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隊的盛宴——會餐

2020-12-15 雲下日子

說起連隊會餐,無論是離開部隊多年的老兵還是「新兵蛋子」,都能眉飛色舞地跟你「白話」一番。會餐,是沉澱在記憶深處的一種味道,如同一杯佳釀歷久彌香。

那時候會餐並不是什麼饕餮大餐,也沒有啥山珍海味,炊事班做得都是大鍋菜,談不上啥廚藝,但濃烈的氛圍,隆重的儀式感,還有難以言表的各種情愫,會餐讓當過兵的人總是念念不忘。

每逢重大節日或比武獲勝,司務長會如期接到連首長的指示:「買酒備菜,準備會餐。」緊跟著,炊事班長開始張羅飯菜,這個時刻,炊事班長是最牛的,因為有十幾名前來「幫廚」的戰士供他調遣,炊事班長把這些人員一 一安排妥當,開始精心準備,會餐是炊事班的頭等大事,這也是對炊事班長一次檢閱,豈能怠慢。

除了幫廚人員,其他戰士正常進行訓練,伴隨著縷縷炊煙,廚房裡飄來陣陣清香,有些戰士已經迫不及待想大快朵頤了。

終於,開飯哨聲響了,集合列隊,士氣高漲,飯前一支歌無比嘹亮,比以往高了幾十分貝。隨著「進飯堂」的口令,大家依次有序地齊步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待最後一名同志站定後,值班排長下達「坐」的口令,全連官兵就座。

酒在部隊是嚴令禁止的,不過會餐破例允許每人一瓶啤酒,倒在軍用茶缸不能太豪放,因為幾口就沒了。

指導員端起茶缸,嗓門一亮,「同志們,今天為了慶祝……讓我們共同舉杯……」簡短的開場白,大家起立舉杯開喝。

會餐的序幕拉開了——「咕咚咕咚」,啤酒一杯已下肚,昔日靜悄悄的飯堂此刻就象在拉歌,觥籌交錯,繁而不亂,談笑風生,人聲鼎沸,南腔北調夾雜著粗獷豪邁。

十分鐘未到,酒已幹掉一半。這時,菜便成了「主攻對象」。只見筷子上下翻飛,夾魚挑肉;湯匙左右穿梭,雞湯魚肉兼顧。吃興正酣之時,連隊主官來挨桌「敬酒」了。班長一聲「起立」,全桌人馬從座位上起身,筆直的看著笑容可掬的領導,其中眼尖的戰士一定會在「不行,滿上」的鬨笑中把連隊主官的茶缸加得滿滿的,連長、指導員巡視一番提出希望後,班長高喊「一二三——」大家異口同聲齊吼「幹!」喊聲一浪高過一浪,雄性十足,直喊得你熱血沸騰。就連來隊的軍嫂們也被感染,情不自禁融入其中,端起飲料也一飲而盡。

隨後,是戰友們互訪時間了,新兵們一 一向班長和老兵敬酒,感謝生活上的關心照顧,老兵們此時一改訓練場上的嚴肅,也會和新兵頻頻碰杯。平時因為小事鬧矛盾或有「過節」的戰友之間,也會充分利用這和諧的氣氛,紅著臉誠摯的舉杯,在痛飲中盡釋前嫌。

令某些戰士最「痛苦」的就是酒太少了,難得的會餐怎能因酒少而敗興,個別有「酒癮」的早已化身「偵察兵」,酒瓶剛空一截時,他們就已「瞄」上連隊主官那桌了。趁連隊主官挨桌「敬酒」之際,「偵察兵」們果斷出手「俘虜」幾瓶,得手者還孔乙己式的辯解:「愛酒者拿酒,豈能算偷。」連隊主官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略帶嚴肅的告誡「少喝點」。其實,連隊主官心中有數,那些「好酒者」一瓶豈可解癮,不過不可「乘勝追擊」,再行造次之舉。

隨著時間的推移,熱鬧的氣氛逐漸平靜下來,就在會餐即將落幕時,「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你來自邊疆他來自內地,我們都是人民的子弟,戰友,戰友,這親切的稱呼,這崇高的友誼,把我們結成一個鋼鐵集體……」不知誰起頭的戰友之歌響起,頓生共鳴,掀起會餐的第二次高潮。

轉業到地方多年了,現在的物質條件也是今非昔比,可面對美味佳餚,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年會餐的快樂,找不到僅僅喝一瓶啤酒就「醉」的感覺。

思忖良久,可能是少了一份當年的純真,多了一些世俗吧!

相關焦點

  • 難忘的連隊生活(上)
    過去我們常說:「連隊是座大熔爐,連隊是座大學校」,這話一點兒不假。我們一大批上海知青就是在連隊裡脫胎換骨、鍛鍊成長的。那個年代,連隊生活的艱苦、緊張和單調、枯燥,是人們尤其是當今年輕人們所難以想像的。五、六公裡的路,我們走了快兩個小時,到連隊時已六點多了,不過大部隊還沒收工回駐地,連隊裡靜悄悄的。我被臨時安排在一間宿舍裡,四張床位,還有一張是空的,應該是騰給我的。七點多以後,連隊裡有了動靜,嘈雜聲、說笑聲、呼喊聲、腳步聲由遠而近地頻繁傳來,顯然是大家收工回來了。不一會兒,我們宿舍裡的主人們也回來了。
  • 英雄連隊英雄兵
    戰後連隊被蘇北兵團授予「英雄連」稱號,1964年、1965年分別被北京軍區和國防部授予「英雄八連」榮譽稱號。時光荏苒。當年這支誕生於抗戰時期雲龍遊擊隊的連隊,始終堅持用英雄血脈建連育人,在一茬茬官兵心中熔鑄起鐵心向黨的英雄魂,成為處突維穩的尖刀鐵拳。
  • 新兵下連隊,部隊的安排有規律嗎?退伍軍人教你如何進心儀的連隊
    今天,小編請一位當兵16年的退伍軍人給大家講一講部隊安排新兵下連隊的規律以及技巧,讓你進入心儀的連隊,施展你的才華為部隊、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比如,報名參軍的表格上某個角落有讓你填個人興趣、特長、簡要經歷,你千萬別寫聽歌、唱歌、讀書、看電影啥的,連裡幹部看了後會把你劃為普通的兵。如果你會修理車輛,會修家電,會民族舞蹈,會訓練寵物,會醫學,會新聞採訪,會製作視頻等等,它們是你的亮點,如果字寫得更好看一點,也會讓連裡幹部眼前一亮:這是個人才!
  • 連隊美起來 職工富起來
    「上了『光榮榜』後,職工群眾幹起活來更有熱情了,同時也會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行動起來,共同打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一八三團十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葉宏銘說。如今,十師各連隊利用「光榮榜」表彰先進、樹典型,利用「曝光臺」揭短處、轉風氣、促整改,將「大道理」融入「小連情」中,還創新推行黨員分包製、一周一督查一點評制,讓改善連隊人居環境意識更加深入人心,連隊呈現出新變化、新氣象。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
  • 連隊黑板報,是時候「刷新」了
    胡 港攝4月25日本版徵稿啟事「連隊黑板報,究竟還該不該辦」發出後,許多讀者紛紛來稿,針對如何辦好連隊黑板報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讀者反映了連隊黑板報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的讀者建議少一些華而不實、應景式的黑板報,有的讀者提出黑板報要創新方式方法,還有的讀者認為黑板報要加入現代元素、跟上時代節拍……我們從中挑選了一些讀者來稿,希望能帶給大家啟發。
  • 在基層連隊當幹部如果走出迷茫?
    如果自己的能力素質比較一般,這個在連隊還是會要受不少苦,這樣的情況下,帶兵還真的會有點累,畢竟在連隊當幹部,沒有一些「本領」在戰士面前也是難以服眾啊。在基層當了一名幹部還是比較枯燥的,事比較多、比較雜,特別是執行任務,幹部都需要帶頭,還是蠻辛苦的。在基層就是要沉下心來,耐得住寂寞,管得住人,做得了事。
  • 退伍季:我的連隊和老兵
    當我還在新兵營時就幻想著自己會來到怎樣的地方,做著什麼樣的工作。帶著這份緊張且激動的心情,我來到了我的「家」。我想大部分人都與我一樣,當第一次踏進連隊門口的那一刻,你要交給它的不只是青春,還有自己的理想奉獻;它帶給你的不僅僅是一處安生,還有光輝的過往與榮耀。
  • 3名文職人員來到英雄連隊
    歡迎儀式中,連隊官兵熱烈的掌聲,讓文職人員感受到了官兵們滿滿的熱情。 ▲講解連隊戰鬥歷程 「在老山防禦作戰中,連隊炮擊摧毀敵營指揮所2個,殲滅、重創敵炮兵連各1個,無一人傷亡!
  • 一個連隊的「冰與火之歌」
    距離連隊最近的活水,在超過5釐米厚的冰層之下暗暗流動。駕駛班班長朱軍偉有個「水倌」的名號。連隊在營區附近建了一個儲冰場。從10月開始到現在,他和戰友已經儲備了8000多袋冰。為鑿冰取水,他已經砸壞2根鋼釺,敲爛3把鐵鍬。儲冰作業時,必須抓緊時間。如果時間過長,水車上的水罐閥門會被牢牢凍住,無法出水。一次,下士楊金寶撐開水袋接水,湧出的冰碴將水袋劃破,水一下子灌到他身上。
  • 鋼鐵連隊這樣煉成
    鍾志光攝(新華社發)   這是一支英雄連隊,誕生於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以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享譽全軍。   1964年1月,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解放軍某部六連「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1985年6月,中央軍委授予該連隊「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 「我在連隊當戰士,交了一群兵戰友」
    其中,指揮管理系政治工作教研室講師陳建州也變身為普通一兵,走進榮譽連隊「紅五連」,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火熱、激情洋溢的基層連隊生活。此次陸軍組織了院校科研機構幹部和機關幹部到榮譽營連見習鍛鍊、加鋼淬火。「非常榮幸能夠以戰士的身份來到紅軍傳人英雄連隊,地方換了,崗位變了,肩上責任將更重,自我要求將更嚴,作為『紅五連』第一名『見習列兵』,我定將不負連隊榮譽、牢記紅色傳統,虛心學習、苦練本領,儘快融入集體訓練生活,為連隊建設增光添彩。」入連儀式上,在雄壯的連歌聲中,陳建州的表態發言飽含鬥志與激情。隨後,陳建州入住了先進班——突破臨津江英雄班。正式開啟屬於陳建州的「列兵模式」。
  • 「猛虎三連」:猛虎連隊猛虎兵
    連隊幹部說。豈止是一雙鞋子的擺放,每天熄燈前,連隊值班員都要組織清點戰備物資,更換水壺內飲用水。頭盔按照作戰要求擺放、子彈袋利於快速取穿……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讓三連始終保持著全團緊急出動最快紀錄。準備打仗要爭第一,打起仗來,三連更要做第一。那年寒冬,一場實戰條件下的班組對抗演練在零下30 攝氏度的天山腳下悄然打響。
  • 組建於抗美援朝,這支連隊火力十足!
    連隊九次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七次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連隊黨支部三次被評為「基層先進黨支部」。 代表人物:該連先後湧現出戰士生命的守護神「模範軍醫」高華、「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及全軍學雷鋒標兵」張奉獻;一等功臣康興旺、邢社教、呂天真、趙季;二等功臣梅毓甫、馬明學、陳元錄、路有學、張金朝、李志霖等英雄模範。
  • 「我要讓兒子大學畢業後回連隊種地」
    11月18日,記者走進連隊發現,職工群眾一改在家「貓冬」的習慣,有的學技術,有的出門務工。六師一○二團四連職工張會強則忙著動員兒子張家俊回來種地。  「大學畢業就回連隊啊,在這裡掙得不比在外少。」  「你是大學生,有文化,再學學經營,肯定能把莊稼種好,能讓土地效益翻倍。咱連隊現在就缺這樣的人才!」張會強常給兒子這樣做思想工作。
  • 十二師這個連隊,被國家點名表揚了!
    >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十二師二二二團八連榜上有名十二師二二二團八連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天池腳下、瀚海邊緣一個不起眼的連隊緣何如此高光亮眼帶著你的小問號跟小編一起走進二二二團八連行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便是二二二團八連唐輪臺小鎮一條條硬化道路直通連隊一棟棟別墅拔地而起
  • 是什麼魔力,讓曾經「劍拔弩張」的兩個連隊團結一心
    2018年,記者在第77集團軍某旅採訪時發現,該旅有兩支以「馬江水英雄連」命名的連隊:一支是三連,一支是十一連。原來,1998年,該旅前身某師奉命精簡整編時,「馬江水英雄連」一分為二,一部留在該旅,一部轉隸至某團。
  • 英雄連隊71年後再戰樅陽
    鮮豔的旗幟在搶險一線格外醒目,其中包含了當年從樅陽打過長江、後被上級授予「渡江第一船」榮譽稱號的那個英雄連隊。1949年4月的渡江戰役中,擔負渡江突擊任務的步兵8連得令後飛舟強渡,僅用16分鐘就橫越長江天險首先登陸。2020年7月,樅陽縣防洪牆危急,縣城危急,防汛形勢危急。在這最緊要、樅陽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他們又來了!
  • 敢打敢拼,這支連隊不一般!
    敢打敢拼,這支連隊不一般!戰爭年代,這支連隊受過血與火的洗禮和平時期,面臨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考驗與挑戰連隊官兵凝心聚力,爭創先鋒無論裝備、編制如何變化
  • 傳承發揚「硬骨頭精神」的英雄連隊
    今年年初以來,人民陸軍一支英雄連隊再次走進千千萬萬人的視野。習主席給連隊全體官兵回信,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連隊「時代楷模」稱號,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表彰該連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 基層連隊,連長和指導員誰的權力大一些?
    連長和指導員作為基層連隊的軍政主官,對基層士兵負有直接責任。那麼,連長和指導員究竟哪一個的權力更大一些呢?首先了解下指導員和連長各自的職權和管轄的範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連長是連隊黨支部副書記,政治上受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