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起華中地區的超大城市-武漢市一共有多少條城市環線,可能很多人會說5條,有些人會說是6條,還有人會說有7條。關於這個問題,眾說芸芸。
自1995年5月底長江二橋通車起,長約28公裡的武漢內環線,也是武漢市的第一條城市環線正式建成。
全長約190公裡的武漢外環線,2007年12月全程通車。
2010年12月底,全長91公裡的武漢三環線全線貫通。
2015年4月,武漢二環線全線畫圓。
長約143公裡、設計時速100公裡、雙向8車道標準建設的武漢市四環線,2020年正式開通運營。
實際上,從先前的楊泗港快速通道開工,到鸚鵡洲長江大橋的開建,再到楊泗港長江大橋的動工,關於武漢市內環線和二環線道路走向會發生變化的消息就不斷出現。武漢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了「六環二十四射多聯」的快速路骨架路網系統布局,這其中的6條環線指的就是:內環線、二環線、輔環、三環線、四環線和新外環線。
所謂「輔環」,顧名思義,是指在二環線與三環線之間增設一道輔助環線,這樣能更加完善主城區的骨架路網系統。根據規劃,該輔助環線的大致走向為:後湖大道-常青三路-古田二路-江漢六橋-仙女山路-漢新大道-楊泗港大橋-楊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南湖大道-光谷大道-東湖隧道-歡樂大道-仁和路-堤角過江通道-後湖大道。
輔環將按照「快捷環」的形式建設,主要路段基本維持道路現狀,重點強化對二環和三環的交通分流作用,楊泗港大橋是輔助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輔環並非正式名稱。相信「輔環」建設完成後,將進一步強化武漢三鎮的協同發展。
放射線方面,從四環線向外共布局有多達24條快速路射線,形成「多快多軌」的複合走廊。不只是公路環線多,武漢的地鐵環線也正在加快形成和完善過程中。
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是非常明顯的,城市邊界的不斷擴大成為必然。武漢的東擴現象又最為顯著,武漢與東邊相鄰城市的一體化進程也會越來越快。
武漢城市圈內的公路和鐵路互通互聯建設成就有目共睹。
武漢新外環線,是在原外環線的基礎上經過優化,外環線的全長由約190公裡增至約252公裡。目前的初步規划走向是,新外環線的西南段和南段保留現狀走向,東段拓展至新港高速,北段外拓至黃陂城區北側附近。
擴展不是目的,讓交通更便捷才是關鍵。可以預見的是,在「六環二十四射多聯」建成後,武漢各等級公路交通將交織成環成網,市民的出行將更為方便暢通。另外,已全程貫通的長約560公裡的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也是一條標準實在的環線。如果這條環線也算進去,那麼武漢市的城市環線一共是多少條呢?
武漢,越來越美好英雄的武漢,每天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