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了,你還沒變!《人類世的哲學》出版,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

2020-12-22 騰訊網

何謂「未來哲學」——「人類世的哲學」?人們通常說哲學是反思性的,那麼為何現在變成「未來的」了?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周興的新書《人類世的哲學》日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舉行了出版座談會,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圍繞這一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的「未來哲學」話題展開了討論。

■《人類世的哲學》出版座談會

《人類世的哲學》主題是「技術與未來」,書名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世代,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

孫周興認為,「人類世」意味著一個文明的大變局,即自然人類文明及其精神表達系統的頹敗以及技術統治時代新人類文明的形成。在該書中,作者力圖突破技術樂觀主義與技術悲觀主義的線性思維藩籬,開展一種「二重性」或「二重化」的技術哲學和生命哲學之思。

■孫周興教授

談到此書的初衷,孫周興指出,目前國內有些領域復古性太強,但這不合哲學和藝術的當代性的使命,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試圖通過此書強調,藝術人文科學要重新定向,需要進行整體轉向。

「世界變了,你還沒變,這大概是我寫這本書的最基本的動機。世界變得零散、矛盾、碎片化了,但是你會發現許多人還是用單一的尺度來衡量這個碎片化的世界,經常自己『打臉』。我們來理解今天變化多端、碎片化的世界,這時候你經常會面臨崩潰,為什麼精神病越來越多,就是世界變了你還沒變。所以用單一的尺度衡量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第二,關於人的科學的時代到了。現在熱門的科學,包括人工智慧、基因工程都是關於人的科學,當然必須還加上人文科學。今天的時代已經進入到這三門科學的獲得當中,這是人類文明、知識體系的最後一張網,兩個科學加上一門古老的人文科學,在這個意義上我會說人文科學的時代到了,我們要參與這其中。」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所長成素梅指出,隨著人工智慧、基因編輯、量子技術以及納米技術的發展,未來機器的人類化以及人類的機器化都有可能變為現實。所以她認為,「未來哲學」不僅僅是關乎當下的問題,更關乎人類文明的限度在哪裡、怎麼走的問題。

成素梅談道,「現在我們的哲學其實是需要建構一種關於人類未來的倫理學,不僅僅是現在的傳統的倫理學,更重要的意義是討論人類文明走向和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存在的方式,以及未來人作為類本身如何發展的取向。」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哲學系教授、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認為,從哲學角度討論當代技術,那麼就應該回應康德提出的「人類尊嚴」問題。「未來,人有沒有可能存在著製造者、設計者?如果一個人是由另外一個人有意製作的話,是不是就消除了人和非人之間最重要的界限?」他認為,孫周興已經觸及到這個問題。

在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鬱振華看來,面對技術邏輯、資本邏輯、權力邏輯的擴張,恰恰需要一種雄健的人文學。

相關焦點

  • 新時代需要怎樣的「未來哲學」?也許我們可以從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何謂「未來哲學」——「人類世的哲學」?人們通常說哲學是反思性的,那麼為何現在變成「未來的」了?或者說哲學的未來定向到底意味著什麼?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人類世的哲學》的主題是「技術與未來」,作者孫周興解釋,書名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
  • 新的一年裡 兄貴Van邀你相約Steam一起研究哲學
    近年來除了可愛的女裝「阿福」,兄貴也成了業界必不可少的一種文化。以Van為男主的哲♂學(兄貴)視頻成為B站鬼畜區的經典題材,相關衍生視頻也是層出不窮。也不知道現代人是經歷了什麼,口味真是越來越奇怪了。 據悉,近日一款名為《Deep Dark Fight》的暗黑哲學遊戲在Steam上線了。這款遊戲是一個平臺動作2.5D遊戲,看起來類似超級瑪麗的玩法。而喪心病狂的操作是——玩家將控制哲學家Van進行冒♂險。 作為一名把人類從滅絕中拯救出來的哲♂學大師VAN 範達克霍姆。
  • 薦讀 | 陸興華:城市哲學何為?(《文化研究》第39輯)
    哲學在今天只是我們關於城市的建設和重構草圖的待用工具。哲學在近代變成一種關於如何轉型、變形的知識(馬勒布在《海格爾變變變!》中說,哲學與冶金術、全球股票市場指數浮動、細胞自我克隆勾搭上了,它甚至還捲入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衝突。盧梭要從城市回鄉村,本雅明要在城市拱廊裡尋找人類的未來。
  • 研討會丨《道體學引論》:後哲學時代的中國哲學再出發?
    「後哲學時代」的體系構建在這場有關中國哲學的研討中,「後哲學」卻是頻繁出現的關鍵詞,一方面,許多專家對後哲學時代如何做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如何重新出發歡欣鼓舞,另一方面,當代中國哲學所遭遇的困境與挑戰也引起了與會學者的深思。
  • 段偉文:數碼利維坦與人類紀裡的哲學反擊
    在他看來,一方面,生命只是肢體的一種運動,一切像鐘錶一樣用發條和齒輪運行的「自動機械結構」,也應該具有人造的生命;另一方面,人類社會自身也可以通過自我組織的體系獲得自發的生命和智慧,即人們可以按照理性人的樣子構造出「國民整體」或利維坦這一龐然大物,使人類社會成為擁有靈魂和智慧的整體,整合為一種新的生命形式。更為重要的是,他還證明了邏輯推理與數字計算的等價性,並宣稱「每一個推論都可以被計算」。
  • 圓桌|什麼是「藝術哲學」?何以重申「藝術哲學」?
    不同的是,這裡所謂的回歸藝術哲學並不是回到黑格爾、丹納的理論體系,不是將藝術作為哲學論說的對象,也並非簡單地把哲學作為分析和描述藝術作品的理論依據,而是在此基礎上,嘗試探索一種新的當代藝術哲學,我們更加關心的是,在投身藝術現場、直面作品的過程中如何訴諸價值和真理的追問,在概念的理性辨析、往復論證中如何激蕩出別樣的感知空間和想像力,也就是所謂的「藝術即哲學,哲學即藝術」。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技術哲學的未來何在?無論如何,斯蒂格勒緊追新技術革命浪潮的精神,值得中國技術哲學界同仁認真學習:現時代是技術時代,哲學應當做出回應。毫無疑問,當代中國的技術發展世界前列,工程領域更是首屈一指,中國的技術哲學研究可以利用國情優勢,接續傳統,推陳出新,在世界學術共同體中贏得應有的關注和地位。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無論如何,斯蒂格勒緊追新技術革命浪潮的精神,值得中國技術哲學界同仁認真學習:現時代是技術時代,哲學應當做出回應。毫無疑問,當代中國的技術發展世界前列,工程領域更是首屈一指,中國的技術哲學研究可以利用國情優勢,接續傳統,推陳出新,在世界學術共同體中贏得應有的關注和地位。
  • 「基因人」時代來臨!哲學和科學在中國的撞擊
    11月26日,一條來自中國的新聞讓世界為之震驚。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他的實驗室利用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在至少7對夫婦的受精卵上修改了一個名叫CCR5的基因。並且,其中一對夫婦的雙胞胎女兒已經在這個月出生了。對於基因編輯引發的問題,早在此前就有人對此表示擔憂。霍金在遺作中預測未來基因工程會創造出「超級人類」。」
  • 馬雲說新的零售時代真的來了嗎?讀了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我才知道
    鈴木先生的零售哲學「在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7-Eleven的輝煌戰績離不開執掌了它幾十年的掌門人鈴木敏文,而鈴木敏文的零售哲學至今都影響著零售行業。
  • 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很多人感覺雲裡霧裡的一門學問,不知道有什麼用,還感覺很高大上。世界上爭議最多的學問莫過於哲學了。門外的人看熱鬧,門裡的人爭吵的不可開膠,而且哲學還與很多政治因素摻雜在一起,真真假假的太多了,因此大家對於哲學真正的內涵並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哲學到底是幹啥的。
  • 寂寞思索:百年哲學未前行,哲學世界的終結,停滯的文明
    《蘇菲的世界》〔31〕:哲學世界停滯一百年,難道真的已經終結到了最後的時候,也是整本書實際上最後的地方。許多的終結也發生在了最後的篇章中。★世界的終結★實際上,今天的思想基本上都是100年前已經形成的思想,也就是說這100年,新的思想並不多,甚至於處於一個很長的沉默期。
  • 《劍橋文藝復興哲學史》:全面展現文藝復興哲學多樣面貌
    勒南(Renan)、馬比尤(Mabilleau)、費奧倫蒂諾(Fiorentino)、託柯(Tocco)、阿瑪彼萊(Amabile)以及其他幾位先驅性的工作,揭示了許多新的信息,出版了一系列著述,後世的史家可以以此為基礎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此後重要的一步於二十世紀頭四分之一邁出,尤其是其中的兩位學者對文藝復興哲學的面貌做了更為清晰的限定。
  • 哲學這麼好玩——一些有趣的哲學書籍
    林欣浩/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讀客 2015年7月版這是一本有趣的哲學簡明史,也是人類最厲害的天才們自我折磨的歷史。哲學家們只想在思考中尋找終極真理,但在他們的爭吵中,世界卻意外地被改變。從蘇格拉底到笛卡爾,從休謨到康德,兩千多年的哲學史,一代代哲學家不斷思考,並對我們的世界做出形形色色的闡釋,而哲學卻並沒有所謂的終極真理。
  • 以會通中西構建原創性哲學體系
    尤其是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會通中西,構建了以「萬有相通」為核心命題,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性哲學體系,為從哲學層面回應中國的時代課題,為當代中國哲學走向世界、在國際學術舞臺佔有一席之地作出了創造性貢獻,被學界譽為「中國西方哲學研究界的重要先驅者和導師」「為中國哲學界的未來發展樹立了典範」。
  • 馬克思的哲學革命構建了思想與世界的真實聯繫
    顯而易見,馬克思通過唯心主義哲學批判,消除了形上學的玄想和唯心主義的迷誤,恢復了哲學、思想與世界的真實聯繫,為真正的哲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造了全新思維方式,使哲學成為一種認識世界的科學理論和思想方法,為改變世界提供了理論保障。這種哲學的變革是一場偉大的思想革命。
  • 哲學何以解碼技術:技術哲學的未來路向
    馬克思曾將技術視為一種革命性的力量,並指出,「蒸汽、電力和自動紡織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郎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  當今的技術發展早已大大超越了馬克思所處的時代,工業文明、信息文明等相繼出現在人類對文明的表達之中。雖然技術哲學早在19世紀就已經出場,但是技術哲學的創新恰恰源自技術的發展。
  • 名人堂·訪談|哲學家陳嘉映:我們要培養一種新的「心智技能」,把...
    有的青年,悶起頭「自創」所謂的哲學體系,更是對哲學的誤解和偏離。真正的哲學上道,還需要對思考所藉的概念本身發生興趣。真正能在哲學上深入再深入一些獲得真知,還需要沿著前輩哲人思考的道路繼續思考,並藉助必要的學術工具,專業概念詞語。對於思想與學術之間的良好關係,他說,「學術工作的終極目的,在於讓凝練在文本中的生活世界重新展現,讓凝練在文本中的思想作為那個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思想復活。
  • 二十位世界哲學大師對生命的觀點
    他被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但沒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記述於後來的學者(主要是他的學生柏拉圖)和同時代的劇作家阿里斯託芬的劇作中。柏拉圖的《對話》一書記載了蘇格拉底在倫理學領域的貢獻。他的哲學主張有「美德即知識」,「認識你自己」,「理想存在於一個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等。
  • 如何用一句話區分:古希臘哲學、印度哲學與中國哲學
    什麼是哲學(philosophy)?philosophy這個詞,源自philein[愛]和sophia[智慧]的結合,有「追求智慧」之意。談及哲學,繞不過一個重要時期——「軸心時代」。歷史上,「軸心時代」是哲學發展的輝煌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