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藍白觀樓市
這年頭,辛辛苦苦賺錢買到一套房子,搞不好就掉坑裡了。
比如,無處不在的爛尾。
最近幾個月,「昆明30戶居民住進爛尾樓」、「石家莊最大爛尾樓盤成網紅拍照聖地」、「大連市中心一樓盤爛尾多年」,今年以來,各地的爛尾樓盤頻繁登上熱搜。
為什麼爛尾樓盤頻繁出現?
原因在於:過去20年,我國的地產商在預售制體系下,只需要極少的本金,找幾個股東湊一些錢,再用「明股實債」等方式高槓桿融資,拿土地抵押給銀行,用開發貸、銷售回款等方式「空手套白狼」,只要有膽子,碰到一波接一波的房價上漲潮,挪用帳面資金,繼續拿地擴張規模。
把本應用於蓋房的錢挪用,攤子鋪的太大,一旦銀行抽貸、斷貸,融資還不上,最終在建樓盤就成了一地雞毛。
比如,近兩年愈演愈烈的「豆腐房」。
電梯都是「水簾洞」、10萬單價的房子也會發黴及漏水、建築外立面多處空鼓,看上去就像大海的波浪。
宣傳上採用新型材料「輕鋼龍骨隔牆」,而使用該材料的戶型中並無按規範填充隔音棉,造成牆體空心,且牆面滲水至發黴,存在多處裝修瑕疵。
房子違建、不讓辦產證、耽誤孩子報名讀書,房子快交了突然拆掉衛生間,說是陽臺。
承諾的每平米裝修成本四五千,改成一兩千、用松木、榆木、人造板,代替昂貴的紅橡木、核桃木。
以上這種事,現在都已經見怪不怪了,每到一個樓盤交房,都會看到無數購房者和開發商之間的糾紛,辛辛苦苦攢下的錢,掏空了六個錢包,卻遭遇質低價高的「豆腐房」,換誰都受不了。
國家當然也看到了預售制的弊端,已經有城市開始行動,開發商必須「先驗房再交房」。
據新華社報導,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近日印發的《青島市新建商品住宅交付流程指導意見》明確,新商品住房必須「先驗房後交房」,避免「先收後驗」引發的各類糾紛。如果房屋有質量等問題,購房人有權暫緩收房或拒絕收房。
什麼意思呢?
以前,開發商拿出一紙「收房單」,購房者必須接受並交上物業費才能領鑰匙看房,購房者處於相對弱勢地位,錢交了,鑰匙也領了,進去了才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房企開始習慣性推諉,購房者想討個說法異常艱難。
現在讓購房者先驗房,讓買賣雙方回歸到對等的位置。如果開發商無法在交付日期整改到位,將面臨延期交房的違約風險,倒逼開發企業從一開始就注重工程質量。
現在,青島在全國率先集中打造出了首批11個試水新規的「樣板項目」,涉及初裝修、全裝修住宅及公寓等4千餘戶,同時還在項目現場打造全程可視化的「裝修後廚」。
某大型房企副總經理稱:「如果說裝修好的房子是一道美味的大餐,那這個工藝樣板間就是炒制這道美味大餐的『後廚』,以一處100平米左右的住宅為例,它是一步步如何裝修出來的,46道工藝中『層層解剖』出了200餘項施工流程,在這裡都可以看得到。」
根據央廣網記者的實地探訪,從業主籤到開始,就拿到了一份多達百項之多的「驗房清單」。現場由專人引導,先驗房看是否整修到位,再準備材料、辦證登記,到最後領證,平均1小時左右即可在家門口拿到房產證。
事實上,除了「先驗房後交房」之外,今年,多個省市開始實行「交房就拿證」、「預售資金」監管等措施,明年起,再也不怕買到「豆腐房」了。
比如,11月下旬,江西住建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工作的通知》,提出全省市、縣城市經批准預售的商品房建設項目預售資金,應列入監管範圍。
11月20日,濰坊市住建局發布了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實施細則的意見稿,預售資金要專戶專存、專款專用,未實行預售資金監管的項目,不得核發預售許可證。
比如,11月初,昆明市開展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將著重加強對主城中心區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項目的資金監管,同時,預售資金應當全部存入專用帳戶,按照專款專用原則,實行分階段、按比例動態監管,監管資金額度為項目預售總額的30%。
此外,近幾個月以來,山東棗莊、浙江、河北秦皇島、寧夏銀川、四川瀘州、浙江嘉興、河北石家莊、福建福州等地都發布了相關政策,加強預售資金的監管。
所謂「預售資金」,包括購房人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的全部房價款(含定金、首付款、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和銀行按揭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商品住宅全裝修款等)。
顯然,各地越來越重視樓盤交付的問題,從資金源頭「管住」開發商的手,不讓他們胡亂挪用,把「先交後驗」變成「先驗後交」,這樣的模式在全國推廣只是時間問題。
買房是一個家庭的大事,一套百十平米的小房子,也凝聚了幾代人攢下的積蓄,提高購房者的地位,強化他們的話語權,讓開發商不敢亂來,正是「房住不炒」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