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心論,是人類歷史上各種文明中心論登峰造極的集大成者

2020-12-14 心向青史

世界史並非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它其實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結果。

也就是說,世界史的概念直到近代才名副其實。因為,在人類文明發展之初,世界各地的文明是分割開來的,由於時代和地理知識的局限,各個文明的史學家們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真正有多大,他們有為世界、為天下著書立說之心,而無寫就整個世界和人類歷史之能,是時代的局限性導致了各種文明中心論的產生。

1、大航海時代之前的文明中心論

希羅多德的《歷史》——希臘人當時已知的世界希羅多德,被譽為西方歷史之父,其所著的《歷史》一書涉及古希臘人所知的各個國家,但其書無疑體現了希臘文明中心論。

《歷史》成書於公元前443年,以希波戰爭為主線,大肆宣揚希臘人的聲威,渲染「蠻人」中最強大的波斯帝國被希臘擊敗。

理性的說,希羅多德歌頌希臘無可厚非,其希臘人與蠻人的劃分和我國的華夷之辨其實沒有兩樣,但無論後世的史學家如何稱讚希羅多德的胸襟,其以希臘為中心來看當時已知的世界是毫無疑問的。

波裡比阿的《歷史:羅馬帝國的崛起》波裡比阿,是希臘後期與羅馬帝國銜接時期的一位歷史學家,其著作《歷史:羅馬帝國的崛起》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歷史著作之一,他本人也認為此書是為「全部有人類棲息的世界」所作。

但無疑此書僅僅描繪了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的地中海世界,其以浩瀚的篇幅最終論證了一個主題——羅馬統治這個世界的合理和必然性,其它的文明迦太基、希臘、埃及、敘利亞等等無不是眾星捧月。

羅馬帝國被西方人稱為「世界帝國」,其實這個世界也僅僅是地中海一隅而已,如果說希羅多德是希臘中心論者,那麼波裡比阿便是羅馬中心論者。

司馬遷——《史記》司馬遷,是我國的歷史之父,《史記》一書的寫就便是為了「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是為了「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但今天的我們同樣知道,司馬遷的天下便是漢人已知的世界,就是今日的東亞和中亞,而其史觀則體現了「華夷之辨」,司馬遷筆下的世界是漢人的舞臺,而周圍均為「蠻夷」,他們不過是大漢天子懷柔和徵服的對象。

由於華夏文明的早熟,加上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這一觀念一直延續到清末。

塔巴裡——《年代記》塔巴裡,是阿拉伯帝國著名的史學家,其著作《年代記》上起真主創世,下至公元915年,這部書被稱為世界歷史,但所著範圍同樣不出伊斯蘭勢力所及及其周邊的區域。

同時,此書的敘述中心是伊斯蘭世界,旁及邪惡的非伊斯蘭世界。

弗萊辛的奧託——《雙城史》弗萊辛的奧託,是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神學家和史學家,其著作《雙城史—至公元1146年的世界歷史編年紀》被譽為中世紀極具價值的一部世界編年史著作。

其書將世界史劃分為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希臘帝國和羅馬帝國四個階段,奧託認為基督教和羅馬帝國的結合產生了基督教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自此世界史便是西歐的歷史,其它非基督教世界完全被忽略不計,奧託把伊斯蘭文明的中心之一開羅比作新巴比倫,在基督教中的巴比倫,是魔鬼和一切邪惡的代稱。

這是歐洲中心論的濫觴。

因此,大航海時代之前,放眼世界,為世界著史而不能從天下著眼者,無論希臘中心、華夏中心、羅馬中心、伊斯蘭中心還是基督教中心,概莫能外,這是時代和地理的局限,是不可避免的。

2、大航海時代之後的歐洲中心論

大航海之前,人類有各種文明中心論,而之後,則只有歐洲中心論。

大航海之前,人類的各種文明中心論,主要囿於地理和時代的局限。

而之後雖然全球都被納入了人類的視野,人類的發展進入了真正的世界史時代,但卻是文明中心論——歐洲中心論登峰造極的時代。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19世紀的黑格爾曾言:「地中海是世界歷史的中心,沒有地中海,世界歷史便無從設想了。」其主張將中國和印度排除在世界歷史之外,將埃及和波斯視為世界歷史的過渡,希臘才是世界歷史的開端。

如果說大航海時代之前的各個文明是由於地理知識和文獻傳播不夠,無法公正的看待人類各個文明,那麼大航海時代之後的歐洲便是有意為之,並堅信歐洲中心論是世間真理。

從黑格爾開始,歐洲中心論成為一種體系的史學理論,歐洲人知道中國、印度、波斯、埃及的存在,但卻視若無睹,認為無足輕重。

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劍橋三史」劍橋三史將世界史分為上古、中古、近代三部分,其劃分標誌為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亡,世界上古史結束,中古史開始。公元1463年,拜佔庭帝國亡,世界中古史結束,近代史開端。這明顯是歐洲歷史的分期,但劍橋三史卻推至全球,其內容以歐洲為主體,宣揚了近代歐洲文明如何擴展到全球,至於其它文明均為點綴。

湯因比——《歷史研究》湯因比是以反對歐洲中心論著稱的,他分析了人類幾十種文明,認為至今現存五種: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

除了西方文明之外的四種文明全部衰落,陷入絕境,其存在的意義便是為西方文明做前車之鑑,世界的歷史就是許多文明毀滅和西方文明最終勝利和獨存的歷程。

實質上還是歐洲中心論,是光鮮亮麗包裝下的歐洲中心論。

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便是這一論調,斯塔夫裡阿諾斯曾強調其是從月球上看人類的歷史,其實仍然是在論證歐洲文明如何和為何成為人類諸文明最後的勝利者,這在下冊尤為明顯。

完全站在太空客觀的看人類歷史真的很難,人類很難逃脫自身所處的文明、國家所限。

世界史不是國別史的堆積,應當是人類文明的萬裡江山圖,如何完整的展現人類文明發展的完整畫卷 ,是寫作世界史的一大難題。

相關焦點

  • 亞洲文明的「回歸」
    亞洲是人類文明的中心,直到資本主義在歐洲出現時一直是這樣,對於這一點我們應該正本清源,還歷史的本來面目。資本主義在歐洲出現時,世界上存在著4個文化圈,其中3個在亞洲,它們是東亞文化圈(以儒學思想為核心)、南亞文化圈(以婆羅門教-印度教為核心)、西亞北非文化圈(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第4個在歐洲,即以基督教為核心的歐洲文化圈,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西方」。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王東嶽謬說匡正4——再論中國文明幼稚老成現象
    把中國文明看成幼稚老成文明並不是王東嶽的發明,早在十九世紀的時候,歐洲人就把中國文明看成一種早熟的文明,這裡說中國文明早熟不是誇中國,而是說中國文明發育不正常,是一種傲慢的污衊。我不知道王東嶽是不是看到過歐洲的這個說法,但是從表述方式和潛臺詞上看,二者神似。為什麼說二者神似呢?
  • 「中世紀」的建構與解構——兼論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理論與實踐的困境
    在中國史學界對中國和世界各地歷史的研究不斷深入的形勢下,這種典型的歐洲中心論已經成為中國世界史學發展的一個障礙。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史學界以探索新的世界史體系為中心,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從中世紀的角度來說,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世紀的獨立性逐漸喪失。
  •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激蕩思潮二十年
    要論思想最長遠深刻而又最容易招人誤解的美國思想家,也許非塞繆爾·亨廷頓莫屬。1993年夏,國際政治研究領域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表了題為《文明的衝突?》的文章,之後又出版了《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8年、2009年中文版)這一著作,這引起了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和爭論。
  • 「文明論」內涵之比較
    恩格斯的「文明論」:「文明時代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我們所熟悉的關於「文明」的概念,直接源於恩格斯出版於1884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談到「文明」這一概念的內涵時,恩格斯說:「文明時代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上,分工,由分工而產生的個人之間的交換,以及把這兩個過程結合起來的商品生產,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完全改變了先前的整個社會。」恩格斯把「奴隸制」「農奴制」「僱傭勞動制」都歸入「文明時代」的範疇,「隨著在文明時代獲得最充分發展的奴隸制的出現,就發生了社會分成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第一次大分裂。這種分裂繼續存在於整個文明期。
  • 世界歷史上的啟蒙哲學家與歐洲之間的關係分析
    然而,這並沒有阻止該理論在20世紀初的捲土重來,當德國納粹在 歐洲大地上對被他們認為的低劣種族,即猶太人和吉普賽人進行種族滅絕時,印歐種族理 論被用來充作辯護之詞。那麼,如果不陷入歐洲優越性的幻象,應該如何去思考歐洲與世界其他地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呢?
  • 「Edison-人類起源」進化論,神創論,地外文明外星人創造論
    我是EDISON在現如今的地球上,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地球物種,人類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直煩惱著我們,有人會問,這重要嗎?我想這種感覺是不是就仿佛坐擁億萬財富,卻不知自己出身何處一樣,讓我們人類少了一點歸屬感?達爾文先生的進化論假說,似乎為我們指明了來時的路。
  • 世界恐怖的歷史斷層 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原住民」
    縱觀世界各國的歷史,都有著或多或少被隱藏或者沒有記載的一段時間,這些都是世界恐怖的歷史斷層,但最讓人想不透的是,人類文明到底是如何誕生的,這段歷史背後肯定隱藏著驚天的秘密。世界歷史上存在著斷層地球上的恐龍經過億萬年的進化,依舊沒有誕生出文明,最早的類人猿出現在300萬年前,而人類從原始社會發展成為至今的文明也就幾千年
  • 問藥丨如何看待(化解)所謂「原始佛教中心論」?
    按語近日有友人在「藥禪院」知識星球中提問:如何看待(化解)現今各種原始佛教中心論?因據己解,略陳數言。答覆之後,亦覺這一問題在當代具有一定普遍性,乃就答覆原文略作修訂,一併發布於此,雖卑之無甚高論,正不妨各出手眼。
  • 史前文明暴露,進化論或被推翻?人類或進入了時間的周期循環
    時光的概念就是日出西落,或者說是結婚的周年紀念日,當人類賦予事物時間後,那麼時間就有了存在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時間就是一條直線,人類會一直沿著它前進。但是在物理學界中,量子空間裡,時間並不存在,甚至時間可以說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在史前文明時,提出了周期循環,若周期循環存在,那麼達爾文的進化論將被徹底推翻。
  • 進化論誤導了整個人類 人類進化是騙局嗎?
    導語: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人們對於進化論深信不疑並且提出了各種證據來證明這一切。但是有人提出進化論是不正確的,人類並不是進化而來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晨哥帶大家共同研究了解。
  • 人類文明進化史,我們現在屬於幾級文明
    人們不在四處狩獵,主要開始馴化動物建造房屋種植糧食,同時,陶器與玉器等手工製品出現,社會的演化越來越複雜,以蘇泊爾為代表的人類早期文明一誕生了五級文明青銅時代,5000年前也是農牧業和手工業已達到較高水平,青銅文化開始發展,在這個時期發射青銅鑄造業較為發達的地區,都成了人類古代文明的中心。
  • 人類歷史之謎,摩亨佐·達羅遺蹟,前人類文明時代就有核爆!
    前言人類文明真的只有幾千年嗎?這個問題始終在歷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甚至在今日人類文明之前有更高的文明存在過嗎?遺蹟謎團按照歷史學的說法,到人類文明之前大約有十萬年的空窗期,按照今日人類的發展速度,毀滅好幾輪都夠了,摩亨佐-達羅就是這樣一個被懷疑的遺址。
  • 古老的米諾斯文明,歐洲文明的起源和搖籃
    導語:當提到歐洲文明的搖籃,許多人都會想起愛琴海的古希臘文明,實際上,巴爾幹半島的東南部的克裡特島誕生的米諾斯文明,才是歐洲文明真正的濫觴。島嶼曾經繁盛一時的文化,終究湮滅在歷史的浪濤中,迷幻的神話與真實的繁榮交織,更給米諾斯文明鍍了神秘感。
  • 《拯救地球生物圈:論人類文明轉型》英文版籤約
    《拯救地球生物圈:論人類文明轉型》英文版籤約海外中國網8月29日訊 8月27日,《拯救地球生物圈:論人類文明轉型》英文版出版暨國際合作籤約儀式在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行,《拯救地球生物圈:論人類文明轉型》一書由國務院原副總理、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姜春雲同志主編,集合國內眾多長期從事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的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研究組撰寫而成,外文出版社承擔英文版的翻譯出版。
  • 人類歷史上的九大恐怖『瘟神』,我們的文明到底是怎麼挺過來的?
    這樣的死亡人數,在同期人類文明史上都絕無僅有。當時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回憶,他的家族本來有兩百餘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間,死了大半,其中有七成是死於傷寒。其流傳後世的醫學經典《傷寒雜病論》就是由那個時期而來。
  • 人類文明發展的起點
    人類文明發展的起點-用火歷史的偶然歷史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取得了這個星球的霸主地位,並且人類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向前發展!當我們正為人類的發明創造感到自豪時,我們是否思考過人類文明的起點在哪裡?在遠古時代,原始的人類就像野獸一樣,群居在洞穴中。生存方式與其他動物沒有任何區別。那時候,人類祖先和大自然鬥爭的本領還很小,常常挨餓,常常遭到猛獸的傷害。更不要說發展文明了。是上天的恩賜或是說巧合,人類最先學會了使用火。
  • 歐洲文明的三大支柱: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民族
    該書以清晰、幽默、發人深省的筆調,雜以活潑的插圖,敘述了一個不同凡響的文明,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巨大衝擊與巨大貢獻。哲學思維與民主制度的淵源、政治權力的傳遞,甚至是醫學、生物學使用拉丁文的源始,這種種歐洲因素不斷形塑了現代文明的各種特質,使歐洲遙遙走在現代世界的前列。歐洲由誰說了算,是國王,還是教皇?答案:在歐洲歷史上,基督教普及,教皇接受百姓乃至國王的信仰。
  • 進化論不適用於人類?人類歷史有13萬年空白,像突然出現在地球上
    地球上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生物進化發展過程與自然環境的改變有著密切的聯繫,生物之間彼此的關係也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在進化過程中發展的結果。按照進化論的發展規律,每一個物種都是從低級到高級,從小到大發生漫長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