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被語文教材刪除?被一首不知名的作品替代,有理嗎?

2020-12-14 歷史潮河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涉世家》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創作的一篇文章,講述了秦末陳勝、吳廣起義的全過程,起義軍聲勢浩大,司馬遷也肯定了陳勝在反抗秦王朝統治鬥爭中的功績。

陳勝是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年輕的時候給人當僱工,但階級壓迫頗深,陳勝不甘心這一輩子就受人奴役,就對一起耕田的夥伴們說:「誰以後要是富貴了,可不能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兄弟。」

旁邊一同耕田的兄弟就說:「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裡來的富貴?」陳勝嘆息感慨的說:「燕雀怎麼會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後來秦朝廷大舉徵兵去戍守漁陽,陳勝也在其中,然而途徑蘄縣大澤鄉時遇上大雨,不能按時抵達指定地點,按照秦律是要被處斬的,於是陳勝便乾脆揭竿起義了,後也建立過「張楚」政權。

並且論述了陳勝起義失敗的原因,有起義領袖缺乏指揮全局的能力、用人不當等,陳勝稱王后便開始享樂,身邊就圍繞了一些小人,而起義軍的內部也已經出現了不和,最終陳勝起義失敗。

原本我們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篇文章,但近年有人發現《陳涉世家》被語文教材刪除了,並且被一首不知名的作品給替代了。

陳勝作為我國農民起義的第一人,發動了我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講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歷史教材中也是會學到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事跡,考慮到各科內容不出現重複的現象,因此《陳涉世家》這篇文章從語文教材中消失了。

而歷史課本裡關於秦末農民起義的章節,則多添加了陳勝起義的部分作為一小節。

語文教材中取代《陳涉世家》的是《周亞夫軍細柳》,該文是司馬遷創作的石傳文,出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講述了漢文帝劉恆慰問名將周亞夫的軍隊時所遇到的經歷,並且通過對比其他軍隊,表現出了周亞夫忠於職守、治軍嚴明的態度。

而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功臣絳侯周勃的兒子,漢文帝非常賞識周亞夫,在病重彌留之際還囑咐太子劉啟,周亞夫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將軍。後來劉啟即位為漢景帝,重用了周亞夫,周亞夫率軍平定了七國。

漢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漢景帝任命周亞夫為丞相,周亞夫在軍營戴慣了,離皇帝也遠,脾氣雖大,但並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然而一朝為丞相,與皇帝的距離就近了,皇帝自然也容易看到周亞夫的一些缺點。

後來周亞夫的兒子周陽見父親已經年老,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其去世時發喪用,但在當時,甲盾是禁止個人買賣的,這事又傳到了漢景帝的耳中,最終周亞夫被冤入獄,閉食自盡了,也是讓人感嘆不已。

《陳涉世家》被語文教材刪除?被一首不知名的作品替代,有理嗎?

相關焦點

  • 周亞夫形象早就因美人心計先入為主,陳涉世家為何還會被取而代之
    筆者記得當初上初中的時候語文教材上面有一篇文言文叫《陳涉世家》,2019年的時候被爆出這篇文章已經從初中語文課本中刪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周亞夫軍細柳》。說實話,筆者剛開始知曉這個消息的時候是震撼的,儘管《陳涉世家》這篇文章的篇幅很長,但是老師在講解到陳涉吳廣英勇起義時的慷慨激昂是筆者這輩子都無法忘卻的,被無數人稱為經典的它被代替讓人久久不能釋懷。那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宏圖大志也讓人為之驚嘆。
  • 中小學語文課本被刪除課文大盤點,有你們的童年嗎?小心哭著看完
    老教授指出,某版本的語文教材上刪掉了太多優秀作品,除了《誰是最可愛的人》,還有《黃繼光》、《劉胡蘭》,這些都是好文章啊!老教授的觀點很明確,入選《愛迪生救媽媽》等國外文章沒有問題,文章主旨本身值得孩子學習。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刪除那些有教育意義的文章,現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作品,這是不對的。
  • 語文教材改版,有的詩文改變讀音,有的名篇被移除:遺憾這些詩詞
    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們就會開始接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古文。隨著語文改成部編版之後,網友發現,有些詩文裡的文字改變了讀音,有些讀了十幾年的文言文名篇被移出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本裡收錄有杜牧名篇《山行》。「騎ji」字在語文課本裡經常遇到,比如初中課本裏白居易《賣炭翁》裡「翩翩兩騎來是誰」;還有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裡的「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有些語文老師認為,讀「ji」能很好地解釋詩裡的意思,而且更有韻味,現在換了一個讀音,讀起來「感覺不一樣了」。
  • 溫州畫家為新版語文教材配古詩詞插畫:傳統水墨替代鋼筆水彩
    溫州畫家為新版語文教材配古詩詞插畫:傳統水墨替代鋼筆水彩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2016-08-23 19:24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初中文言文‖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複習《陳涉世家》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4,輟耕之壟上5,悵恨6久之,曰:「苟7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8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9曰:「嗟乎1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11!」     【1〔陳涉世家〕選自《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版)。(有刪節)     2〔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
  • 陳涉和孔子緣何躋身史記的《世家》部分?
    在《史記》當中,本紀和年表起到的作用是為歷史大事提供時間維度的地位,而世家和列傳,分如同歷史的車輪上的條幅,為歷史事件軸補充了空間維度上的細節和人物故事。列傳主要是為貴族和有影響力的人物,外來民族和不同社會成員準備的,而世家 是為外戚和歷史上有影響力的諸侯準備的,但是世家裡卻出現了孔子和陳涉兩個出身平民的歷史人物。
  • 各地高中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作品引發爭議
    中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新學期裡,各地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引起熱議,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今天的新聞編輯曹暢。主持人: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新學期,各地語文課本都有了哪些新變化?
  • 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明年全換新 舊教材不再逐年替代
    小學語文課文又陷一波吐槽》以及《被吐槽課文是否撤換還需專家組研判》的稿件。面對讀者和網友對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爭議大的課文,3月21日晚,人教社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小學語文教材有關問題的說明》。其中提到本報曾報導的《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沒有被選進明年二年級將更換的新版教材中。
  • 語文課本刪除大量經典文章 魯迅作品"大撤退"
    第1頁:網友為魯迅叫屈 第2頁:廣東保留魯迅《祝福》換《藥》    高中課本大「變臉」 「魯迅大撤退」惹爭議    網友熱議高中課本大「變臉」  9月6日,編劇劉毅在其微博上發帖稱,「開學了,各地教材大換血
  • 語文教材,不應給孩子一個虛假的三國
    因為在我們的詞彙中,「妒忌」是一個貶義詞,不用於對正面人物的描述或評價。課文是要給孩子們灌輸一種觀念,諸葛亮是「好人」,周瑜是「壞人」嗎?在語文教材中,同時又納入了諸葛亮的作品原文《出師表》,和曹操的詩歌《短歌行》、《龜雖壽》。在這些作品的講解或介紹中,對諸葛亮的描述是忠君報國,情真意切。對曹操的介紹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把這些課文放到一起來看,語文課本,到底要給孩子們一個什麼樣的三國?應該如何看待和評價諸葛亮、曹操、周瑜等歷史人物?
  • 周杰倫《蝸牛》或入選小學語文 出版社稱新教材脫胎換骨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歸青教授表示,只要內容是積極向上的,是不應該反對的。  「新版教材更貼近兒童」  目前,語文版教材在廣東、湖南、福建、廣西、雲南、河南、寧夏等部分地區使用,共面向2000多萬名學生。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昨日表示,周杰倫的《蝸牛》進不進入三年級的延伸閱讀部分尚未最後確定。
  • 雲南作家的兩篇散文作品入選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
    吳然的作品入選小學教材。記者餘蘇晏攝「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裡,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這段充滿雲南風情的文字出自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
  • 小學新生語文教材變臉 傳統教育增多難度降低
    細心的老師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重新做了修訂,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拼音的學習時間也拉長,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也增多。昨天,記者了解到,除了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人教版的語文教材也做了諸多調整,它們的共同點是難度普遍降低,趣味性增強,傳統文化的元素增加。據了解,全國語文教材的有10多個版本,每隔幾年都會做一定程度的調整。
  • 「周杰倫」和「方文山」合作的歌曲,四首入選教材,一首紅遍全球
    今年剛好是「周杰倫」和「方文山」合作的整二十年,我們藉助這個時機,來回顧一下,有哪些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作品。《東風破》入選「張建」主編的《大學語文》教材中,被收錄在課本第八單元-時尚之風中的【知識廣角】中國風,並稱之為「中國風」的代表作。
  •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愛國情懷
    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專門設置了一個「遨遊漢字王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漢字字體演變的歷史進程——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楷書。楷書是現在比較常用的字體,「楷」就是規矩、楷模的意思,寫出來的字方正規整,就如同做人一樣。隨著層次的提升,學生開始接觸書法作品和我國的一些書法家。
  • 教材為何要刪除《狼牙山五壯士》?專家給出解釋,卻令人憤怒
    國家對這件事情也是相當的重視,為此還專門成立了教材委員會班子,對教材進行專業的整編。2020年最新的小學語文教材,就有二十多篇文章做了改動。有些課文被更換,有些只是個別字的調換,這些調整整體來說算是微調,大體上沒有改動。但是中學語文教材的調整可是動作不小,甚至可以說是大換血了。
  • 自編語文教材憑什麼「叫板」官方教科書?
    「我爸學的課文還讓我學,能不煩嗎?」家住昆明的初三學生芳潔說。    「《小馬過河》兩歲就開始讀,8歲了還要讀,沒勁死了。」某「風雲博主」的兒子衝衝抗議道。    時代在發展,思想在轉變。似乎從2000年開始,出生在電子科技飛速發展、信息爆炸、「娛樂至死」社會語境中的這一代中小學生,對官方發布的傳統語文課本的「挑釁聲」也越來越多。
  • 人教版語文教材又出錯啦!
    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220頁中,「庇蔭」的解釋疑出錯。這位任教近30年的語文老師說,這處錯誤在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220頁的註解5。「我翻閱字典,新版現代漢語詞典中『庇蔭』一詞的解釋有兩個,而這兩個解釋都是動詞,其中一個解釋是(樹木)遮住陽光,另一個解釋是比喻尊長照顧或祖宗保佑,而教材中的註解『庇蔭』卻成了名詞。」該老師說。
  •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新中國的各版小學語文教材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變化,小學語文教材也不斷修訂。有些教材的使用年頭兒較長,但也有些教材比較「短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小學周期就被新的教材取而代之了;甚至有的教材編出來以後並未使用。
  • 熱點丨語文教材拼音出錯?古詩出錯?官方這樣回答……
    他覺得很奇怪,這裡的「斜」不是應該讀作xiá嗎?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怎麼和當年自己學的不一樣了?無獨有偶,市民於女士也發現,孩子的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有一個拼音:chua。「這是什麼字?」於女士很疑惑:是教材寫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