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系島國,地理條件決定了發展海軍的重要性。明治維新後,中國近代海軍建設開始起步,日本對此倍感壓抑,加強海防、擴充艦隊呼聲日益高漲。為緩解建設海軍的巨大財政壓力,明治天皇曾捐贈皇室用度,政府也動員官民募捐。由於決心堅定,投入充足,加上規劃科學,日本海軍獲得了較快發展。據資料記載,至甲午開戰時,艦艇總噸位59106噸,超過中國,大小艦艇52艘,其中包括今天要說的「三景艦」。
當時,日本海軍認為北洋艦隊對其最大的是「定遠」「鎮遠」兩艘擁有305毫米口徑火炮和355毫米裝甲的、排水量達7000噸的鐵甲艦,這兩艘號稱「遠東第一鐵艦」的大型艦艇,性能完全凌駕於當時日本任何軍艦,而日本尚無力購買或建造同等大型鐵甲艦來與之相抗衡。
在此情況下,日本政府經反覆考慮,接受當時聘請的日本海軍省顧問、法國人白勞易的建議,決計在噸位較小、防禦較弱的艦艇上搭載大口徑火炮,以此對抗「定遠」「鎮遠」。白勞易是法國職業軍艦設計師,除受聘擔任日本海軍省顧問外,還是橫須賀海軍工廠總監督官、艦政本部特任少將。經過四年的努力,至1890年2月卸任,白勞易為日本海軍設計了六艘艦隻,其中「松島」級防護巡洋艦裝備320毫米大口徑艦炮,威力超過「定遠」「鎮遠」上的305毫米艦炮,是計劃中專門用來對付 「定遠」「鎮遠」鐵甲艦的。
「松島」級原計劃建造四艘,後改為三艘,原因是該艦使用中發現重心不穩、側傾嚴重等問題,原定4號艦被推倒重來,參考美國「巴爾的摩」號重新設計,也就是日後的「秋津洲」號。
「松島」級三艦均以日本國內 「陸奧松島」、「安芸嚴島」、「丹後天橋立」三處美景命名,即「松島」「嚴島」「橋立」,日本海軍美其名曰「三景艦」。
「松島」級防護巡洋艦採用法國造船技術建造,特點是兩側艦體由下至上逐漸內傾,其中前兩艘在法國建造,第三艘出於鍛鍊造船工業的目的,按照白勞易的建議,放在日本國內建造。
「松島」級中是首先開工建造的是「嚴島」號,1888年1月7日在法國地中海鐵工及造船廠鋪設龍骨開始建造,1889年7月18日下水,1891年9月3日建成。「松島」號1888年2月17日在法國同一工廠開工,1890年1月22日下水,1892年4月5日建成。「橋立」號1888年8月6日在橫須賀開始建造,1891年3月24日下水,1894年6月26日建成。
「松島」級垂線間長89.9米、寬15.6米、吃水6.4米,設計噸位4217噸,各艦略有差異,其中「橋立」號4278噸。「松島」級艦體採用低碳鋼、雙層船底,共劃分為94個艙室,採用三腳式單桅。主機為2座臥式3汽缸往復式蒸汽機,6座燃煤鍋爐,標準載煤量405噸,最大載煤量680噸,雙軸推進,5400匹馬力,速度16節。編制360人。
「松島」級的武器裝備為一門法國施耐德公司製造的加奈式320毫米後膛炮,這門炮也是「松島」級最主要的武器,但安裝位置並不相同,其中「嚴島」「橋立」安裝在艦艏,「松島」安裝在艦艉。據史料記載,這種炮採用38倍徑,火炮本身重65.7噸,操作臺及輸彈裝置重176噸,仰角10度,俯角4度,左右285度,炮彈包括450公斤實心穿甲彈、350公斤開花彈,備彈60發,有效射程8000米。
「松島」級其他武器包括阿姆斯特朗單裝120毫米速射炮、哈奇開斯47毫米重型和輕型機關炮和魚雷發射管,但三艦每種武器的配備不盡相同,其中阿姆斯特朗單裝120毫米速射炮為「松島」號12門,「嚴島」「橋立」分別為11門。哈奇開斯47毫米重型機關炮,「松島」號15門,其中重型5門,輕型10門;「嚴島」「橋立」18門,其中重型6門,輕型12門。此外,三艦均配備了4具魚雷發射管,其中艦艏3具、艦艉1具。
「松島」級在重要部位,包括艦體兩側、主司令塔、輪機艙、彈藥庫及主炮炮座、彈藥通道、炮盾等均設置有厚度不等的裝甲,具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三景艦」都參加了黃海海戰、威海衛攻防戰,且在北洋艦隊的打擊下,輕重不等均被擊傷。其中「松島」號在黃海海戰中被擊中13彈,其中被北洋艦隊「平遠」號主炮擊中320毫米主炮下部位置,主炮塔炮罩被毀,引發烈火濃煙導致4人窒息而死,火炮無法旋轉;「鎮遠」號發射的兩發305毫米炮彈,引發 「松島」號上的彈藥殉爆,「松島」號在黃海大戰中共死亡35人,傷78人。在黃海海戰中,「橋立」號曾與友艦圍攻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被擊中11彈,死3人,傷11人。「嚴島」號被擊中8彈,死13人,傷18人。「橋立」和「嚴島」均未傷及要害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三景艦」專門用來對付「定遠」「鎮遠」的320毫米主炮,因炮身笨重,操作繁瑣,海況稍高炮身轉動困難且艦體側傾,1小時才能打出一炮。海戰中,「三景艦」的320毫米主炮五個小時總共才打了12發炮彈,但只有2發命中「鎮遠」號,還沒有擊穿其裝甲帶,實戰效果令日本海軍失望。
「三景艦」都參加了隨後爆發的日俄戰爭,擔承護航和支援任務,其中「松島」號參加了對馬海戰。
戰後「三景艦」被編為練習艦隊,用於海軍學員遠航訓練。進入20世紀後,日本海軍更新換代頻繁,昔日風光無限的「三景艦」逐步退居二線。其中「嚴島」號1898年3月21日列為二等巡洋艦,1912年8月28日列為二等海防艦,1919年4月1日作為雜役船,更名「嚴島丸」,1925年報廢,1940年解體。 「松島」號1908年4月30日在運送海軍候補生遠航實習途中,在澎湖列島馬公島停泊時,因彈藥庫突然爆炸,幾乎瞬間沉沒,據倖存人員回憶,原因是因為第二天要宣布艦員晉升名單,很多預知升不上去的水兵開始自暴自棄地喝酒,爭吵聲整夜不絕,彼此產生糾紛,引發事故。1908年7月31日「松島」號除籍。「橋立」號1912年8月28日列為二等海防艦,1922年4月1日作為雜役船,1925年報廢,1927年解體。(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