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的《金剛川》,1953年,金城戰役

2020-12-17 騰訊網

恰逢抗美援朝70周年近期上映的歷史題材影片《金剛川》,為這次偉大的戰爭做了獻禮,今天帶大家一起去了解這場為整個韓戰做結的最終一戰,金城戰役。

其實這本是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在當時志願軍計劃的夏季反擊戰役,因朝鮮停戰協定即將籤字,到1953年6月15日就已經結束了,但是南朝鮮的李承晚卻突然跳了出來,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迫扣留中朝戰俘2.7萬餘人,並公開表示要將他們強行變到南朝鮮軍隊中去。

這一行動破壞了停戰談判剛剛達成的戰俘遣返問題的協議,是停戰協定無法籤字,執行停戰協定失去了保證,李承晚的破壞行為引起了強烈的國際反響。

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政府官員紛紛譴責這種行為。美國總統艾森豪和接替艾奇遜任國務卿職務的約翰杜勒斯也覺得面子上難堪。

正如美國一位記者所說的,在整個世界上,李承晚的名望一落千丈,降到了最低點,全世界譴責之聲四起。而時任聯合國軍司令的克拉克將軍只得無奈的表示,那就讓志願軍教訓一下他們。

對於李承晚的這種破壞行為,中朝方面當然不能容忍。

6月19日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名義致函克拉克,指出美方必須負起這次事件的嚴重責任。此時戰場上的軍事形勢和政治形勢正是對中朝方面有利的時候,為了對李承晚的破壞行為表示抗議,6月20日中朝代表團要求談判休會,直至美方作出保證。

鄧華、楊德志等人根據彭德懷20日晚的電話指示,於當晚23:30給各部下達了指令,並告知人民軍前線指揮部和開城代表團,準備狠狠打擊南朝鮮軍。

志願軍本來已經結束了夏季反擊戰役,開始了第三階段作戰,從6月24日開始,第一現之第一、第四十六、第二十三、第十六、第二十四、第六十、第六十七軍及人民軍第三第七軍團紛紛對已做好攻擊準備的目標展開了攻擊,痛擊南朝鮮的金城戰役即將拉開序幕。

為保證此次作戰勝利,上級特給20兵團補充、加強火箭炮兵、高射炮兵各一個團,還有一些坦克兵。

金城正面有我志願軍的5個軍,共有各式火炮1094門,平均每公裡44.8門,還有坦克20輛,南朝鮮軍和志願軍兵力對比為1:3,火炮對比為1:1.7。同時為保證金城前線後勤補給,共調集了10個汽車團,2000輛汽車,晝夜不停地向前線運送物資1.5萬噸,其中包括各種炮彈70餘萬發,炸藥124噸。

7月13日夜,志願軍1094門火炮在一片沉寂中突然爆發,瞬間照亮了整個夜空。炮彈如雨點般落22公裡的敵軍陣地上,不到半個小時就往南朝鮮的首都師三師六師八師陣地上整整傾瀉了1900噸炮彈,這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炮擊。

在猛烈的攻擊下,前哨陣地一個接一個被粉碎,一個小時後,20兵團就將南朝鮮軍陣地衝擊的七零八落,伴隨著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志願軍的將士們殺聲震天動地,很快敵軍戰線被全線突破,整個戰場已經完全被志願軍主宰。

南朝鮮陸軍第一王牌首都師是南朝鮮最能打硬仗的部隊,其第一團就是大名鼎鼎的白虎團,該團陣地首先遭到了志願軍的猛烈進攻,團長崔喜瑩,團預備隊前往增援,結果兩個連一出發就被志願軍的炮火打掉了一半人馬,增援直接變成了潰逃。

在志願軍空前猛烈的炮火下,白虎團所有的通訊設施全部被打掉,團長崔喜銀急得原地打轉,卻毫無辦法。在首都師嶽峰裡的一個炮去陣地上頃刻間落下了1000多發炮彈,陣地被炸得面目全非,到處都是炮車的殘骸和殘缺不全的屍體。

首都師發動剩餘的火炮開始瘋狂反擊,在數小時內發射了幾千發炮彈,但仍然沒能減緩志願軍的進攻勢頭。此時白虎團左翼的26團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該團坦克剛一進入陣地就迎頭挨了一頓雨點般的炮彈,領頭坦克當即中彈起火,餘下兩輛坦克掉頭逃竄,一線防禦陣地頃刻間土崩瓦解。

師長崔超妍判斷應該救就白虎團,於是立刻派出一個營火速趕往二青洞增援,該團的殘存敵人開始推到碉堡坑道固守,本就善於打坑道戰的志願軍先用炸藥包爆破筒炸塌坑道口,說實在的論地道戰,志願軍是他們的祖宗,此時的白虎團更不好受,該團的二營邊打邊撤,退到了第二道防禦地帶,志願軍見縫插針,又從二營一營結合部穿插進來,把2營5連6連7連分割包圍,並把手榴彈精準的投到了營部指揮所。戰後清點人數時,上千人的滿員營被打的只剩下200多人。

一直精悍的志願軍特種部隊正直撲白虎團團部,志願軍607團偵察連挑選了12名偵察兵組成了小分隊,由副排長楊育才帶隊,他們身著南朝鮮軍軍服,每人都配備了手槍、衝鋒鎗、手雷和燃燒手榴彈,此外還攜帶了電臺、繩索、短梯等特戰工具,全副武裝向白虎團的心臟發起突襲。

白虎團團部設在離前線20多公裡的京城南側高山峽谷間的二青洞,一路上楊育才身著一套美軍軍服冒充美軍顧問走在最前面,每當碰上南朝鮮軍巡邏時,他便主動上前用自己都聽不懂的英語,烏裡瓦拉的安慰那些驚魂未定的巡邏兵混過了一道道關卡。

凌晨2點小分隊終於到達了白虎團團部,他們趴在附近的草叢中,裡面的燈光清晰可見,甚至可以隱約聽到說話聲,10多輛坦克和20多輛裝甲車將團部圍的嚴嚴實實,楊育才思索片刻決定直接硬闖。當然他敢硬闖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在來的路上抓到了一名南朝鮮軍官,從他口中套出了團部的口令和路線,並把這名軍官留在了隊伍中。就這樣這支小分隊大模大樣的走了進去,崗哨看到是自己的上司帶路,再加上口令正確便一路放行。

幾十名南朝鮮軍官正在激烈討論的時候,幾顆手雷突然被扔到了桌上,緊接著就是幾聲爆響,小分隊抄起傢伙就衝了進去。

南朝鮮軍官急忙跳窗而逃,打掉了指揮所之後,他們用一鼓作氣打掉了團部附近的油庫彈藥庫,爆炸聲此起彼伏,熊熊的火焰映紅了整個夜空,白虎團團部的警衛部隊亂作一團,他們搞不清楚志願軍到底來了多少人,慌亂中無法組織起任何有效的抵抗,只能四處逃竄。

就這樣12名志願軍偵查兵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內共斃敵223人,其中包括白虎團團部97人,而這12人無一傷亡,奇襲白虎團一一被後事傳為佳話,在白虎團被打掉之後,志願軍的進攻並沒有停止,在20兵團東中西三線進攻下,南朝鮮軍的防線再也頂不住了。

到14日晚金城之敵被全部肅清,南朝鮮守軍4個師遭到毀滅性打擊。21個小時內,志願軍在聯合國軍構築兩年之久的現代化防禦陣地內推進了9.5公裡,這是戰爭雙方在陣地戰階段推進的最高紀錄。

7月15日16日連續兩天,20兵團西集團以攻為守,繼續向敵縱深擴大戰果,中央集團也在向前推進。東集團的180師更是一馬當先。

從7月18日起,面對志願軍的勝利,聯合國軍出動了7個師,整整反覆了10天,僅僅取得了志願軍應難以堅守而主動放棄的白巖山地區,其他志願軍陣地仍固若金湯。

截至7月27日,在歷時15天的金城戰役中,任軍第20兵團貫徹穩紮狠打的戰略方針,向南擴展陣地140多平方公裡,敵軍傷亡達5.2萬餘人,勝利完成了全部進攻任務,完全佔領了戰略要地。金城地區兵鋒直指漢城,金城戰役的全面勝利直接迫使聯合國軍在不到半個月後決定停戰。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於7月27日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成功粉碎南朝鮮軍想要頑抗到底,繼續擴大戰爭的企圖,最終為為整個韓戰畫上了句號。

相關焦點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戰役歷史 金城戰役的背後故事是什麼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戰役歷史電影《金剛川》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金城戰役期間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故事就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所展開的。
  • 《金剛川》真實的背後: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示意圖 既然《金剛川》是真實事件改編,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其背後的真實歷史背景: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1953年6月,朝鮮停戰談判的各方已達成全部協議,停戰協議籤署在即。
  • 《金剛川》背後的真實歷史: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
    電影《金剛川》所講述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金城戰役期間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故事就是圍繞著這條河上的一座橋所展開的。志願軍工兵第十團三連在連長張振智的帶領下,在金剛川上架橋作為金城戰役志願軍後勤補給通道。橋梁遭到美軍的狂轟濫炸,美軍飛機投彈3500枚,橋梁數次被炸毀。
  • 《金剛川》志願軍用血肉築橋,背後的金城戰役更加血性慘烈
    2020年10月23日,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上映。各項數據表明,這部電影已經預定了年內電影的王炸之一。事實上,引發《金剛川》的金城戰役更加值得關注。
  • 《金剛川》——真實歷史的冰山一角 從抗美援朝到金城戰役 電影...
    預告電影背景設置在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為了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們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階段,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
  • 最後一戰,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究竟什麼樣?
    電影本身如何,留待每一位觀眾自己感受,但對於金剛川的歷史故事、真實的金城戰役、尤其是歷史上最可愛的人們究竟經歷了什麼,它有著固定的答案。「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而衛和平,則和平存。」所謂實力,從很多年前起,就有人為你我如今的安寧而勠力儲備了。
  • 《金剛川》熱映背後,金城戰役的政治真相
    文/青禾1950年10月25日,中國志願軍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戰。70年後的今天,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這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聯合執導,吳京、張譯、鄧超等多名影帝加盟的片子,可以稱得上是超豪華陣容了。口碑雖然有爭議,熱度卻一直居高不下。
  • 《金剛川》戰役結局是什麼 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電影的最後,導演以以真實的影像記錄作為收尾——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在專機的護送下,回歸魂牽夢縈的故土。是一場怎樣的戰役10月25日則是抗美援朝紀念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的電影《金剛川》定檔10月25日,也發布人物海報,為了每一位不畏艱難的戰士,也為了每一位有勇氣的中國人!
  • 抗美援朝金城戰役,《金剛川》有座炸不毀的橋
    70年後,適逢抗美援朝70周年,中美關係劍拔弩張之際,「抗美援朝」題材解禁,《金剛川》打頭陣。 電影以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最終階段為背景,講述為了保障向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戰士們誓死捍衛金剛川上的交通要塞——金剛橋的故事。
  • 《金剛川》影片介紹 金剛川是歷史上哪次戰役?
    張振智在抗美援朝中歷經了第五次戰役、夏季防禦作戰、金城反擊戰,大大小小的戰鬥共幾十次,榮立了3次一等功,被評為志願軍二級模範;被原華東軍區授予「工兵英雄」的榮譽稱號。電影《金剛川》講述了什麼故事金剛川定檔10月25日上映金剛川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敵人上用飛機,下用兩個炮群嚴密封鎖。
  • 《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到底有多重要?此戰讓對手徹底甘願服輸
    這兩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了很多關於《金剛川》的問題,其中被提問最多的就是《金剛川》的故事有歷史原型嗎?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到底有多重要,為何連蘇聯的喀秋莎都用在了保衛一座橋上?你想知道嗎?那麼今天這期視頻,我們就來聊聊金剛川背後的歷史故事。
  •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 為何美軍炸不掉金剛川的那座橋?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為了保障向金城前線輸送戰力,志願軍們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上的金剛橋。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
  • 《金剛川》戰役故事的原型是什麼 背景與人物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改編自真實事件,據一名人物原型爆料,金城戰役是他最難忘的戰役,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三十七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線的物資輸送。電影《金剛川》大牌雲集,張譯扮演了高炮排長張飛,吳京扮演了高炮班長關磊,鄧超扮演了步兵連長高福來,其餘主演還有李九霄、魏晨等。據說,這一次鄧超屬於特別出演。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金城戰役:不可能,是中國軍人最大的武器
    《金剛川》的歷史背景是金城戰役,那是韓戰最後一次戰役。中國志願軍在14天的時間裡,殲敵5.3萬,逼著美國和南韓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上,再也不敢耍花樣。金城戰役,也是抗美援朝以來,我方火力首次能壓制敵軍,打得非常酣暢淋漓,看到美軍也有被狂轟濫炸的一天,那叫一個痛苦。021953年,夏季,戰場上的雙方,又開始要談判了,打打談談都兩年多了,每次美軍和南韓李承晚政權都找事情破壞和談。
  • 真正的金剛川戰役是這麼慘烈!
    震撼—真正的金剛川戰役是這麼慘烈! 最近由管虎新作,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宣布提檔至10月23日上映。 今年正值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加上前段時間,韓國那幫防彈少年團的言論,更是將抗美援朝這個中華民族銘記的歷史事件,推到上熱點。
  • 獨家策劃|電影《金剛川》:踏上沒有退路的戰役
    提起抗美援朝,我們先想到的是上甘嶺戰役、松骨峰戰役、長津湖戰役,按慣性思維,你會推測還有個『金剛川戰役』,但是上網一查,發現搜出來的都是金城戰役,少有提及金剛川。 金城戰役是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接近尾聲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金城發動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此役志願軍殲敵5.3萬餘人,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裡,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 金剛川是橫跨在我軍向前線輸送兵員、給養路線上的一條大河。
  • 《金剛川》熱映 這位揚州老兵曾親歷金城戰役
    孟儉 攝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影片的歷史背景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金城戰役,當年的志願軍戰士們連續七次修復37米長的大橋,用血肉之軀築起金剛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線的物資輸送。「我參加了那場戰鬥,打得那叫一個痛快!」今年87歲的儀徵抗美援朝老兵徐正貴說。
  • 金剛川到底在哪兒,飛機能一槍將人炸成血霧?真實戰況如何
    《金剛川》金剛川確實是一條河的名字,給這條河的所在地當然是韓國,念法還真是有點古老,現在國內有名的河流都是以「江」、「河」、「水」命名。抗美援朝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中,金城前就有一條「金城川」。金城戰役中的金城川「金城川」與「金剛川」看起來很相似,就差一個字,但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在1953夏季反擊戰,「金城戰役」是最為標誌性的,但是管虎會拍這麼大型的戰役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 《金剛川》超級戰爭大片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致敬電影、超級戰爭大片《金剛川》在港開畫。《金剛川》聚焦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稱為金城戰役。金剛川是位於朝鮮境內的地名,地勢險峻,是這場激戰中,兵家必爭之地。那裡有一條非常深、非常寬闊的江,江上的橋是通往金城前線的必經之路,志願軍戰士為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據統計戰爭最白熱化的個多月中,木橋遇美軍的輪番轟炸,落下的炮彈多達2400枚,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 《金剛川》的事件原型是什麼 金剛川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金剛川》的事件原型是什麼張振智是志願軍工兵第十團第三連連長。他所代表的工程部隊在金城戰役乃至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張振智從1951年1月28日跨過鴨綠江,到1953年10月5日奉命回國,歷經了第五次戰役、夏季防禦作戰、金城反擊戰,大大小小的戰鬥共幾十次,榮立了3次一等功,被評為志願軍二級模範;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一枚;被原華東軍區授予"工兵英雄"的榮譽稱號。金剛川正是張振智書寫英雄事跡的地方。金剛山位於今朝鮮和韓國交界處。大部分山峰位於朝鮮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