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魯迅作品"大撤退"

2021-01-09 搜狐網

第1頁:網友為魯迅叫屈 第2頁:廣東保留魯迅《祝福》換《藥》

 

   高中課本大「變臉」 「魯迅大撤退」惹爭議

    網友熱議高中課本大「變臉」

  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微博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遭遇「大撤退」

  網友為魯迅叫屈

  很多網友認為,刪除大量經典作品無論對於老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不利。一位叫做「陰謀小集團」的網友為魯迅「叫屈」:「為什麼魯迅先生被踢掉這麼多好的文章,從小他的文章就是重點學習的內容,現在突然來個大轉彎,真的是對學生好嗎?」

  一位叫「末小瓶」的網友憤憤地表示:「為什麼《藥》會被踢出來?!當年它帶給我的震撼是相當大的!難道說如今再提人血饅頭已經過時?還是不敢讓祖國的花朵直面鮮血淋漓的人生?」一位叫「官窯沒人」的網友說:「中國教育需要改革,可是有點矯枉過正了,刪除了不少佳作。」

  但也有相當部分網友力挺新語文教材。網友「本來老六」說:「那麼多年課文一直不更改才叫人沮喪呢,哪怕這些作家其他的文章也可以用的啊。」網友「費舍」說:「很多文章到現在確實沒有意義了,應該更換。」

  記者了解到,發軔於本世紀初的普通高中新課改,率先在廣東、海南等四省(區)啟動,按教育部規定的時間表,今年,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等也陸續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階段。

  阿Q走了,餘華來了

  巴金反思散文入選

  一位名叫彭博的四川教師拿到了人教的新教材。他透露,與此前相比,新課本「現當代作品及外國作品54篇,其中新選課文35篇,佔總數的64.8%」。

  儘管有不少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人物,比如「阿Q」,離開了新教材,但也有一些新面孔加入——根據彭博的總結,現代文部分中,課本新增了反映「神舟六號」飛船升空的《飛向太空的航程》,呼喚奉獻精神的《尋找時傳祥——重訪精神高原》,反映香港回歸的通訊報導《別了,不列顛尼亞》等作品。

  散文方面,則有巴金的《小狗包弟》,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學」,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散文集《隨想錄》。該散文集中的許多文章是巴金用「自我懺悔的形式,從反省自己的軟弱開始,逐漸進入對全民族的靈魂的拷問」。這是巴金寫《隨想錄》的一個重要特點。

  而古代詩文也新增了諸如柳永的《望海潮》、杜甫的《詠懷古蹟》、辛棄疾的《水龍吟》、李商隱的《李賀小傳》等作品。

  「小說部分,則選入了『先鋒派』作家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是一篇『荒誕小說』,寫的是一個18歲的年輕人第一次走出家門在外面的遭遇,全文都在用一個18歲孩子的口吻進行敘述。閱讀這篇小說的高中生也差不多處於那個年齡階段,所以他們會覺得有同感,讀來很親切。」彭博說。

(責任編輯:鄧躍)

相關焦點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爭議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學期裡,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引起熱議,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今天的新聞編輯曹暢。主持人: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新學期,各地語文課本都有了哪些新變化?
  • 魯迅10多篇文章陸續從語文課本裡被下架,這樣做有何利弊?
    文·段宏剛魯迅(1881年——1936年)先生在55年的生命歷程裡,總共留下大約1000萬字的文字作品,包括600多萬字的各類體裁的文學作品,以及400多萬字的書信作品和編輯作品。然而,從前10多年起,出現了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魯迅的10多篇經典文章陸續從語文課本裡被下架,「去魯迅化」似乎成為一種不可逆轉趨勢。這樣對待中國現代第一大文豪的做法是否欠妥?這樣做有什麼利弊?魯迅的文章到底該不該退出課本?下面,具體來分析這些問題。
  • 魯迅經典為何陸續從教科書中刪除?專家:難懂,不如看宮崎駿
    ——歌德(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60,閱讀約3分鐘近年來,教科書中有關魯迅的文章被刪除的消息屢屢成為頭版頭條。比如,2013年9月,有媒體報導,初一年級的學生發現,拿到的語文課本中,魯迅的文章《風箏》被刪掉了。一石激起千層浪。
  • 中小學語文課本被刪除課文大盤點,有你們的童年嗎?小心哭著看完
    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小時候許多耳熟能詳的文章都消失在語文教材中,留給我們的只剩下腦海中一片片殘缺的回憶。語文多篇愛國教材被刪,新增西方名人故事前段時間,兜媽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那就是初中語文教材《誰是最可愛的人》從課本中被刪除,新增西方名人故事《愛迪生救媽媽》。這則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都表示難以理解,這是一波什麼操作?
  • 魯迅作品根本沒有移出課本,還有2本魯迅文集選入中考,大有來歷
    只要稍加留心,你就知道這根本就是個謠言,魯迅先生的文章在課本裡好端端地放著呢,白紙黑字,如假包換。2019年,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澄清了事實,在新發行的普通高中語文教材中,選入了「魯迅《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此外,很多學生家長應該也知道,魯迅文集《朝花夕拾》早已列入中考內容,除了《朝花夕拾》,有些省區的中考還包含魯迅的小說集《吶喊》。
  • 文學名家經典作品書系:語文學習的有益延伸和拓展!
    沒關係呀,孩子只需要吃透課本的名家經典也就足夠了!這樣既能了解課本名家如朱自清、葉聖陶、魯迅等作家的精神世界,還能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寫作能力。 重要的是,這一群課本名家經常出現在試卷中,要是孩子萬幸讀到了,考試也就能從容淡定,不慌不亂啦~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經典的《課本名家作品選集——朱自清、魯迅、葉聖陶等》(8冊),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從閱讀「課本名家作品」開始。
  • 語文課本多篇文章被刪,少了黃繼光、劉胡蘭,卻多了西方名人
    等到老師講課的時候,自己對於語文課文也是了解的差不多了。語文課本多篇文章被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吐槽語文刪除課文的文章或者言論是越來越多,不少家長發現在自己的學生時代所熟知的語文課文,在現在的課本上已經找不到了。
  • 建議課本取消《背影》,移除魯迅,是教育思想的進步還是倒退?
    近十餘年以來,一些專家學者紛紛呼籲要求從語文課本中刪除刪除《背影》、《劉胡蘭》、《誰是最可愛的人》《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要求歷史課本刪除嶽飛、文天祥等人物,提出的理由還真是千奇百怪。「橫挑鼻子豎挑眼」導向不良的文章《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和《背影》前幾年先後被專家點名要求移出課本。前者理由是太過於血腥暴力,教壞小朋友。
  • 小學語文課本的5張經典插圖,認出一張算正常,全部認出的是學霸
    那時候的語文課本除了滿滿的筆記外,課本中有趣難忘的插圖也是學生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今天我們就要帶領各位一起來回味下小學語文課本上那些經典難忘的插圖,你還記得幾幅圖呢?小學語文課本的5張經典插圖,認出一張算正常,全部認出的是學霸三國演義之草船借箭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作家羅貫中的文學巨作,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小學要求必看的名著。
  • 魯迅曾孫女周璟馨:把蔡依林當做自己的偶像,對魯迅的文章不了解
    魯迅先生的文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對於大多數人缺乏閱讀經歷,無法觸及到這其中的靈魂,以至於錯過了閱讀中的經典。就連魯迅的曾孫女周璟馨也稱:"讀不懂魯迅的作品,對文學不感興趣"。她平時更是把蔡依林當做自己的偶像,與父親周令飛相比,她的外貌顯得靚麗柔美,沒有一絲的粗獷、豪放,看不出絲毫魯迅先生的痕跡。根據她自己的介紹,很小就知道自己的曾祖父是魯迅,但對魯迅沒有什麼了解,一直吸收臺灣文化的她在課本中沒有了解到有關曾祖父的文章。
  • 語文裡的文學:我們如何上好經典課
    魯迅《藤野先生》長期入選中學語文教材語文課本中的文學經典應該怎樣上?那些語文課本的文學經典作品,要麼是他們選入的,要麼是他們主持選入的,由他們進行文本解讀再權威不過。六十篇文章中,前面的五十三篇屬於語文教學中的文學類文本解讀,其中:錢理群先生十六篇,主要談入選語文課本中的魯迅作品,如《藤野先生》《我的兄弟》《風箏》《範愛農》《憶韋素園君》《無常》《女吊》《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還有一些名家的作品,如《我的叔叔于勒》《牛虻就義》等;孫紹振先生二十八篇,談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如《背影》《
  • 語文課本的這些經典插畫,滿滿的都是回憶,認識8個以上是學霸
    在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插畫,圖文並茂,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調動起來,學習的積極性很強,效率明顯提高。對於小學生來說,接受知識能力有限,在日常教學中可以藉助插畫,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現如今,語文課本發生了很大變化,收錄了更多新課文,插畫的變化也很大。
  • 因交規刪除《背影》,又剔除民族英雄嶽飛,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大家紛紛出面提出了關於課本內容改革的建議,其中以中小學語文課本內容的選編為主要陣地,提出刪減課文內容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課文內容被刪減,雞蛋裡面挑骨頭1.《牛郎織女》2007年,《牛郎織女》從人教版第十一冊的語文教材中被刪除,並沒有明確提出被刪除的理由。
  • 「語文課本」中的經典插畫,認出5個以上的是尖子生,你有印象嗎
    「閱讀使人充實,寫作使人精明,這是語文能夠帶給我們的。」語文是每一個學生從剛剛開始學習就一直接觸的科目,甚至有的人到了大學之後,還是必須學習大學語文。有些人可能想要問了,語文究竟有什麼好學的?對於我們來說,不就是平時生活、說話都會用到的中文嗎?
  • 軍旅作家彭荊風病逝,作品《驛路梨花》入選初中語文課本
    軍旅作家彭荊風病逝,作品《驛路梨花》入選初中語文課本 本文圖均為 文匯網 圖他是初中語文課本裡《驛路梨花》的作者,也是70年如一日孜孜創作的老一輩軍旅作家。
  • 語文課本愛國內容被刪減,西方虛構故事陸續增加,清華教授很痛心
    今天要說的這個事,如果不是做教育這行的估計很少有人發現,那就是如今的語文課本當中愛國題材逐漸被刪減,而西方虛構的故事卻在陸續增加。對這種情況清華有位叫做王文湛的教授表示「很痛心」。
  • 魯迅的一篇文章,打破了世俗偏見,被中日兩國同時收錄在課本中
    認清這一現實的魯迅曾想這所有麻木不仁的人都想是被困在黑暗房間的昏昏欲睡者,註定會缺氧而死,並對請他在《新青年》上寫作的友人說"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友人答到"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 《陳涉世家》被語文教材刪除?被一首不知名的作品替代,有理嗎?
    ……」《陳涉世家》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創作的一篇文章,講述了秦末陳勝、吳廣起義的全過程,起義軍聲勢浩大,司馬遷也肯定了陳勝在反抗秦王朝統治鬥爭中的功績。原本我們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篇文章,但近年有人發現《陳涉世家》被語文教材刪除了,並且被一首不知名的作品給替代了。陳勝作為我國農民起義的第一人,發動了我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講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初中語文課本中的6張經典插圖,你能認出幾張?能全答對的是學霸
    很多中、小學課本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配上大量切題的圖片,其中有些圖就非常經典。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六張初中語文課本中的經典插畫,你能認出幾張呢?全部都認識的一定是學霸。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這位少年從小到大不斷努力,吃了不少苦,最終成功的故事,他是我們的學習榜樣。為了發明電燈泡,他換了幾百上千種材料,最終發明了鎢絲電燈泡,他這一生發明了無數物品,有很多都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有些甚至沿用至今,你們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嗎?
  • 當火影忍者闖入小學語文課本,卡卡西變成少女風,少年帶土太可愛
    火影忍者是一部經典的日漫,雖然已經完結了,但是熱度一直不減,留給我們太多的回憶了!火影忍者的主角是鳴人,佐助,小櫻,鳴人一直沒有黑化,佐助險些黑化,最後被鳴人打醒。火影的結局是完美的,鳴人當上了火影,娶了大美女雛田,愛情事業雙豐收。喜歡看動漫的人都喜歡在課本上畫一些喜歡的人,我們來看一下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小人圖,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