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網友為魯迅叫屈 第2頁:廣東保留魯迅《祝福》換《藥》
高中課本大「變臉」 「魯迅大撤退」惹爭議
網友熱議高中課本大「變臉」
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微博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他列舉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課文,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涉及魯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劉毅稱之為「魯迅大撤退」。
20多篇經典課文一列出來,既讓網友開始懷念起那些熟悉的字句,也讓網友唏噓感慨,更有網友質疑,既然是「經典」,為何要撤?而本報記者從廣東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處了解到,廣東今年的語文教材也有改動,依然保留魯迅作品,但是把《藥》換成了《祝福》。
遭遇「大撤退」
網友為魯迅叫屈
很多網友認為,刪除大量經典作品無論對於老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不利。一位叫做「陰謀小集團」的網友為魯迅「叫屈」:「為什麼魯迅先生被踢掉這麼多好的文章,從小他的文章就是重點學習的內容,現在突然來個大轉彎,真的是對學生好嗎?」
一位叫「末小瓶」的網友憤憤地表示:「為什麼《藥》會被踢出來?!當年它帶給我的震撼是相當大的!難道說如今再提人血饅頭已經過時?還是不敢讓祖國的花朵直面鮮血淋漓的人生?」一位叫「官窯沒人」的網友說:「中國教育需要改革,可是有點矯枉過正了,刪除了不少佳作。」
但也有相當部分網友力挺新語文教材。網友「本來老六」說:「那麼多年課文一直不更改才叫人沮喪呢,哪怕這些作家其他的文章也可以用的啊。」網友「費舍」說:「很多文章到現在確實沒有意義了,應該更換。」
記者了解到,發軔於本世紀初的普通高中新課改,率先在廣東、海南等四省(區)啟動,按教育部規定的時間表,今年,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等也陸續進入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階段。
阿Q走了,餘華來了
巴金反思散文入選
一位名叫彭博的四川教師拿到了人教的新教材。他透露,與此前相比,新課本「現當代作品及外國作品54篇,其中新選課文35篇,佔總數的64.8%」。
儘管有不少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人物,比如「阿Q」,離開了新教材,但也有一些新面孔加入——根據彭博的總結,現代文部分中,課本新增了反映「神舟六號」飛船升空的《飛向太空的航程》,呼喚奉獻精神的《尋找時傳祥——重訪精神高原》,反映香港回歸的通訊報導《別了,不列顛尼亞》等作品。
散文方面,則有巴金的《小狗包弟》,這是一篇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學」,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散文集《隨想錄》。該散文集中的許多文章是巴金用「自我懺悔的形式,從反省自己的軟弱開始,逐漸進入對全民族的靈魂的拷問」。這是巴金寫《隨想錄》的一個重要特點。
而古代詩文也新增了諸如柳永的《望海潮》、杜甫的《詠懷古蹟》、辛棄疾的《水龍吟》、李商隱的《李賀小傳》等作品。
「小說部分,則選入了『先鋒派』作家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這是一篇『荒誕小說』,寫的是一個18歲的年輕人第一次走出家門在外面的遭遇,全文都在用一個18歲孩子的口吻進行敘述。閱讀這篇小說的高中生也差不多處於那個年齡階段,所以他們會覺得有同感,讀來很親切。」彭博說。
(責任編輯:鄧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