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書法,解漢字:大器晚成的「器」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含義?

2021-01-20 麓風軒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

1、「器」字,是個會意字,《說文解字》中解釋說:「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清代段玉裁進一步解釋說:「器乃凡器統稱。」

從上圖「器」字篆書來看,就是中間一條狗看管四周器具之狀。古代的器皿,估計以是罈罈罐罐為多,上面有口,所以用四個「口」來表示。

2、再用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來說就更好領會了——「投鼠忌器」

《漢書·賈誼傳》裡有一句話:「欲投鼠而忌器」。本意是說老鼠靠近器物,用東西砸老鼠又怕砸壞老鼠附近的用具。當然引申用來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放手進行。

3、從造字本義上來看,「器」通俗地說就是「東西」

有一次跟人聊天說到此,立即有人接話說:「我那小兒子『不成器』,可真不是個東西!」旁邊又有人插話說:『君子不器,看來君子也不是個東西!」這個對不對呢?用古人的話來理解是對的,但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不是東西"就成了罵人的話。

4、由此引出了「器」字更加深層的涵義

因為器具都能容納物品,所以「器」也引申為「才華」或「有用」,如 「廟堂之器」,意思就是有治理國事的才能、用處;又如,「大器晚成」指有大才、大用的人要經過長期磨鍊,往往成器較晚。再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孔子在《論語》中說到的「君子不器」,大意也是說: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應該僅僅只是滿足於作為一種可供使用的器具,而應該去追求與有形的「器」相對的無形的「道」啊!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軒」字有哪些意思?為什麼很多人取名用這個字?
    【麓風軒】賞書法,解漢字,聊故事——「軒」字有很多含義,也很有意思:一、造字淵源軒,形聲字。從車,幹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說文解字》中解釋:「軒,曲輈藩車。」《聲類》中說:「軒,安車也。」
  • 漢字的演變過程和書法的發展脈絡
    學習書法,不可能離開漢字,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漢字的演變過程以及一些相關的文字知識,今天我就不吝淺陋,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漢字的歷史和發展趨向,疏漏、不足乃至錯誤之處,歡迎各位老師留言交流。《後漢書祭祀志》提到了文字:三皇無文,結繩以治。這應該是對漢字最早起源的探索了吧!雖然人們對三皇五帝具體指的是誰有爭議,但是,一般公認的是三皇在五帝前面,黃帝是五帝之一。
  • 《說文解字》第366課:「器」字中間為什麼會有一條犬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四個口,部分設備不能正常顯示)部的三個漢字:嘂、(+莧)、器。這三個字中,只有「器」字是現代漢語常用字,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器」,標題中問題的答案請見第三個字的解說。三個漢字的詳情如下:1、嘂。讀jiào。《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嘂,高聲也。一曰大呼也。從,丩聲。
  • 說文解字:明
    我們的祖先也正是這樣想的,所以甲骨文①是左「月」右「日」組成「明」字,可見這是一個會意字。可是到了金文②則發生了偽變,把「日」字變成了「窗戶」形,月亮照在窗上即表示光明的意思,當然也是會意字。小篆③是由金文形體變來的,大致與金文同.其左也有窗戶形。到了楷書④又還原到甲骨文的會意方式,用「日」和「月」組成「明」,不過日、月的位置與甲骨文相反。
  • 有人說所謂書法,就是書中有法,這個法字怎麼理解?
    要搞清楚何為書法。「法」的含義,就有必要先回溯一下「書法」這個稱謂的歷史來歷。書法幾乎是與古文字一道起源發展的,在文字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文字藝術自覺性不斷加強,其稱謂與含義也不斷變化豐富。在歷史上,書法有書、書藝、書法、書道等多稱叫法。
  • 黑白的藝術——折服日本的漢字書法
    表音文字,通過發音來記錄信息。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西方的英文。表音文字的字母本身沒有任何的含義,一個英文單詞的含義基本上是人為定義出來的。表意文字,文字本身和它的發音不存在直接聯繫,一個字就可以表示一個意思。漢字是表意文字現存的唯一代言人,數千年過去了,我們的漢字中仍然可以尋找到明顯的大自然印記,比如,「日」,「月」,「川」。
  • 十大「解字高手」同臺競技,誰與爭鋒?
    經過十輪的激烈角逐,解字高手榜十位高手最終集結,成功拿到《奇妙的漢字》半決賽的入場券!今晚萬眾期待的半決賽今晚21:30即將打響,他們將經過三關比拼,爭奪五個晉級最終決賽的位置。▲ 主持人洪洋給解字高手們加油本期節目中,性格火辣的95後「菊花體」設計師蒙媛和帥氣書法小哥陳曌將擦出怎樣的火花?舞力全開的「核物理工程師」熊章輝和「喊麥國學少年」姜震又將如何燃爆舞臺?古樂愛好者楊贊和以漢字入畫的詩詞美女劉雨欣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精彩表演?選手們的強強聯合會給觀眾帶來怎樣的驚喜?這場變數甚多的卡位戰,他們能否順利突圍?
  • 漢字書法的演變和發展
    說文解字 積字帖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 書法解字——本末倒置,和木有什麼關係呢?
    六書是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裡提出的,內容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樹上果實熟了——好「未」道 這邊還要補充一個字——「未」,那麼未和木什麼關係呢,其實也很簡單,咱們來看看下圖。
  • 「耍」字下面為何有一個女字底,想表達什麼含義?
    文·段宏剛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歷史,是中國人交流思想、傳播文化的工具。許多漢字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含義也會隨之變化,最終衍生出許多意思,有些漢字的意思甚至會變得跟本意大不相同。
  • 書法簡史:為何漢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
    >(jiǎzgǔwén) 商周時期用於佔卜記事而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文字,距今有三千多年。 【引例】 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源流,其詳可得略說也。(許慎《說文解字·序》)(各郡與諸侯國也常常在山間河邊挖出古鼎彝器,上面鑄刻的銘文就是前代的古文,它們的字形都很相似,雖然不能看出文字的流變,但是造字的詳情也還大致可以說明。)
  • 漫畫推薦:漢字構成小社會,組合字皆有特異功能,只有醜受盡屈辱
    但是這部漫畫的內容十分有趣,中華的所有漢字組成了一個小社會。每一個字在社會上也都有自己對應的身份,比如「解」字,因為可以幫人解答疑惑,其內部的「刀」字又能拆分組合字,因此,「解」字是一所學校的老師,負責保護學生,並且解決學生們的組合問題。在漢字社會,不同的字體互相搭配,可以繁育出新的組合字體。比如「女」字和「子」字,他們的組合體就是「好」字。
  • 漢字節目玩出「新花樣」,「弓女大」最終能組成哪個字?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聰 通訊員張藝露)口、大、火,這三個「部件」拼在一起能組成什麼漢字?如果你好不容易想出了「煙」字,那後面還會有弓、女、大這樣的「終極難題」在等待著你。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用「難寫的漢字」為題掀起的「全民寫漢字」熱潮之後,漢字節目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 2020丨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說文解字》創立的體例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後世的字書《玉篇》《類篇》《康熙字典》等,都採用《說文解字》的體例。《說文解字》創立了一套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歸納如下。創立漢字的部首。漢字的特點是用字形來表達字義。部首往往是漢字結構中不能離析的最小分析單元,其表示的是某一組字的「字根」。
  • 道場老翁狂欖漢字書法藝術思想政治戰略
    為什麼藝術跟政治層面有關聯呢?歷史證明,五千年中國唯一漢字書法藝術傳承至今跟哪代那代都有關。時代不斷變化,現代文明由電腦五筆字代替文本,現體歲月流逝慢慢遺忘的角落漢字書法藝術的初心和使命。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道場老翁為了漢字書法藝術的創造創新默默耕耘六十多年。誰知道他的付出換來民族的覺醒對當下的漢字書體重新認識,從他的努力付出盡力達到了國家層面乃到政治思想高度。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也會中國書法,但由於日本字和中國字不完全一樣,那麼他寫的書法到底是漢字還是日文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看他書法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二幅吧。 這是安倍的妻子昭惠和梅拉尼共同舉起了「和平」二個字,看來他們對中國漢字還是挺感興趣的啊。這是安倍在展示一幅中國書法作品,其內容是「風雲論道」。這幾個字是行書,寫法別有一番風味,算得上一幅好作品吧。
  • 誰認識這些字?貴州一老人所作奇特圖案,非字非畫誰能破解
    遊客在觀賞老人的字 老人寫的這些「字」,貌似漢字,筆畫也是由點、橫、豎、撇、捺、臥鉤、豎彎鉤等筆畫組成。有些部件由漢字組成,如「日」、「王」、「口」字等。就單個字把它當漢字來辨認,有的貌似「心」、「現」、「理」。而更多的字,一群人拿起研究半天,完全不認識。
  • 「令」字怎麼寫?日本新年號「令和」意外掀起字體之爭
    圖片來源/llsmrsll 的 twitter 有位網友先排列了 12 個字體,發現所有「令」字末筆都做「一豎」,仿佛「一豎」才是正解。但他很快發現,上表排得其實都是明體,並沒有辦法代表所有字體… 以明、黑、楷等各種字體排列「令和」,可見「令」字寫法差異性高。
  • 「萬物興書齋」王忠敏書法作品鑑賞《大器晚成》
    王忠敏先生字:雲山閒人號:萬物興書斎作品:【大器晚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而笑之。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成。
  • 傳統書法與高效練字:靜墨軒書院的田丼(井)格書法練字為什麼受歡迎
    再回過頭來說學校的書法課程,很多學校的書法課不是專業老師任教,有的學校為了節省開支或省事直接派書寫方面寫的好的其它學科老師任教,平時寫字好的非專業書法老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對漢字方面做深入地教學研究,更談不上漢字思維訓練技巧,硬性地把中國傳統軟筆書法中的知識點拿到課堂上來講,暫不說老師對傳統書法知識掌握如何,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怎麼能掌握比如書法中橫畫書寫要求起筆頓行收、捺畫的一波三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