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人物畫臨摹

2020-12-24 生命有尊嚴

伊士型的像,然後是神的像形,神兩方面是都要兼具到的。 學習國畫臨摹非常重要,是學習技法,揣摩技法的重要手段。很多技法在書本中是很難以理論的方法來詳細描述的。看千遍萬遍也不如臨摹一次,甚至有的優秀作品要反覆臨摹。相信有過臨摹經驗的人都不難體會其中的妙處。

在臨摹的過程中也不主張一下子臨摹其他人的很多作品。最好選擇其中一家仔細臨摹。這樣有助於技法的快速提高。

臨摹也以與原作接近越好。否則就失去了臨摹的意義。從形到神,這是有一個過程的。臨摹選擇的範本。儘量的清楚,解析度越高,那麼就越能抓住細節。最好是能夠1:1的。如果圖片不夠大,那麼在臨摹的時候也要等比例。這樣才能夠揣摩到作者構圖時候的精心布局。

在臨摹任伯年這幅畫的時候,選擇的紙張比原作略大一圈兒。所以等比例進行了放大。為了讓行更加準確,用碳條線大略勾出大概輪廓。

由於這幅畫上的人物,也是這幅畫的畫眼。在落筆之前要用其他的紙先先畫一遍,做到心中有數。這幅畫上面牽涉到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的角度不一樣,在繪畫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先讀懂原作。領會作者的精心安排。

在勾畫的時候注意先要用淡墨。任伯年的話組顏色非常淡,只在主要的部位用重的墨,這也是古人惜墨如金的一種體現。

畫的時候先勾勒人物,如果人物,那麼也這幅畫就成功了一半。

在染顏色的時候也儘量的顏色淺,這樣便於後期調整。

在繪畫。同時還要掌握線條的力度,在任伯年的繪畫中,線條非常的剛勁有力。在聯繫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的比照原圖進行調整。力求最大程度地接近於原作。

相關焦點

  • 華封三祝福壽多,任伯年《華祝三多圖》賞析
    《朵雲》第4集P184,上海書畫出版社,1982年11月。 3.《任伯年—中國名家繪畫》,中國書店。 4.《任伯年全集》第五卷封面、第三卷P34、35,人民美術出版社。 5.《中國古代名家—任伯年作品選粹·任伯年人物2》p30人民美術出版社。 6.
  • 民間畫師任伯年,憑藉自己精湛的畫技,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
    因為任伯年的父親是一位米商,為人非常低調,也讓任伯年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在剛剛開始學習繪畫的時候,任伯年便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繪畫天賦,尤其是當家中來客人的時候,任伯年能夠迅速畫出對方的畫像,待父親回歸之後,任伯年拿出畫像告訴父親,他的父親立刻就知道客人是誰了。因而對任伯年的父親來說,教授任伯年學習繪畫,是一件非常正確的選擇。
  •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藝術家對於線描進行了艱辛的藝術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線描藝術,留下了無數的優秀白描作品,使之舉世矚目,在世界美術領域中獨樹一幟,並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也是其他畫種無法取代的。
  • 方增先談水墨人物畫——大膽落筆,細心收拾之臨摹
    不過,對於人物畫創作來說,一次就畫好它是幾乎不可能的,即使是較有經驗的作者,也往往要一畫再畫,把第一次稿子作為草圖反覆重畫好多次。每畫一次、推敲一次,就改進一步,一直到比較滿意為止。臨摹臨摹是古人學習繪畫的主要手段,因而常常出現作品的因襲之弊,這是我們必須加以批判的。但今天作為學習國畫傳統的一種手段,仍然可以作為學習方法之一來進行。
  • 日本浮世風格插畫素材學習臨摹圖片分享
    插畫分享日本浮世繪古風復古插畫浮世繪風景圖唯美壁紙古風唯美圖片繪畫學習臨摹參考素材浮世繪風格插畫手繪作品美人圖插畫分享日本浮世繪古風復古插畫浮世繪風景圖唯美壁紙古風唯美圖片繪畫學習臨摹參考素材浮世繪風格插畫手繪作品美人圖浮世繪人物畫插畫分享日本浮世繪古風復古插畫浮世繪風景圖唯美壁紙古風唯美圖片繪畫學習臨摹參考素材浮世繪風格插畫手繪作品美人圖浮世繪人物畫
  • 在神不在貌,從徐悲鴻藏任伯年畫作看「大師眼中的大師」
    「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 展覽共分為三個版塊:「沉酣矯變」、「雅麗豐繁」、「未竟之作」,皆摘自徐悲鴻評任伯年之語,將分別展示任伯年筆法奇崛、形神兼備的人物,設色雅豔、技法多樣的花鳥畫,以及多幅被徐悲鴻視作璞玉的伯年遺墨,共計50餘件館藏伯年珍品。這些畫作都是首度公開展出,也是徐悲鴻一生收藏任伯年佳品的首次集結。
  • 深受知名畫家徐悲鴻稱讚,民間畫師任伯年,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深受知名畫家徐悲鴻稱讚,民間畫師任伯年,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不過對於民間畫師任伯年來說,畫畫就是他用來謀生的手段。 1840年,中國爆發了鴉片戰爭,而任伯年就是出生在這麼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由於當年社會動亂,許多百姓那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年少的任伯年早早就跟隨自己的父親學習寫真,以此來獲得一個謀生的功夫。
  • 天津美術學院「經典傳承」2021(首屆)中國工筆人物畫研修班招生簡章
    1、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臨摹(白描人物)線描基礎訓練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八十七神仙卷》;李公麟 《維摩詰像》;武宗元 《朝元仙仗圖》2、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名作賞析、臨摹。展子虔 《授經圖》;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步輦圖》;張萱 《虢國夫人遊春圖》;周昉 《簪花仕女圖》;貫休《十六羅漢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3、中國傳統優秀壁畫名作賞析與臨摹(藝術考察)中國經典壁畫的學習、藝術考察、解析、臨摹、學術交流研討4、現代工筆人物臨摹與寫生(素描、速寫、白描人物及設色)5、中國人物畫創作元素的基礎訓練
  • 範曾畫鍾馗:作品比不過任伯年,造型準確卻缺少人物的精氣神
    可真的拿範曾筆下的鐘馗與任伯年的相比,專業國畫大師卻形容範曾的鐘馗不入流,完全比不過任伯年,造型準確卻缺少人物的精氣神!不少古人都畫過鍾馗,而且民間的老百姓也喜歡鍾馗,甚至傳出「我願求得鍾馗劍,一斬天下不平事」的流行語。
  • 明清書畫家:文彭、沈周、任伯年款花鳥圖賞識
    任頤(1840年-1895年),即任伯年,初名潤,字次遠,號小樓,後改名頤,字伯年,別號山陰道上行者、壽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陰航塢山(今杭州市任伯年的花鳥畫更富有創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筆見長,「仿北宋人法,純以焦墨鉤骨,賦色肥厚,近老蓮派。
  • 如何把動漫人物畫的很有靈魂—畫師kodamazon
    如何把動漫人物畫的很有靈魂?需要繪畫素材的小夥伴可以去咱們輕微課APP免費下載!畫師kodamazon作品來了,喜歡畫師kodamazon的小夥伴別錯過哦,畫師kodamazon的作品很受歡迎,畫師kodamazon的人體、色彩都相當棒,臨摹學習的時候存一下畫師kodamazon的作品準沒錯,下面進入今天畫師kodamazon的作品分享吧,一起感受畫師kodamazon的筆下世界!畫師kodamazon作品欣賞:如何把動漫人物畫的很有靈魂!
  • 精深華妙引新境——紀念任伯年誕辰180周年 嶺南書畫名家作品聯展...
    由廣州市政協主辦、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廣州市政協書畫院承辦的《精深華妙引新境——紀念任伯年誕辰180周年嶺南書畫名家作品聯展》於2020年12月15日至23日(逢周末閉館)在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三樓展廳展出。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人物畫方向
    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類項目:「黎雄才人物畫研究」,立項。)2017年出席中央美術學院「為中國畫」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師生人物畫寫生作品展與研討會。2017年,作品《瑤族老漢》參展,並收錄於《為中國畫--全國高等藝術院校師生人物畫寫生作品集》。
  • 圖文教程:任伯年紫藤花畫法示範
    素材摘錄自連環畫出版社《人美畫譜 任伯年花鳥》,李振偉編;於光華繪,節選內容僅供參考,如需要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紫綬》,紙本設色。此作斜角構圖,於畫面右上角出枝,主枝以幹筆直掃而出,筆法幹練,分支漸趨左下角,花葉基本布於主枝的右上側,因此,畫面重心偏上,頗有提氣之勢。
  • 「藝術中國」——蔣為民先生水墨人物畫
    ▲《陽光心情》180x180cm 2009年作一,尊師重道,筆精墨妙師承是中國傳統畫學代代相傳而又傳薪的一個命題,昔吳昌碩師承任伯年、八大等,齊白石又師承吳昌碩、青藤,均名師出高徒而名垂青史。▲《彝家新生代》180x180cm 2009年作蔣為民先生的現代水墨人物畫,概括的說:他是浙派人物畫優秀的傳薪者,徐蔣(徐悲鴻、蔣兆和)寫實人物畫精髓的傳承者,劉大為當代水墨人物畫體系的實踐者。
  • 這位浙派人物畫第二代領軍者走了
    指墨魯迅像 賓虹先生像吳永良,1937年11月生於浙江鄞縣,196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畫科,得潘天壽、周昌谷、李震堅、方增先等名家親授,在意筆線描人物畫教學和創作上具率先獨創之學術成就。
  • 論人物畫的樹石畫法
    如果輔助景物畫不好,也可造成人物畫的累贅。即便把人物畫得很工整,設色也很講究方法,甚至連界畫的比例也能做到無差失,但如果一涉及畫樹、畫石,便出現一些扭扭捏捏、俗不可耐的筆墨,這就說明這個畫者是只憑稿本在作畫的。至於講到畫樹石,雖有稿本臨摹,而沒有下過工夫的人,恐怕是一筆也難措手,即便勉強畫成,也不值得識者一筆。由此可知,對於一個畫家來說,有的方面可以勉強,但畫樹石卻是萬萬勉強不得的。
  • 畫風清雅 筆精墨妙——王經春人物畫作品賞析
    王經春的人物畫,師從方增先、吳山明先生等浙派人物畫的風格,清秀靈動,筆墨揮灑自如,水墨沐漓酣暢,讀其畫,如沐江南春雨,清新神怡。王經春,1952年生於山東章丘。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 王羲之、米芾、懷素……這麼臨摹最像
    一、《蘭亭序》分析臨摹 【提示】為什麼?講出它為什麼是這樣的理由依據 分析性的臨摹是在精確臨摹的前提要求下,將一些精確臨摹的要素進行分析性地歸類、組合理解,是對普通精確臨摹的一種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