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是歐美各國殖民地,二戰中為何被日本迅速佔領

2021-01-08 腦洞外星人

自歐洲人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的對外徵服後,東南亞地區,便成了他們的獵食目標。在當時,東南亞除了泰國尚且能保持獨立以外,其餘地區,都分別被荷蘭、英國、葡萄牙、法國、美國佔領。他們在這裡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在很長時間內,歐洲國家都將東南亞視為重要的輸血動脈。

但在二戰爆發以後,日本僅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佔領了這裡。歐美各國,幾乎沒有稍顯反抗的能力。既然東南亞對歐洲國家那麼重要,而且這些國家,實力又不弱,為什麼會眼睜睜的看著東南亞,以這樣的快的速度淪落呢?

日本選擇進攻東南亞,來自於當時日本面臨的狀況實在糟糕。在二戰爆發的初期,日本滿心以為自己能迅速的吞併中國。可日本想不到,看似貧弱的中國,在面對日本進攻的時候,空前的團結。幾十萬,上百萬,乃至更多的中國人選擇走上戰爭,共同抗日。昔日的仇敵可以握手言和,只為救國。

日本85萬陸軍被拖進中國戰場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在日本原先的計劃,他們打算分兩條路走。一條是」北上「,進攻蘇聯,以陸軍為主。另一條是南下,進攻東南亞,以海軍、空軍為主。而在進攻蘇聯這條路線上,日本遭遇了挫折。」諾門罕戰役「中,日本受挫,再加上陸軍大部分被拖在中國戰場。

無奈之下,日本選擇與蘇聯議和,放棄」北上「路線,轉攻東南亞。當時的東南亞,對於日本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東南亞資源豐富,而日本資源貧瘠。如果佔有東南亞,必然能為日本提供大量的戰爭物資。而且,當日本佔領東南亞後,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切斷英、美等國對中國的從緬甸一帶的援助路線。

而在這個時候,納粹德國在歐洲的接連勝利,讓日本看到了機會,因為歐洲各國正忙於應對德國的進攻。日本進攻東南亞的戰爭就此爆發。

不過,真正決定戰爭結果的,並非只是開端,還有過程。當戰爭真正爆發後,英美等國的盟軍才發現,自己在東南亞的駐軍跟日本軍隊的差距。當時盟軍在東南亞的駐軍,大多由本地土著,或民兵組成。只有軍官是歐洲人。不管是在訓練,或者武器上,這些軍隊就已經跟日本軍隊產生了差距。

而且,盟軍各國內部,又紛爭不斷。這給了日本可乘之機。反觀日本,不僅在訓練、裝備上,超過了盟軍。更重要的是,日本做了大量的情報工作。他們清楚自己要面對的對手,以及東南亞熱帶雨林的複雜環境。為了能進一步在東南亞取得優勢。日本又在東南亞國家進行大量宣傳,借用反對歐美殖民者為口號,將很多東南亞年輕人拉攏到自己這一邊。

不過,即便說這種差距,英、美等國依舊不打算將主力送往歐洲。當時希特勒依然步步緊逼。相比較於東南亞殖民地的丟失,德國人可以隨時摧毀歐洲國家的本土。孰輕孰重,英、美等國自然懂得。所以,他們定下了」先歐後亞「的策略。在東南亞,採取了防禦性抵抗策略。

但這也給了日本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可以對盟軍進行逐個擊破。尤其是在佔領美國跟英國的殖民地上,日本更是大膽。他們先是襲擊了美國珍珠港,重擊美國太平洋艦隊,又摧毀了美國在菲律賓的空軍基地,並藉此佔領菲律賓。

又用三架飛機為代價,擊沉了英國的」威爾斯親王號「以及」卻敵號「這兩艘英國東方艦隊的核心。這讓英國失去了在東南亞的制海權。而在當時,英國正因為對德戰爭,實力大損。而美國短時間內,還沒能重建海軍優勢。到了這個時候,日本一舉獲得了在東南亞的優勢地位。

當然,也正是因為珍珠港事件的爆發,讓英、美等國意識到,如果日本繼續獲勝,很有可能會讓德國與日本成功會師,到時候局面將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美國宣布正式參戰,太平洋戰爭進入後半場。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相關焦點

  •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慘劇,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一個個國家從閉關鎖國,悶頭發展,到相互之間聯繫了起來。
  • 二戰時期日本有多瘋狂,不僅發動了侵華戰爭,還單挑東南亞各國
    日本也是在他手上慢慢走上軍國主義,稱霸世界道路。 直到1926年日本開始慢慢施捨霸世界道路。這一年太正天皇駕崩,他的兒子裕仁繼位,也就是後來臭名遠昭的昭和天皇。也正是這位天皇執政時期發動了侵華戰爭。不僅如此,它的目標是整個的亞洲,同時還單挑東南亞各國,簡直是瘋狂的不行了。
  • 二戰時日本為何仍然無法與歐美強國匹敵,日本到底差在了哪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作為二戰的主要發起國之一,日本在二戰中表現得非常強勢,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上所向披靡,甚至一度打得美國人毫無還手之力。很多人把日本歸為和美國、蘇聯、英國、德國一個檔次的國家,有人甚至認為日本的實力還在英國人之上。實際上,二戰時的日本仍然無法和美蘇英等歐美強國相匹敵,在美蘇英眼裡,日本不過是個弱一流國家。如果不是美英蘇全力對付德國顧不上日本,估計三國早就把日本幹翻了。實際上,美蘇英三國隨便拉出來一個,也不是日本可以比的。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二戰時日本為何仍然無法與歐美強國匹敵,日本到底差在了哪?
  • 二戰時期各國軍事實力排名,日軍第二,排第一的是哪個國家?
    今天小編就結合二戰各國軍隊的表現,分析一下哪個國家的軍隊能排第一。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表現不太好,不能否認他們沒有戰鬥力,主要是戰鬥意識差。只要他們認為自己完成不了任務,就會選擇投降,或者一般情況下,在戰場上遇到人數比自己多的時候也會選擇投降。而在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就像旅行,身上帶著麵包和紅酒。所以義大利軍隊是二戰時期戰鬥力最差的。
  • 二戰日本為何一邊進行侵華戰爭,一邊卻去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在此之前發動侵華戰爭的構想是速戰速決,迅速佔領中國大陸,滅亡中華民族,依靠中國的豐富資源壯大自己,與歐洲列強爭雄於世界。但是在中國軍民的血肉長城面前,小日本的妄想破滅了。日寇仍然兇惡,日軍的實力仍然很強,日軍仍然擁有對中國軍隊的優勢。
  • 二戰日本陸軍最奇葩將軍,在東南亞開荒種田養活十幾萬日軍
    ,屬於舊日本陸軍中擅戰的將領之一,不過現在說到這個人,一般都不會提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因為此人在另一方面的表現更顯眼——軍政管理。 說到這個,要給大家介紹一個詞——「大東亞共榮圈」,這個我們中國人肯定清楚,這就是日本人為了獨霸整個亞洲而搞出來的幌子,但是大家不要把咱們的思想代入東南亞人當中,東南亞一直都是歐美殖民地,這個地方也是有民族獨立運動的,當然,目標是歐美,現在日本人來了,打的也是所謂的「鬼畜米英」,所以呢?日軍對於這些民族獨立組織也是扶持的。
  • 二戰時日本為何搞不過美英?國小底子薄輸在了起跑線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在二戰中,日本發動了瘋狂的侵略,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猖獗一時,連美英都遭到了日本人的「毒手」。太平洋戰爭初期,驕狂的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甚至打得美英沒有還手之力。
  • 二戰後,日本重塑海權思想,使其在經濟領域獲得重生
    建立「殖民地與市場」才是掌控海洋的最終目的,那麼問題產生了,二戰後,伴隨著民族解放獨立運動,「殖民地」已經不存在了,那麼掌控海洋還有用嗎?答案是:當然。從客觀角度來看,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群島國家,其國家屬性當可劃為海洋國家。但是,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太過瘋狂,不只要成為海洋強國,甚至還要成為陸地強國。於是,「南進北進」同時進行,北上侵略中國大陸,南下欲控制東南亞乃至太平洋,但最終,其實力卻無法支撐它的野心,二戰,日本慘敗。
  • 東南亞的超級富國,汶萊只有40多萬人,一月工資多少錢?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和工資水平的故事,例如越南、泰國、新加坡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汶萊。汶萊是東南亞的小國,經濟總量並不算高,甚至還不如我國大部分地級市。但是請注意,汶萊全國只有40多萬人,人均經濟是我國的3倍左右。
  • 冷戰後東南亞在日本地緣戰略中的地位
    本文以海權理論為視角,對日本的海洋國家意識、冷戰後日本海權思想演進進行梳理,最後對冷戰後東南亞在日本海權戰略中的地位進行了簡要分析。他指出生產、海運、殖民地是海權的三大基本要素:生產促進交換、海運保障交換、殖民地為交換提供場所。他又提出六點影響海權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自然結構、領土範圍、人口、民族特點、政府性質,從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界定了海權。
  • 太平洋戰爭後,為什麼盟軍不偷襲日本,反而和日本爭奪東南亞?
    我們知道,美國加入二戰直接和日本開戰已經是二戰後期的事情了。這個時候,日本在中國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當中不能自拔了,而進攻蘇聯明顯力不從心。所以日本決定利用在二戰期間還沒有怎麼表現的海軍,再加上陸軍的配合,開始南下,進攻東南亞。
  •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要大冒風險,將美國拉入戰局?
    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拉入了二戰這個大染缸中,改變了整體戰爭態勢,讓德國和日本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敗。很多人認為日本此舉,是「腦子進水」的突出表現,是冒了巨大的風險。日本為何要這樣做?十年之後,在我東北大地,小日本對大俄國又是一頓胖揍,於是乎,俄國「含淚」吐出了佔領了45年的庫頁島等區域。就此,世界為之側目。1931年,日本強勢發動九一八,輕鬆佔領了中國的大東北。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大半個中國逐漸淪入日本之手。
  • 二戰英軍之殤,「馬來亞之戰」中,為何13萬英軍投降7萬日軍?
    日本方面認為,只要控制了馬來亞地區並派駐一支可以控制南中國海的艦隊,就可以以此為跳板,攻略東印度群島,甚至南下印度,順便將背部的隱患盟軍部隊清除出去,真正做到其提出的建立「東亞政治圈」之目的。更為重要的是,對東南亞各國的攻略,可以為在中國侵略已經乏力的日軍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以達到完全徵服中國之目的。
  • 二戰時日本要和美國掰手腕,為何僅僅一年就被打成了狗
    文/寂寞的紅酒日本是二戰時期軸心國集團的第二大巨頭,是世界第五大工業強國。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中國軍隊被打的節節敗退,日軍很快佔領了中國的半壁江山,日本的勢力和野心也因此急劇膨脹。1941年12月7日,為打破美國對日本的制裁,日本派遣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把美國海軍打的人仰馬翻,取得了太平洋地區的海上優勢。與此同時,日軍大肆南下,席捲東南亞,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佔領了南洋,日本勢力達到了頂峰。日本人就這樣得意忘形,無視自己的國力,非要和美國掰腕子,結果沒過一年,在1942年6月中途島大敗後,很快就被美軍打的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
  • 二戰時期,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是什麼?
    有「打到一半」的中國,已經「徵服」的朝鮮,蘇聯的整個西伯利亞,包括美國殖民地菲律賓在內的整個東南亞,南亞加上阿富汗(即英屬印度),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整個太平洋地區(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和關島也包括在內)!如果戰爭非常順利,美國的阿拉斯加和西部地區,加拿大的西部地區,擁有巴拿馬運河的中美洲也將包括在內!
  • 日本軍票,二戰中日軍通過它瘋狂的掠奪亞洲國家
    1914年,日本軍用手票10錢,用於一戰中對青島德軍作戰的日軍部隊日本軍用手票不能兌換黃金,也不能兌換普通日元,基本上就是一張毫無信用擔保、毫無金銀背書的花紙片。1942年,菲律賓,日本東南亞戰爭軍票,5分東南亞戰爭軍票由日軍直接控制發行,用於取代東南亞各個被佔領國家的當地貨幣,到二戰結束時,發行有這種軍票的國家和地區有:菲律賓、緬甸、馬來亞、北婆羅洲和沙撈越(現在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荷屬東印度群島(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
  • 二戰法國僅堅持一個月,日本打了十幾年,日本實力真比法國強嗎?
    二戰時期,法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都算是世界強國,為何其表現卻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法國在戰爭爆發之後只過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舉旗投降,而日本竟打了十幾年。日本的真正實力真的比法國要強嗎?事實並非如此。第一,當時的法國是世界上有名的殖民國家,其殖民地數不勝數,領土面積遠超日本。第二,法國的經濟實力極其雄厚,國內的企業數量遠超日本。第三,法國的工業體系非常完整,在各個領域都超過了日本。第四,法國的國際地位強於日本,他可以在國際會議中,擁有大量的話語權,而日本這個國家,卻不被西方各國認可,沒有太高的地位。
  • 世界歷史:亞洲各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它先是通過三次對法國的戰爭,把法國的勢力排擠出印度;然後通過多次與印度各邦的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戰爭,逐步佔領印度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到1849年3月英國通過戰爭完全控制了旁遮普地區,印度全境都處於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在徵服旁遮普地區後,英國作為勝利者掠走了印度的「鎮國之寶」—「光之山」鑽石,並鑲嵌於英國的王冠之上。英國把印度變為殖民地後,繼續侵略南亞其他地區。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襲擊「珍珠港事件」將美國拉入戰爭?
    (圖片借鑑,侵權可刪)一戰時期,日本以對德宣戰為名,公然侵佔膠東灣;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輕而易舉佔領了東三省;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迅速佔領了大半個中國,佔領東南亞各國掠奪資源,最後進攻印度。
  • 二戰日本掠奪的黃金珠寶,被埋在這個東南亞島國,令人大開眼界
    二戰中,日本罪惡的鐵蹄踏遍了東亞和東南亞的每一處土地。在侵略擴張過程中,日本軍國主義還大肆搜刮佔領地的物資和黃金儲備。無論是東北亞和東南亞,日軍所到之處都不放過當地的物資。其中從我國掠奪來的大量財物、黃金等都被運回日本本土。但在東南亞等地掠奪的大量金銀財寶卻神秘地"人間蒸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