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振興花正開 人才「燕歸來」

2020-11-2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良禽擇木而棲,人為實現價值而來。老工業基地城市吉林省長春市借產業振興之機,實施人才新政,政策惠才,平臺聚才,產業引才,服務留才,出現了多年少見的「雁歸來」、「鳳歸巢」,人才回歸潮流湧動。截至10月末,留長來長的大學生就達到了8.8萬人,比去年淨增1萬人。長春「四大產業板塊」中的長春國際汽車城、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國際影都、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集聚了一大批高端產業人才。

&nbsp&nbsp&nbsp&nbsp產業人才與人才產業的「虹吸效應」

&nbsp&nbsp&nbsp&nbsp產業聚集人才,人才成就產業,兩者既是二律背反,也能相得益彰,長春正在促成兩者的良性互動。

&nbsp&nbsp&nbsp&nbsp吉林大學碩士生於岐畢業後選擇留在長春,與中國一汽解放公司籤約後不僅住進了人才公寓,還獲得5萬元安家費。「這些年長春汽車產業發展得很好,個人發展空間更大,機會也更多。」他分析的比較優勢頭頭是道。

&nbsp&nbsp&nbsp&nbsp搭建人才幹事創業舞臺,長春市抓住了人才選擇的根本需求。長春市汽車產業優勢突出,一批新興產業方興未艾,新舊動能轉換中,注重「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結合,年初以來,依託6個百億元項目、292個十億元以上項目、1082個億元以上項目打造產業人才高地,聚集高端產業人才5500餘人。

&nbsp&nbsp&nbsp&nbsp持續開展「大學生留長創業就業服務工程」,深入實施大學生崗位開發計劃,制定出臺了12條促進應屆高校畢業生來(留)長創業就業的具體措施,近兩年留長就業高校畢業生達到15萬人。舉辦創業就業博覽會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高峰論壇,創業項目達成對接意向1473個,企業提供就業崗位7642個,籤約率達到60%。

&nbsp&nbsp&nbsp&nbsp長春創新人才交流新模式,突出另一隻手的力量,大力推動人才開發產業化。特別是依託長春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推動人力資源產業做大做強,集聚科銳國際、安拓國際等48家全球知名人才服務機構,累計引進高端人才3500餘人,實現產值130億元。

&nbsp&nbsp&nbsp&nbsp賦能人才,增強人才的獲得感

&nbsp&nbsp&nbsp&nbsp抓獎勵兌現促政策惠才,真金白銀支持人才創業。長春發揮各級政府人才政策疊加效應,最大限度為人才謀實惠、為企業降成本。市縣兩級人才投入突破20億,超過2萬名人才受益。資助高層次產業人才,省級領軍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和國內外頂尖人才分別給予50萬元—300萬元的資金支持,吸引集聚32個國內外產業領軍人才(團隊)來長創業,兌現支持資金2300萬元。

&nbsp&nbsp&nbsp&nbsp發放大學畢業生安家補貼。面向企業引進的重點院校全日制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分別發放一次性安家費3萬元、5萬元和8萬元。累計為5985名大學畢業生兌現補貼1.3億元;實施技能人才引進培養獎勵。為24名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省市榮譽的高層次技能人才和2227名新晉高級技師、技師職業資格的人才發放561萬元獎勵資金,著力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隊伍,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nbsp&nbsp&nbsp&nbsp抓關懷服務促保障升級,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立足專家人才和用人單位需求精準服務、紓解困難,不斷提升服務保障能級。打造專家人才服務平臺。300多名高層次專家人才享受到「一對一」「管家式」貼心服務。完善人才住房保障體系;全市共有各類人才公寓5000餘套,累計入住人才3200餘人;規劃建設紅旗小鎮高級專家公寓1000餘套,重點滿足一汽等人才集聚度高的大型企業引才需求。

&nbsp&nbsp&nbsp&nbsp改革創新,人才破繭而出

&nbsp&nbsp&nbsp&nbsp打破阻礙人才流動的身份障礙和體制壁壘,強化引才育才政策支撐。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集聚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招才引智「萬人計劃」實施意見》,實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五年計劃,聚焦三大支柱優勢產業、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和全面振興發展重點領域的人才需求,長春市本級財政每年列支3億元,重點保障實施「四大專項計劃」,20個人才工程。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在人才評價、流動、激勵、保障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依託長春新區連續9年實施「長白慧谷」英才計劃,累計引進國內外領軍人才138人,集聚培育創新創業人才近5萬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己平)

相關焦點

  • 青春不散場 等你再歸來|「家燕歸巢」暑期實習活動回顧
    8月14日,中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青團平湖市委、市歸僑僑眷聯合舉辦2020平湖市「青春不散場 等你再歸來」 家燕歸巢、海燕歸巢、浙大「青知計劃」暑期實習活動結業會。團市委書記王莉莉,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陳琦,市委組織部部會議成員、組織科科長潘傑,市僑聯掛職副主席沈一萍,「家(海)燕歸巢」各崗位實習單位負責人、「家燕歸巢」實習大學生,以及浙大「青知計劃」暑期實踐平湖團成員出席本次活動。   接下來   跟著團團一起   回顧過去一個月的經歷吧
  • [春蕾詩詞第八期] 似曾相識燕歸來
    >詞部01浣溪沙·燕歸來文/泥河叟楊柳輕風詩韻裁,去年紫燕又歸來。15七絕·歸燕文/邵本雙柳舞絲絛詩韻裁,茅簷新壘燕歸來。風吹陌野千山綠,雨潤江河百卉開。19七絕·歸燕(新韻)文/錦騰之星日暖風微春正好,歸來紫燕影成雙。銜泥逐夢晨昏舞,一片真情守故鄉。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何讓我們如此共鳴?
    變與不變「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語序也該調一調:「燕歸來似曾相識」。燕子是候鳥,冬去春來,它們又返回了老巢。詩人看到飛回來的燕子,感覺很眼熟,它似乎就是曾經認識的那一隻。這句詩乍一看是寫燕子沒有任何變化,跟詩人曾經認識的一模一樣。但細細品味,我們就會發現,詩人耍了一點手段;如果不仔細一些,重要的信息就要被我們忽略掉了。
  • 弘揚吉商精神 助力吉林振興2021年吉林省企業家春節聯歡晚會在長春...
    2021年1月5日,由吉林省工商業聯合會、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長春國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獨家冠名,吉林省通用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省銘醫集團、吉林省遠徵牛業養殖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吉林省河南商會、吉林省八吉工藝美術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特別贊助的築夢時代 吉遇未來2021年吉林省企業家春節聯歡晚會在長春國際會議中心圓滿禮成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長春軌道交通開啟最大規模的冬季施工,6號線「振興2號」盾構機順利...
    隆冬季節,氣溫驟降,受溫度影響,吉林省大部分基建工程都停工了,但長春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沒有停歇,為了早日建成通車,正式進入冬季施工模式。12月11日,長春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01標段「振興2號」盾構機,在長春西站至祝家屯站盾構區間右線勝利貫通,是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首個雙線貫通的盾構區間。
  • 【理通三迤】築牢鄉村振興人才「堡壘」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人才。近年來,因城鄉發展不均衡,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農村發展遭遇嚴重人才「瓶頸」,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面臨的障礙之一。只有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才能為農村發展積蓄力量,從而實現鄉村發展、鄉愁不「愁」。  「頭雁」領航,讓組織基礎強起來。
  • 曹江鎮:搭建驛站平臺,促進人才振興
    曹江鎮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人才驛站規範化建設為抓手,突出「五個抓」促進人才振興,取得較好成效。抓組織領導:一是高度重視,黨政齊抓。對招納到驛站的專家人才,我們逐一進行登記,分類錄入,建立信息資料庫,搭建驛站人才與產業企業對接服務平臺,加強服務,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如農業專家組對接蛋雞養殖專業戶,推廣智能化養殖,降成本,增收益;水產養殖專家對接塘蝨養殖產業,推廣了塘蝨密集養殖法,還結對幫扶帶動精準扶貧戶養殖,助力精準脫貧,推進鄉村振興。二是開展人才驛站黨員志願服務隊活動。
  • 匯聚青年人才 助力振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要完善人才工作體系,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人才是振興之本。在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歷史進程中,必須做好人才工作。
  • 你知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由來嗎?揚州市江都
    王琪聽後,抬頭仰望天空,沉思片刻,忽有所悟,脫口而出:「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公聽後大喜,不由得擊掌讚嘆。他認為王琪確有真才實學,決定向皇帝推薦擢用。(百家號:江都史話 )(作者原創,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後來,晏殊把這副聯語撰成一首《浣溪沙》的詞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
    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時間:2020-03-16 14:3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似曾相識燕歸來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代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 釋義:似曾相識的燕子又回歸畫簷。 引申:指看到了相似的或者重複的場景。
  • 改革破浪前行 鄉村全面振興 嘉善大雲吹響人才振興「雲號角」
    走進繆家村,一股濃濃的「兩創」氛圍撲面而來:各地村書記絡繹不絕組團打卡繆家鄉村振興學院;美華水產養殖場場長楊珍,精心為鎮上的「農創客」準備著創業微課;剛為石斛種植大棚裝上雙層保溫膜的柴金甫,在這一季收穫了大雲鎮首個「全國勞動模範」的殊榮……  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既需要培養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挖掘能工巧匠、鄉土藝術家;既需要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也需要善經營的「
  • 鄉村振興:促人才回流,推跨界融合
    馬恆運:變人才劣勢為人才優勢12月4日,本屆論壇嘉賓、河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馬恆運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很多年,要素外流嚴重成為鄉村振興難點,如果能夠通過政策或其他相關設計引導要素流向鄉村,鄉村振興才會真正變成現實。  2018年,中央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  功能區,鄉村振興的任務尤為艱巨。
  •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玉林市出臺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鄉村人才...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陸小青)每年引進20名以上農業農村創新人才,實施「大學生基層創業就業」計劃,開展「千名專家服務千村」活動……日前,《玉林市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圍繞爭當全區鄉村振興示範市和排頭兵發展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將人才振興與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協同推進,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所能
  • 巴南魚洞:「一村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像肖玲這樣的本土人才和返鄉技術人才,正在成為魚洞街道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肖玲是地道的百勝村人,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重慶江北區從事電子商務等工作。2017年8月一次偶然的機會,肖玲回家看到村裡發布的回引農村優秀外出人才到村任職公告,她毅然辭職應聘回到家鄉。
  • 晏殊最經典的一首《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宋詞裡其實有很多這種感傷之作,但是大部分的作品,也只是僅僅描繪的表面,並沒有如晏殊這樣,描寫的極為生動,也很是深刻;同時他的這首詞,用詞也是很講究,一字一句,那都是描寫的很是唯美,讀來更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惠州惠陽:鄉村振興做大人才蓄水池,廣深莞人才逆向回流!
    這些高素質人才將給惠陽鎮村工作注入新活力!今天下午,記者由惠州市惠陽區了解到,惠陽正在努力為鄉村振興儲備幹部,做大人才蓄水池!去年以來,惠陽區委根據惠州市委部署,針對農村幹部素質偏低、農村選人視野偏窄、鎮(街)專業人才偏少的實際情況,創新開展鎮村組幹部大儲備工作,面向全社會公開選拔鎮(街)中層負責人儲備幹部、村(社區)書記及「兩委」儲備幹部、村民小組長儲備人選,為鄉村振興「人才蓄水池」引入源頭活水,實現了從「無人可選」到「擇優遴選」、從「人才回鄉」到「人心回歸
  • 紅旗振興如跑馬拉松,雨過天晴勝利在望
    2018年5月27日,是長春馬拉鬆開賽的日子。從26日晚10點開始,淅淅漓漓的春雨就下個不停。心裡有些擔心,如果明天雨還沒有停的話,會不會影響比賽?明天參賽的人是否會因大雨而退賽?早上6點,我們準時上車,要在7點半之前趕到南嶺體育館,等待那一聲開跑的發令槍。雨點更綢密了,透過急急揮動的雨刷,北國春城略顯寒意的街道兩旁,密密地站滿了觀賽的群眾。
  • 收官之年開闢新局 穩中奮進量質齊升 全市人社系統助力長春全面...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北重要講話,推動長春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一年,全市人社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為長春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為城市民生大計繪製出亮眼藍圖。新時代催人奮進,新使命激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