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摩拜!
據摩拜App發布官方公告稱: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於2020年12月14日晚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
雖然,目前摩拜的老用戶可選擇使用原摩拜帳號登錄美團App或美團微信小程序,掃碼免押金騎行所有美團單車及電單車。
但不得不說,也就是說從今天起,關於「小紅車」摩拜的故事已經永遠了變成了回憶,就此結束!
壹
說到摩拜,很多人可能都有屬於自己與它有關的故事。是啊,作為曾經大街小巷裡最常見的共享單車之一,「摩拜「這兩字也曾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但時光過隙,轉眼間,和其他眾多曾風靡一時的網際網路風口產品一樣,生於喧譁中的摩拜,如今終落於寂寥。
可相比其他品牌共享單車的結局,最先闖入我們視線中的摩拜,如今在所有的共享單車中也算是落得最好下場的一個了吧!
其創始人胡瑋煒更是功成身退,成功套現15億,成為了最後的大贏家!
相比其他共享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算不上最優秀的那一個,但絕對算得上運氣最好的那一個。
生於1982年的胡瑋煒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商人世家中。在胡瑋煒很小的時候就曾跟著父母天南地北的到處跑,做一些流動的木雕生意。但即便如此,從小的對於生意的耳濡目染並沒有讓胡瑋煒忘掉心中那個最初的夢想,那就是成為一名記者。
也是因此,2004年從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畢業後,胡瑋煒加入了當時剛剛成立不久的《每日財經新聞》成為了一名汽車部的編輯。而正是這個工作,才讓胡瑋煒在日後遇到了她此生最大的貴人——李斌!
2013年在以此去美國參加活動的契機,讓胡瑋煒對汽車科技行業的未來充滿了嚮往,讓她有了一個做一檔汽車科技專欄的想法。但可惜的是,回國後胡瑋煒將自己的想法向上呈報了後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無法得以實現。
但隨著胡瑋煒內心對於汽車科技行業的無限嚮往,最終她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那就是辭職,創辦一家屬於自己的汽車科技新媒體公司。
新公司創辦後,胡瑋煒也遇到了很多困難,而在這時她想起了自己當記者期間曾採訪過的易車公司創始人李斌。
於是,帶著自己的疑問,胡瑋煒抱著學習的態度再次的拜訪了李斌,希望從他那裡得到一些自己想要的答案。但胡瑋煒肯定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這次拜訪卻成為了改變自己一生軌跡的拜訪。
原本此次拜訪,胡瑋煒是想向李斌請教一些關於電動滑板車未來發展的一些問題,但在聊天中,李斌突然向胡瑋煒提出了一個關於共享單車的想法,這個想法徹底的吸引了胡瑋煒。
說時遲,那時快,經過兩人的一番攀談可謂在共享單車這件事上情投意合。不僅如此,就在那次攀談中,兩人還將品牌名稱都想好了,那就是mobile bike!
貳
2015年1月,在李斌的146萬投資的支持下,胡瑋煒成功創立了摩拜公司,並起手設計摩拜單車的設計事宜。
或許是受到小時候家庭對於木雕精美工藝的苛刻要求,在摩拜單車的設計上胡瑋煒也可謂十分用心。據說,為了設計一輛即好騎、又不容易壞的自行車,胡瑋煒曾親自跑遍了國內大大小小的自行車組裝廠和配件廠。但即便如此,想要組裝一輛壽命能長達3-5年的自行車終究還是天方夜譚。
而就在胡瑋煒為此事躊躇不前之時,他又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汽車界的設計大神王超。
在王超的幫助下,2015年11月,第一代摩拜單車問世,而經過市場的檢驗後也確實印證了王超所設計的實心輪胎的耐用性。
後來,胡瑋煒又找來了曾經摩託羅拉的工程師楊眾傑為摩拜設計了智能鎖;找來了徐洪軍為整車做優化;找來了王曉峰為其做職業經理人...
可以說,摩拜的成功背後,離不開胡瑋煒的知人善用,更離不開她在汽車記者圈超過10年的人脈積攢,這些積攢最終都兌現在了摩拜的成功上!
在設計上胡瑋煒有自己記者生涯積攢的資源為支撐,而在資本上胡瑋煒則得到了李斌的支持,也是因此,摩拜一經推出後便順風順水,披荊斬棘,成為了資本市場的新寵。一時之間,共享單車的概念也成為了資本圈最為火熱的話題。
有了李斌的幫助,摩拜先先後後拿到了共計12輪,超過20億美元的密集融資。隨著摩拜不停的攻城拔寨,胡瑋煒也被逐漸的推到臺前,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創業明星。
我們總說創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在胡瑋煒的身上這些因素都匯聚於一身,因此可以說她絕對是最幸運的那一個人!
叄
但和眾多風口產品一樣,一旦驗證了模式的成功,在資本的助推下,這個行業就會從一個藍海賽道瞬間變成一個紅海賽道。
也是因此,摩拜成功後這個行業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加入到了這場資本的盛宴中來,無數顏色的共享單車開始在市場上魚目混雜。
在資本這種砸錢式的競爭中,這個行業也開始出現了危險。從2018年開始,無論摩拜也好,ofo也好,都相繼被傳出挪用押金,企業資金緊張也開始成為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
而就在這個行業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的時候,作為行業頭部的兩家企業摩拜和ofo卻做了兩種選擇。
摩拜的胡瑋煒選擇將摩拜賣給了美團,而ofo的戴威則選擇了將400萬輛單車以動產抵押的方式換取了阿里17.7億的融資貸款,試圖做最後一搏。
而結果很多人也知道,選擇將摩拜賣身美團的胡瑋煒成功套現15億,被奉為了創業神話,成為了大贏家。而選擇堅持的ofo最終卻身陷囹圄,最終落得慘敗。
一種是順勢而為的委婉,一種是奮不顧身的執拗,最終也有了不同的結局。
可即便從今天來講,也印證了胡瑋煒當初對摩拜命運決斷的正確性。雖然摩拜已經永久關停,但至少它還存在,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