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名將47:呂蒙

2020-12-15 劍神破甲

接下來我們講講呂蒙,他也是武廟64將之一,但說實話,我認為他是其中比較水的。

說實話,呂蒙這個生平倒是很勵志的,但是評選名將和勵志不勵志沒有關係,那得看是戰績。而呂蒙,除了白衣渡江偷襲荊州以外就沒有能拿的出手的戰績了。

再說說白衣渡江那是什麼重大戰役嗎?影響都是重大的,畢竟直接導致了劉備一方在襄樊之戰中戰敗,並且直接導致了關羽死亡,間接導致夷陵之戰的爆發。從這個方面看,他的確是影響重大。

但就這場戰爭本身而言,那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首先它的過程不曲折,規模也不宏大。說白了,不就是一個簡單的偷家嗎?畢竟關羽那個時候的部隊全在前線,這有什麼好講的嗎?

而且在白衣渡江之前,孫劉兩方是盟友,不管他們是面和心不和也好,中間有裂痕也好,但是盟友就是盟友,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然後他們雖然有土地爭端,但也在之前的湘水劃界之中解決了,湘水劃界這件事情也是兩方都認可的。結果東吳一方偷偷背盟也就算了,居然還偷襲?這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嗎?實在是太不光彩了。

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夫兵者,詭道也」,而且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但無論怎麼說,偷襲自家盟友,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惡劣了,哪怕你先斷交,然後再開戰也行啊!

而且這場戰爭的戰果也不怎麼,要知道當時的荊州是被曹劉孫三家三分的,劉備只佔了其中的三個郡(湘水劃界之後),所以說他拿下的地盤也不大呀,但這影響實在是太糟糕了。

所以說,白衣渡江這場戰爭實在不是什麼光彩的戰爭,也不是什麼拿的出手的戰績。而呂蒙就這麼一件拿得出手的戰功,所以我覺得他的水分非常大。

說實話,我認為呂蒙這場戰爭的表現還不如關羽呢。關羽好歹是被那麼多人圍毆死的,還被盟友給背刺了,而且前期還打出過非常亮眼的戰績,但是呂蒙呢?不提也罷。

所以我認為,呂蒙他實在是配不上武廟64將的榮譽啊!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三國殺名將傳全新戰法上線 歷代名將虞姬登場
    由三國殺官方出品的三國卡牌王者之作——《三國殺名將傳》,今日上線全新版本:除了日常的版本優化之外,更發布了左右逢源、承天之佑、靈神之護、謀而後動四個全新金戰法,而我們可憐的項羽也等到了夫妻團聚的那天——虞姬終於作為歷代名將登場啦!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篤志力學的代表,吳下阿蒙—呂蒙!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位厚積薄發的名將,他的勤能補拙至今還被老師們掛在嘴邊,他就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吳下阿蒙—呂蒙!喜歡看三國的書友們我想你們對或多或少對於呂蒙都沒有多少好印象!小時候的小編也是這樣,對於呂蒙真是咬牙啟齒甚至看到關二爺戰死的時候都哭著大罵呂蒙無恥偷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長,小編雖然對於關二爺的境遇感到惋惜,但是對於這個吳國名將從討厭慢慢轉變到喜歡和欣賞!
  • 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呂蒙是否死於關羽亡魂索命?
    在《三國演義》之中,大部分名將最後的死法都各有不同,除了因為各種自然原因死亡之外,受箭傷而死的情況是最多的,比如如太史慈、甘寧、龐統、黃忠、徐晃、 張郃等等。不過,有一位東吳大將的死因卻是最為蹊蹺的,那就是據說被關羽死後「索命」的呂蒙,據羅貫中所說,奪取荊州後孫權犒賞三軍,呂蒙卻突然在慶功宴上七竅流血而死,那麼他真的是是被關羽索命了嗎?    雖然羅貫中的小說化描述手法不太真實,但是卻也能揭露一二呂蒙死因的蹊蹺。
  • 三國演義,戰勝關羽的為何是呂蒙?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本來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是聯盟關係,孫權和曹操是敵人,但是赤壁之戰後,眼看著劉備發展的速度太快了,於是孫權和曹操又結成了同盟,共拒劉備,關羽大意失荊州,加上曹操和孫權的合圍,一代名將關羽死在了東吳呂蒙的手中。
  • 《新三國》影視劇中,呂蒙斬殺關羽帶回首級,為何孫權還殺了呂蒙
    呂蒙在魯肅去世後,成為東吳的大都督,關羽北伐襄樊時,東吳的孫權與呂蒙決定偷襲荊州,並確定好了時間與方式,呂蒙是偷襲荊州的主將,呂蒙將士兵化妝在白衣商人藏著船中,偷偷地來到關羽在長江邊的據點,然後襲擊了關羽的士兵,成功拿下了荊州。
  • 明明是安徽人的呂蒙,為什麼成了「吳下阿蒙」
    公元217年的冬天,東吳名將魯肅病故。繼任其職屯兵陸口的東吳將領,乃是呂蒙。談到這位《三國演義》裡的新任「江東大都督」,人們大抵會想到一個著名的典故。呂蒙原本是個粗人,不通文墨。他每要上大事,都要靠別人代寫或用口述去交代。
  • 東吳大將呂蒙為何非要殺了關羽?原因其實很簡單!
    魏蜀吳三國鼎立,名將輩出。吳蜀時而聯合時而兵戈相向。兩國之間最大的結仇,應該是蜀國關羽為東吳呂蒙所殺,直接引起劉備率軍徵討,最終也是雙方互有折損,都傷了元氣。 蜀將關羽,是蜀國劉備結拜兄弟,五虎上將之首,一生英雄蓋世,義薄雲天,後世備受推崇,以武聖關公留名千古。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呂蒙是後三國時期的明將,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成語就是說呂蒙的。著名的蜀國將領,關羽,最後也是失敗在呂蒙的手上,最終被處斬的。那我們就來看看呂蒙的故事,看他是如何從一個莽夫成長為一代名將的歷程。
  • 呂蒙說過一成語,從此馳騁疆場,並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是在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至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之間。所牽涉的人物是後來的東吳名將呂蒙。原文如下: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
  • 武廟七十二名將:蜀漢三位,東吳四位,良將千員的曹魏為何僅兩位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評歷史名將,例如我身邊很多人都會討論白起與李靖誰厲害,韓信和樂毅誰厲害等等。這種討論歷史名將的話題不止在現在有,在古代也有類似的。唐宋兩朝就對古今名將做出了一個大概的排名,設立了武廟。姜子牙武廟是與祭拜孔子、孟子等儒家先賢的文廟相對應的,祭祀姜尚與歷代名將。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代的武廟定了下來,姜尚的封號也從武聖轉變為武成王。
  • 新三國孫權不讓呂蒙殺關羽,為何呂蒙不聽號令,是對是錯?
    公元220年,一代名將關羽被東吳擒獲,父子寧死不降均遇害。關羽在晚年「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損,確實可惜。不過關羽責任重大,被劉備寄予厚望,總督荊州。在關羽遇害後,劉備不聽眾人勸阻,毅然發動夷陵之戰,親自率領大軍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
  • 同樣是滅蜀功臣,為何鄧艾能進武廟72名將,鍾會卻不能進?
    武廟,全稱武成王廟,又稱武成廟、太公廟、太公尚父廟,祭祀姜太公以及歷代良將。唐朝時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為武成王,並設立武成王廟,歷代簡稱為武廟,以張良為的配祀。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這就是著名的「武廟72將」。
  • 「率土之濱」呂蒙究竟強在哪裡,有沒有替代品?怎麼搭配隊伍?
    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孫權統事後,呂蒙漸受重用。在逍遙津之戰掩護孫權逃生。在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魯肅去世後,呂蒙代守陸口。襲取荊州西部三郡,徹底擊敗蜀漢名將關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年末,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呂蒙最讓人熟知的還是其襲取荊州,引發吳蜀大戰,直接改變後三國歷史走向。呂蒙是東吳攻滅關羽的最早倡議者。
  •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談東吳呂蒙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名將如過江之鯽。東吳呂蒙,悍勇滑黠,最富冒險精神,又喜玩弄詐術。 孫權曾稱讚呂蒙為: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今以《三國志》為依據,淺談呂蒙軍事生涯、及性格由來本末。
  • 他是三國著名猛將,士別三日只能刮目相看,他就是呂蒙!
    呂蒙當時跟隨姐夫的時候才十六歲,呂蒙那個時候就跟著到處的徵戰,絲毫沒有年少的膽怯,這讓當時一起徵戰的士兵們都非常的讚賞。但是當時他姐夫是不允許他跟著部隊打仗的,有的時候被發現了就會挨罵,但是呂蒙一點也不在乎,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姐夫沒有辦法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呂蒙的母親,母親非常的生氣,但是呂蒙總是有他自己的想法,這讓作為母親的也是苦惱不已。
  • 【吳-呂蒙】允文允武、能打能控的東吳大都督
    呂蒙,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在演義裡有著白衣渡江致使關羽敗走麥城的光輝戰績,在同類型遊戲中人氣一直居高不下,深得玩家們的青睞。每一個抽到呂蒙的玩家都會孜孜不倦地探索他的用法,從一開始就收穫了呂蒙的我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可以說,呂蒙從開荒時期到目前的州戰階段一直陪伴著我。下面,我想把這一路使用呂蒙的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 中國古代108位名將排行榜之偏將七十二位(下半部)關羽僅排名105
    接著上回中國古代108位名將排行榜,接著說偏將(下半部)第73名到108名。73.討東將軍:王賁陝西富平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之子,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公元前226年,王賁大敗楚軍,奪取楚國十幾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賁水淹大梁,滅亡魏國。公元前222年,王賁奪取遼東,滅亡燕國,繼而消滅趙國殘餘勢力。公元前221年,滅亡齊國,自此秦統一六國。
  • 王者榮耀呂蒙怎麼樣 王者榮耀呂蒙介紹
    王者榮耀呂蒙怎麼樣?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呂蒙介紹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率土之濱】法刀核心缺呂蒙?常山趙子龍來也!
    這樣一來,就剩前鋒位了,比較強勢的就是呂蒙了,而且,要想找到一個能夠替代呂蒙的武將,一時半會你還真想不到合適的。的確,呂蒙在率土之濱中絕對算得上神將,卓越的身板,強力的自帶戰法,使得他難以被人替代,以至於有些率友戲言:「呂蒙牽條狗都能起飛!」但,呂蒙越強,也使得他越難出,很多朋友都沒有呂蒙,對於法刀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即。
  • 古往歷朝歷代名將武廟榜,一聖、一亞、十哲、六十一將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古往歷代名將,武廟一聖、一亞聖、十哲、六十二將。中華浩瀚歷史中,有著無數所向披靡的將領,戎馬一生,後世留名,受人敬仰。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特意修建廟宇,以周朝開國太師呂尚(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良將十人從之。稱(武成王廟)簡稱武廟,並在之後歷代多次調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