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4000多人的單位,查出高度疑似肺癌9例 | 體檢單上的磨玻璃結節...

2020-12-06 騰訊網

近年來不少單位在員工體檢套餐中,增加了肺部CT的檢查項目,直接的結果是肺結節檢出率大幅上升。

從杭城幾家綜合性大醫院今年的體檢情況看,肺結節已經在所有異常項排名中進入了前十行列。像在浙江醫院,體檢人群中肺結節檢出率37.05%,排名第三。去邵逸夫醫院體檢人群中,24.50%的人檢出肺結節,省人民醫院有26.06%,省中醫院23.6%。

浙江省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楊瑞文告訴都市快報健康新聞部記者:「今年在我們這裡體檢的一家單位,一共四千多名員工,檢查出肺結節的有564人,其中高度懷疑是肺癌的有9人。」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體檢中心今年1月至8月,有31916人參加體檢,其中做了肺部CT檢查項目的,3毫米以上肺結節檢出率,60歲以上的人一半都有,60歲以下的人約佔三分之一。

肺結節的檢出比例為什麼越來越高?我們該怎麼看待肺結節?

肺結節檢出率越來越高的三大原因

邵逸夫醫院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周一汝說,肺結節檢出率越來越高跟檢測手段、儀器越來越先進和精準有關,特別是今年很多單位把肺部CT列入常規體檢套餐,肺結節的檢出率更高了。「以往一般常規體檢安排的是肺部胸片,結節至少得1釐米大才能發現,但現在越來越多單位和個人選擇肺部低劑量螺旋CT,小於5毫米的結節都能被清晰發現了。」

浙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饒遠權打了個比方,螺旋CT掃描就像切蘋果一樣,蘋果切得越厚,越不容易發現蟲蛀的地方,切得越薄,發現蘋果中間被蟲蛀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外,現在很多醫院都採用了AI讀片技術。「有些肉眼不容易被識別的微小結節,可以通過AI智能提示,於是以前難以發現的微小結節,現在都會標註清楚。」饒遠權說,綜合這些因素,結節發現率越來越高。「生活壓力大,長期吸菸、煙塵接觸、熬夜、不運動導致免疫力低下等,這些都可能成為肺結節的誘發因素。」

圖片來源 圖蟲創意

體檢查出12毫米磨玻璃結節

六旬大伯跑多個科室諮詢

面對肺結節,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人完全不把肺結節當回事,有的人則是忐忑不安,心理壓力非常大,生怕肺結節會變成癌。

63歲的老葛(化名)今年6月初體檢,肺部查出一個邊界不是特別清楚的磨玻璃結節,大小在12毫米左右。拿到檢查報告,老葛一下子慌了神,「很多人都說磨玻璃結節是不好的,我是不是得肺癌了?」

帶著體檢報告,老葛直奔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放射科甚至連放療科他都掛了號,一個個科室看過去,希望得到確切的答案。

「見到患者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他的焦慮,整個人都坐立不安。」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說,仔細看過老葛的影像資料,他判斷這是一個炎症性結節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這個結節又是首次發現,建議三個月之後再回來複查。在多位醫生處得到了同樣的答案與建議,老葛雖然還是不放心,也只好接受。

前幾天他又去醫院複查,做了CT,結果顯示肺部結節已經被完全吸收,影像報告上看不到它的影子了,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

邵逸夫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陳麗英也說,門診經常碰到來諮詢肺結節的人,有的人一查出就非常驚恐,反覆做多次肺部CT確認,反而給身體帶來傷害。「其實絕大多數的結節都是良性的,體檢查出肺結節要跟醫生有一次面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生活習慣,工作性質,是否吸菸等,結合影像學表現來綜合評估,給出專業的意見。」

2釐米以下肺結節90%是良性

小於6毫米肺結節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

肺結節到底是什麼?

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介紹,臨床上,將肺部結節定義為單一的、邊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徑小於3釐米、周圍完全由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病變。

按大小來分,直徑小於0.5釐米的被稱為微小結節,在0.5釐米-1釐米之間的被稱為肺小結節,小於等於3釐米的叫肺結節,而3釐米以上的就是腫塊了。

根據密度的不同,肺結節又可分為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就是我們常說的磨玻璃結節,磨玻璃結節又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混雜性磨玻璃結節)。

形成肺結節的原因,一般多見於炎症、結核和腫瘤。也就是說,肺部結節可能是肺炎、肺結核,也可能是以前肺炎留下的疤,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在臨床上,還有一類結節很常見——增殖灶,形態一般呈三角形或多邊形,它是實性結節中的一種,通常都是良性的。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肺部炎症過後留下的一個疤,幾乎沒有危險性。」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說。

浙江省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楊瑞文說,有不少結節是以前的肺部感染引起的,還有些結節比較小,不需要做任何治療,定期隨訪就好了。

浙江省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真也認為,肺部小結節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臨床上認為,小於2釐米的肺結節,90%以上是良性的。小於6毫米肺結節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市民並不需要太過擔心,一般建議6毫米以下的肺結節一年定期隨訪一次

「肺結節直徑大於6毫米,是肺癌的概率會增高,但並不是說,肺結節直徑超過6毫米就一定會發展為肺癌。但是這部分人群應該更密切關注肺結節的變化,定期隨訪很重要。」

王真主任說,從醫學角度來說,能發現早期肺癌是關鍵。孤立肺結節直徑小於3釐米的肺癌,都屬於早期肺癌,通過及時有效治療,五年生存率能夠在90%以上,而直徑小於1釐米的肺癌五年生存率更高。

肺結節良性還是惡性關鍵看「顏值」

建議在同一家醫院進行複查

浙江省中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許茂盛教授說,肺結節的良、惡性病變,多數在病灶形態、密度、邊緣、邊界等特徵上存在差異。

區分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影像學有很多徵象可以幫助判斷,包括形態、大小、密度、內部結構、邊緣以及肺門、縱隔等結構變化。通俗地講,結節是好是壞,可以看「顏值」。

一般來說,那些顏值比較高,也就是表面比較光滑、平整的,良性結節居多。而那些長得形態不規則、邊緣不光整,通常所說的比較「醜」的結節,往往是惡性的居多。

要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不能光看單次的檢查結果,而是要結合之前的隨訪檢查結果一起看。如果發現肺結節的大小、密度、形態等沒有發生改變,一般是良性結節居多。如果發現大小有變化,比如有增大的趨勢,或者形態發生了某些改變,那麼就要引起注意了。

因此,有部分肺結節需要從病灶大小變化的動態精確觀察,或做穿刺活組織病理學診斷、胸腔鏡活檢或切除等有創手段幹預。對於可疑的肺結節,通過薄層CT進行三維重建,可以精確發現可疑病灶,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由於肺結節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因此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是最好的方法。

國科大腫瘤醫院體檢中心主任呂蕾建議:「最好是在同一家醫院進行一系列相關檢查,這樣便於積累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段的身體檢測報告,有助於醫生進行相關指數的查詢、對比及分析。」

磨玻璃結節多數是一種「惰性腫瘤」

它的進展速度非常慢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看到「肺部毛玻璃結節」就會非常恐慌,認為自己可能得了肺癌。

臨床實踐經驗表明,CT上發現的磨玻璃結節被診斷為肺癌的概率確實比較高,但它的惡性程度比較低。也就是說,只要應對處理得當,磨玻璃結節的危害並沒有那麼可怕。

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說,事實上,磨玻璃結節一般來說屬於「惰性腫瘤」,和傳統意義上大家說的肺癌有很大區別,意思就是它的進展速度非常慢。同時它又是沿著肺泡表面生長的,不太會引起淋巴結轉移。只要長期隨訪,在合適的時機切除,對治療效果和患者生存率幾乎沒有影響。

許茂盛教授也表示,通常情況下,磨玻璃結節發展為肺癌,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有些患者的磨玻璃結節經過十多年甚至幾十年都可能沒有明顯的發展。國際上,對磨玻璃結節的大樣本研究表明,磨玻璃結節的危害度比較低,特別是小於10毫米的純磨玻璃結節。

前不久,許茂盛教授就碰到一位77歲的大伯,他的右肺上葉發現一個直徑達37毫米的團狀純磨玻璃影,但仔細對比3年多前的CT圖像,直徑僅增加了2毫米,平均下來1年僅增長了0.6毫米,進展非常緩慢。按照這個增長速度往回推算,這個磨玻璃結節可能已經長了60多年,也就是說,這個患者不到20歲就已經有了這個磨玻璃結節。

像這位大伯這樣的情況,這個磨玻璃結節的進展非常緩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懶癌」,其實不需要手術處理。但他沒有聽取許教授團隊的意見,還是做了手術。

針對磨玻璃結節,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胸外科主任何忠良建議,首次發現,一般建議3個月左右隨訪複查,排除炎症、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可能性,如果消失了,之後只需定期體檢即可;如果複查後該結節依然持續存在,醫生再根據它的性質、大小、密度變化等情況給出具體的建議。

首席記者 俞茜茜記者張慧麗 金晶 張煜鋅

H5 莫繁劉婧楠

通訊員 王屹峰 王婷 王家鈴 李文芳 鮑航行 應曉燕 王文婷

相關焦點

  • 磨玻璃結節就是早期肺癌嗎?遇到肺磨玻璃結節別驚慌,辨別清楚很重要
    一位朋友,去年單位體檢的時候發現一個磨玻璃結節3mm,當時候覺得天要塌了,不斷度娘,越度背越涼了,感覺30出頭人生完蛋了。每天活在恐懼糾結中,體重也下降了許多。 這種恐懼心理熬了大半年去複查,結節竟然消失了,一個男子漢差一點就要激動得涕淚交加了。
  • 磨玻璃結節就是肺癌?醫生用CT片舉4例說明,前3種不要緊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國每年約有80多萬人查出肺癌,為了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醫生們找到了螺旋磨玻璃肺結節,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類型。 但是,磨玻璃結節不一定是肺癌,我們下面看4個病例,很簡單!
  • 體檢查出肺部小結節?專家告訴你小結節離肺癌究竟有多遠
    ► 純磨玻璃結節可以「靜觀其變」 上觀新聞:隨著體檢的普及,在體檢中發現肺部小結節的情況似乎越來越多見,一個小結節有時候甚至會成為一個家庭的心病。肺部查出小結節究竟該怎麼辦? 王群:現在拿著片子來詢問小結節問題的患者是越來越多了,不少人因為體檢報告上寫著的這個小結節而吃不好、睡不好,一家人都跟著擔心。 首先,希望大家不要一看到「小結節」就過分焦慮,不要自我猜測,自己判斷,而是應該第一時間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
  • 磨玻璃結節它是不是肺癌「嫌疑犯」?終於明確了!
    磨玻璃結節是所有類型肺結節中最危險的類型嗎?多發磨玻璃結節比單發的危險?發現磨玻璃結節到底應該怎麼查?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這低劑量CT又該怎麼查?查出磨玻璃結節需要吃藥嗎?陳教授多年來以臨床問題為導向,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190多篇研究,其中有16篇文章20次被10個國際指南引用,解決了很多臨床當中的實際問題,改變了臨床實踐,提高了患者的長期生存和生活質量,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次直播陳教授帶來了有關肺磨玻璃結節他的最新研究,把磨玻璃結節講清楚了!
  • 肺磨玻璃結節是什麼?可能是肺癌嗎?別慌,醫生教你簡單判斷
    一、說說可怕的「肺磨玻璃結節」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被查出肺結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醫學水平提升,檢查設備的更新,以前肺部體檢主要是拍X光片,但它對一些比較小的結節很難發現,尤其是磨玻璃樣結節,所以很容易漏診,但現在肺部體檢多採取低劑量肺部CT掃描,連幾毫米的結節都能發現,所以檢出率就高了,就感覺越來越常見。
  • 檢查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感覺「天」都要塌了!肺部磨玻璃結節=肺癌?
    隨著CT檢查,尤其是低劑量薄層CT篩查項目的廣泛開展,越來越多的無症狀肺部磨玻璃結節(GGNs)得以被早期發現,它有以東亞裔、女性非吸菸人群多見,具低齡化的特點。空氣、霧霾等環境汙染因素影響,以及熬夜、吸菸、喝酒、缺乏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肺部磨玻璃結節的檢出率逐年升高。
  • 常熟農商行百人查出肺結節:距離肺癌有多遠?辦公環境是誘因?
    多位胸外科專家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從CT影像學的檢測結果來看,人群中肺結節的檢出率約達到50%,也就是說中國14億人口中約有7億人能查出肺結節。在其看來,常熟農商銀行檢出上百例肺結節是正常的,而辦公環境短期內導致肺結節群發的因果關係難以成立。但由於肺癌發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國所有惡性腫瘤之首,肺結節又有可能「變身」為肺癌,使得民眾「談結節色變」。
  • 體檢發現肺磨玻璃結節,嚴重嗎?該如何處理?聽聽醫生怎麼說
    核心提示:肺磨玻璃結節是低密度亞實性肺結節的一種類型,在胸部CT檢查中呈雲霧狀的薄影或圓形結節,類似磨砂玻璃。根據是否含有實性成分,肺磨玻璃結節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部分實性結節。 「醫生,體檢CT報告說我有肺磨玻璃結節,這個嚴不嚴重的?不會是癌症吧?」
  • 查出肺磨玻璃結節,要不要馬上切除?先別慌,醫生為你好好分析
    隨著體檢的普及,很多人都被查出自己的肺部存在結節。李先生就是其中一個,在今年的十一月份,老李在體檢的CT報告中發現體內有肺磨玻璃結節。嚇得他匆忙來找醫生諮詢,說自己抽菸抽了二十多年,不會是肺癌吧,要不要馬上切除?
  • 肺磨玻璃結節可怕嗎?磨玻璃結節長多大可能變成肺癌?
    隨著現在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以及影像學手段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的時候都會選擇用CT替代傳統的胸片,這樣不僅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問題,也能儘早的發現並解決。與之相對的是,磨玻璃結節這個名詞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同時由於它惡變的概率較大,也越發的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重慶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近期成立肺磨玻璃結節早診中心,該中心通過大量的經驗積累和分析已經發現惡性肺磨玻璃結節往往有一些特徵性的CT圖像表現以供鑑別。此外該科還藉助如今最先進的液體活檢技術,通過血液檢測CTC或ctDNA的技術為鑑別惡性肺磨玻璃結節助力。
  • 磨玻璃結節1cm,要不要動手術?看醫生細說肺結節手術指徵
    很多肺癌早期表現為肺結節,並且大多數生長緩慢,通過肺結節篩查可以及時發現並監控起來,如果有增大就及時微創手術切除,這樣可以明顯降低晚期肺癌的機率,保障高危人群壽命。但肺結節發病率很高,很多對肺結節不了解的人會恐慌,甚至把肺結節等同於早期肺癌,引起焦慮,影響生活。
  • 低劑量CT篩查肺癌有多大意義?查出磨玻璃結節從此要年年做?
    今天的第(5)部分內容,我們要和陳教授聊聊:肺癌低劑量CT篩查誰應該去做?這種篩查對我們真的有意義嗎?篩查出的結節該如何更科學的進行處理?陳海泉教授將與我們分享他對GGO的處理流程及方式,醫生和肺癌病友都不要錯過!詳細內容請戳視頻看陳教授講解「低劑量CT篩查有意義嗎?查出GGO從此就要年年做嗎?」
  • 【門診病案】 服用中藥三個月,兩肺磨玻璃結節消失
    兩年前王女士查出肺內有磨玻璃結節6*5mm,兩肺還有散在的多發實性結節,醫生考慮是AAH(非典型腺瘤增生)/AIS(原位腺癌)可能,醫生要求定期回訪。    今年5月8號定期檢查時她做了胸部CT檢查(見檢查報告單一),並查出甲狀腺乳頭狀癌,6月住院做了甲狀腺根治術,術後服用優甲樂,因咽幹、咳嗽、焦慮、睡眠差,8月26日來我們杭州種福堂(艾克)中醫院找到孫彩珍院長開始吃中藥
  • 磨玻璃結節就是肺癌嗎?怎麼判斷肺部結節的良惡性?
    肺癌是當今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的惡性腫瘤。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影像設備的進步,很多肺部的微小結節被發現。很多人在體檢時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就會認為自己患上了肺癌,十分的擔心和焦慮。那麼,肺部的磨玻璃結節就一定是肺癌嗎?
  • 肺部磨玻璃結節不等於肺癌,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
    隨著肺部CT的普及,肺部磨玻璃結節的發現率也越來越高了,王醫生在前年查體進行肺部CT檢查的時候就發現了左肺有一個肺部磨玻璃結節,幸運的是在去年複查時發現這個肺部磨玻璃已經消失了。很多人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後就擔心自己得了肺癌,其實,這大可不必,肺部磨玻璃結節並不等於全是肺癌,就算是肺癌也是早期肺癌的多,手術切除後治癒率都是很高的。什麼是肺部磨玻璃結節?肺部磨玻璃結節是指肺部出現密度增高的結節,外形與磨砂玻璃相似,故被稱為磨玻璃結節。磨玻璃結節又根據是否有實性成分又分為單純的磨玻璃結節和混合性磨玻璃結節,混合性磨玻璃結節裡可伴有實性成分。
  • 發現肺部磨玻璃樣結節怎麼辦,會不會是肺癌?
    肺部結節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好好地體個檢,檢出顆地雷,就算可能是啞的,也總難免人心惶惶,要不要趕緊手術,會不會惡化成肺癌?今天界哥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肺部磨玻璃結節病例,沙場實戰,學到的才是真刀真槍的本領。1真實病例,碰到該怎麼辦?
  • 一家銀行106人查出肺結節,3人確診肺癌!肺結節離肺癌究竟有...
    近日,常熟農商銀行蘇州2.5產業園多名員工體檢查出肺結節事件持續引發關注。據央視新聞,10月30日,有常熟農商銀行受害員工向媒體提出相關申訴材料,其中顯示,至10月29日,肺結節患病員工已達106人,此外還有3名員工「已確認肺癌」。
  • 查出肺部結節怎麼辦?射頻消融術解除困擾!
    肺癌已經分列男性和女性十大高發癌症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人們對肺癌堵截的「籬笆」也是越扎越緊。每當拿到體檢報告,各種肺部結節、磨玻璃結節的字樣又讓人看了非常害怕。體檢查出肺部結節怎麼辦?專家表示,查出結節不必驚慌,但也應高度重視。
  • 複查時發現磨玻璃結節,是轉移了嗎?
    很多覓友在複查體檢中都會注意到「結節」這個詞,我們一般會簡單的認為,結節就是身體某個部位長了一個「小東西」,尤其是肺部檢查時,提示有毛玻璃影,焦慮和恐懼更加難掩於色,擔心是癌症轉移復發的徵兆呢?結節是什麼?
  • 復旦腫瘤醫院定義肺癌特殊臨床亞型 早期「純磨玻璃肺癌」5年生存...
    一方面,有研究證實95%在體檢中發現的肺癌,在影像檢查報告中均表現為「磨玻璃結節」;另一方面,「磨玻璃結節」型肺癌越來越多見於傳統肺癌的「低危人群」,令人聞之色變。「隨著篩查技術的進步和體檢意識的深化,肺部『磨玻璃結節』已經成為當前體檢中的常見名詞,臨床中『磨玻璃型』肺癌也非常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