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說甲午:定遠艦命名解密 由李鴻章直接命名

2021-01-08 齊魯網

《陳悅說甲午》系列訪談第4期:定遠艦命名解密 由李鴻章直接命名

  齊魯網訊 大型歷史紀錄片《定遠歸來》將於9月17日晚22點25分山東衛視三集連播。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我們採訪到了民間學者陳悅,他對甲午歷史的觀點令我們眼前一亮。本期《陳悅說甲午》推出:鐵甲定遠有寓意,讓陳悅給我們講講定遠艦在命名過程中的那些故事。點擊進入紀錄片《定遠歸來》專題頁面>>>

  李鴻章直接命名 寓意各執一詞

  定遠艦的命名非常有意思,它是由李鴻章直接命名的。當年,李鴻章發電報告訴李鳳苞:國家已經給第一號鐵甲定好了名字,叫做定遠。但其實「定遠」這個名字是李鴻章自己定的。談及定遠艦的命名,陳悅大加猜想:「定遠艦上的艦銘牌,也極有可能出自李鴻章手寫,然後由使館找人做成了銅牌,放在了軍艦上。」

  「定遠」這個詞的意思,有各種解釋。有人懷疑,「定遠」可能是跟安徽定遠縣有關係,但其實「定遠」不是地名,它只是一個詞彙,一個比較有喻意的詞彙。「定遠」的意思其實就是希望我們的遠方能夠安定,我們的海疆能夠安定。在國外,研究者把「遠」字理解成長遠,他們在書裡解釋說,中國的這個「定遠」的意思是希望長久的和平,也有他們的道理。

  定遠艦開創了很多個第一 新聞報導紛至沓來

  從開始說定遠艦,陳悅便滔滔不絕。由定遠艦開始,北洋海軍的軍艦出現一個傳統:軍艦的艦名都叫做某某遠。致遠、靖遠、來遠、威遠……形成了一個以「遠」來命名軍艦的傳統。除此之外,定遠艦也開創了很多個第一:第一條我們自己獨立去歐洲採購定合同的軍艦、第一條德國生產的出口的鐵甲艦、遠東國家購買的第一條鐵甲艦……

  在那個時代,定遠艦相當於航空母艦,中國有了真正的堅船利炮,這讓國人興奮不已。從開始購買鐵甲艦,上海《點石齋畫報》就發布了好幾期關於鐵甲艦的新聞。最有意思的是,定遠艦在回國的途中,《點石齋畫報》居然提前報導了這件事,說商船在海上遇到定遠艦試驗探照燈,照耀海面如同白晝,何等威武,何等雄壯。

  >>>點擊進入山東衛視直播頁面

  >>>點擊進入山東衛視官網

  >>>點擊觀看《定遠歸來》獨家宣傳片

  >>>點擊收看更多《陳悅說甲午》訪談視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甲午後,日本人火燒致遠艦模型狂歡
    (陳悅供圖)接受華西都市報專訪時,陳悅還向記者接著透露甲午戰後發生在日本的一件事:日本數萬民眾聚集在東京上野公園,1:1比例用木頭複製了致遠和定遠兩艦,民眾齊呼口號「打沉定遠、打沉致遠」,隨後將火把扔到船上,看到兩艘大船燃燒著熊熊烈火,日本民眾高舉雙手,高聲歡呼。陳悅說,這個看著略帶巫術性質的舉動,實際上代表了北洋海軍給日本帶去的難以磨滅的心理震撼,雖然甲午戰勝,但是恐懼並沒有消除。
  • 北洋海軍為何會想德國訂購「定遠艦」和「鎮遠艦」?
    但李鴻章很快否決了這一提議,理由:1、英國人赫德一向反對清朝購入鐵甲艦,而清朝又剛剛否定了赫德總司中國海防的建議;2、英國人赫德狡詐難制,恐怕也與前兩次購買有關;更重要的是,李鴻章認為鐵甲艦是「國之重器」,在財政抓襟見肘的情況下,要慎之又慎。需要由自己人掌控,更為穩妥保密。
  • 專家:甲午之後 日本數萬人火燒致遠艦模型(組圖)
    專家:甲午之後 日本數萬人火燒致遠艦模型(組圖) 2015年10月08日 08:59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當時日本媒體報導的火燒定遠、致遠模型的照片。
  • 陳悅:甲午之敗,是中國人自己打敗了自己(圖)
    長江商報:聯繫北洋艦隊在這場海戰開始時所採用的亂戰戰術,您對黃海大東溝海戰中「致遠」艦衝向日本第一遊擊隊的含義作出了與主流觀點不同的詮釋。還有哪些新的發現?  陳悅:運用近代工業和海軍技術知識分析甲午海戰後產生的新發現還有很多。
  • 定遠艦鐵甲出水!126年前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到底輸在哪裡?
    9月17日,在中日甲午海戰126年紀念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清朝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艦的水下打撈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定遠艦考古隊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經過10多小時的奮戰,最終成功將一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從而有幸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這塊鐵甲長2.86米、寬2.60米、厚0.33米,重約18噸,是定遠艦的防護裝甲。
  • 炮彈命中率高,卻未能擊沉日艦,甲午海戰中的「彈藥之殤」
    一艘飄著黃龍旗的巨型軍艦,體積明顯超過其他軍艦,猶如狼群中的獅子,顯得尤為搶眼,這就是北洋海軍7000噸級的巨無霸——「定遠」艦。「定遠」的排水量是日軍最大軍艦的一倍,且擁有305毫米巨炮和厚重的裝甲保護,加上水兵們技戰術嫻熟,發炮精準,所以日艦雖然數量佔優,但「定遠」毫無懼色,鎮定自若,不停的發炮轟擊。
  • 中日甲午海戰沉艦定遠艦鐵甲出水,重約18噸!系國內出水唯一一塊...
    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傳來消息,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成功將一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該鐵甲為一整塊,重約18噸,是定遠鐵甲艦身份的關鍵證據。據悉,水下考古隊此前經過10多個小時的清淤、穿纜、起吊等環節,最終成功將這塊鐵甲起吊出水,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真容。
  • 船政專家陳悅:「還原」上百艘近代艦船
    從業餘愛好者到船政專家,42歲的陳悅和船政結緣了20多年。從網站站長到船政專家陳悅和船政結緣出於偶然。上世紀90年代末,陳悅在大學攻讀法律。一次,他上網搜索北洋水師的資料,結果讓他吃驚。那時網上資料有限,在一些論壇裡,還有網友抹黑北洋水師。於是他萌生創建「北洋水師」網站澄清不實言論的想法。「當時談不上研究,只是四處找資料,再逐字敲上網。」
  • 打撈甲午沉艦 打撈海魂物證(圖)
    報導:《甲午艦影甲午艦影》  記者:王國平  一塊鐵甲,遺落在遼寧黑島海邊的一戶農家門口,鉚釘粗大,材質特殊,這是今年10月我再次在黑島當地村莊的走訪中發現的一塊來自經遠艦的遺物。  2014年,在甲午海戰120周年之際,經過將近半年多的籌備,我們首次用鏡頭記錄下了水下的經遠艦殘骸。
  • 福州人物——陳悅:「還原」上百艘近代艦船
    陳悅在翻閱船政文化相關書籍。福州人物 近日,一場「老友會」在馬尾造船廠舊址舉行,老船工們相聚一堂,回憶馬尾造船廠的那些事。這場「老友會」的召集人是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從業餘愛好者到船政專家,42歲的陳悅和船政結緣了20多年。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1875年,李鴻章專門出洋考察,採購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強大的鐵甲戰船,本來老牌子的英國軍艦是首選,但英國人店大欺客,漫天要價。這時新興的德國人看到市場,給李鴻章報了一個相當優惠的價格,戰艦威力強大又物美價廉,李鴻章當場拍板:買它!
  • 專家顛覆甲午海戰 致遠艦撞的不是吉野艦而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本隊...
    專家顛覆甲午海戰 致遠艦撞的不是吉野艦而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本隊甲午海戰很多人都是通過一部《甲午風雲》的電影了解的那一段歷史,電影中的鄧世昌一句:目標吉野,衝上去撞沉它,讓很多人都牢記了那段悲壯的歷史,然而,多年以後
  • 顛覆認識:鄧世昌駕艦沒有撞向吉野號
    「撞沉吉野」,因為電影《甲午風雲》讓中國人記住了鄧世昌和他的致遠艦,以及最後試圖衝擊吉野的行動。但由知名甲午史專家、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和他的團隊通過兵棋推演發現,致遠艦撞的不是吉野艦而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本隊。陳悅的最新發現,目前已經引起了日方專家的關注,並對此展開研究。
  • 歷史的印跡|尋找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
    沈葆楨和李鴻章同朝為官,也是李鴻章海防建設的堅定支持者。最終也是李鴻章,完成了沈葆楨的遺願。1880年,清廷和德國籤訂購艦合同。當時徐建寅被派往德國監造軍艦。徐建寅是晚清少有的科學家,他的父親徐壽曾在1865年參與製造出中國第一艘蒸汽動力船——黃鵠號。
  • 甲午戰史專家新發現:鄧世昌駕艦未撞向吉野號
    再探 甲午鐵甲海軍 重新認識120年前的戰爭煙消雲散,幾萬人的生命消失。曾經輝煌一時的北洋鐵甲海軍化為碎片,散落四方。「撞沉吉野」,因為電影《甲午風雲》讓中國人記住了鄧世昌和他的致遠艦,以及最後試圖衝擊吉野的行動。但由知名甲午史專家、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和他的團隊通過兵棋推演發現,致遠艦撞的不是吉野艦而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本隊。
  • 甲午海戰為何一敗塗地:解析甲午之戰前中日雙方陸海軍軍力對比
    從甲午之戰清朝最後海陸軍的一敗塗地就可以看出了。 日本方面在甲午之戰前,總噸位達40840噸,已經超過北洋水師的總噸位,而且巡洋艦不管航速還是火炮都優於北洋水師,只是制不住北洋水師從德國買來的兩艘龐然大物,黃海海面打不倒的巨艦定遠鎮遠
  • 陳悅:結緣船政三十年, 從業餘愛好者到船政研究專家
    本文系聯合採訪組對陳悅的採訪成果,他並不是歷史學研究的科班出身,卻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成為國內船政和海軍史研究的領軍學者。一本連環畫、一部電視劇、一次搜索、一艘特殊的「軍艦」、一本專著,使他走上了研究的道路,他以艦船技術史入手,走出了一條研究的新路,他的人生和「定遠」艦、「致遠」艦、「萬年清」等名艦息息相關。對於船政史和海軍史研究,陳悅有一系列真知灼見。
  • 甲午海戰英勇「定遠艦」鐵甲出水!幕後有廣東水下考古人的汗水
    1895年2月4日,定遠艦在威海灣被突入港內的日軍「第九號」魚雷艇偷襲受傷;2月9號定遠艦又被日軍所佔領的炮臺炮火擊中,再受重創,當夜定遠艦毅然選擇自爆而沉。「定遠艦從頭到尾都是一艘英雄的戰艦。」在周春水看來,定遠艦鐵甲出水,成為甲午戰爭實物證據,是教育警醒國人的最好教材。「定遠艦憑藉其超強的鐵甲防護能力戰鬥到了最後。
  • 清朝第一奏摺導致甲午海戰失敗,李鴻章得到了兩副對聯和兩個綽號
    這份奏摺僅有六百字(現在加標點為七百零五字,但清朝奏摺無標點),寫的言辭懇切入情入理卻又字字蘊含殺機,直接導致了朝廷第一重臣與邊將第一統帥失和,也為甲午海戰失敗埋下了誘因,奏摺作者李鴻章因此得了兩個外號和一副對聯。李鴻章的兩個外號,來自同一副對聯,那就是「楊三死後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
  • 北洋艦隊中,「定遠」級鐵甲艦戰鬥力,在當時算不算是最先進的?
    說起北洋艦隊,便不能不提艦隊中,噸位最大的「定遠」級鐵甲艦(海軍將同一型號的戰艦,命名為「XX」級,該級戰艦一般有若干艘),改級艦有兩艘,分別是:定遠艦和鎮遠艦,其中,定遠艦是北洋艦隊的旗艦。軍購從來不是一門純粹的生意,是政治的延伸,「定遠」級最終加入北洋艦隊,其中可是費了一番周折。這個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