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千古英主,每人一首霸氣帝王詩,誰更勝一籌?

2020-12-19 騰訊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在中國古代的四百多位皇帝當中,不乏擅長詩詞歌賦的文藝發燒友,其中尤以清高宗乾隆和南唐後主李煜最為後世所熟知。但是,乾隆作品雖多,卻流於平庸,李煜的詞作倒是足以驚豔千古,偏偏書寫的儘是些靡靡之音和亡國之痛,絲毫透露不出帝王之氣。

其實,縱觀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史,亦不乏既文採斐然,又霸氣外露,同時還彰顯出九五之尊特有氣魄的帝王詩篇,只是比較小眾,鮮為人知而已。以下,筆者就以年代早晚為序,為大家一一盤點介紹。

劉邦:《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書·高帝紀》記載,公元前196年,劉邦御駕親徵鎮壓淮南王英布叛亂,得勝還朝途徑故鄉沛縣,在與鄉親們暢飲慶賀時即興創作了這首《大風歌》。

劉邦的這首《大風歌》,雖然只有短短三句,卻抒發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憂國憂民的帝王胸懷以及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其中,「大風起兮雲飛揚」側面烘託出戰事的驚心動魄,「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寫出得勝後榮歸故裡的威風八面,「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則是重中之重,表達了劉邦求賢若渴的急切心情和保境安民的美好願望。

李世民:《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李世民的這首《賜蕭瑀》,顧名思義,是寫給宰相蕭瑀的御賜詩,其詩被收錄於《全唐詩》中,其事被記載在《舊唐書·蕭瑀傳》裡。

此詩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卻具有很深的哲理性和智慧性,看似句句在誇蕭瑀,實則句句在說帝王之道。前兩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堪稱千古名句,寫透了識人之術;後兩句「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欲揚先抑,道明了用人之法。

武則天:《催花詩》

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全唐詩》收錄此詩時並有詩序,原文是:「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云云。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鹹服其異。」《唐詩紀事》對此詩的創作背景亦有非常詳盡的記載。

武則天篡唐登基的第二年臘月,李唐舊臣詐稱百花盛開,請武則天駕幸上苑(神都苑)賞花,意圖趁機埋伏謀反。武則天覺察出其中蹊蹺,於是將計就計寫下一首《催花詩》,又名《臘日宣詔幸上苑》,其中,武則天以女皇身份傳詔春神,命令百花連夜開放,以供她次日遊覽。言辭間透露出唯吾獨尊的王者氣度。傳說,臘八節凌晨時分,神都苑內果然百花齊放,如此威懾力,連春神花神都莫敢不從,圖謀不軌的大臣們被武則天的霸氣震懾住,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趙匡胤:《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武將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兼具文採風流,一首《詠初日》可謂是氣勢磅礴,寓意深刻,前兩句「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把太陽初升時的壯麗和絢爛描繪到淋漓盡致,後兩句「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更是上升了一個層次,以紅日初升自況,以群星和殘月比喻當時的各個割據勢力,用紅日逐退群星和殘月普照大地,表達了他掃平割據、一統天下的帝王氣概,是詠志詩中的絕佳上品。

朱元璋:《憤題和尚詰問》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漢,只恁嘵嘵問姓名。

朱元璋的這首《憤題和尚詰問》,又名《不惹庵示僧》,創作於1359年龍灣之戰後。當時,朱元璋以少勝多,大敗陳友諒,次日黃昏時分微服私訪至紫金山禪寺,主持見他臉上煞氣很重,意欲以禪道替其化解,於是問他姓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在寺廟牆壁上寫下了這首《憤題和尚詰問》,隨後便揚長而去。

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少時讀書不多,所以他的詩非常淺顯通俗,無需翻譯,便可讀懂。但不可否認的是,此詩雖然略輸文採,卻造極於氣勢,充滿了殺氣和霸氣,堪稱千古無二。

那麼,你心中的最強帝王詩又是哪一篇呢?歡迎留言各抒己見!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10首霸氣的「帝王詩」,霸氣勁道,名動千古
    黃巢這首詩霸氣勁道,除了控訴唐王朝的黑暗腐敗,更抒發了自己的抱負。除了這首詩,黃巢還有一首很霸氣的,名為《題菊花》: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霸氣勁道,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句,美不勝收,霸氣至極。
  • 霸氣帝王詩,一首慷慨悲涼,自刎烏江;一首豪情壯志,稱霸天下
    這是唐代詩人胡曾的一首詠史詩《沛宮》,以此來謳歌漢高祖劉邦的功績,以及對國家長治久安的一種憂心和感慨,寫的大氣磅礴、鏗鏘有力。又如: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 趙匡胤面對初升的太陽吟誦一詩,短短28字,千古帝王霸氣躍然紙上
    在《紅樓夢》裡,大觀園中經常會舉行詩會,但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每個人所寫的詩歌都是和自己的性格相對應的,絕對不是千篇一律。同樣是寫菊花,多愁的黛玉,寫出來的詩句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的悽婉;開朗的寶釵,寫出來的詩句是「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的豁達;豪爽的湘雲,寫出來的詩句是「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的灑脫。每個人的詩句,都和她們的性格一一對應,但也都是閨閣女兒的風格。
  • 5首霸氣十足的開國帝王詩,最厲害的還是他,睥睨天下的一代偉人
    詩歌,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我們上下數千年的歷史,出現過許多偉大的詩人,留下千古名篇,其中不乏帝王留下的詩篇,我們讀帝王詩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在藝術性和美感上,不能與李白、杜甫這些詩人相比,但帝王詩在雄大的氣魄上,不需雕飾流露出的王霸之氣,則是再偉大的詩人,也難以比擬的。
  • 古龍的詩和金庸的詩,誰更勝一籌,看他們分別如何描寫劍客的
    今天,則從一個側面,從詩詞的角度,看看在武俠小說中,金庸的詩和古龍的詩,誰更勝一籌。武俠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劍客,金庸武俠中的第一劍客,便是獨孤求敗,古龍武俠中的劍客,便是西門吹雪。金庸在《天龍八部》中,這般描寫劍客:《少年遊.本意》,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例如他在登基的那日早朝,就曾寫下一首千古流傳的《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雖然前兩句俗不可耐,但是後兩句卻是霸氣十足,而且相當符合當時的情景。 原本想要看他笑話的大臣,最後也不得不服。
  • 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提起李清照,映入腦海的第一個詞語便是唯美。不看辭章內容,單看那些詞牌名,便能感覺到無邊風月。寫給丈夫用來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其實,李清照既有霸氣、豪放的一面,還有小女子調皮的一面。《減字木蘭花》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 隋煬帝很著名的一首詩,僅有20字流傳千古,第1句你值得一讀
    修建汴渠的時候,他還寫過一首《水調歌》,也是流傳千古的作品。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這樣評價:「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就是說這時候帝王的作品,與普通人所作看不出什麼差別。這樣的趨勢是好是壞呢,也沒有定論。
  • 唐伯虎最著名的一首題畫詩,頭兩句平平無奇,後兩句卻流傳千古
    據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登上皇位那天早晨,突然聽到了嘹亮的雞鳴聲,百官以為祥瑞,朱元璋也很高興,於是當即寫下了一首《詠雞鳴》的詩作,當他寫下前兩句的時候,群臣忍不住笑出了聲,但是後兩句一出,卻令眾人盡皆嘆服,詩曰: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李白,作為大唐一代詩仙,他的詩素來以豪邁、浪漫著稱,其詩風雄奇俊美,飄逸靈動,猶如天外飛仙,使人讀後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李白,一生都在追逐著心中的夢想:成為宰相或者帝王之師。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意的事情,在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那一刻,他的夢想就像長安城的城門關閉的聲音一樣,也發出了沉悶的聲響。
  • 李白漫遊重慶時被人瞧不起,怒而寫下一首詩成千古名作
    但現實很殘酷,李白的這種狂者姿態,不僅不被世人所理解,還常常會被當作「大言」來恥笑。《上李邕》是一首七言古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在這首詩中,李白不僅對李邕瞧不起青年人的態度表示了強烈不滿,還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歌頌,表達了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狂者姿態。僅開頭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便令人不得不佩服。
  • 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便是一首具有啟迪人生作用的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美稱的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畢竟它是我們打小就學習過的一首千古絕唱,而歷代詩論家也都推崇它為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
  • 李白一首詩,寫盡千古帝王后一生。尾句膾炙人口,警醒了千萬女性
    她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金屋藏嬌」「長門買賦」等千古傳唱的歷史典故,也為千萬女性的愛情敲響了警鐘。李白借用樂府古題,寫下《妾薄命》。言語奇妙,氣韻天成。樸素自然,卻質感飽滿。原來,帝後柔情終究是一場夢!陳阿嬌從得寵到失寵,演繹了封建社會帝王室后妃的悲劇一生。妾薄命李白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正因為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促使李白在青年時期就十分自戀,這種自戀繼而發展成一種自信,但凡有誰敢冷眼相待,必定會刺傷詩仙那根「自信」神經,不寫詩懟你個體無完膚,不肯罷休!於是,幾天後一首豪情萬丈的詩,便擺在李邕面前。看了這首詩,差點把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氣暈,所以說,惹惱了詩仙,後果很嚴重哦。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
  • 古詩詞中最霸氣的一首詩,看了就讓人熱血沸騰!
    ;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寫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道:「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而像這樣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很多。其中,個人以為「七絕聖手」王昌齡的《從軍行》最為霸氣,看了最讓人熱血沸騰。《從軍行·其四》作者: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很適合孤獨時讀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後豁然開朗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便是一首表現孤獨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組詩作品《月下獨酌四首》中的第一首。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是當年語文課本上的必背詩。那麼李白這首詩傳達出來的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呢?這就要從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開始說起。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想當面首被嫌口臭,卻留下一首詩流傳千古
    宋之問心道:「好聲好氣地「拿詩」,你不願意,那就不要怪做舅舅的心狠了。」當日,他便趁劉希夷熟睡時命令家奴用布袋將他活生生捂死可憐劉希夷,那一年還不到30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卻因一首詩,被黑心舅舅殺害這位「黑心舅舅」便是文壇「千古之恥」——宋之問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一、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如果要說哲理詩史上的第一絕唱,除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還有誰?景是至大之景,境是極高之境,理是至正之理,詩裡洋溢的探索精神,正昭示了一個民族昂揚向上的風貌。積極開闊,博大雄渾。王之渙哪怕只有這一首詩,也足夠流譽千古了。這首絕句通篇對仗,而絲毫不覺呆板,流轉靈巧,一氣呵成,也是一大亮色。後兩句的流水對是很關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