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五百周年忌辰,我們看什麼?

2020-12-17 騰訊網

2020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1520年4月6日,37歲的拉斐爾長眠於羅馬,與義大利帝王葬於一處。

拉斐爾像

身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沒有達·文西有那麼多的神秘色彩,也不像米開朗基羅那樣因叛逆而常被人提及。

相對三傑中的其他兩位,拉斐爾堪稱乖乖牌。

大概也是因此,對於拉斐爾,不少人存在著一種偏見,認為他只會畫治癒能量滿格的甜美聖母,這樣的畫具有普遍的感染力,卻似絲毫不費力氣,甚至略微「淺顯」。

但藝術史家貢布裡希卻指出,拉斐爾的作品有著一種超越時空的純粹美,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表面上的單純,其實結晶於深邃的思想、仔細的計劃和巨大的藝術智慧。

《西斯廷聖母》

今年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爆發,義大利羅馬的拉斐爾展舉辦時間正好撞上了義大利北部疫情最危急的關頭。但即便如此,在羅馬的義大利人民也為了一睹拉斐爾的真跡,冒險上街出門。

展覽開幕前的每一天,拉斐爾在羅馬萬神廟中的墳墓上都會有一朵新鮮的紅玫瑰。

羅馬街頭排隊參觀拉斐爾展的市民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對聖母鍾愛有加。而拉斐爾筆下的聖母,可以說是古往今來藝術史中最治癒的聖母。

她們安詳、豐腴、恬靜、秀美,而非文藝復興早期藝術中消瘦、痛苦的模樣。正因如此,後人讚美一位女性的品格時,便總會說:「像拉斐爾的聖母一樣」。

拉斐爾的畫作,尤其是聖母圖中,有一種穩定優雅的寧靜氣質。

《椅中聖母》

現藏於佛羅倫斯皮蒂宮的《椅中聖母》,可謂拉斐爾聖母題材巔峰之作。畫面中的聖母處於中心位置,環抱的聖子耶穌。

雖然畫的是聖母聖子,但拉斐爾並沒有把聖母畫成高高在上的「神」,而讓她似鄰家女孩,安詳溫柔、優雅端莊。這無疑是文藝復興時代人文精神的一種體現。

在色彩表達上,衣服以高飽和度的三原色為主,和諧,優美,豐腴,昂揚茁壯。

除了卓越的繪畫表達和完美的圖式,拉斐爾更重要的貢獻在於他開創了一種新型的繪畫欣賞方式——提示「主觀觀看」的重要性。這一方式在後幾個世紀的美學理論中發展出一個專有名詞,叫「移情」。

何謂「主觀觀看」?以拉斐爾的代表作《基督變容圖》為例,這幅傑作成功展現了基督「顯真容」的過程。這幅畫是受朱利奧·德·美第奇、也就是後來的教皇克萊芒七世委託而制,也是拉斐爾的遺作。

《基督變容圖》

畫面情節一目了然,曾讓一代又一代的基督教徒頗受震撼和感動。

拉斐爾的藝術思想源自他信奉的是「新柏拉圖主義」理念——該學派認為人首先要學會認識自己,而後才能達成對上帝的認識。若將《基督變容圖》置身於「新柏拉圖主義」的理論範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可謂身體力行實踐著該學派的理念——觀眾整個欣賞的過程也是非常「新柏拉圖主義」的,它不僅強調觀者自己的感悟和主觀能動的認知,同時還提示了一種新的繪畫觀看方式,那就是對作品的「持久凝視」和「湊近」「退遠」變換的觀看距離。眼睛在欣賞中是運動的,在流動的視線中達成對某種光暈和榮耀的膜拜。可以說,拉斐爾是第一個成功展現如此複雜構圖、甚至是以一種彆扭方式表現這一主題的畫家。

值得一提的,還有拉斐爾作為城規師的身份。

和達·文西一樣,拉斐爾的繪畫事業可能也只是一件「順便」的事情,對他而言,更重要的社會職位是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

1508年,拉斐爾應當時首席羅馬建築師多納託·布拉曼泰的邀請參與聖彼得大教堂的設計與建造工程。據說對此尤利烏斯二世教皇當時是勉強答應,後來在接觸了拉斐爾之後對其非常讚賞,拉斐爾遂成教廷的紅人。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1514年,31歲的拉斐爾接續布拉曼泰成為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主建築師。

到了1517年,他起任羅馬街衢總監,負責全城規劃。

當年他應布拉曼泰之邀來到羅馬,加入了一個教廷的人文學者團隊,這個機緣或許培養了拉斐爾對羅馬古蹟的熱愛。後來當他拿到一份羅馬古蹟地圖,就按圖索驥重修了這些古蹟。在尤利烏斯二世之後的教皇利奧十世也很讚賞拉斐爾,甚至請他為自己設計了宮殿,可惜後來宮殿為了讓位于貝爾尼尼的聖彼得大教堂廣場而被摧毀。

END

相關焦點

  • 紀念拉斐爾逝世五百周年展覽導賞 Una passeggiata in mostra
    紀念拉斐爾逝世五百周年的特展位於義大利奎裡納萊宮博物館,規模宏大,精品薈萃,雖然暫時無法開放觀眾親臨現場,但相信以下精美的導覽視頻將給予我們一次特別的觀賞體驗。通過策展人們的解析,我們將有機會深入了解每件展品的歷史背景與藝術脈絡。
  • 玄妙八字:擇日忌選及各類用事日辰的選擇
    丙子忌庚午,丁丑忌辛未,戊寅忌庚申,己卯忌辛酉, 庚辰忌甲戌,辛巳忌乙亥,壬午忌甲子,癸未忌乙丑, 甲申忌壬申,乙酉忌己卯,丙戌忌戍辰,丁亥忌己巳, 戊子忌丙午,己丑忌丁未,庚寅忌壬申,辛卯忌癸酉, 壬辰忌丙戌,癸巳忌丁亥,甲午忌戊子,乙未忌己丑,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讓我們以不尋常的方式,置身拉斐爾作品展中
    繼去年達·文西逝世500周年之際全球各地密集舉辦紀念特展之後。今年,與達·文西同為「文藝復興三傑」的拉斐爾成為了又一個博物館聚光燈下的主角。2020年恰逢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包括英國國家美術館、美國國家美術館、柏林國家博物館在內的多家博物館,都正在或即將舉辦相關特展以示對他的致敬。
  • 他的畫包含文藝復興最珍貴的人文遺產——紀念拉斐爾逝世五百周年
    作者:楊娟娟(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後) 今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受疫情影響,義大利羅馬奎裡納萊博物館原定於3月5日開始的拉斐爾大展被迫關閉了將近三個月。6月2日展覽終於重新開放。拉斐爾·桑西在二三十歲時,已經成了後人心目中的老大師。
  • 剛剛按下暫停鍵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大展,告訴我們曾經的文藝復興
    上海的美術館正在漸次有序地開放,而在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的大展僅維持了一個多禮拜就匆匆宣布暫停。展覽籌備了三年之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拉斐爾回顧展,也是整個藝術界在2020年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一個展覽。
  • 拉斐爾500周年丨年輕的拉斐爾何以躋身文藝復興三傑?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或許你見過達文西筆下蒙娜麗莎的迷之微笑;也讚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所展現的人體力量之美;拉斐爾,卻以溫暖圓融、優雅寧靜、亦神亦人的聖母子形象和宗教畫作,集百家之長後來居上,踏上了「文藝復興三傑」的光輝頂點。
  • 以驚豔的中年女性寫實油畫,淺談繪畫大師拉斐爾的藝術影響力
    其中,在這三人之中,拉斐爾的作品最為柔美、優雅,19世紀的新古典大師安格爾、布格羅,20世紀的抽象派大師畢卡索,他們尤其極度崇拜拉斐爾,當然了,文藝復興之後的諸多畫家都視拉斐爾為偶像,  1514年時,拉斐爾31歲,當他完成《海神格列西亞》,卡斯蒂裡昂伯爵驚嘆地問他:「你究竟是在哪裡找到這麼美麗的模特兒?」拉斐爾回信時說:「為了畫出非常美麗的女人,我必須看許多面貌姣好的女人。但是,因為特別令人驚豔的女人並不多見,我只好追隨心中所形成的某種思想。」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科學家還原其真容
    為了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西逝世500周年,義大利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三維立體重現技術,重現了、還原了這位大師的真容。拉斐爾·桑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最年輕的一位。拉斐爾·桑西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1520年4月6日卒於羅馬。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雖然生命短暫,但他的作品豐富多彩,激情澎湃,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巔峰時期創造了繪畫的奇蹟。把對生活的真正渴望體現在畫布上,因此受到無數後人追捧和懷念。拉斐爾·桑西靠自學比肩達文西,人稱畫聖 。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單純之美背後是被忽略的藝術智慧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單純之美背後,是被忽略的藝術智慧  林霖  2020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大博物館原本都計劃了持續整年的各類特展。
  • 受疫情影響,歐洲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的大展會如期舉行嗎?
    儘管如此,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蒂逝世500周年的展覽於當地時間3月5日至6月2日如期在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開幕,據了解,策展方將通過限流等多項措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期間有可能被迫暫時停展或減少接待人數,但不會延長展出期限。
  • 《福利尼奧聖母聖像》展: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義大利福利尼奧市在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之際,舉辦《福利尼奧聖母聖像》展,講述聖像背後的傳奇歷史。 在畫家逝世500周年之際,福利尼奧市舉辦系列展覽,展出16世紀至19世紀的聖像複製品、繪畫和版畫,並設有多媒體廳,講述這幅世界名著背後的故事和光輝。展覽於2021年1月24日結束。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36幅名作齊聚北京,帶你讀懂文藝復興最帥天才
    你好啊,我是朵朵~今年是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但好久沒有看過「文藝復興」相關的展覽了。不過最近中華世紀壇辦了拉斐爾的展!這句話,很適合形容拉斐爾短暫但輝煌的一生。在走進展廳看展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位年輕有才的藝術家吧。先看視頻再看文章拉斐爾畫的聖母有多好看?
  • 致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大家好呀我是趣看博物館的研究員館小趣有一個好消息小趣忍不住分享給大家那就是2020年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作為一個年紀輕輕就已經被稱為大師的人誕生和離世都在同一天只活了37歲的短命天才拉斐爾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拉斐爾壁毯重返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2020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梵蒂岡博物館特別為其所設計的10幅壁毯刺繡「重返」世界知名的梵蒂岡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一場千載難逢的視覺饗宴於2020年2月17日至23日展出,即使拉斐爾本人都沒有親眼目睹到此系列作品完整呈現在教堂。
  • 壬騎龍背格,可以富貴的條件,以及行運的喜忌
    此處的意思是:壬辰日生人,須地支子、辰、寅字多見,忌官星來破格。壬水官星是己土,子為壬的羊刃,辰為水庫。壬水喜戊土築壩疏水,不喜己土濁水,故而喜地支有寅,寅藏甲、丙、戊。甲可合己,丙可暖局,戊可止流。比如:壬子、戊申、壬辰、壬寅。
  • 「畫壇潘安」拉斐爾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個朋友:看世界。 看世界是南風窗的兄弟媒體,我們相信:世界比想像更有趣。 在這裡,政治學者帶你解讀世界局勢,剖析政壇動蕩;歷史學家為你講述悠長歷史,回溯往日時光;背包客娓娓道來詩與遠方,帶你領略文化碰撞;電影愛好者向你推薦高分影片,滿足你所需的精神食糧……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觀察世界、奇遇人生。 關注看世界,用思想丈量世界,找回一顆自由而有趣的靈魂。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碼頭。
  • 農村老話說男忌子時,女忌午時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要用客觀來看
    但我們不能全盤否定這些老話的意義,比如這句「男忌子時,女忌午」。很多人看到這句話就會聯想到不好的事,其實這句話跟那些破事沒有關係,主要就是講男人和女人對於一天中各個時辰的忌諱。咱們說一下這句話的意思,然後再來說一下有沒有道理。一、這句話啥意思男忌子時,女忌午。
  • 數位化拉斐爾代表作在北京展出
    2020年是中國與義大利建交50周年,又逢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該展覽通過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以數位化的方式創新呈現了「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的36幅代表作。12月15日,觀眾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參觀「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
  • 義大利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展將如期開幕
    【新華社微特稿】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西逝世500周年的展覽5日將如期在義大利首都羅馬開幕,策展方將通過限流等多項措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度有猜測拉斐爾紀念展不能如期舉行。這場名為「拉斐爾1483至1520」的展覽將在羅馬奎裡納萊博物館舉行,展出包括素描、油畫和掛毯在內的120多件拉斐爾作品,規模之大為世界之最。為防止失竊或遭到其他損壞,所有展品共投保40億歐元(約合308.5億元人民幣)。
  •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如何影響那個時代?
    【來源:雅昌藝術網專稿】拉斐爾·桑西,這個「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男子,用38年的生命長度,為世界留下了一筆恆久的財富——理想化的美的形式。他仿佛輕而易舉就能在人世發現原屬天堂的美,並將之訴諸筆端。這樣一位在五百多年後依舊享有盛譽的畫家,在他所處的時代,產生了什麼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又從他身上汲取了哪些營養?