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4(SS4)型電力機車,被鐵迷們親切地稱為「四哥」,中國第三代無級調壓、交—直流傳動電力機車。
生產研發歷史:
1980年初,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鐵路貨物運輸大幅增加,貨運量大幅增多,主要鐵路幹線因設備限制(列車牽引總重、貨車軸重、機車功率、運行速度等),運輸能力開始捉襟見肘。唯有變通解決運能低下的問題,於是開始研究鐵路如何重載運輸。
1981年,鐵道部下發《韶山4型電力機車設計任務書》,由株洲電力機車廠和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共同承擔研發任務。
1983年國家經貿委員會下發了「鐵路重載列車成套技術的研究」重點項目,並列入「六五」期間國家重大攻關及國家重大裝備項目。
1985年9月,株洲電力機車廠生產出第一臺SS4型電力機車(編號0001),是當時國內功率最大的電力機車。
1986年初韶山4(0001)至鐵道部科學研究院進行牽引、動力學等全面實驗考核,根據實驗故障及問題進行改造升級,年底第二、三臺SS4型電力機車相繼出廠。
1987年,鐵道部對SS4型電力機車進行鑑定試驗,在貨運任務中試驗考核鑑定。
1988年6月15日,國家鑑定會議通過了SS4型電力機車國家級產品鑑定,性能指標達到國際直流相控電力機車先進水平。
1989年,通過技術鑑定後SS4型電力機車開始批量生產,並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0年,在對初期生產的SS4型電力機車的質量問題攻關後,調整生產工藝,機車質量大幅度提升!
1991年,株洲電力機車廠通過模仿歐洲型8K,日本6K型機車,為SS4型機車實驗加裝微機控制技術。(中國於80年代分別從蘇聯、日本、歐洲購買了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直流相控電力8G型、6K型、8K型機車,引進技術經驗,學習吸收後用於國產電力機車的研發)
1997年,株洲電力機車廠根據鐵道部要求對SS4型電力機車改進:除更換部分先進配件後,加裝一套完整的安全設備,就是今天我們很熟悉的LKJ及相關設備(機車信號機、監控記錄裝置、監控顯示裝置),所有機車直到今天依然在安裝使用LKJ。
2004年,機車與網絡結合,採用微機控制系統,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與大連機車車輛廠研製了韶山4改型網絡重聯貨運機車,簡稱韶4改。網絡重聯不僅可以內重聯,還可以進行外重聯,相當於4臺單節SS4重聯至一起,組成16軸重載貨運重聯機車組。同年底,大秦鐵路2萬噸重載實驗成功,重載實驗由4臺韶山4型電力機車重聯牽引。在鐵道部安排下,株洲廠SS4改型圖紙技術向大連、大同、資陽機車廠轉讓,四家工廠至2006年停產,總計生產了1400餘臺韶山4改型機車。(早期生產的150餘臺在入廠大修時均按照SS4改型標準技術改造)
漫漫研發路,從1981年立項至2004技改升級,歷經20餘年;經濟轉型,重載貨運電力機車應運誕生。
技術特性:
韶山4型電力機車由兩節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繫的機車構成、每一節都是一個完整的機車系統。主電路主要採用四段經濟半控橋、相控調壓、具有恆壓或恆流控制的牽引特性和恆速或恆勵磁控制的電阻制動特性。
SS4型電力機車技術數據:
軸式 B0-Bo+B0-B0;
整備重量 92+92t
軸重 23t
牽引電動機 ZD105/ZD105A乘8
最高速度 100km/h
持續速度 51.5km/h
牽引功率 6400kw
牽引力 起動628千牛/持續436.5千牛
制動功率 5570kw
制動方式 踏面制動、加饋電阻制動
軌跡 1435mm
輪徑 1200mm
通過最小曲線半徑 125米
機車寬度 3100mm
機車高度 4040mm(受電弓底座—鋼軌面)
機車長度 15200+15200mm(車底架)
16416+16416mm(車鉤中心距)
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2008年5月12日,對中華民族是一個沉痛的日子。因汶川地震引發山體崩塌,致使SS4-0043機車牽引的油罐貨物列車撞巨石脫線,在寶成線109號隧道起火燃燒,同時引發隧道外數萬方土石落向嘉陵江堵塞河道,造成入入川通道之一寶成線中斷。
經過無數搶修人員日夜奮戰,比預計時間早了7天在5月24日處理完畢!
008年5月24日上午10時,首列滿載運向災區救災物資的搶977次列車從寶成線109隧道安全通過,因地震塌方影響的寶成線109隧道在中斷280餘小時正常通車,寶成線全線通車為支援災區恢復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餘年過去了,如今「重生」的0043機車安靜地向人們訴說著那場災難,那場生離死別,那場家園破碎...但仿佛又說:努力堅強地向前奔跑,希望就在前方!
SS4型電力機車,應改革開放而生,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其牽引及制動功率大、啟動平穩、加速快、工作可靠性強、司機室工作條件良好、汙染較小、維修簡便,具有良好的經濟性,鐵路事業因為有了它成功轉型走向「多拉快跑」!雖然部分「四哥「已經退休,但和它一起奮鬥工作過的鐵路人不會忘記它!中國鐵路發展史也不會忘記它!
歡迎轉發關注!歡迎評論指正!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