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微型老式家具 留住時代記憶 70歲老木工啥啥都會修

2020-12-05 湘湘帶你看社會

來源:每日商報

木工、裁縫、司機,這是周大伯退休前的人生軌跡,巧合的是,三份工作都需要細心、耐心與一雙銳眼。不好菸酒、不愛打牌,退休後的周大伯一直對製作微型老式家具情有獨鍾;懂水電、會縫補,在鄰裡眼中,71歲的他「什麼都會修」。

留住時代記憶 懷念年少時光

一平方米的小小方桌,擺滿洗澡盆、臉盆、水桶、暖手爐、火桶、馬桶……全是等比例微縮版。老杭州人周大伯家住江幹區芙蓉社區,初見記者,他一邊把自己手工打造的精緻小物件逐一從小箱子中拿出,一邊笑臉盈盈地連說只是為了「玩玩」。對於他而言,這些老式家具都是時代的記憶,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記住。

周大伯對記者說,為了幫襯家裡,他自年少起便學起了木工,這一幹就是小半輩子。走街串巷,認識的人越來越多,自己也算時代的見證者。記住年輕時的「苦日子」,就能深知如今「好日子」的得之不易。手中製作各種微縮小物件,就是一種「象徵」。

「你仔細看,這些小東西好多都是好幾塊木料拼接的,然後我會用銅箍來紮緊固定。」閒聊間隙,周大伯又走進裡屋搬來了個大箱子,箱子打開後,木工所需的用具一應俱全,錘子、鋸子、刻刀,光刨子就有十幾種。

「這些小東西做起來比實物要費一些功夫,玩嘛,慢慢來,不急的,木料都是之前攢的。」物件雖小,但也耗時耗力。周大伯說,製作一個小水桶慢慢悠悠也要一天時間,大的澡盆需要個幾天。雖然自己製作的小物件只有十幾個,但工具卻很多。接下來,他還打算製作些現代家具的微縮版。

芙蓉社區雖然是老小區,但內部環境清幽,大池塘邊,有假山、瀑布,也有涼亭,綠樹成蔭。退休後,周大伯時常也會在小區內閒逛,看見打牌的、下棋的都不會逗留,遇見在裝修,尤其有手工打家具的人家,他反而會停下來看一看。「年紀大了比較念舊,現在需要手工打家具的很少了,我家裡這些工具用到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但我一件也不捨得扔,有好幾大箱。」周大伯的半輩子曾在刨子鋸子的打磨聲中悄悄流走,如今重拾工具製作各種老式家具、小物件,也是在懷念年少時光。

幫鄰居修水電 用到的工具也很「獨特」

「你看我在縫紉機下面加了收納盒,還用到了廢棄的電視天線,縫紉機的電線我也重新接過,這樣可以省空間,用起來也更順手更方便。」周大伯說,自己的老房子比較小,過道窄、桌子也小,很多東西鋪展開來都可能放不下,用慣了的大件物品,他都會重新設計一遍,進行升級改造。

鐘錶壞了,他能修;電飯煲壞了,他也能修。「當初做木工,一起學的水電,現在基本上家裡東西壞了,我都自己修,不用別人幫忙。」周圍鄰居還對記者說,有時候碰到樓上樓下哪家電路出了問題,周大伯會主動拿上工具,提著自己製作的插線板箱前去幫忙,小小插座附帶的電線卻長達幾十米,無用怎麼繞、距離有多遠都能照常用。

做家具、懂水電、會縫補,雖然已經71歲,但周大伯的眼睛依舊明亮,炯炯有神。雙手不停,自得其樂,敲敲打打間,很多美好、有趣的記憶也會慢慢回來。

【來源:採荷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7旬老人精製數百件微型家具來記錄他那個時代的「農耕文化」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來自都昌嗚山的木匠,年過7旬的他為記錄他那個年代的農耕文化,專門巧制了300多件農耕時期的家具,不過這些家具都是微型的。先來說說都昌縣是哪裡?看完介紹大家應該明白了什麼,都昌縣水域比較多,是個農業產出縣,在農耕時代,這可是個糧食大省,所以家具的使用非常廣。今天說的這位老人名叫吳崇友,他用製作「微型農具」的特殊方式記錄下了他農耕文化的記憶。老人年輕時是一位木匠,通過上戶打長工做木匠活維持了一家人的生計。
  • 視頻|古稀老匠人痴迷打造微型古建築模型
    從村木匠到古建築研究緣何痴迷上做微型古建築模型?田夢華笑著說,這和他的木匠出身密不可分。田夢華是西兆通凌透村人,從小就對木工活感興趣。記得十幾歲時,他到正定隆興寺看展覽,展品中有一件是四合院微型模型," 當時我就想,我要是也能做就好了。"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王學濤)12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的報導。小人書、雪糕壺、老式三五座鐘、縫紉機、黑白電視……走進山西省太原市南肖牆關帝廟的正殿,仿佛穿越回20世紀某個親友的客廳,溫馨而熟悉。觀眾絡繹不絕,看到熟悉的老物件還會熱鬧地討論一番。
  • 裝修木工被定製家具擠壓市場,未來如何發展
    裝修木工現在確實裝修的木工活少了,很多木工活可以被成品定製,工業化生產代替,在加上精裝房的流行,木工吊頂也不在需要製作,背景牆也可以成品定製,似乎木工活在裝修中越來越少,但目前來說還不能完全代替。3、家具木工:成品定製擠壓的主要是家具製作,主要是板式家具的木工製作,本身板式家具的製作是比較簡單的。做手工家具,開榫卯的原木定製家具也是不錯的,現在一些高端裝飾,還是比較青睞傳統木工手藝製作的手工家具,但是這類人才基本上瀕臨退休,會做的也很多年不做了。
  • 58歲老木工專賣烏金木家具,開貨車送貨,一年能掙600多萬!
    曹冠璽,從一十六歲進入家具行業,當下已是五十有八。40多年在家具領域闖蕩的經歷讓他在浙江諸暨小有名氣。有人說他勤奮、有人說他專注,他自己卻說自己運氣好,之所以能把家具店做大是因為抓住了兩次機會:這兩個機會一個代表過去,一個代表當下。過去是由作坊式改為專賣店式,當下是選到了最適合家具運輸的貨車。
  • 聊城沙鎮一村民痴迷木製模型 用微縮古建築留住城市記憶
    木頭條、木頭塊、木頭圓柱……這些毫不起眼的木料在48歲的修士高看來都是寶。經過他一番精雕細刻,精緻拼接,就變成了一件件古韻古色的微縮木製模型。17年來,修士高用各式木料精心製作了山陝會館、光嶽樓、獅子樓、東方明珠等近200件知名建築和城市地標的微縮木質模型。
  • 木工鋸片如何修磨?為確保磨損鋸片修磨效果,這些細節要注意!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人對於木質家具,尤其是採用貴重木材製造的家具,往往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偏愛。究其原因,木質家具外表的圓潤與溫和的色澤,正符合國人的審美。而縱觀國內的木質家具市場,雖然近些年一些企業為了求生存,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環保到木工鋸片採購的開源節流,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
  • 木華古典家具 [附視頻] 好手藝製造好產品、擁有好口碑 靠「朋友圈」銷售打開市場
    一件古典家具的價值,很大一部分由木工決定,因此,企業要想在古典家具行業內站穩腳跟,擁有一幫好的木工至關重要。」蔡目華告訴記者,2007年他正式投身古典家具行業時,為了留住當時公司最好的木工,他把廠裡最好的房間騰出來給木工住,「那位木工看到我們真誠待他,也努力工作回報我們,他製作出的家具為我們招攬了一批批客人,讓我們在古典家具行業站住了腳。」
  • 這間木工房,是他為家人製作禮物的百寶箱
    而32歲的簡斌,卻把家裡的一個衛生間改成了切割房,將入戶花園改成了手工房,動手用木頭做了家人想要的這些物品。 記者看到,這間木工房裡還裡擺放著製作的有各種小勺子、飯勺、湯勺、筷子、筷託等,其中小勺子還有不少造型,包括桃心、貓咪等,筷託除了常規的形狀,還有樹葉狀,一個個小巧而精美,非常可愛。
  • 木工鋸片出現磨損怎麼辦?除選擇報廢外,鋸片修磨要嘗試
    而作為加工木質家具必不可少的多刃工具,各種型號與規格的木工鋸片,更是佔據著企業日常支出的大頭所在。而從本質上來看,任何一片磨損的木工鋸片均是存在被修復的可能性的。但是,對於那些造價本就低,磨損本就嚴重的木工鋸片來講,基本上也是喪失了可被修復的可能性。因此,你會發現針對木工鋸片的修磨並不是萬能的。其中,修磨的前提是鋸片存在可被修復的可能性。
  • 來運城看鄉村記憶工程吧!
    同時,為人民群眾留住歷史留住民俗留住文化留住記憶截至目前,運城市「鄉村文化記憶工程」覆蓋率達100%,建成鄉村文化記憶展館50個,在建鄉村文化記憶展館39個,完成田野調查登記表極具時代特色。「紅色記憶」、「老式家電」、「生活用品」、「織布紡車」、「禮儀用品」、「木工用具」、「瓷陶瓦罐」、「飲食文化」、「照像器材」、「歷史名產
  • 定製家具找木工在現場做,還是交給品牌廠家?兩種家具有何區別?
    提到「木工」這個行業,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反正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做家具的。可惜這種印象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如今的裝修木工,多數是做造型的——我們家裡的吊頂、背景牆等,都是木工的工作。而如今的家具(定製家具),一般由品牌廠家去製作:廠家到現場去測量尺寸,再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設計,並在自己家的工廠裡生產,最後上門安裝。過去那種在裝修現場製作家具的景觀,如今已經很少見了。但是少見不代表沒有,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朋友在後臺私信問我:想做定製家具,到底是交給品牌廠家做呢,還是交給木工在現場做呢?
  • 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最近,桐鄉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抖音上火了,粉絲13.6萬,還獲得了270萬點讚。最火的一條視頻,獲得了1200萬的點擊量。  要說幹活小能手最喜歡幹什麼,那肯定就是木工活。毛毛的爺爺是一個有著50多年手藝的老木匠,家裡的很多家具,包括小板凳,都是他敲敲打打做出來的。毛毛看在眼裡,手也痒痒,今年春節後因疫情待在家裡,她就拿起工具,跟著爺爺學起了木匠手藝。
  • 回憶錄⑦:由黑白到彩色,留住瞬間記憶的60年
    圖文|臺應新這篇原創文章,是由我參加去年某報社舉辦的「70年70個濟南故事展播」後,今天又進一步改寫的。(這篇文章在當時的閱讀點擊量是四萬四千七百多人次。)在我的記憶裡,正大照相館是老商埠區西端最大的一家照相館。
  • 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最近,桐鄉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抖音上火了,粉絲13.6萬,還獲得了270萬點讚。最火的一條視頻,獲得了1200萬的點擊量。  小女孩爆紅的原因有點出人意料:用傳統手藝做木工,堪稱「幼年版李子柒」。  記者了解到,「鐵錘妹妹」是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漕涇村人,名叫馮語涵,今年才7歲,還在上幼兒園大班,小名毛毛。  平時在家,毛毛就是個幹活小能手,洗菜、掃地都不在話下,甚至還會幫著大人去地裡拔菜、種菜、種西瓜……活潑好動,身體看著也比其他小朋友結實,1米2的身高,在同齡小朋友裡算是中等,但體重58斤,這重量在幼兒園班裡排到第三。
  • 紅木家具最關鍵一一木工
    紅木家具最關鍵的是木工部分,而且他是內在部分,這是確保經久耐用的最關鍵的部分,必須是一絲不苟,每一個環節不可出錯,而且從外觀上根本檢驗不出問題。必須通過漫長的使用過程,才能檢驗。第一步,木工在製作過程中,有檢驗北方貨烘乾是否到位,還有南方貨烘乾後返潮情況什麼情況,可以做,不能做,在組裝前,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烘乾的重要性,我在以前早已陳述,烘乾是經久耐用的保證。烘乾到位,榫卯到位,可確保百年使用。所以,三道烘乾下來,北方貨必須四個月,南方貨二道烘乾加返潮,必須三個半月。
  • 裝修萬萬不要買這幾樣家具了,聰明人都讓木工打造,省錢好看實用
    裝修萬萬不要買這幾樣家具了,聰明人都讓木工打造,省錢好看實用 不少朋友房子裝修完以後,都會覺得鬆了一口大氣,不過除了買房裝修以外,還有一件大事是不能小看的,房子入住後都是要添加新的家具電器的,有些家具雖然看著好看,但用過後就會發現是不中用的,很多人由於沒經驗就會買錯,買回來後會發現是很浪費錢又佔地方的
  • 帶你了解實木家具的製作工藝
    家具的製作,繼承了明清時代以來優質木家具的傳統技藝,並隨著科技的發展,工藝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做工反面精益求精,工藝科學合理。雕刻工藝首先,家具的製作取決於用材。例如紅木的紫檀、黃花梨等木材在質地上就有了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選材成為了家具質量的首要條件。根據家具製作的不同部位,選擇合適的材料。
  • 請木工打柜子和定製家具的優缺點,裝修工的推薦少走彎路
    裝修做家具,家裡的柜子是請木工師傅現場製作還是選擇全屋定製,相信很多用戶都想知道這些裝修常識。哪一個價格更划算?哪一個做出來的更牢固耐用?聽聽裝修工的建議也許在裝修過程中,你會少走彎路。價格相對比較划算,可以直接和木工師傅協商然後給一些加工費就可以了,這樣做肯定是要比全屋定製要省錢的。請木工做家具最大的優點就是:現場裁板製作,尺寸可以現場對照,不容易出錯。
  • Up杭州·聯連錢塘新區丨修補老物件 留住鄉土記憶
    請客辦宴席用的飯桶、姑娘出嫁的「三件套」、老底子的木質大衣櫃……元旦剛過,在錢塘新區新灣街道新北橋社區民俗文化館旁的二樓,老物件收集人徐瑞金站在各式各樣「缺胳膊少腿」的老物件中,現場清點著村民拆遷時捐贈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