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亞馬遜後,美企巨頭關鍵業務撤出中國,700億市場被放棄

2020-12-18 支付揭秘

近段時間在國外已經上市的公司中,不少企業開始謀求二次上市,數量也越來越多,背後反映出一個現實問題,國產企業的競爭力開始加強。華為雖沒上市,但目前手握91份商業合同,在5G領域有著很高的話語權,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在穩定國內市場份額之際,已經開始布局海外。尤其是各項統計榜單中,中國企業通常也榜上有名。

既然有新人出現,必然會壓縮其他企業的生存空間,而且甚至有些企業始終無法融入國內的商業競爭格局中。作為世界第一的電商巨頭,亞馬遜的市值有目共睹,然而能做全世界人的生意,卻做不了中國人的生意,在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瓜分國內電商市場的背景下,亞馬遜最終只能放棄中國電商市場。

如今在亞馬遜之後,又有一家美企巨頭的關鍵業務也將撤離中國。據外媒報導,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公司,已經放棄了開發和推出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雲計算產品的計劃,只不過在谷歌公司的表態中,企業關閉雲計劃且說明並沒有考慮向中國提供雲服務。

其實在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現在很多事情都需要藉助雲服務,谷歌的雲服務在幾年之前曾排名世界第三。最近還有消息表示,谷歌將與雷諾籤署一項多年期的雲服務合同,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獲得的同類合同中最大的一筆。按照上述消息推算谷歌的雲服務其實並不差,那為何如今卻表示不考慮對中國提供雲服務呢?

公開數據顯示,國內的雲計算市場成長空間潛力巨大,之前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雲服務市場,且總規模已經超過700億人民幣。2019年的第四季度市場規模就超過33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66.9%,在全球雲服務市場中的佔比已經超過10%。谷歌雲計算雖沒有亞馬遜佔比高,但作為谷歌的關鍵業務,要說撤出中國真不是明智之舉。

實際上,放棄中國雲計算超過700億的市場,或許谷歌也是無奈之舉。我們都聽說過阿里雲和馬雲的故事,而目前的阿里雲估值已經近5000億,國內市場佔比約為45%。在整個亞太市場,阿里雲牢牢掌控第一,且世界範圍內的市場份額由去年的7.7%上升至9.1%,位居世界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日前拿到一項殊榮,整體安全能力排名全球第二,僅次微軟,谷歌也不是對手。

除此之外,國內其他從事雲服務的公司表現也不差,騰訊雲目前已經被華為雲所超越,二者所佔市場份額約在15%左右,而金山雲等企業的存在,使得排名前兩位的亞馬遜雲和微軟雲都沒有顯著的生存空間,自然谷歌布局中國雲服務市場就顯得更加困難。

當然中國雲計算市場乃至世界雲計算市場,都還有廣闊的生長空間。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的雲服務市場將達到1400億美元,增幅32%,到2024年將達到2840億美元。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雲服務市場,貢獻的規模自然是空前的,阿里雲和騰訊雲等企業的崛起,將進一步緊追或者壓縮谷歌等企業在雲服務領域的優勢,退出似乎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繼亞馬遜之後,又一美巨頭敗走中國,關閉全國門店讓用戶措手不及
    作為全球體量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龐大的用戶群體吸引著全球各大品牌爭先恐後在中國市場布局,進入中國市場,不僅能夠給予這些公司客觀的收入,同時還能擴大這些公司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補貼700億「搬家費」,請求87家日企從中國撤離
    然而,就在其他國家加大對華投資力度的當下,日本卻做出意外舉動,不惜「自掏腰包」補貼700億搬家費,請求87家日企從中國撤離。據報導,日本將向那些把工廠遷出中國的企業支付報酬,這是一項確保供應鏈、減少對中國製造業依賴的新計劃的一部分。這些遷出中國的企業將把工廠遷回日本,或其他東南亞國家。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九成以上日企沒有轉移在華業務計劃
    針對近日「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報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駁斥稱,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他指出,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除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8.8%外,2016-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
  • 疫情影響大 日本居酒屋品牌「和民」全面撤出中國
    疫情影響大 日本居酒屋品牌「和民」全面撤出中國來源:聯商網2020-02-06 16:51聯商網消息:2月5日,Watami株式會社官方網站發布了「和民」全面撤出中國本土的公告。這些企業大多數都在中國市場擁有大量生產業務,據悉,已經有日企打算將生產業務轉移至其他國家和地區。具體來看的話,日本松下電器在中國江蘇蘇州的大型生產器械設備製造工廠因疫情一直處於停工狀態,預計要到10號才能復工。對此,松下公司將考慮在電子零部件產品等領域進行替換性生產。而索尼已經縮小了其在中國自有工廠的生產規模,夏普公司則打算將原本放在中國的生產業務逐漸擴大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 美企擔心成為「微信禁令」犧牲品:中國業務離不開微信
    美企擔心成為「微信禁令」犧牲品:中國業務離不開微信 2020-08-09 21:53:52   來源:參考消息網
  • 日本不惜耗費700億日元,幫助日企撤離中國,背後原因何在?
    然而最近,卻有一個國家不惜耗費巨額的資金,來幫助本國的部分企業從中國市場中撤離,這個國家就是日本!近期以來,種種跡象都表明,日本正在鼓勵部分在中國的日企撤離中國市場。7月17日,日本的經濟產業省表示,目前已有87家日本企業獲得了日本提供的補貼,從中國市場中撤離。
  • 知消周刊|路威酩軒放棄收購蒂芙尼;農夫山泉、百勝中國在港上市...
    印度首富零售業務獲美國銀湖資本注資10.2億美元。印度信實工業集團(Reliance Industries)周三宣布,美國私募股權巨頭銀湖資本(Silver Lake)將向其零售業務注資10.2億美元,幫助該公司擴大其在印度零售業的領先優勢,並與亞馬遜以及沃爾瑪旗下的Flipkart競爭。
  • 零售巨頭紛紛退出中國!繼沃爾瑪、家樂福後,英國零售巨頭也撤了
    零售巨頭紛紛退出中國!繼沃爾瑪、家樂福後,英國零售巨頭也撤了推薦語:眾所周知,我國擁有14億的龐大人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的。在電商巨大的競爭壓力下,零售巨頭家樂福首先頂不住壓力要「退出」中國市場,在2019年9月26日,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蘇寧國際耗資48億元完成家樂福中國80%股權收購事宜的交割手續。
  • 亞馬遜中國:繼續在中國市場投資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何倩)8月10日,在亞馬遜中國「2020亞馬遜創新日」上,亞馬遜中國副總裁李巖川公布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亞馬遜全球擁有技術專利120000項,並廣泛應用於智能語音交互、智能硬體、智能購物和智能物流等場景。
  • 日本擬資助日企回國生產?又一巨頭行動:耗資280億擴大在華業務
    美國也緊隨其後,4月10日有美國重要人士就公開呼籲在外美企回到美國,並將為回流企業報銷所有搬家費用。不過據普華永道與北京和上海的美國商會聯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75%在華美企表示不會改變在華投資計劃。美企已經先一步作出回應的情況下,近日日企也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 萬億美企,在中國沒撈著錢,又在日本「出問題」?還得掏1億出來
    作為美國最大的一家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為其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創造了滿滿的財富!就算和前妻離婚,分走了百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但是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可知,他目前依舊還堅守著「世界首富」的位子。美媒報導,在新冠疫情持續的6個月時間內,美國一眾超級富豪的財富實現了暴增!
  • 法國打響第一槍後,30國聯手「圍獵」美企,證監會:中國也將加入
    一直以來,美方以蘋果,臉書以及谷歌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為代表在全球壟斷數字領域,在他國獲取了大量的利益,如今這一現象或將不再。據悉,早在2019 年,法國就因為美方的科技巨頭形成數字壟斷對美開出第1槍,對美企徵收數字稅。
  • 世界首富日賺10億,贏了全世界,卻唯獨輸了中國?如今後悔了
    就像國內的馬雲、馬化騰等人,均是20年多年來出現的網際網路巨頭;不僅打造了阿里和騰訊這樣的「世界級」公司,自身財富也達到了相當恐怖的級別。以馬云為例,20年前還被認為是一個「亂立Flag」的奇怪商人,如今卻已然成為中國第三批企業家中的代表人物。目前為止,馬雲已經三次問鼎「中國首富」,財富體量更是達到4000億級別。
  • 中國巨頭熱衷放貸,美國巨頭偏愛星辰大海?背後真相是什麼
    不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谷歌、蘋果、亞馬遜、Facebook等巨頭雖然一直在搶奪在線支付市場,但卻都小心翼翼地避免親自涉足更直接的金融業務,尤其是消費信貸業務,這是為什麼呢?是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骨子裡熱衷放貸,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偏愛星辰大海,還是有別的原因?
  • 全球第一鋼企誕生:年營收超5500億,力壓日韓鋼企巨頭,它來自中國
    來源:EMBA微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正在逐漸崛起,也正是在此情況下,全球第一鋼企誕生!而它便是來自中國的寶武鋼鐵集團。年營收超5500億,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近期,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公布,根據500家企業2019年的營收數據依次排名,中國一共有133家企業上榜,而美國只有121家,中國上榜企業數量首次超過美國,登頂榜單第一的位置。而這也反映了我國在過去數十年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果,中國企業的規模及實力也實現大幅提升。
  • 昔日全球最大鋼企欲以14億美元賣掉美國業務
    昔日全球最大鋼企欲以14億美元賣掉美國業務2020-09-29 09:13:51   來源:網絡     列印   昔日全球最大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打算出售自己的美國業務。
  • 亞馬遜撤出中國,Amazon Business強勢布局,是撤退還是陣地轉移
    2019年4月18日,亞馬遜正式發布通知,從7月18日起,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將「正式下線」,此後不再在亞馬遜中國網址向商戶提供服務,90天內關閉配送中心,逐步減少對中國內銷商戶的支持,除了kindle和跨境貿易保留,其他業務全部裁撤。
  • 8點1氪 | TikTok美國市場營收將達5億美元;微信、亞馬遜斷繳蘋果...
    (新浪科技) 苦「蘋果稅」久矣,微信、亞馬遜等紛紛斷繳 微信暫停iOS端虛擬付費,微信與蘋果開啟第三次交鋒。國外科技巨頭紛紛斷繳「蘋果稅」,在Spotify、Netflix拉到歐盟這一最強助攻時,亞馬遜也悄然暫停iOS的虛擬付費,包括Kindle電子書和電商會員。一時間,蘋果成為眾矢之的。
  • 家樂福跑了、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巨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其實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有不少零售巨頭的業績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進入到中國市場有十年之久的樂購在2014年的時候宣布撤出中國市場,並且還把它在中國的全部業務出售給華潤萬家。其實樂購撤出中國市場僅僅是一個開端,之後便有不少零售商企業陸續傳出撤出中國的消息。
  • 藥明康德:從700平米實驗室起步,到超2700億市值的醫藥外包業巨頭
    1996年,美國國際研發外包服務企業MDS Pharma Service在我國投資設立了國內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合同研究公司,從事新藥的臨床試驗業務。隨後,美國Quintiles(昆泰)、科文斯等行業巨頭也紛紛在中國成立分支機構,帶動了中國CRO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