華麗,男人古裝和現代的最大區別就是長頭髮和衣服,尤其清朝,都是長辮子。整潔又不失氣質,簡直可以迷倒一大片。
  • 清朝人的「辮子」到底有多髒?外國傳教士當場吐了一地,毫不誇張
    根據史書的記載,秦朝人大約每隔三天洗一次頭,還是挺講究衛生的。漢朝還專門有條法律規定,在朝官員每隔五天會休息一天,專門用來沐浴,這樣看來,漢朝人的講衛生程度也不亞於秦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