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開通

2020-12-17 荊楚網

長江網12月12日訊 12月12日9時30分,兩個來自日本名古屋豐田工廠的貨櫃乘上X8015/6次列車,從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破霧而出,一路向西,駛往德國杜伊斯堡,再通過貨櫃卡車運往捷克的豐田工廠。這也標誌著日本—武漢—歐洲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正式打通,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2天左右。

據了解,這兩個貨櫃12月2日從日本名古屋的豐田工廠發出,由華航漢亞1號於12月8日運抵陽邏港一期碼頭。卸貨後進入武漢海關監管區,武漢新港海關進行登臨查驗和貨物查驗。

12月9日11時,該批貨物從陽邏海關監管區運往武漢新港空港綜保區東西湖園區,下午3時抵達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

12月11日上午,該批貨物乘上中歐班列,預計12月28日抵達德國杜伊斯堡,29日通過貨櫃卡車送到捷克的豐田工廠。

中外運湖北公司總經理陶保軒介紹,由於這次是試運行,可能時間長點,一般需要22天左右。目前日本貨物到歐洲傳統線路是走海運,經過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等抵達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口,再通過陸地運輸到捷克豐田工廠,共需要45天以上,「原來日本到歐洲需要等貨期,一個大船裝滿才能出港,如今日本到武漢一周一班,武漢到歐洲,搭乘中歐班列,更加便捷了。」

武漢新港委負責人介紹,將武漢至日本貨櫃直達航線與中歐班列(武漢)聯通,構建集直航、中轉、過境運輸於一體的全新物流大通道,具有時效性強、穩定性高、輻射面廣和綜合成本低等優勢。以武漢為核心樞紐,開闢聯通日本—湖北武漢—中亞、東歐經濟高效的物流新通道,形成國際物流閉環,有利於湖北與日本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推進中日共同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的新發展格局;有利於武漢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下先手棋,提升武漢對外開放水平。

連結

向東出海、向西入歐,武漢構建國際物流網絡體系

近年來,依託近洋航線和中歐班列(武漢),向東出海、向西入歐,以武漢為中轉樞紐的國際物流網絡體系初步構建。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的開通,就源於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和武漢至日本直航的基礎之上。

中歐班列(武漢)2012年開通,2014年成立平臺公司,連續4年,始終位居中歐班列第一梯隊,是全國唯一回程貨量高於去程貨量的班列。中歐班列(武漢)陸續開通了經阿拉山口、滿洲裡、二連浩特、憑祥、霍爾果斯「五線並行」的物流通道,現有25條穩定的跨境運輸線路,輻射歐亞大陸34個國家,76個城市。搭建起了「一主多輔、多點直達」的跨境物流服務網絡,最遠可直達英國倫敦,實現了湖北與亞歐國家陸上運輸的互聯互通。

2019年11月28日,武漢—日本貨櫃江海直航航線成功首航,並於今年5月9日正式按五定班輪(定港口、定航線、定班期、定運時、定船舶)標準周班運行,成為長江中上遊地區首條真正意義上的對外直達班輪航線。截至目前,已經開通58個航次。

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開通,是武漢市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搶佔先機、發揮作用、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的重要抓手,作為聯通日本—武漢—中東、中亞及歐洲地區國際鐵水聯運大通道,有機銜接和輻射了「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黎雲 蘇慶豐 肖一鳴 餘愛民 吳金龍)

相關焦點

  • 湖北省新闢國際物流通道 日本商品首次借道武漢中轉歐洲
    12月12日9時30分,載著日本商品的X8015/6次列車從武漢吳家山站出發,將通過中歐班列(武漢),經阿拉山口出境,運抵德國杜伊斯堡。這是日本也是外國商品首次在武漢中轉,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打開了武漢國際物流新通道。
  • 經武漢!水鐵聯運新通道開通 由日本到歐洲海運可節省20天
    昨天(12日),來自日本的機電產品,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了湖北武漢陽邏港,中轉後,它們搭乘中歐班列駛往德國杜伊斯堡。這樣,一條由日本經武漢到歐洲的貨櫃水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順利開通,可以讓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縮短一半。
  • 日本-武漢-歐洲鐵海聯運通道開通
    列車中的部分貨櫃大櫃中,滿載著移動垃圾箱、手推貨運車、振動測試記錄儀等產品,這些貨櫃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武漢陽邏港,然後搭乘中歐班列,經漢丹線、焦柳線運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駛往德國杜伊斯堡。
  • 樂清灣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海鐵聯運,打開貨運出海通道
    樂清灣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海鐵聯運,打開貨運出海通道 2020-08-14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陸海空多式聯運,威海積極打造互聯互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威海港整體劃入青島港,「中創威海—青島貨櫃航線」和「威海—青島雙向對開貨櫃海鐵聯運班列」相繼開通;「威海—濰坊」貨櫃航線也正式開通,使威海能夠充分運用全省港口資源,加強與全球航運巨頭深度合作,做大輻射東北亞的中轉網絡體系,加快內陸港和海鐵聯運布局。推進海鐵聯運。
  • 長春至天津海鐵聯運班列首發
    7月22日上午,長春至天津海鐵聯運班列在長春興隆鐵路口岸(長春國際陸港)首發,實現長春與天津港之間海鐵聯運「零」的突破,進一步暢通了吉林省出海通道,加深了長春市與天津市對口合作。首發班列搭載100標箱貨物,行程1000餘公裡,計劃於7月25日抵達天津港。
  • 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列車中的部分貨櫃大櫃中,滿載著移動垃圾箱、手推貨運車、振動測試記錄儀等產品,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武漢陽邏港,然後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吳家山站貨運負責人郭佩介紹,這是該站今年開出的第96列中歐班列,也是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由此,武漢也順利開闢出一條鐵海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為日本貨物出口歐洲提供了一條新選擇、新思路。
  • 日本貨物首搭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
    列車中的部分貨櫃大櫃中滿載著移動垃圾箱、手推貨運車、振動測試記錄儀等產品,這些貨櫃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武漢陽邏港,然後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吳家山站貨運負責人郭佩介紹,這是吳家山站今年開出的第96列中歐班列,也是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武漢由此順利開闢出一條鐵海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為日本貨物出口歐洲提供了新選擇。
  • 武漢年內將新開通至大阪貨櫃江海直達航線
    中新社武漢8月2日電 (梁婷 趙超 陳珺)武漢在今年年底將新開通至大阪貨櫃江海直達航線。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本舉2日在湖北省與日本關西地區「江海聯運」物流專場推介會上披露上述消息。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湖北就已開通對日本的外貿貨櫃水路運輸物流通道,物流模式為貨櫃配載支線駁船從武漢等地始發,經上海中轉換裝幹線海船運抵日本。2015年9月,武漢至日本韓國快班航線開通,實現上遊貨物在武漢中轉、周邊省市貨物在武漢集並,將武漢至日本大阪港(東京港)出口平均運輸時間從原有12天以上航程縮短至10天左右。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業務量突破20萬標準箱 同比增長79%
    長三角鐵路加強與港口、政府、口岸等單位、部門協作,依託上海港是世界貨櫃大港,以及全國鐵路網聯通優勢,優化海鐵聯運網絡,加強國鐵通道運力保障,著力推進海鐵聯運業務發展。蘆潮港站繁忙的裝車場景。 許文峰 攝2月10日至2月14日,鐵路部門聯手上港集團將中糧集團海外進口的2000噸中央儲備冷凍肉,共計81個冷凍貨櫃,分5批次送至武漢吳家山貨櫃站。「5批次都是直達專列,全程運輸只要18個小時。在受疫情影響公路運輸不暢通的情況下,海鐵聯運發揮了重要作用,體現了快速、安全、不受天氣影響等優勢。」中鐵貨櫃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劉錫林介紹。
  • 無錫首條海鐵聯運貨櫃班列成功開行
    12月1日上午,無錫鐵路南站至上海洋山港海鐵聯運班列首發儀式舉行。此次首發班列的貨櫃內,滿載著無錫市內大型生產製造企業生產的光電極板、汽車零配件、白色家電等貨物,通過鐵路運至上海港後,將搭乘遠洋船舶出口至東南亞、歐美等地。
  • 武漢40億建陽邏港鐵水聯運二期,打造長江中上遊最大聯運樞紐
    滿載沃爾沃進口汽車的江海直達巨輪停靠在武漢新港陽邏港後,裝有4臺車的一隻貨櫃被巨大的龍門吊抓起,直接吊裝到岸上的火車或汽車上,再被分撥發往中國西部地區。武漢陽邏港的鐵水聯運,開闢了西南方向「上海-武漢-川渝」、西北方向「上海-武漢-陝西和新疆」兩條雙向物流大通道。
  • 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納入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依據試點任務建設規劃,將圍繞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建立「樞紐+通道+網絡」的運營模式,依託「一帶一路」沿線既有網點和威海港口海外資源,推動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提升「站到門」「門到門」全物流服務能力,構建中歐班列、中亞班列、國內班列
  • 武漢開通「孝感—東北」鐵水聯運專列,運輸成本降四成
    貫通東西、輻射全國,武漢正全力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近日,武漢開通「孝感—東北」鐵水聯運專列,湖北貨物可從陽邏港走水運至東北,運輸成本下降四成左右。列車抵達灄口火車站後,車上30隻貨櫃將無縫銜接至陽邏港鐵路專用線,到陽邏港區後轉乘貨輪,通過長江航道順流而下,駛往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的江海聯運中轉樞紐港——江蘇太倉港,從這裡改海運抵達遼寧營口港,再通過無縫對接鐵路專用線,從鮁魚圈北站開行班列運抵目的地長春。
  • 武漢一周:練就「鐵肩膀」,踏上新徵程
    12月5日、8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主持召開兩場座談會,就謀劃我市「十四五」規劃聽取意見建議。在漢院士專家、各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分別談問題、說想法,結合實際提出意見建議。「高標準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必須首先找準武漢發展定位。」王忠林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武漢有實力成為新發展格局下的「新沿海」。
  • 長春-天津海鐵聯運班列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公示)
    長春-天津海鐵聯運班列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積極推動長春-天津海鐵聯運班列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規範財政補貼政策,依據市政府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補貼資金的使用管理應遵循以下原則:(一)規範運作。
  • 全國僅4個 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成功入圍交通強國試點
    多式聯運一體化方案研究與應用中全國僅4園區進入試點,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位列其中。記者從威海市文登區交通運輸局獲悉,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佔地766畝,總投資15億元,主要建設物流調度中心、海關監管區、倉儲區等功能分區,開通中歐班列、中亞班列、中蒙班列、中俄班列,從事貨櫃、冷鏈物流、汽車及散雜貨的過境運輸、保稅倉儲等物流業務。
  • 共建陸海新通道,共享發展新機遇——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成功...
    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廣西區直有關單位、14個設區市、有關企業、行業協會代表以及新聞媒體代表共120餘人線下參加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和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甘肅等通道沿線省(區、市)相關部門、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通過線上渠道參與,共同見證通道發展新機遇。
  • 空鐵聯運更進一步:東航+國鐵集團實現空鐵聯運首單貨運
    這批貨物是東航集團與國鐵集團「空鐵聯運」貨運首單,在航空與鐵路的「無縫銜接」中跨越1700多公裡實現「次日達」。2020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要求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補齊我國航空貨運短板和弱項,持續提升航空貨運能力。
  • 家門口有了「出海口」麗水無水港打開物流「綠色通道」
    麗水無水港是麗水為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而搭建的一個公共物流平臺,作為麗水寧波山海協作重要項目,兩地於2017年7月合作共建麗水無水港,構建海鐵聯運通關一體化。浙江海港下屬的寧波舟山港團隊駐點進行業務幫扶,協助麗水無水港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