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是指可觸及的局限性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實質性皮膚損害,不痛不癢,通常觸摸即可判斷。無論是肺結節、甲狀腺結節還是乳腺結節,良性的佔據絕大多數,對人體多無影響,不用處理,只需觀察即可;不過,也有一些信號提示可能是癌前病變或者早癌。
1.肺結節
肺結節是所有結節裡面最嚇人的,但我們首先還是要明確,肺結節不等於肺癌。肺結節的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釐米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良性結節或鈣化性結節,一類是性質不確定的結節。一般而言,炎症、結核、肺膿腫等疾病也會表現為小結節。
肺結節如果小於5毫米,且是孤立性微小結節,只需要每年複查低劑量CT即可;如果結節在5~10毫米,需3~6個月隨訪1次;結節大於10毫米,且結節邊緣呈毛刺、分葉狀,結節內部密度不均勻,可通過PET-CT以及微創檢查方法等明確診斷,再根據情況對應處理。即便是高度懷疑為惡性的結節,也不必過於恐慌,早期肺部惡性腫瘤的手術成功率幾乎可達到100%,且預後很好。
2.甲狀腺結節
通常是通過頸部彩超發現的,並且彩超報告會寫明甲狀腺結節為多少級,可據此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
●1~3類為正常的甲狀腺、可確診的良性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為0,如果結節較大,建議半年隨訪;
●4A類為有一定惡性可能的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在3%~30%之間,建議短期(3個月)間隔隨訪,次選細針穿刺活檢,若活檢結果為陰性,繼續短期隨訪;
●4B類為有相當惡性可能的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在31%~60%之間,建議首選細針穿刺活檢,若活檢結果為陰性,可短期間隔重複穿刺,或考慮手術治療;
●4C類為有極大惡性可能的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在61%~95%之間,建議首選外科手術治療,次選細針穿刺活檢後手術治療;
●5類為可確診的惡性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94%,建議立即外科手術治療;6類為病理證實的惡性結節。
3.乳腺結節
可見於各種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約80%以良性疾病為主。通過乳腺BI-RADS分級法,可以判斷結節的性質:
●0類為不能全面評價病變,需要其他影像學檢查評價;
●1類為陰性徵象,建議每年複查1次;
●2類考慮良性改變,建議6~12個月隨訪1次;
●3類表示良性疾病可能,但需要縮短隨訪(如3~6個月1次),這一級惡性的比例小於2%;
●4類考慮惡性病變可能(2%~95%),需組織活檢來明確診斷;
●5類高度懷疑為惡性病變(>95%),需要手術切除活檢;
●6類為已經由病理證實的惡性病變。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到正規醫院諮詢。
⊙本文作者: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學科教研室主任 馬惠文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家庭醫藥》,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