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肺部CT的普及,肺部磨玻璃結節的發現率也越來越高了,王醫生在前年查體進行肺部CT檢查的時候就發現了左肺有一個肺部磨玻璃結節,幸運的是在去年複查時發現這個肺部磨玻璃已經消失了。很多人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後就擔心自己得了肺癌,其實,這大可不必,肺部磨玻璃結節並不等於全是肺癌,就算是肺癌也是早期肺癌的多,手術切除後治癒率都是很高的。
什麼是肺部磨玻璃結節?
肺部磨玻璃結節是指肺部出現密度增高的結節,外形與磨砂玻璃相似,故被稱為磨玻璃結節。磨玻璃結節又根據是否有實性成分又分為單純的磨玻璃結節和混合性磨玻璃結節,混合性磨玻璃結節裡可伴有實性成分。
導致肺部磨玻璃結節的病因有哪些?
除了肺癌可以導致肺部磨玻璃結節以外,肺部炎症、肺部纖維化、出血、肺結核等都可以形成肺部磨玻璃影。其中腫瘤性的磨玻璃影又可以根據病程分期不同分為非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癌、微浸潤及浸潤性的肺癌。非典型腺瘤樣增生屬於癌前病變,還不是真正的肺癌,更不可能發生轉移。而原位癌是指癌細胞未突破細胞基底膜,也不會發生轉移,手術即可治癒,也不需要化療。
惡性肺部磨玻璃結節有什麼特點?
惡性肺部玻璃結節(肺癌導致的磨玻璃結節)更多出現分葉徵、毛刺徵、棘突徵、支氣管截斷徵、空泡徵、胸膜牽拉徵、血管集束徵。
1.分葉徵是指腫瘤邊緣凹凸不平呈分葉狀輪廓。
2.毛刺徵:由於惡性腫瘤是呈浸潤性生長,猶如樹根扎入泥土一樣,所以腫瘤邊緣會有毛刺。
3.棘突徵:和毛刺徵有點類似,部分癌細胞長得比較快,如棘突狀刺入周圍肺組織。
4.支氣管截斷徵:癌細胞在支氣管腔內生長形成腫塊,阻塞支氣管腔。
5.空泡徵:是指腫瘤內出現小泡狀低密度影。
6.血管牽拉徵:位於胸膜附近的癌組織可以牽拉臨近的胸膜,稱為胸膜牽拉徵。
7.血管集束徵:是指肺結節周圍的血管向結節聚攏的現象。
出現上述表現要考慮惡性結節的可能性大,但良性的結節也可以出現上述表現,最終確診還是需要做病理切片檢查。
最後說一下最重要話題,發現肺部結節到底該怎麼處理,是做手術?還是複查肺部CT?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肺部磨玻璃結節的處理原則
目前沒有太好的辦法能夠鑑別肺部結節的良惡性,腫瘤標準物意義不大。肺部磨玻璃結節的處理原則是對於直徑<5mm肺部磨玻璃結節3到6個月複查一次,沒有增大的話,可以每6-9個月複查一次,如果還沒有變化可以一年複查一次,對於直徑>8mm的結節一般需要手術進行病理活檢,對於直徑在6~8mm的結節則要根據結節的特點、位置以及病人的意願等考慮是否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